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企业老板交70多万元“上市启动费”或打水漂?律师称法律维权难

近日,东莞市厚街镇一家环境科技企业法人欧先生报料称,该公司部分负责人今年9月参加了一场名为“北交所赋能峰会”培训讲座,并在讲座现场与北京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签订了四方咨询服务协议,支付了79.9万元启动费。

现场被收走手机,支付79.9万元

欧先生表示,自己企业是一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境科技公司”),位于东莞市厚街镇。欧先生是法人,公司负责人为王女士,据王女士介绍,今年9月有一家名为“深圳一商学公司”举办了一场“北交所赋能峰会”培训讲座。

在这次培训讲座中,9位来自不同咨询机构的讲师通过讲述一些实操辅导案例,向在场的中小企业家推广上市辅导的咨询服务。“这次培训有点像成功学课堂的氛围,课前要收走学员的手机,不允许录音。”王女士告诉记者,其间,各路讲师不断宣称他们有多少资源、多大的影响力,多好的商业模式,并说只要找到合适的咨询机构,企业就能够很简单、快捷地实现挂牌上市。

在这样的气氛中,王女士携团队一行五人在深圳市一酒店的培训现场,与北京市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理咨询公司”)以及上述商学公司等签署了《商业咨询服务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支付了79.9万元启动费。直到11月28日,在该公司的股权激励授予仪式上,管理咨询公司负责人要求环境科技公司支付20万元咨询费尾款和15万元财务顾问费时,欧先生、王女士才发现协议中存在各种不对劲。

咨询服务“不专业”遭质疑

欧先生告诉记者,“在课堂上,他们当着几十位听课的企业家宣称,当天签约就可享受20万元的价格优惠。”可是协议却称,79.9万元为项目启动费,20万元为完成员工股权激励时支付的咨询费。欧先生说:“当初太过相信课堂听到的内容,而且在签约过程中管理咨询公司负责人以要赶飞机为由催促签约,我当时也没细看协议内容,就签字了。”

欧先生、王女士还对协议中其他条款感到无法接受。协议规定,公司完成股权激励后在向新三板股转公司提交申请资料前,需向管理咨询公司赠送公司5%的股权。如果上市不成功,公司还需以现金方案按照公司净资产的标准回购赠送给管理咨询公司的5%股权。“他(管理咨询公司)不出一分钱,无论上市成功与否,都能从中渔利,哪有这样的好事?”

据欧先生称,签约至今2个多月以来,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服务很不专业。“他们提供的调研报告不符合实际,是照着别的模板抄的,连公司名都没改。”于是,欧先生拒绝继续履行协议。多次沟通无果后,欧先生表示他会向有关部门反映自己的遭遇,争取正当权益,“也希望通过媒体揭露这种陷阱,提醒企业提高警觉,防范上市咨询服务市场风险。”

管理咨询公司:将走法律途径回应

杜先生是管理咨询公司的法人,也是四方协议的签署人。杜先生否认了曾承诺给予20万元优惠的说法。杜先生坚称,双方签订的协议明确规定了分期支付总额99.9万元的项目启动费,其中79.9万元已经支付到商学公司,剩余的20万元是咨询团队的提成。关于协议中的条款,杜先生强调所有内容均经欧先生过目并签字盖章。

市金融工作局:企业上市不需要走捷径

“类似的管理咨询公司是不存在备案的,属于社会机构,只需要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就可开展业务。”东莞市金融工作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称,这类公司不属于金融机构,也不属于金融工作局的监管范围,属于广东省证监局监管。

对于欧先生的遭遇,该负责人表示他也是第一次听说。至于“79万元启动费”,该负责人说:“正规上市咨询服务前期费用交纳很少的,就十来万元。这个老板交了70多万元,我们也觉得比较少见。”至于赠送5%的股权,负责人也表示:“如果没有实际入股行为就要分利,这是不太合理的。”该负责人还表示,由于欧先生签订四方协议的其他两家公司一家在深圳,一家在北京,“建议找深圳或者北京的市场监管部门或者公安部门投诉”。

该负责人透露,企业要寻求上市,流程都是公开的,只要合乎上市审核要求,就能够上市,并不是需要走什么捷径,找什么关系。东莞的企业如需相应专业服务,可以联系当地经发局,对接正规的券商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服务资源。目前,全国头部券商在东莞都设有办事处。

律师:三大原因导致法律途径维权难度大

广东宝威律所合伙人唐胜利表示,欧先生的诉求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有:一是授课现场被收走手机,禁止录音,很多带夸大、带误导的证据无法收集;二是该合同(协议)属于服务合同,服务的内容、服务的质量、服务内容的价值等均没有标准,很难量化,涉事企业哪怕不认同服务的质量也是有苦难言;三是整个过程充满套路,极易导致企业主入“套”,而各企业之间信息不能共享,无法共同维权,涉事企业势单力孤,难以引起重视。

