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8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近日,武汉和北京两地相继发生“女子地铁撕衣大战”。其实,类似的地铁不文明行为还曾在多座城市地铁上演。互骂乃至互殴,地铁中发生各类过激行为原因何在?该如何有效避免此类纠纷?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地铁不文明行为:频频出现
近日,相继发生在北京地铁、武汉地铁和上海地铁上的不雅视频在网上疯传,地铁上不文明行为在多座城市频频发生。
8月3日武汉地铁2号线上演了一场“女子地铁撕衣”大战。视频中,一名20岁的年轻女孩和一中年女子为争抢座位发生口角。双方在互扯头发之后,中年女子开始撕扯女孩的衣服,女孩的内衣肩带随即被拉开,上衣也几乎整件被脱掉,后背完全露了出来,画面极为不雅。直到地铁里的其他乘客看不下去,出来阻拦,事件才得以平息。
而北京地铁4号线近期也发生了类似事件。网络视频中,两名女乘客打架,互撕衣服至走光,期间,双方出言不逊。视频画面中,地铁车厢里并不拥挤,整排座椅只有两位女乘客。偶尔还能听到旁边的哄笑声,整个视频拍摄过程中,没有一名乘客走上前拉架。
据北京地铁四惠站派出所所长汪金广调查,辖区内每天平均发生3起打架纠纷,基本都是因拥挤或排队引发的。较以往不同的是,女乘客大打出手的情况已经占到了纠纷量的三分之一。
采访中,一位地铁站务员告诉记者:“北京地铁每天都有打架的,不过大部分都是互相推搡两下,骂几句就过去了。但有时乘客吵着吵着就撕扯起来了,甚至不管不顾。”据了解,地铁里打架吵架多数都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据记者调查了解,除北京、武汉以外,类似事件在多地都有发生。2014年9月,上海地铁9号线九亭往浦东方向,两男子因上车时推搡之后大打出手,被打男子竟拉了紧急制动,列车被迫停在地道里,危害公共安全。而早在2012年7月,上海地铁2号线一部由广兰路站开往浦东机场的列车上,两名男子疑因人多拥挤产生纠纷,进而有肢体冲突,并伤及边上一名女乘客。从网友上传的现场图片中可以看到,事发2号线列车车厢内的地板上确实有明显的血迹,并一路滴洒至车门处。
除了互骂、互殴之外,地铁上还存在许多不文明现象。据记者了解,早在2012年11月,微博网友爆料,广州地铁上一大龄男孩当众大便,而且大便完还没有任何处理,就和父母匆匆下车。此后,“大便弟”的称号一时成为笑谈。而在今年7月20号,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图,沈阳地铁一号线上,一对男女在地铁车厢内旁若无人的亲热接吻。
类似的不文明行为每天都在发生。有家长让孩子直接在地铁车厢内大小便的,有拿手扶杆当健身器材的,有吃完瓜子随地扔壳的,有把口香糖黏在座位下方的。最近,甚至还有大妈在地铁上刷起了小龙虾。更有甚者,有网友在微博上曝光了一名中年男子用地铁票刮脚板心的“劣迹”。这名男子上了地铁1号线南延线后,不慌不忙脱掉鞋子,用塑料地铁票,不停刮脚心以止痒。
法律法规:面临尴尬
据记者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可被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这意味着,如果在地铁里打架,可能会面临10天的拘留
同时,在我国拥有地铁的24座城市中,上海、武汉、宁波、长沙等城市目前已经出台《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禁止乘客在车站或车厢内饮食、吸烟,以及用随身物品占座等不文明行为,但对于诸如抢座打架的行为并没有明文说明,更没有惩罚条例。
据了解,从去年7月1号起,新《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已实施一年,困扰南京地铁乘客多年的“韭菜盒子味”、“大肉包子味”有很大改善,但是也有市民对此新规并不十分理解。采访中,有市民表示:“怎么不可以吃啊,我家小孩坐地铁不就吃吗,要是太挤了我们也不方便吃,不挤的时候为什么不给吃。”
南京大学法学院民法教授邱鹭凤认为,我们国家转型速度太快,一些行为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人们道德出了问题,而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行为规则意识没有跟上。应该出台一些引导性的法律法规,可以帮大家养成习惯。
国际管理办法:严格的制度约束
据了解,英国伦敦地铁历史悠久线路复杂,不过这里的乘客秉承绅士风范,基本上不会在地铁上闹事。为了保障的地铁的安全运营,每个地铁系统都具备检测及自动检测系统,这对于确保地铁安全以及正常运营有着重大作用。车站内还具有全方位的监视器,实时收集站内各方位视频信息。另外列车上还配备了紧急报警按纽,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件时,乘客可以迅速按压此按来通知司机。
而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其被誉为全球效率最高、秩序最好的香港地铁,就得益于严格的制度。香港立法规定了40多种地铁中禁止的行为,这些行为被称为罪行,一旦发现将会处以最高5000港元的罚款和最高3年的监禁。
香港地铁规定,任何人都不能在付费的区域内饮食,违反规定的人有可能被罚款2000元港币。虽然港体里乘客大体上来说还算守秩序,但是车厢里面旅客之间的摩擦其实也不少见。相较于近期内地发生的事件,香港地铁的冲突都仅仅局限于斗嘴的层次,动手的非常的少。因为在香港吵架并不犯法,但是一旦发生肢体的冲突,就可能会上升到刑事犯罪的层面,需要警察出面解决。施暴方也有机会被指控而需要上法庭接受判决和处罚。
网友声音:不要“撕”掉文明素质
网友“丁永定”说:“有什么大事要在地铁这样子做呢?大家少点冲突遇事冷静处理!互相理解我想这样的事就会少点吧。”而网友“愚人弄潮”表示:“不就是为了能多坐一会儿吗?有必要上演全武行吗俗话说:有船修得同船渡!大家都是乘客,有缘才济到一起,互相礼人多好!这一“撕”,不仅失掉了城市文明,也失掉了个人素质!”
同时也有网友表示,视频曝光后,类似的行为很容易被模仿。所以要追踪事件的后续处理结果,对社会做出警示作用。网友“丹阳贴”表示:“我觉得关键就是要追踪事件的后续处理结果,施暴者到底承担了什么后果,有没有被拘留,有没有赔偿。只有当人们了解到这样做是有代价的,那我相信这种行为就不会被轻易地模仿。”
还有网友认为,“撕衣”涉嫌侮辱犯罪,执法部门必须严格执法,才能遏制这种犯罪行为蔓延,也是对法律尊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