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校本化研究》结题报告[雨花台中学]

“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

《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校本化研究》

结题报告

南京市雨花台高级中学课题组执笔人史成宝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互联网的出现已改变了人们信息获取的方法与途径,使我们工作、学习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学校做为传授新知的重要场所也不甘落后,很多已架设了可访问网络资源的校园网,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我校在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上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十五”江苏省电教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与沉心思考中大家感到:缘于信息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化是必然趋势。社会对知识技能的需要,学习者的差异,教材课程的改革等诸多因素,对教学资源的内容、承载方式、使用效果评估等有着很多新的标准与要求,依附于传统载体的的教学资源已很难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概念界定:

网络环境下是指基于校园网和互联网皆可访问、建设、管理教育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校本化是指基于本学校、教师、学生需求的,植于学科课堂教学的,通过研究分析进行甄筛选择、重组应用与分析评价、并保存在学校存储设备上的教学资源。

2.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探索教学资源校本化的策略,构建校本化教学资源库。校本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有利于创设好的学习环境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的变革,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资源的校本化过程能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创新还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科教学方法和学生认知规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研究的理论依据

①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是课题研究中的重要依据。

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

2.研究的理论假设与变量分析

研究变量

自变量: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获取、处理、分类、存储、整合,教学资源的使用与评价。

因变量: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学科资源库。

干扰变量: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教学能力;学校的软、硬件条件。

干扰变量的控制:选择有一定信息素养的、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培训;保障研究需要的软、硬件条件;不采用实验法,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减少其它教学因素或环境对课题变量的影响。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研究的主要目标

①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②探索教学资源校本化研究策略。

③探索校本化资源库应用的经验和评价方法。

2.研究的衍生目标

①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②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阅读文献、调查明晰

课题组采用书面和网页的形式开展调查,了解教师教学活动中使用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课题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准确的论据。

2.初步建立了资源库

通过分析研讨,拓宽了眼界,重新认识了教学资源的界定,确定了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分类方法,并初步构建了学校教学资源库。

3.开展运用网络对资源的访问与更新的实践

通过架设资源库平台与FTP服务器,进行校园网和公网对资源的访问与更新维护方法实践,促进资源的有效应用。

4.开展了资源安全存储方面的研究

课题组针对资源日益增长的现状,研究探讨新技术,确保了教学资源对空间与安全存储方面的需求。

5.通过案例研究,明确了建库与用库的关系

课题组成员开展教学案例研究,探索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基本特征,进行反思与调查研究。

6.课题组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每学期开展课题组内课题研讨,分析得失,交流提高。

7.校际交流、个案研究

开展了校际交流研讨和公开观摩活动,对典型课例、课堂教学录像、课件等资料进行了个案研究。

8.专家引领、提高研究实效

学校利用假期邀请全国、省、市教育专家领导对课题组成员及教师开设各种讲座,开展教科研与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提高研究实效。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徐晓梅主任的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方法指导讲座,并先后邀请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刘卫平副馆长、洪礼彬主任对课题组教师进行指导,对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与应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为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

9.建立师生评价体系

通过教师对教学资源使用的反思及学生对资源的评价进行了研究。

10.校本化促进专业化

开展了资源校本化建设与应用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关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

采用个别访谈、纸质问卷和网页问卷方法进行调查,如师生对教学资源需求的调查,有研究课后的教师的反思性调查,和学生的评价性调查。

2.行动研究法

在资源建设与教学实践中探索教学资源校本化的策略,指导资源建设方法与教学实践活动。

3.经验总结法

在大量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与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调查分析,明确方向

调查表一:雨花台高级中学“教师网络教学资源需求和使用状况”问卷调查

1.当前您所教的年级:()

A.高一B.高二C.高三

2.当前您所教的学科:()

3.您的教龄:()

A.0-5年B.6-10年C.11-20年D.20年以上

A.少于1小时B.1-4小时C.5-8小时D.8小时以上

5.您上网采用何种方式查找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可多选)()

A.利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检索查找B.利用提供分类导航的门户网站查找

C.其他(请说明)

6.您从何种渠道了解网上新的教学资源(可多选)()

