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家住北京市丰台区宋庄路的王先生来到东森市场肯定美发造型剪头发,却发现该店已经人去楼空,一打听才知道春节前就关门了。去年8月,他为了享受商家的8折优惠,在这里交了500元的预付费,才用过一次,就这样打了水漂。
与王先生有类似遭遇的不在少数。“预存2000元,足疗消费享受6折优惠”“5000元办一张储值卡,在餐厅消费可享受6折优惠”“一次性付费2万元办理美容卡,另送10次皮肤护理”……诸如此类的预付款消费模式,如今在各行各业遍地开花。以健身行业为例,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健身企业135.5万余家,其中绝大部分采取预付式消费的经营模式。然而,顾客交了钱,当商家人去楼空、预存现金限期使用到期后,留给消费者的就只有一张张硬邦邦的卡片了。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有关负责人指出,预付卡承载着消费者的信任,也检验着商家能否信守承诺。这种原本互利互惠、激发潜力的新交易方式,不该因为一些搅浑水、没信用的商家,而沦为消费陷阱的代名词。
退款遥遥无期
许多商家在预付卡的办理过程中并不签订合同,甚至不讲明规则,导致消费者中途退款被拒、过期无法取款等纠纷时有发生。
浙江温州居民宋雅在一家理发店办理了一张储值5000元的会员卡,用了几次之后觉得理发师技术一般就想退卡。“在了解到我的想法后,商家果断拒绝,服务态度一扫先前的温和,强硬地拒绝退卡,说这是‘个人原因’,不符合退卡标准,始终表示退款免谈。直到我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工作人员跟理发店做了沟通,然后在我的多次催促下,对方才将余额退给我。”宋雅说。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表示,消费者向商家购买会员卡,双方形成了合同关系。如果是合同关系,就不存在单一的解释权,若大家对于这个合同条款的解释存在分歧,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来解决。
“预存宝”能否实现消费繁荣
“我们店加入‘朝阳预存宝’平台后,消费者办卡没了后顾之忧,这两个月每月都因此新增十多名客户。”逸丝风尚名苑店店长孟加文认为,政府部门搭建的监管平台给了消费者信心,对企业和消费者双方都是好事。
据了解,孟加文提到的“朝阳预存宝”是北京市朝阳区为了解决预付费式消费退费难题推出的预付费资金监管平台。该模式下,消费者的钱并没存到商家账户,而是存到了作为第三方机构的银行。那么即便商家经营不善,消费者也可向银行提交退费申请,从而确保资金的全程监管及服务的方便快捷。
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苑鹏介绍说,商家将预付费产品接入平台供消费者购买,银行对平台内流转的预付费资金进行100%监管。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升级完善资金监管功能,推出“预付管家”平台,以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对企业进行画像,研判风险,有效降低了企业恶意卷钱跑路的风险,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据苑鹏介绍,朝阳区成立了北京市首个预付费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预付费清理整治专项工作。同时,搭建预警通监测系统,可完成对全区预付费企业风险实时监测预警。朝阳区还集中梳理预付式消费企业数量及风险情况,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爆雷跑路的企业,通过媒体发布黑名单警示公告,对优质企业由行业主管部门公示白名单。
“目前还在探索阶段,以宣传引导为主。一方面是商家自愿,另一方面是消费者自愿,主动参与到资金的监管平台。争取能让更多商家了解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这种模式,以此来保证资金安全。”苑鹏说。
专家观点:
“预存宝”模式仍需完善
“比如‘预存宝’合作银行根据商户的实际经营数据,提供一些无抵押的信用贷款来支持商户经营等。”该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