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北京发布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指南教学教师大邑县教育局

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如何呼应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怎样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学校如何统筹资源做好课后服务……5月17日,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会在通州区召开。会上正式发布《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指南(试行)》,为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构建高质量课内课后整体育人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性工具。

实践导向

课后服务提质有了科学指南

会上,北京市教委、北京教科院正式发布《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从系统规划、内容设置、管理实施、资源使用、安全保障和质量监控等六个方面,为学校高质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

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的目标是什么?《指南》明确提出,减轻家庭教育实际负担,促进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完成大部分作业,适当培养兴趣发展特长,解决家长不能及时接孩子的现实困难;丰富教育供给,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一定程度满足个性化学习活动需求;彰显学校育人特色,带动学校管理变革,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形成育人新生态。

《指南》明确,课后服务应“一体设计”和“分段侧重”。将课后服务纳入教育教学总体安排,对课内课后教育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构成学校全过程育人的完整链条。做到课内课后教育优势互补,形成育人合力。课后服务内容设置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实际需求,为不同阶段学生提供适切的支撑。一年级新入学阶段课后服务侧重于适应与融入,小学中低段课后服务侧重于兴趣启蒙、综合实践拓展,小学中高段课后服务侧重于兴趣特长培养、学科实践拓展,初中课后服务侧重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学科巩固与延伸。

此外,《指南》围绕课后服务对学生的素质拓展给出方向。《指南》明确,素质拓展可包括体育锻炼、科技活动、文化艺术、劳动实践、阅读朗诵、德育心理、综合实践等方面。鼓励采用主题式、项目式、体验式、互动式、情景式等实施方式。

资源盘活

课后服务撬动育人新变革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此次工作会上,北京实验学校(海淀)的师生生动演示了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乡村四月》一课的学习成果。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学科融合课程,将诗词与历史、戏剧、舞蹈、音乐、美术等学科有机结合,分解为一个个课程任务。从剧本创作到音乐谱曲,从服装设计到舞台表演,均由师生共同原创完成,既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州区教委结合区域实际,挖掘本区文化资源,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体系。通州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介绍,去年“三大建筑”投入使用,该区研发实施了“馆院+”课程,带领学生走进三大建筑,依托课后服务时段,开展主题式、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还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开发了‘产业+’课程,利用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漷县医药健康资源,开发科技、艺术实践、健康等课程。像这样的课程,全区有1700余门。”付树华说。

北京教科院院长冯洪荣介绍,课后服务是做好“双减”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检验“双减”工作长效性的重要内容。《指南》是在教育强国背景下对学校教育新生态的引导与建构,是北京市课后服务工作实践经验的提炼与固化。在《指南》编制的过程中,重点回答了课后服务的界定、课后服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课后服务与减负的关系、课后服务实践体系、课后服务与学校发展等问题。《指南》意在为全市中小学提升课后服务品质、凸显育人特色提供支持性工具,帮助各区各校构建全员、全程、全域育人的良好局面。

“双减”三年

课后服务实现“三个全覆盖”

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王攀指出,“双减”工作三年来,全市各区各校遵循“大减法、小加法”的思路,有效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激发学校育人活力,大力提升优质教育服务供给水平,切实走在了科学提质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

据介绍,三年来,北京市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现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所有工作日、对所有有意愿的学生“三个全覆盖”。各义务教育学校在课后服务方案制定中,充分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培优补缺和个性答疑在课后服务中普遍开展。全市各校初步形成了课后服务的学校文化特色或课程活动特色,教育集团、学区有效统筹优质课后服务资源,积极吸纳校外资源支持课后服务工作。

“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不仅要学足学好,还要善于打破单科供给,推动构建新型师师、师生、生生、校内校外关系和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这也体现了课后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王攀指出,各区和学校应借助课后服务这一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新契机,撬动教学、管理、评价、资源、教师发展等多方面变革,优化育人体系和治理体系,提升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

王攀介绍,下一阶段,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做精、做新,以《指南》为标准检视改进、优化创新,着眼长远推动课后服务,增强课后服务持续发展动能,构建课内课后整体协调发展新模式。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还将进一步探索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统筹,在盘活校内资源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区域资源,规范利用社会资源。依托学区、集团、城乡共同体等多种教育供给模式,促进课后服务师资、场地、课程、活动等资源的流动共享,实现跨校、跨年级、跨学段、跨学科的资源融通。