A.同事或朋友推荐B.自己搜索得到C.报纸杂志介绍D.其他(请说明)

7.您喜欢使用哪种组织教育资源的形式?()

A.按专题分类组织B.按学科知识点分类组织C.前两者组合

8.您觉得自己上网查找教学资源的能力如何()

A.较差B.一般C.较强D.很强

9.您觉得网上的教学资源数量和您的需求关系如何()

A.很多,且能满足需求B.很多,但能用的不多

C.不多,但能满足需求D.不多,能用的更少

10.您经常要求学生课后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吗()

A.是B.否

11.如果网上找不到您需要的教学资源,您愿意支付一定费用来定制获得吗()

A.愿意B.不愿意

12.您希望通过何种方式获得定制的资源()

A.邮件方式B.手机短信方式C.在线点播下载方式D.其他方式

13.您愿意通过上传自有知识产权的教学资源来交换其他优质的教学资源吗()

14.您最经常访问下列哪一类网站()

A.基础教育综合网站B.学科专题网站C.学校网站D.个人网站

E.其他(请说明)

15.您使用下列网上教学资源类型的情况(请在对应栏打√)

从不使用

很少用

有时用

经常用

图形(图像)类素材

视频类素材

音频类素材

动画类素材

题库

课程设计软件

学习工具软件

课件

教案

学生学习作品

教学论文

常见问题解答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教与学的参考资料

网络课程

网络索引目录

16.请简要写出您对我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议及期待:

调查表二:雨花台高级中学“FTP站点教学资源与资源库平台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1、你对学校FTP站点教学资源的了解情况:()

A.不知道B.听说过,但没用过C.偶尔使用D.经常用

2、你对学校资源库平台的了解情况:()

3、FTP站点教学资源和资源库平台是一回事吗?

A.是B.不是

4、访问和下载学校FTP站点的教学资源的方法是()多选

5、你知道如何在资源库平台上下载和上传资源吗?()

A.不知道B.知道,不熟练C.知道,能够熟练使用

6、你愿意将自己的教学资源上传到学校FTP站点或资源库平台,与其他老师共享吗?()

A.不愿意B.学校要求上传才上传C.愿意

7、你经常往资源库平台上上传资源吗?()

A.从来不B.偶尔C.经常

8、你经常下载学校FTP站点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吗?()

9、你经常下载资源库平台上的资源辅助教学吗?()

10、当你需要教学资源时,你选择以下渠道获取资源:()(多选

按优先顺序填写)

A.因特网B.教参、光盘等教辅资料C.学校FTP站点D.校内资源库平台E.朋友或同事

11、学校FTP站点的教学资源能够满足你教学的需要吗?()

A.没用过,不知道B.远远不够C.基本满足D.资源丰富,能够满足

12、资源库平台能够满足你教学的需要吗?()

13、在资源库平台上查找所需资源的效率与在英特网网上查找相比:()

A.没用过,不知道B.高C.差不多D.低

14、你知道往资源库平台上传资源时需填写关键词便于查找吗?()

A.没用过,不知道B.知道并填写C.知道,但我基本上不填写关键词

15、对学校资源库平台已有的教学资源质量,你如何评价:

A.差B.一般C.较高D.高

16、对学校FTP站点已有的教学资源质量,你如何评价:

17、上传资源时需要输入关键字以便于资源检索,你认为以什么为关键字有利于老师的查找?()多选,按优先顺序填写。

A.章节名称B.内容概要C.涉及人物或事件D.其他:

18、你最希望从资源库平台中获得哪些教学资源?()多选,按优先顺序填写。

A.教案B.课件C.积件D.试卷E.论文F.其他:

注:积件是构成课件的基本教学元件,它是基于某一知识点的微教学单元、教学素材或微教学策略等,人们能根据教学需要对它们进行编排、组合和运用,生成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课件。

19、你希望校资源库平台上的资源是本校老师的原创吗?

A.希望是本校老师的原创B.网上下载的也无所谓

20、对于资源的描述,你认为应突出哪些内容更能方便老师的使用?

