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宝宝如何洗澡?
夏天天热,宝宝又出汗多,洗澡不仅能清洁皮肤,还能一解体表暑湿,使人神清气爽。对健康无病痛的宝宝而言,以下几点需要家长多留心,可能容易忽略:
①洗澡频次、浴液选择
有些育儿指南,称儿童1周洗2~3次澡就足够了。其实,给宝宝洗澡的次数,是需要根据地域、气候、温度、宝宝具体情况灵活把握的。比如,北方气候干燥,皮肤常比较干爽,宝宝隔1~2天洗1次澡,每天勤换衣,不穿汗湿的衣服,就是可取的。而像南方地区,身体很容易湿热粘腻,1天洗1次澡也无可厚非;冬天便可以稍稍降低洗澡的频次。
②洗澡水温、力度
无论什么季节,给宝宝洗澡的水温都建议控制在接近人体体温的38℃~40℃。夏季不要贪凉洗冷水澡,冬天也不要过热过烫。宝宝皮肤娇嫩,感知更敏感,成年人觉得温度刚刚好的水,对儿童来说可能过烫了。如果热水器无法调节、显示具体的洗澡温度,家长可以用手臂内侧较嫩处的皮肤亲测温度。
有些北方家庭喜欢搓澡,洗澡时力度把握不好,所以不提倡给宝宝这样做。有些家长苦恼于自己的孩子为何总不爱洗澡,其实可能是之前洗澡的体验不好,让孩子产生了惧怕感。总之,给宝宝洗澡时,要轻柔温和。只要洗掉汗渍,着重清洗宝宝皮肤褶皱部位,不必大力搓洗,宝宝就足够干净了。
宝宝饿的时候、刚吃过饭的时候,或刚运动完正出汗的时候都不太适合洗澡。最好选择饭后1小时以上,运动后半小时以上洗澡。有家长问,早上洗澡是否会泄阳气?这种说法没什么依据。不过,刚洗完澡如果不擦干净身体、吹干头发就睡觉,很容易助长湿气。对于总是疏忽这一点的家长,睡觉前记得给宝宝泡脚。
发烧、生病的宝宝能不能洗澡?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生病、发烧时,正是外邪与正气相搏斗的时候,这个时候洗澡容易加重外邪侵体,所以不可以洗澡。但发烧,真的要以“捂”为主吗?并不是。宝宝生病、发烧时捂得太严实,反而不利于病邪的透发。洗澡能减缓宝宝身体上的不适,只要宝宝精神尚可、愿意接受洗澡,何乐而不为呢?
宝宝能不能泡澡保健、调理?
宝宝皮肤稚嫩柔弱,吸收力强,用药汁方剂外洗泡澡,很容易控制不好量和度,尤其是小宝宝更要慎重。建议家长用给宝宝泡脚取代泡澡。对于极个别情况,可以给宝宝合理泡澡,家长用起来也要慎之又慎:
①湿疹、手足口病,用金银花擦洗
宝宝体内如有湿热外透,就很容易长湿疹。用金银花泡澡去湿疹,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如果天天泡洗,药汁浓度太高,会过于寒凉,损伤宝宝的虚寒之体。如果一定要用金银花外洗,建议用15g金银花煲水,然后掺成温水,沾湿毛巾给宝宝擦洗疹部,次数不要过多,1天1~2次就够了。对于手足口病的疱疹,可以用三花汤外洗。这三花都比较寒凉,不建议泡澡,擦洗更佳:
三花汤(外洗)
材料:金银花15g,鸡蛋花15g,野菊花15g。
做法:材料下锅,加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煮约10分钟,掺冷水至35~37℃左右,给宝宝擦洗湿疹、疱疹处。
功效:清热解毒。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可用(3岁以下可外涂木瓜膏)。蚕豆病宝宝慎用。
②起痱子慎用花露水,巧用藿香正气液
③风寒外感,可以泡澡,泡脚更佳
宝宝风寒外感,最主要做好保暖,适当喝一些陈皮水,用艾叶煮水或1支藿香正气液兑水泡脚或泡澡。不过,泡澡时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加重伤风受寒。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更建议选择泡脚。如果宝宝寒热夹杂,或在受寒之前有积热,是不适合用艾叶、藿香正气液泡脚、泡澡的。
总的来说,宝宝洗澡时注意手法温和,不着凉即可;如果是用药汁方剂外洗,建议优先选泡脚、擦浴,泡澡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