你还在用这样的毛巾擦脸吗?真替你捏把汗健康·生活

一条毛巾你能用多久?两个月、半年、甚至一年……这对很多人来说,已习以为常。但是,用久的毛巾不仅会变硬,影响使用舒适度,还会滋生大量致病菌,影响健康。《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帮你揭开藏在毛巾中的健康秘密。

受访专家:

黑龙江省健康管理学会委员徐伟副教授

在外奔波的你,每晚也许洗一把脸,随便用毛巾擦擦就睡了;家中的父母,毛巾用的发白都还不舍得丢掉。生命君呼吁,关爱健康,从为自己和身边人换掉一条旧毛巾开始吧。

三个月一换

毛巾为有毛圈的三维纤维织物,频繁使用会使毛圈层残留垢渍,不易洗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曾做过一个实验:把新毛巾、使用3个月的毛巾和使用6个月以上的毛巾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发现以每平方厘米计算,新毛巾菌落约在100个数量级,使用3个月的毛巾菌落在1万个数量级,而使用6个月的毛巾,培养皿上几乎长满了菌落,约一百万个数量级。

因此,建议两到三个月更换毛巾。

正确使用延寿命

每次用完毛巾,应及时清洗。长期把湿毛巾挂在不通风的卫生间,细菌、病毒会快速繁殖。

建议每星期消毒一次,在干燥通风处自然晾干或热风烘干;

洗涤时,深、浅色毛巾分开,不要和服装一起洗涤;

选择温和的洗涤剂,尽量少用含氯漂白剂。

煮一煮变柔软

要使毛巾变软,可用不锈钢锅放清水烧开,加食用碱或者盐、淘米水、食醋等,将毛巾煮10分钟左右后捞出,再用肥皂搓洗,漂净晾干即可。

毛巾多次变硬,吸湿功能会降低,还会沾染上细菌和霉菌,建议更换。

避免“身兼数职”

夫妻共用一条毛巾,或洗脸洗头用一条毛巾会让各种致病菌四处安家。所以,专家给出家庭使用毛巾的几点建议:

第一,毛巾应专人专用,每个家庭成员都应有自己的毛巾;

第二,专巾专用,洗发、擦脸、洗澡和洗脚的毛巾应区分开来,避免一条毛巾“身兼数职”;

第三,不论洗头、洗脸,还是洗脚,最好用干毛巾,有利健康,也有利于毛巾的保养;