THE END
1.课后服务课题实施方案(精选10篇)课后服务主要为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后服务课题实施方案(精选10篇),欢迎阅读参考! 课后服务课题实施方案1 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https://www.ruiwen.com/word/kehoufuwuketishishifangan.html
2.课后服务课题实施方案(通用10篇)课后服务课题实施方案(通用10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后服务课题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17734.html
3.课后服务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全面实施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开展课后服务对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减轻家长负担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然而,笔者在日常调研“双减”工作开展情况时发现,如何确保在组织好课后服务的同时有效开展校本教研,已成为中小学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且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基层学校应着力在师资队伍、时间管理及...https://www.sdjyxww.com/jxyd/59477.html
4.教务处工作总结教导处(负责人xxx、xxx):负责课后服务前期宣传、告家长书的发放和筹备工作。负责课后服务学生的报名、课后服务的时间安排、地点划分、内容设定,课后服务人员、校外志愿者、家长志愿者等课后服务管理教师的安排、调配及考勤工作。处理课后服务工作日常事务,建立学生出勤档案。负责课后服务带班领导、常规检查人员的安排,依据家...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548199.html
5.双减工作落实情况汇报(通用22篇)学校把提高作业质量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成立作业研究小组,先后出台了《作业管理实施方案》、《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公示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十项要求》、《作业设计十项原则》等质量提升办法,积极实行分层作业,每周五在公示板上公示每个年组、班级的作业,使作业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浇灌,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提升...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21022091529_2027002.html
6.常德市第六中学研究方案在课题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课题立项时,它是批准立项的依据;在研究过程中,它是实施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的路线图;在结题中,它又是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为此,课题研究者和主持人要增强规范意识,以科学和严谨的态度,设计好课题研究方案。 https://lz.hncdjyj.edu.cn/ktyj/43473.jhtml
7.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范文5篇)开题报告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中年级学生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法为主,并与教育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相结合,通过制定研究计划、实践、反思、分析、不断调整,使课题研究稳步实施。同时,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了解各阶段的初步成果,并通过文献了解吸取他人的研究成果,...https://m.588k.com/bgzj/ktbg/268265.html
8.《小学英语课前预习有效性探究》课题实施方案3、课后主动拓展学习,使之成为生活化英语 能关心并收集同一话题的阅读语篇,自我学习与分享,在生活中切实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4.学生会针对不同板块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所采用的预习方法也应随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同。 四、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课前预习的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自1956年布鲁纳提出...https://pl.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906375
9.课题实施方案设计(精选10篇)以校为单位,制定校级研究课题,组织构建研究团队,开展研究,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课题负责人,部分骨干教师参与研究过程、收集资料等。教师个人以校级课题为参考依据,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制定出个人研究课题。全校上下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教育的...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772616.html
10.课题引领促科研课后服务谱新篇她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重新架构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使课后服务课程呈现多样化、整体化和结构化,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品质。 听完汇报后,刘文启副主任指出本课题能够依据现阶段教育的现状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定位,选题立意高,操作性比较强,并提出三点要求:课题组成员要精诚团结,依托课后服务平台,发挥自身专业特长...https://m.shangzhou.gov.cn/html/xwzx/bmdt/202301/109715.html
11.教学成果网基于此,省教育课规划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与政策制度的研究》(项目编号:JG12001)设计了问卷和相关研究问题,就学校毕业生素质、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内容等问题进行一次深入调研。我们在市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主题,在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服务质量,做好机制创新与制定...https://www.ahclgc.com/jxcg/contents/330/22.html
12.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改革方向形成教育合力创新驱动发展无论考情如何变化,课堂都是教学的主阵地,常规都是管理的主旋律。只要全学科按照“五五教学流程”扎实落实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辅导、反馈检测、课后服务等课堂常规,无论未来改革方向如何,学校的教育质量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A.个人备课 ①主备负责人设计的主备案要精,有层次、梯度,深入研究设计。在集备前2...http://qishiliuzx.fanedu.net/templ7/view.php?CODE=20111019153447980279&id=20210929154513264328
13.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通用15篇)三、重视课题研究,提高科研素养。 新学期语文课题研究主要加强对转变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改革的研究。在市、区教研室的领导下,我校将积极展开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大背景下,探求如何实现各自的阶段目标;强化过程管理,促进课题研究的成果迅速转化,为教育教学服务。 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jihua/201531.html
14.小学思政课校本研修计划(精选19篇)3、课题研究。 指导教师开展市、区级“个人课题”研究和相关教学研究课题等工作。 4、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拟定本学期个人发展规划以及“十二五”教师发展规划。 小学思政课校本研修计划 篇2 为了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我将以新课程为引领,认真践行校本教研工作,借助同伴互助提升教育理...https://www.oh100.com/a/202302/6059185.html
15.第五轮学校主动发展总结性评估自评报告公示公告学校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教育科研观,设立“教科研发展中心”,以科研机制的完善为先导,以科研管理的落地为保障,以“集团微课征集”、“集团论文评比”为抓手推进科研成果物化显现,针对学校建设与学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鼓励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和深度参与,促进了课题研究与教学改革的一体化,推动了学校课题项目的...http://www.sycz.czedu.cn/html/article5186968.html
16.课题研究心得体会(通用15篇)以上国内国外的研究对我做好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1、研究依据 ①儿童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思维活动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低年级时,思维活动的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281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