A.课题B.教学内容C.适用年级D.其他:

21、对于优化学校教学资源建设,你有何建议?

书面问卷结果:

选项

A.少于1小时

B.1-4小时

C.5-8小时

D.8小时以上

人数

10

36

38

28

百分比

8.9%

32.1%

33.9%

25%

您喜欢使用哪种组织教育资源的形式?()

A

B

C

13

33

66

11.6%

29.5%

58.9%

您觉得网上的教学资源数量和您的需求关系如何()

D

21

60

16

18.75%

53.6%

14.3%

您经常要求学生课后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吗()

A.是

B.否

79

70.5%

如果网上找不到您需要的教学资源,您愿意支付一定费用来定制获得吗()

A.愿意

B.不愿意

34

78

30.4%

69.6%

您愿意通过上传自有知识产权的教学资源来交换其他优质的教学资源吗()

95

15

84.8%

13.4%

网络调查结果:

课题组成员通过研读各种研究文献,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构建和支撑本课题的理论框架。经过对书面与网络调查,经过统计分析研讨后大家认识到:以校为本进行研究怎样建设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与有效应用,将是现阶段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若能搜集整理涵盖各学科的各种教学资源,特别是音视频多媒体教学资源与素材,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师生教与学活动的各种需要,拓展师生的视野,将非常有意义。建设一个可实施网络访问、能共同维护、便于检索、建在校内的校本教学资源库不仅会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还能探索校本化建设过程中的有效策略,总结经验方法,还能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更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初步建立了学校教学资源库

南京市雨花台高级中学《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校本化研究》课题组成员名单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作单位

主要参加者

穆耕森

59.9

校长

理论研究

本科

硕士

南京市雨花台高级中学

周茜

68.9

副校长、生物

马辉

62.12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英语

史成宝

56.9

信息处主任

信息技术

技术支持

大专

徐云旺

67.10

副校长、政治

教学实践

陈金秀

71.9

教科室主任

物理

刘梅

73.1

教科室副主任

王波

71.10

物理教师

杜家伟

76.10

教务处副主任

地理

方云

79.10

化学教师

戴文澜

71.12

政治教师

张爱久

71.4

数学教师

孙进

76.9

历史教师

刘蓓蓓

79.9

语文教师

贾春芳

81.4

英语教师

胡艳丽

77.12

信息技术教师

技术培训

张晶

82.1

课题组依据课题研究的计划,采用预定方法、按照研究工作分工,开展了各项研究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索出教学资源校本化策略

①确定教学传播信息——教师甄筛校本化、注重多媒体资源策略

首选资源是经教师甄筛选择、处理重组、运用考量后的有效教育教学资源,这是最重要的校本资源;其次是教师难以收集寻觅、处理加工、整理分类、安全存储的多媒体资源。

②选择通道传递——基于WEB页面和FTP站点的资源访问策略

WEB页面的资源访问与管理通过设计“资源科平台”实现,按照类别和学科、大纲目录结构进行访问管理通过架设serv-U服务器实现。

③接收和解释信息——“资源寻觅服务”策略

课题组成员架设了“资源寻觅服务”栏目,具有详细需求提交和服务完成反馈等交互环节,为全体师生提供资源的寻觅下载等服务。

⑤调整和再传送——资源处理与再加工策略

教师可在“信息技术支持”栏目提交资源处理再加工等需求,促进了资源的建设与校本化研究进程。

⑥减少干扰变量策略

通过自愿报名、课题组定期考核等机制认真选择课题参加人员,优化成员结构,形成减少干扰变量策略。

⑦减少教师资源寻觅困难策略

课题组安排人员在网络空闲时段、利用各种工具与技巧集中下载、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辅以限制滥用网络带宽等管理,实现多媒体资源的高速下载,减少了教师们在资源寻觅方面的困惑。

⑧学生参与资源建设策略

⑨课题研究引领辐射策略

研究过程中每位成员须结合课题研究开设公开课、研究课,力争开设市、区级各种讲座,将课题研究的成果经验辐射到兄弟学校。

⑩全员参与资源建设策略

课题组负责人穆耕森校长在学校教师会议上要求全体教师参与资源上传工作,不仅促进了校本资源的积累,提升了全体教师的信息素养,也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11技术无形与常态化策略