此外,洗脸巾使用频率高,可以使用小巧、易晾干的小方巾,擦头发使用中等长方形毛巾,吸水量多,洗澡可用浴巾。

颜色不要过艳

第一看外观

毛巾缝制是否精细、整齐、毛圈是否平整、色彩是否纯正鲜亮。

毛巾颜色过艳,可能会含有芳香胺类等易被皮肤吸收的致癌物,不建议购买。

毛巾买回后,可将其放入80℃左右的热水中上下提动,如落色明显,则印染质量差,不建议使用。

第二看标签

纤维含量含量越高,毛巾质量越好。目前,较好的纤维量一般为400克每平米,最低也应在350克每平方米左右

第三看手感

好的纯棉毛巾质地柔滑,无滑腻感。

可以抽取毛巾边沿的一根纱,燃烧后遗留类似烧纸后的白颜色灰烬,没有凝集物,说明为纯棉或其他纤维素。

第四闻一闻

若是味道刺鼻,则毛巾可能含有甲醛。

第五洒点水

柔滑剂使用过多,毛巾吸水性会变差。

在吊挂的毛巾上洒少量的水,如果水分很快被吸收,说明吸水性好,若是水珠滚落,则提示吸水性较差。▲

THE END
1.毛巾变硬毛巾变硬了怎么办毛巾变硬的原因毛巾变硬 家里的毛巾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变硬,这是因为我们平时用的水里有钙、镁等矿物质,而肥皂中又有一种叫脂肪酸钠的物质,当脂肪酸钠遇水中钙、镁矿物质时就会变成一种不溶解于水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慢慢留存在毛巾纤维里,毛巾就会变硬。 目录https://www.zx123.cn/baike/1262772.html
2.#每日一问#为什么洗过的毛巾晾干会变硬?[...来自爱问眼科医生...#每日一问# 为什么洗过的毛巾晾干会变硬?棉毛巾和纸巾的主要成分都是植物纤维素。纤维素和水特亲,就是不直接沾水,它们也会从空气中吸水。 正常温度、湿度下,一条干毛巾依然含有8%的水分。纤维素之间的微小孔隙可以通过毛细作用吸水,还很容易和水之间形成氢键。 https://weibo.com/6514415177/L2ZbFBAnr
3.好好的毛巾,为什么洗着洗着就变硬了健康【好好的毛巾,为什么洗着洗着就变硬了】1.晒过头了。纤维本身含有一定水分,如果在干燥的季节,长时间在直射阳光下晾晒,其中的水分就会蒸发,让纤维变硬,吸水后触感也不再柔软。2.洗衣液残留在纤维上没有洗净,晾干后会妨碍纤维恢复原状。建议严格按照洗衣液的使用量标准来洗涤,过多使用并不会让衣物更干净。https://m.gmw.cn/2021-04/12/content_1302225583.htm
4.毛巾变硬怎么办啊?用肥皂-- 越洗越滑 用洗衣粉--没有效果 用84 -- 掉颜色 用清洁厕所的--心里过意不去 醋 碱 煮沸 太麻烦 如果你和我一样油性皮肤,毛巾经常要清洗,试试洗涤剂. 有谁可以解答毛巾被变硬怎么办 A:您好,毛巾变硬,主要是因为水中游离的钙、镁离子与肥皂结合,生成钙镁皂附着在毛巾的表面所致。另外,长时间的...http://ask.17house.com/q-1797738.html
5.如何使毛巾变软?毛巾变硬的原因:水里含有矿物质(钙、镁等);肥皂中含有脂肪酸钠。两者相遇就会变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溶于毛巾就会使毛巾变硬。 处理办法:放进碱水或者醋里煮一煮,毛巾就可以重新变软了。(其他问题:毛巾变滑腻后非常讨厌,可用浓盐水洗涤使其变清爽) 应该说毛巾用久了大多数都会变硬,主要是因为:第...https://m.shejiben.com/ask/wenda/117219.html
1.毛巾百科毛巾材质哪种好毛巾变硬发粘变黄怎么办→MAIGOO...毛巾是人们每天都要使用的物品,它直接与皮肤接触,因此对于毛巾的选购和使用就变得格外的重要。毛巾的材质款式有很多,毛巾材质哪种好?毛巾品牌哪个好?在毛巾使用过程中有人会发现毛巾变硬、发粘、变黄,这时候怎么办呢?让我们来了解毛巾的相关知识。 目录 毛巾简介 毛巾什么材质好 毛巾选购小窍门 毛巾的使用方法 毛巾...https://www.maigoo.com/goomai/159636.html
2.毛巾变硬的原因–易康网要解决毛巾变硬的问题,首先就要知道它变硬的原因,毛巾有机织毛巾和针织毛巾两种,市场上的毛巾一般以机织毛巾为主。一般的毛巾摸起来手感偏硬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的结构紧密,另外,我们使用毛巾一般分干用与湿用,但无论怎么用,都会把皮肤上的油脂、汗液和各种灰尘、化合http://health.eekang.net/knowledge/151805
3.新建矿“必知必会教材”安全知识(3)避灾地点若有压风管,可设法打开,以便输送新鲜空气。(4)无其它巷道躲避人员要注意爆炸冲击波的方向,顺其方向,脸朝下扑倒在水沟里,用湿毛巾堵住嘴和鼻子,待爆炸波过去后,要迅速迎着风流方向撤到安全地点。(5)受到有害气体或烟雾侵袭时,必须立即戴上自救器。https://www.mkaq.org/html/2011/03/17/73165.shtml
4.家里的毛巾越洗越硬,皮肤用了各种护肤品肤质还是很差。你绝对想不...你绝对想不到长时间使用毛巾对皮肤的危害,其实有些人非常的节俭,一条毛巾用几年也不换,虽然干干净净,但毛巾却变得越来越硬。说实话每天用这样的毛巾洗脸,粗糙的毛巾导致对于脸部的摩擦力越来大,久而久之脸部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斑点或细纹,所以快别舍不得换毛巾了。今天就来分享一款防螨还抑菌的轻薄柔软上纺拾柒...https://www.zealer.com/detail/1475171
5.毛巾这么用当心全家竟会生病权威文章毛巾是毎个人清洁时的必需品,但你一定会发现,毛巾用了一段时间后除了会变硬外,还会变得油腻发黏而且散发出一股怪味。 有些人认为,如果毛巾出现了上述的情形时,只要用清水洗淨拧乾就OK,然而却会发现这样清洁的结果,反而是让毛巾变得愈来愈噁心。 为什么每天使用的毛巾会变这么恶心 ...https://www.cndzys.com/jiankangys/872488.html
6.毛巾为什么会变得又黄又硬?原来它该这么用!当我们用毛巾擦干身上的水分时,沉淀物就进入了毛巾的纤维里。没有被清除的沉淀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点地积存在毛巾纤维里。久而久之,毛巾就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又黄又硬,吸水性也变差了。 要想将毛巾变柔软,我们可以将变硬的毛巾,放入以1:6的比例,稀释的白醋和水的溶液中浸泡二三十分钟,让酸与碱的化学反应...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0083
7.物业保洁绿化岗位竞赛试题及答案操作方法:将除油剂喷洒在油污处停留1-2分钟。用百洁布适当摩擦,用干净毛巾擦拭即可 (3)用电吹风对付顽固油渍 操作方法:把电吹风调到最高档,对着油渍吹,当闻到油的味道时再擦就很容易了。 10、请说明常用清洁用品洁厕精的使用范围? 答:洁厕精:马桶、洗手盆等卫生洁具顽固污迹的清除。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487534.html
8.脸上长斑?和你的毛巾有关系此外,人们沐浴、洗脸时用的肥皂极易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形钙、镁皂,也会藏于毛巾纤维中。随着时间推移,毛巾中堆积的杂质沉淀越来越多,也就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又黄又硬,吸水性也变差了。 毛巾变硬了,有些老年朋友又舍不得扔,该怎么办? 下面介绍2个让毛巾变软的方法...https://movement.gzstv.com/news/detail/103738/
9.新生儿婴幼儿宝宝护理知识学习黄疸最怕三种水脐带脱落后,则可给予盆浴,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浴后要用干软的毛巾将身上的水吸干,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香粉。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这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寒冷季节臀红明显时,还可用电吹风在红臀局部吹烤,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电吹风不...https://blog.csdn.net/fkew2009/article/details/87794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