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充值3万玩游戏,事后竟甩锅给女儿?”
近日,一则新闻冲上热搜。起因是一位母亲称,她年仅10岁的女儿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先后分70多次往游戏账户里充值了3万多元。基于此,这位母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游戏公司退还这些充值款。
实际上,成年人游戏充值后心存侥幸期望获得退费的情形屡见不鲜。其中,部分人竟萌生了“冒充未成年人充值”的歪心思。经过我们调查发现,这些歪心思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游戏代退费”机构的怂恿所致。
这些所谓的“游戏代退费”机构,通常宣称“成年人可退90%~95%”,“正规法律机构,包退款”。他们首先会在各大社交平台发布“退费成功”的案例,吸引玩家注意;当玩家咨询时,便有所谓的“专业律师”立马跟上。而这些所谓的“律师”“法律专员”话术都较为统一,通过展示退费成功截图、玩家满分评价等内容博取信任。紧接着,就以各种名义预先收取不菲的定金,还可能提供看似正规的律师函、合同等,让玩家放松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诈骗行径不仅涉及游戏玩家,还将有求职需求的无辜打工人也纳入骗局之中,可谓防不胜防。
“游戏退费被骗了1200元”
“成年人游戏是退不了款的,千万不要上当受骗。”“警惕游戏代退费骗局!”最近,有游戏玩家向我们反映,游戏充值后想退费,却遇到了精心策划的骗局。
来自江苏的游戏达人“咪咕猫”告诉我们,她很喜欢玩游戏,大学期间就玩过不下20款,特别是一款派对手游,“前前后后冲进去得有1万多”。
所以在今年5月,她开始通过闲鱼出售游戏账号。不过,账号还没找到买家,却引来了不速之客——号称可以“帮忙退费”的骗子公司。
在咪咕猫上架了游戏账号后,有自称专业法律机构的员工留言,声称有特殊渠道可以为她申请退费,“成年人也是可以的”,这让咪咕猫心中一动:“我私信他问我这个游戏号能不能退,他打包票说可以退,包成功的。”
图|咪咕猫与自称“专业法律机构”的沟通过程
不止咪咕猫一个,网络上像她这样被骗的游戏玩家还有很多。网友“小陈来啦”也对我们表示,他2019年大学毕业,大学期间喜欢上了玩手游,“那几年很火的游戏,像是阴阳师、崩坏、第五人格等等我都玩过。”
与多数学生一样,大学时的小陈也没什么钱,但很爱收集皮肤。待到工作后有了收入,他开始充值买皮肤,“几个游戏的皮肤加起来得有1000多个了,花了几万块。”
“对方跟我说,成年人也可以退90%~95%。”似乎是觉察到了小陈的犹豫和怀疑,对方不断说自己是正规公司,可以签合同,但需要小陈先付保证金,再开始退费的流程。
犹豫再三的小陈还是交了1000块的保证金,并拒绝再次付款。没想到,这个号称是专业退费团队的人,在收到钱后很快就消失了。
小心“退费成功的素人”
游戏代退费的套路有哪些?老练的游戏玩家为何这么容易被拿捏?
一网名为“鼎诚法律服务”的人写道:“退款可以找我,不是骗子,免费咨询,不成功不用钱。”
虽然,小陈对这些留言已经有了很强的警惕心,但还是有很多不明就里的玩家容易被迷惑。这些号称“退费成功的素人”其实背后是一套精心设计的诈骗流程。
首先,他们会以亲切、可信的姿态出现,讲述自己退费成功的“经历”,让那些有退费想法的玩家感同身受,认为找到了同道中人。比如,一网名为“树獭”的网友写道:“我之前充了3万多,后来不想玩了,就寻思把充值的钱退了。托朋友找了个三方,已经给退了。”并配有一张退款到账的截图。
图|网友“树獭”自称退款成功的截图
我们注意到,在“树獭”的这条留言下,不少玩家询问:“怎么退的?”“能不能推荐一下靠谱的第三方?”