课题组在资源建设、使用、评价反馈等过程中注意消除偏重技术给普通教师带来的不便,采用最简操作方式、常态化运用手段,促进了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与应用。

(二)设计开发了校本资源库平台

(三)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实用建设方法

1.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构成

2.教学资源的获取方法

①成品购买

使用成品资源库需要学校有一定的财力,学校充分利用电教代办费和资源建设费来购置成品资源,在选择时注意资源的时效性,将课程和教材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调整更新作为资源库购置的重要依据之一。

②教师上传

教师对资源的使用频度与评价是最真实有效的,学校通过行政通知与激励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广大教师上传自己制作、收集等适合校情的教学资源,充实学校的资源库,并让老师们对各种资源进行客观评价,使他们成为资源建设的主体,体验参与资源建设的乐趣,享受资源共享的成果。采用资源库平台或FTP客户端等工具分类上传后,便于师生检索下载使用。

③网络下载

由于教育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教育对象存在的差异,教师对资源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有些是和社会活动紧密相联且同步变化的,这些资源多数可以从包罗万象的互联网上获取,课题组根据教学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资源收集计划,广泛搜寻网络资源,发挥计算机的自动化、智能化处理能力,避开白天网络使用高峰时段,充分利用晚间、休息日等校园网轻负荷时段,使用各种下载工具建立了高效下载作业,不断充实资源内容,达到了资源的持续更新。

④共享交换

课题组充分利用校校通工程的成果,通过网络互通实施与兄弟学校教学资源的交换共享,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资源的分类与处理技巧

①按资源所属学科、年级分类

课题组研讨后大部分学科采用这种分类方法,特点是简便易行,也较便于查找,课题组各学科成员积极参与资源整理实现了归类存储。

②按资源类型进行分类

参与分类的人员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通过培训指导,教师在学校的资源库平台上传资源时采用选择分类与关键词的方法,实现了资源的方便快捷检索。

③光盘文件的复制技巧

DVD光盘的视频文件在VIDEO文件夹内,扩展名为VOB,将其复制到硬盘即可。

CD光盘中的音频文件不可以直接复制,可用抓音轨的软件获取,推荐用千千静听播放器里的转换格式工具得到所需的音频文件,且格式可选。

④影视片的语言与字幕处理

4.教学资源的存储方法

①直接存储法

可采用配置较高的普通计算机做存储设备,通过增加普通大容量硬盘的方法扩展存储空间。2011年3月市场上1TB和2TB的普通台式机硬盘价格仅为360多元和750元,可作为扩展存储空间的首选。也可自己组装存储设备,采用支持RAID1的主板加两块2TB的SATAⅡ台式机硬盘等便可组成具有容错功能的资源库存储主机,成本仅需三千多元,安装好如Serv-U等FTP服务器端软件便可提供网络存储和上传下载服务,空间可达近1TB。

②使用专用存储设备

条件较好的学校可选择网络附加存储(NAS)、iSCSI磁盘阵列(IP-SAN);资金雄厚的单位也可考虑使用光纤磁盘阵列(FC-SAN)。

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对资源的空间要求较高,学校应注重对存储空间的扩大,条件允许的用户可添置使用高性价比的iSCSI磁盘阵列(IP-SAN),完全可满足学校在安全、价格、空间、性能等方面的需求,2011年初市场上容量为6TB的iSCSI磁盘阵列(IP-SAN)最低价格仅在四万多元。

5.教学资源的网络更新与公网访问

教学资源必须能通过网络进行访问,可使用架设FTP服务器来提供资源的访问,通过为各类用户建立相应的账号,赋予不同的权限,协同合作促使资源库的持续更新。

课题组研究的体会是学校最好申请属于自己的域名,将网站建在校内,将域名申请、动态域名解析,资源建设等工作整体规划,通过域名来访问和管理资源,在不降低宝贵的出口带宽这一重要前提下,使老师无论在何处,只要能访问公网的地方,都可以对学校的公共资源进行浏览和下载,还能上传资源充实学校的资源库,对自己的专用空间进行存储管理。

