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表0:《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目录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一、立法的必要性

1、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多发高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关键环节和制度构建,以及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制定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举措。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

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严峻,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占据很大的比重。犯罪分子利用新型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钻管理上的漏洞,利用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网络黑灰产业交易等实施精准诈骗,组织化、链条化运作,跨境跨地域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发案最高、损失最大、群众反响最强烈的突出犯罪,多发高发态势难以有效遏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坚决打击治理,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3、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实践的迫切需要

从实践情况看,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方面的制度措施不够充分,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各方面责任制度,形成协同打击治理合力;实践中一些好的做法和政策文件需要上升为法律规定;现有法律规定总体上较为分散,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各方面对于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的需求较为迫切。

二、立法的总体思路

制定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精准防治和问题导向,强化系统观念、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加强预防性法律制度建设,为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法治支撑。立法工作中注意把握了以下三点具体思路,具体详见下表2中。

表2:制定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工作思路

三、本法的特点

根据上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立法必要性和立法思路,使得该法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小切口”法律,针对性强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专门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制定的针对性强的“小切口”法律,是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形式的进一步丰富,对关键环节、主要制度作出规定,条文数量不求太多,立法进程快,体现急用先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要求、人民意愿和实践需要。

2、多部门联动,全链条治理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从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三个维度出发,明确了各个主体的义务和职责,形成了全面的、完整的治理主体结构和治理方式。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了治理链条如下表3-2所示。

表3-2: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的治理链条

3、针对性宣传和防范,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

4、加强打击治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

表3-4: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的防止跨境诈骗的特别措施

5、强调个人信息保护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强调对个人信息既要从上游阻断信息源,也要防止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个人信息的二次泄露。该法对出售、提供个人信息进行电信网络诈骗活动行为进行规制,详细列举了可能出现个人信息的领域并指出重点保护的规定。

6、明确法律责任,加大惩处力度。

7、检察机关可就电信网络诈骗提起公益诉讼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反电信网络诈骗职责中,对于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四、该法的主要内容

1、总则部分

该部分定义了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并明确了反诈的打击范围、工作机制,为本法后续的内容施行的可行性奠定基础并指明方向。下表4-1列出了其各条的简要释义。

表4-1: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总则各条的简要释义

2、防范治理部分

本部分从电信网络诈骗高频涉及的行业出发,从源头、载体、工具、资金等各环节加强电信网络诈骗事前预防性制度措施建设,包括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综合措施。

在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三章中,因各主体的服务内容不同,导致其对应的治理规定有所不同,但其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即为本法第六条第五款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承担风险防控责任,建立反电信网络诈骗内部控制机制和安全责任制度,加强新业务涉诈风险安全评估。据此,针对本部分中的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三章,体现了如下表4-2中的要求。

表4-2: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体现的要求

本部分中综合措施包含了公安机关的职责、个人信息的保护、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电信网络诈骗处置机制等,并对前述三章未提及的反诈防控主体及措施进行了补充与完善。

本部分所涉及的市场三主体电信业务经营者、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等作为电信网络诈骗高频涉及行业,若能发挥其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难度,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数量也将大幅度减少。

3、法律责任部分

本法并未直接对刑事责任进行规定,相应违法行为仅提及“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民事责任,也仅在本法第四十六条提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五、总结

从整体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重心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事前防范与治理,抓住电信网络诈骗所涉及的重点行业,将电信、金融机构、互联网提供者等主体纳入反诈事前防控范围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此建立完善、综合的社会机制。

THE END
1....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为进一步依法严厉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其上下游关联犯罪实行全链条、全方位打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的突出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地,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https://www.pkulaw.com/chl/0cd74ca8f49c979abdfb.html
1.《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理解与适用陈伟中国法制条...法律>司法案例与司法解释>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理解与适用 陈伟 中国法制 条文主旨释义 法律实务指引 司法工作参考书 电信金融互联网治理重庆中法图书业有限公司旗舰店 登录查看更多图片 > 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理解与适用 陈伟 中国法... 陈伟 著 著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https://item.jd.com/10065098024292.html
2.网络犯罪法律条文是如何规定的?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壮大,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的同时,网络方面的犯罪行为可以说是非常方便,网络犯罪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同时网络犯罪对社会和公民的侵害也是越来越大。为此我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那么,网络犯罪法律条文是如何规定的? 一、网络犯罪的相关规定 ...https://www.64365.com/zs/909024.aspx
3.网络诈骗案件一般几个月结案网络诈骗案件一般几个月结案 法律条文上没有规定是多久结案,从立案侦查开始警方已经开始调查,直到抓到犯罪分子后才交由法院进行审判,最后进行结案。但是碎玉审理期限法律又明确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https://www.66law.cn/laws/411437.aspx
4.最新刑法诈骗罪条文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诈骗行为有专门的规定,即“诈骗罪”。 3、综上所述,关于诈骗罪的法律条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https://www.fljg.com/xingfa/662903.html
5.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11篇(全文)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关于食品安全犯罪的法律条文主要设置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其中主要包括第143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具有兜底条款性质的第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及其在《刑法修正案(八)》中新增的“食品监管渎职罪”。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2k7e5qc.html
6.反诈在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解读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共7章50条,是专门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制定的“小切口”法律,包括总则、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综合措施、法律责任、附则等,于2022年12月1日起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要求、人民意愿和实践需要,立足各环节、全链...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032865?commTag=true
7.热点17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财产安全,为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这部法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实践需要,虽然条文不多,但每一条内容都力求精准管用。由此可知()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②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对人民利益的维护 ...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6pt3379ct9672n29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