在获得玩家初步信任后,这些“退费成功的素人”便会推荐所谓的“专业退费渠道”或“靠谱机构”。就像上面“鼎诚法律服务”所说的“免费咨询,不成功不用钱”,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风险,玩家往往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解。
图|诈骗机构的收费套路
更有甚者,一些机构在获取玩家的游戏账号、身份信息后,还可能会盗走账号内的虚拟财产,或者利用玩家的身份信息进行其他违法活动。采访中,不少玩家都向我们表示:“现在都不指望能退钱了,只要我的个人信息别被拿去做违法的事就谢天谢地了。”
综合来看,这些“退费成功的素人”其实就是整个诈骗链条的前端诱饵,专门钓那些急于退费的游戏玩家。
从业者也是受害者
而大家肯定想不到,这些投放“诱饵”的人,本身也可能是受害者。
来自长春的蒋明,最近面试了一个“客服专员”的岗位。面试时公司看起来并无异常,工作内容也很简单,就是依据公司给的资料,回答线上客户的问题。公司给蒋明开出的底薪是3500元,“另外有3000~5000元的绩效提成。”
然而入职后,蒋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所谓的“线上客服”,实际上竟然要扮演律师或法务专员,来回答玩家的法律问题。而除了做客服,蒋明还需要假扮用户,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发帖,“就是吸引那些想游戏退费的人来咨询。”这些都让蒋明无法接受:“我根本不懂那些法律名词,都是按照公司给的话术说的。”
不仅如此,连约定好的工资也充满了套路。“面试时说月收入在7000以上。但实际能拿多少,跟你吸引了多少游戏玩家来付费有关。”蒋明认为,与其说是“客服”,但更像是一种诱导欺骗。
蒋明深知这些是违法行为,所以工作了不到10天,就选择了离职,“我怕再干下去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蒋明说。
另外,那些号称是专业法律服务机构的公司们,也十分可疑。咪咕猫遇到的“海口龙华卫艺律信息咨询工作室”,成立于今年的4月23日,而在短短2个月后的7月30日,爱企查显示,该企业的状态已从存续变更为注销。
图|源爱企查
冒充未成年退费?律师:涉嫌诈骗
除了前面提到的“素人”诱饵,这些所谓的“法律机构”,还会诱导成年人冒充未成年人身份退费。
亲自体验下单后,我们就收到了一个云盘链接,里面包含当下几个主要游戏平台的退费教程。打开教程包,除了教大家如何在各个平台操作退费选项外,视频结尾还表示:如果退款所需资料不全,或者不符合游戏平台的退款要求,可以在闲鱼直接发布需求——例如,“游戏退款,需要一个大人+一个小朋友辅助,佣金160元!”
图|退费教程截图
而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诈骗。康德智库专家、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付永生律师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通过欺诈行为获得退款,可能导致退款协议无效。另外,该行为还可能涉嫌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其三是游戏本身没有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的版号,而未经过审批的游戏是不能上线的。“这就相当于我们去做医疗美容,但这个美容机构没有资质,消费者显然是受到了欺诈”。按照奚律师的办案经验,类似情况,法院通常会以“网络合同服务纠纷涉嫌欺诈”为由,要求游戏公司退费。
而冒充未成年退费的行为,在奚律师看来,是不现实的,只是一些不法机构欺骗玩家的话术。因为从实际经验看,游戏公司对退费有着非常严格的审核手续和材料要求,“并不会随便就相信,说是未成年人充值的。”
奚律师进一步解释道:任何一个家庭,想找一个未成年人来冒充,都太简单了。“即便成年人以未成年人的名义,起诉到法院要求退费,法院也会以原告证据不足为由,不会支持退费这一请求。”
另外,上文提到的“法律机构”,本身也涉嫌诈骗。“冒充律师以帮助他人处理法律事务等为由,骗取当事人钱财,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构成诈骗罪。”
我们也要提醒广大玩家,在游戏中要理性消费,消费后切勿听信黑产诱导冒充未成年人进行退费。未成年人若产生不理性消费可向游戏厂商官方退费渠道进行协商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