动态域名解析技术早有成熟,现可选用的动态域名解析方案有:gnHost、花生壳、希网等客户端,可免费申请二级域名,动态域名解析也能即刻开通;申请独立域名和开通动态域名解析也只需几天即可,每年费用仅在百元之内。

6.建设与管理者等人力资源最为重要

(四)形成了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通过课题组精心收集与教师上传,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总量累计已达五千多G,仅国际国内权威机构制作发布的珍贵视频文件就有近万个,有效的化解了多媒体资源难找、多数无法直接下载、下载耗时长、占用空间大、不易安全存储的难题,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得到了学校老师的赞扬与兄弟学校的欣赏。

(五)技术无形化的策略推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六)提升了课题组成员信息素养与科研能力

(七)促进了全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八)启用OA扁平化管理,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九)依托课题研究成果开展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

(十)学生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展、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

为了促进课题研究的校际交流,2007年10月26日在我校举行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校本化研究》课题市级研讨活动。省、市、区电教馆的专家领导们参加了活动,课题组成员杜家伟老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库的教学资源开设《全球气候变化》网络研讨课。学生通过网络访问课题研究形成的校本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实现无缝交互,市电教馆专家高度赞扬了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实用有效建设校本资源库的工作策略。

为了在装备建设方面强化软件与教学资源建设,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的理事们,于2008年10月31日在我校开展了技术交流研讨活动。课题组史成宝老师展示了学校资源库建设与研究的成果,并做了“优质服务促进精细管理,有效实用建设数字校园”的经验介绍,开设了技术讲座,并将学校资源向大家共享。市装备办领导对学校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在建、配、管、用、研、培工作中取得的实效给予了高度的赞赏。

九、课题研究的反思

1.研究过程的评价机制较缺乏

课题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感到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来了解资源的利用率,虽然经过修改资源库平台的软件功能,获取了部分数据,但使用这些资源的利用与提高教学成效之间的有效数据还难以统计。

2.校本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规律较难总结归纳

研究过程中难以追踪研究样本形成数据,可能和研究策略的设计有关联。

3.社区资源怎样充分利用

社区资源与教学资源怎样有机整合等问题,还缺少研究探讨的方案。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国电化教育2001,(12)

〔2〕叶力汉、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电化教育2005,(11)65-67

〔3〕徐恩芹、刘美凤.我国中小学教师对教学资源需求的调查报告.中国电化教育2005,(5)74-77

〔4〕项国雄、魏丹丹.教育技术的资源观.中国电化教育2005,(1)68-71

〔5〕余冠仕.我们离教育信息化有多远:只差30分钟.中国教育报2006.3.20(5)

〔6〕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电化教育研究1997,(3)

