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实践活动1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2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3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4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5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6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7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8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9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10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通过对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了解和实地考察,学生对于空气质量检测与防护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知道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绿色发展观。项目学习目标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项目导引:认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2KCl+3O2↑,或2H2O2
=====2H2O+O2↑)MnO2MnO2项目活动二:探究化学制氧器的反应原理【查阅资料】过碳酸钠为白色颗粒。过碳酸钠溶于水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是很好的固体氧释放剂。【进行实验1】验证A剂的成分【表达交流】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初步认为A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
A
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了新主张。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项目活动一:减少碳排放【任务1】了解碳排放途径思考:根据图中信息,归纳两个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C+O2=
===
CO2(或CH4+2O2
=
===CO2+2H2O)、C6H12O6+6O2=
===6CO2+6H2O。点燃酶【任务2】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思考:请结合上图任选一个行业,分析我们可采取的减少碳排放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源行业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或大力发展能、能源行业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或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合理即可)。项目活动二:增加碳吸收【任务1】碳吸收原理思考:根据学过的知识,归纳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哪些物质,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O2=CaCO3【任务2】碳吸收措施(1)从上述反应出发,并结合活动一中“碳在自然界循环示意图”,总结吸收二氧化碳的措施。(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H2O=
===H2CO3、2NaOH+CO2
===Na2CO3+H2O[或Ca(OH)2+CO2
====
点燃【任务3】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发电,是将垃圾焚烧产生的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焚烧过程会产生氮氧化物、硫化氢、二氧化硫、二噁恶英等有害物质,请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有害物质经烟气净化系统净化后再排放到大气中。项目总结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变废为宝,有效利用资源。做好垃圾分类,让我们一起为地球多添一抹绿色!SO2
(合理即可)热项目学习目标
________________土壤中含有硫酸根离子②另取少量土壤样品,加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土壤中含有____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H4+【实验结论】经过调查小组的实验,证明土壤中含有硫酸铵。请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2】选择合适的物质改良土壤【查阅资料】玉米最适宜种植的土壤pH为6.5~7.0,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方法如下表所示:所用物质改良原理熟石灰[Ca(OH)2]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均显碱性,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NH4)2SO4+BaCl2=
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我国规划确立了“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项目活动一:认识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任务1】了解海水淡化技术【查阅资料】海水淡化是综合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产业。反渗透膜海水淡化技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采用该技术淡化海水,可分别获得浓盐水和淡水。(1)该海水淡化原理类似于实验基本操作中的______。(2)淡化后的海水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生活用水(或工业用水,或灌溉等)【任务2】认识海洋资源
===NaNO3+AgCl↓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有钠元素、氯元素(合理即可)
根据实验结论,请写出钠在氯气中燃烧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海水晒盐制得的氯化钠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活动二:认识原子构成【任务1】了解原子发现史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通过实验与推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逐步揭开原子的构成。(1)1897年,_________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Cl相同,两种方法制得的氯化钠的组成和结构均相同汤姆生原子不显电性(或原子呈电中性)2Na+Cl2
进入钠原子,我发现:a.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和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竟然那么小;c.电子在核外不同的区域高速运动,能量越高的电子离核越远;d.我数了数,质子和电子的数目居然是一样的;e.我试着去搬动它们,发现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都差不多;f.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时,钠原子的原子核没有发生变化。
小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些是错误的,文中有错误的一句是____(填序号),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质子和中子质量差不多,都比电子大得多项目总结前期原子模型大都根据零星实验事实而提出,带有很大的猜测成分,而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提出基于可靠的实验,并且经过了实验的进一步验证,虽然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存在尖锐矛盾,但卢瑟福仍然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因为实验是理论的基石。这启示我们科学需要创新,创新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坚实的实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作为基础。项目学习目标调查家用燃料的历史变迁,了解化石燃料在家庭当中的合理使用,知道资源开发、能源利用和材料使用可能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项目学习内容项目导引
人类自从会用火之后,燃料就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与食物一样须臾不可或缺。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对小区内居民的走访调查,了解不同时代的家用燃料,分析家庭燃料迭代升级之后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项目活动一:认识化石燃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家庭燃料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多数家庭以柴草为燃料,60—80年代以燃煤为主;21世纪初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成为家庭的主要燃料,发展至今几乎家家户户都通入了天然气。(1)煤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元素,属于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天然气的物质类别属于__________,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活动二:探究如何合理使用燃料【任务1】认识如何使燃烧更加充分(1)同学们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到从前人们把煤制成蜂窝煤(如右图)后燃烧会更加充分,请你从燃烧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增C(或碳)不可再生混合物把煤制成蜂窝煤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CH4+2O2
CO2+2H2O点燃(2)在家庭中使用煤炉时,由于烟囱通风不畅,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说在煤炉旁放一盆水即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该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正确,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2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