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即将开学,宜昌不少中小学和教培机构做出调整,积极配合国家的教育“双减”政策,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将进行转型或直接关闭,涉及学而思、新东方、小新星……
宜昌多家教培机构转型或关停
多家教培机构宣或关闭学科课程或转型
8月25日,办学22年的宜昌佳丰学校发出通知:决定自2021年9月1日起暂停开展小初高学科类培训业务。
知名培训机构大幅度调整课程
(图源网络)
近半个月,类似的消息不断,宜昌家长心目中的知名教培机构纷纷做出调整。
1
宜昌小新星官宣:所有校区积极响应“双减”,将合规开设周内课程,将以往周末的学科课程调整到周中,同时新成立小新星素质成长中心,开设全新素质课程,供有需要的家长及学员选择。
2
8月20日,宜昌“学而思”对“双减”政策做出回应:决定从秋季学期开始,周末不再开设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至初中)学科类课程,并合规开设部分周内课程,供有需要的家长及学员选择。
3
8月13日,新东方宜昌学校明确表示:2021年秋季周末不再开设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至初中)学科类课程,仅在周中开设部分课程,同时全新上线素质类课程。
4
金方法教育也成立素质教育中心,布局艺术、科创、口才、阅读等业务板块。
教育局发布严令落实“双减”政策
此外,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于8月31日下班前,交秋季学期教学计划、课程表、教师花名册电子版等资料,送到教育部门审核备案,审核不通过不得开始营业。
宜昌中小学将出台“5+2”托管方案
在对培训机构严管的同时,各所学校也积极行动。
目前城区多所中小学正在制定开学后“5+2”托管的实施方案,初中学校也将在开学后开设晚自习,争取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或者全部的作业。
中小学作业设计更加多样化
今年8月12日,宜昌市教育科学院召开了中小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调研座谈会,其中统整作业内容、落实分层设计、明确作业总量、丰富作业形式、跟踪作业反馈、注重激励评价等成为众多代表发言中的高频热词。不久后,《宜昌市中小学作业设计指导意见》也将出台。
“双减”文件出台后的第一个学期,学校将力争让广大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切实的变化。不仅仅是校外学科类培训的减少,更是校内的新变化、新气象。同层次学习状况的学生,作业会更精炼,会有更多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作业,孩子们不用每天放学或者周六周日赶着去上各种学科类辅导班了,可以在校内和小伙伴一起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或素质类课程,每个家庭的亲子时光相信也会越来越温馨。
培训机构部分教师辞职或继续观望
宜昌各大教育培训机构的学科类课程调整,或者直接关闭,影响最大的群体,就是学科类培训教师。
今年28岁的华华(化名)曾任职于上海一家私立学校,3年前回到宜昌,在城区一家教培机构担任英语老师。按照暑假前的安排,7月份和8月份,她要承担2个班、共60多个孩子的暑假英语培训。突然起来的疫情让她的“线下课”变成了“线上课”。8月中旬,暑假班结束后,她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接到了负责人通知,秋季班取消,让她自谋出路。
“‘双减’政策出来后,我反复研究了好久,这是大势所趋,与其被动选择,不如早做打算”,已经踏上南下火车的华华告诉记者,她已经联系了深圳市一所私立学校,去当英语老师。还有不少老师仍在观望。
相比单身且自由的华华,拖家带口的某机构数学教师赵飞(化名),在学校内部的“双向选择”下,决定继续留在培训学校,担任周一到周五的课程教师。在他看来,“双减”政策出台,虽然收入会降低,对他最实际的好处就是双休和假期终于能陪伴家人了。
作为“开羽”的掌门人,翟申平坦言,“国家从治理的层面出台这个政策,是经过了多方面的论证,我内心是拥护、支持的,但在情感上,我也是舍不得共事多年的老师们。”
在做出暂停业务决定前,他已经在积极为老师们谋出路,通过他的人脉和资源,介绍部分老师去其他省市任教,部分到城区公办学校担任代课教师,再争取通过教师招考入编,还推荐部分教师进入了私立学校任职。
家长为中央决策叫好,学生兴趣课程增加
“为中央决策叫好。”8月26日,市民唐先生认为,国家出手对培训机构进行最严格的监管,避免家长和社会因为分数而“内卷”,这样才不会扼杀孩子们宝贵的接触自然、洞察社会、创新创造的时机。在唐先生看来,“如果说40年前,我们社会普遍缺知识,现在更缺的是创新,更多缺乏回归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