THE END
1.课后服务课题实施方案(精选10篇)课后服务主要为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后服务课题实施方案(精选10篇),欢迎阅读参考! 课后服务课题实施方案1 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https://www.ruiwen.com/word/kehoufuwuketishishifangan.html
2.课后服务课题实施方案(通用10篇)课后服务课题实施方案(通用10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后服务课题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17734.html
3.课后服务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全面实施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开展课后服务对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减轻家长负担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然而,笔者在日常调研“双减”工作开展情况时发现,如何确保在组织好课后服务的同时有效开展校本教研,已成为中小学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且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基层学校应着力在师资队伍、时间管理及...https://www.sdjyxww.com/jxyd/59477.html
4.教务处工作总结教导处(负责人xxx、xxx):负责课后服务前期宣传、告家长书的发放和筹备工作。负责课后服务学生的报名、课后服务的时间安排、地点划分、内容设定,课后服务人员、校外志愿者、家长志愿者等课后服务管理教师的安排、调配及考勤工作。处理课后服务工作日常事务,建立学生出勤档案。负责课后服务带班领导、常规检查人员的安排,依据家...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548199.html
5.双减工作落实情况汇报(通用22篇)学校把提高作业质量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成立作业研究小组,先后出台了《作业管理实施方案》、《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公示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十项要求》、《作业设计十项原则》等质量提升办法,积极实行分层作业,每周五在公示板上公示每个年组、班级的作业,使作业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浇灌,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提升...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21022091529_2027002.html
6.常德市第六中学研究方案在课题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课题立项时,它是批准立项的依据;在研究过程中,它是实施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的路线图;在结题中,它又是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为此,课题研究者和主持人要增强规范意识,以科学和严谨的态度,设计好课题研究方案。 https://lz.hncdjyj.edu.cn/ktyj/43473.jhtml
7.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范文5篇)开题报告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中年级学生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法为主,并与教育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相结合,通过制定研究计划、实践、反思、分析、不断调整,使课题研究稳步实施。同时,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了解各阶段的初步成果,并通过文献了解吸取他人的研究成果,...https://m.588k.com/bgzj/ktbg/268265.html
8.《小学英语课前预习有效性探究》课题实施方案3、课后主动拓展学习,使之成为生活化英语 能关心并收集同一话题的阅读语篇,自我学习与分享,在生活中切实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4.学生会针对不同板块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所采用的预习方法也应随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同。 四、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课前预习的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自1956年布鲁纳提出...https://pl.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906375
9.课题实施方案设计(精选10篇)以校为单位,制定校级研究课题,组织构建研究团队,开展研究,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课题负责人,部分骨干教师参与研究过程、收集资料等。教师个人以校级课题为参考依据,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制定出个人研究课题。全校上下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教育的...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772616.html
10.课题引领促科研课后服务谱新篇她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重新架构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使课后服务课程呈现多样化、整体化和结构化,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品质。 听完汇报后,刘文启副主任指出本课题能够依据现阶段教育的现状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定位,选题立意高,操作性比较强,并提出三点要求:课题组成员要精诚团结,依托课后服务平台,发挥自身专业特长...https://m.shangzhou.gov.cn/html/xwzx/bmdt/202301/109715.html
11.教学成果网基于此,省教育课规划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与政策制度的研究》(项目编号:JG12001)设计了问卷和相关研究问题,就学校毕业生素质、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内容等问题进行一次深入调研。我们在市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主题,在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服务质量,做好机制创新与制定...https://www.ahclgc.com/jxcg/contents/330/22.html
12.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改革方向形成教育合力创新驱动发展无论考情如何变化,课堂都是教学的主阵地,常规都是管理的主旋律。只要全学科按照“五五教学流程”扎实落实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辅导、反馈检测、课后服务等课堂常规,无论未来改革方向如何,学校的教育质量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A.个人备课 ①主备负责人设计的主备案要精,有层次、梯度,深入研究设计。在集备前2...http://qishiliuzx.fanedu.net/templ7/view.php?CODE=20111019153447980279&id=20210929154513264328
13.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通用15篇)三、重视课题研究,提高科研素养。 新学期语文课题研究主要加强对转变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改革的研究。在市、区教研室的领导下,我校将积极展开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大背景下,探求如何实现各自的阶段目标;强化过程管理,促进课题研究的成果迅速转化,为教育教学服务。 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jihua/201531.html
14.小学思政课校本研修计划(精选19篇)3、课题研究。 指导教师开展市、区级“个人课题”研究和相关教学研究课题等工作。 4、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拟定本学期个人发展规划以及“十二五”教师发展规划。 小学思政课校本研修计划 篇2 为了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我将以新课程为引领,认真践行校本教研工作,借助同伴互助提升教育理...https://www.oh100.com/a/202302/6059185.html
15.第五轮学校主动发展总结性评估自评报告公示公告学校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教育科研观,设立“教科研发展中心”,以科研机制的完善为先导,以科研管理的落地为保障,以“集团微课征集”、“集团论文评比”为抓手推进科研成果物化显现,针对学校建设与学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鼓励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和深度参与,促进了课题研究与教学改革的一体化,推动了学校课题项目的...http://www.sycz.czedu.cn/html/article5186968.html
16.课题研究心得体会(通用15篇)以上国内国外的研究对我做好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1、研究依据 ①儿童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思维活动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低年级时,思维活动的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281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