唐胜利建议,企业主应当提高防范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向专业人士咨询,不要盲目相信他人的自吹自擂。更重要的是,要认真阅读、理解合同条款,在不明确知悉合同各条款内容的情况下,要慎重考虑是否签署。

THE END
1.百度直播间翡翠捡漏发现被骗?!退费维权必看!视频Zui后提醒大家:不要轻易相信,如果您也有遭遇,请点击主页上的联系方式,赶紧联系我们,郑重承诺,免费咨询,不退回不收任何费用! 所属分类:中国商务服务网/法律顾问 百度直播间翡翠捡漏发现被骗?!退费维权必看!的文档下载:PDFDOCTXT 成立日期2020年05月22日 https://fuwu.11467.com/info/26333644.htm
2.消费者维权法律咨询消费者维权免费法律咨询4位律师解答 消费者维权2024-10-03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我在线上买了一条狗但是我并不知道需要自费运费然后找商家想退款商家不退 3位律师解答 消费者维权2024-10-03 古茗奶茶喝到虫子,店家承认问题,可以申请赔款,不要优惠券吗 3位律师解答 消费者维权2024-10-03 买东西买到了假货商家同意退货退款,商家退款后...https://m.findlaw.cn/ask/p26_d200311_page1/
1.除了12315还有哪些退费维权方法?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侵犯消费者的权益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消费者有权维护自己的权益。 消费者面对商家侵权的行为,要保持冷静、理性,采取适当有效的维权措施。通过收集证据、咨询专业人士、投诉举报、寻求法律救助、保护个人权益和加入维权团体等方式,捍卫我们的合法权益!https://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28530544
2.游泳健身馆不退费怎么维权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https://www.64365.com/ask/34147633.aspx
3.上海发布70个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反拐圆梦”“美发行业阳光价格...市工商联“商会法律服务乡镇(街道)”项目,建设了20个商会法律服务示范点,推动“法律进企业”,引导会员企业守法诚信、自律规范。 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法制夜市”项目,和开心麻花等开展跨界合作,用脱口秀开展反诈宣传,线下活动惠及25万人次,线上活动点击量近3000万,广受年轻群体好评。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667839
4.新闻发布会同时要充分发挥消费维权社会平台作用,联合立法、司法、行政、行业、媒体、专家等各方力量,从政策、理论、法律、标准、社会舆论等多维度、全方位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实现消费维权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扫除扩大消费道路上各种障碍。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顺应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推动高质量...https://www.wuhu.gov.cn/content/article/38042971
5.整容失败后的医疗美容维权作为一名从事医美维权的律师,到我这边遇到咨询的当事人绝大部分是女性,大家往往也已经被整容失败的阴影折磨了一段时间,一边哭一边讲述案情的情况很多。 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先冷静下来。 专业的事情找专业的人咨询是必要的,切莫病急乱投医。 不少女性同胞遇到问题,先让老公顶上,有的让女儿顶上去和机构交涉。结果一通...https://lawyers.66law.cn/s2300d0f658968_i1057218.aspx
6.全国12315平台热线办理进度查询 请登录 2024年11月21日星期四 投诉公示 企业服务 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认为经营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我要投诉 您发现违反 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 我要举报 您需要了解 市场监管有关法律法规 我要咨询https://www.12315.cn/
7.女子称被法律咨询公司冒充律所骗取服务费,经上游报道市监所督促退费4月28日,上游新闻以“短视频平台现明星代言法律咨询公司,网友称刷视频被骗服务费后公司失联”为题对网贷22万余元的债务人巫女士(化名)的遭遇进行了报道,她通过短视频平台找到成都四川万信金岸法律咨询有限公司,对方冒充律所,称能帮忙做网贷逾期分期。随后,她在支付一半服务费5400多元后发现上当,申请退款未果,对方工作人...https://www.cqcb.com/feidian/2024-05-15/5569067_pc.html
8.消费者违约不退费,合法吗?如何处理投诉及赔偿标准假若是通过线上平台租赁或购买商品或服务,消费者还可借助电商交易平台的维权渠道提交投诉并需求退还押金。大部分电商平台都设有相关的投诉渠道和仲裁机构,通过这些渠道能够更快速地解决押金纠纷,节省诉讼成本。 当押金逾期不退时,租赁人或消费者可选用法律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起诉并需求双倍退还押金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法...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941549.html
9.中国法院网因为学员并不掌握课时情况,一旦产生纠纷,学员要求退费时只能估算剩余课时。三是学员维权意识高。在法院审理的此类案件中,学员大多因教育培训机构倒闭、对培训效果不满意、要求退费被拒绝等原因诉至法院,且呈现抱团式维权的特点,同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经常同时被诉几个甚至几十个案件。四是学员诉讼能力低。学员法律意识欠缺,...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18/05/id/497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