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转型之路在何方

安徽合肥师范附属第三小学,轮滑社团的同学们在训练。新华社发

湖北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的学生在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新华社发

重庆北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一名教师在给孩子讲解舞蹈基本动作要领。新华社发

河北沧州运河区水月寺小学机器人社团的学生在介绍所组装机器人的功能。新华社发

山东枣庄台儿庄区西关小学,文艺志愿者给小学员描眉。新华社发

广西柳江,暑假期间孩子们在足球场上训练。新华社发

又一个新学期到来了,随着“双减”政策出台,中小学生们奔波于家庭、学校、培训班之间的脚步,开始有了改变。

近些年来,校外学科类培训如同一股强劲的浪潮,将许多家庭卷入其中。无论孩子成绩如何,家长们都在或焦虑、或无奈的情况下横下一条心,“拎”着孩子往培训班里冲,“内卷”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常态。校外学科类培训成为许多中小学生“标配”的背后,是教育培训行业的“野蛮生长”,是被紧紧束缚的孩子和焦虑不断升级的家长。

1.“家家都上培训班”正在成为过去时

姚婷的女儿正在北京西城区上初中二年级。回想起这些年女儿的课外培训路,姚婷说:“真是一把辛酸泪,不堪回首。”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语、数、英加上一门乐器,每周各上一节课,一个月的培训费就在5000元左右。到了初中,还要报物理、化学等学科,一对多的课程学费是450元一节,一对一课程是900元一节。“每次报个班,都要一次性交三五万元,我们也是咬着牙交这笔钱啊!”姚婷说。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在一次演讲中提及,自己在清华大学教研究生数学,但孙子的小学奥数题有些他都不会做。王文湛说:“它不是数学,是技巧,跟变戏法一样。”

北京朝阳区的学生家长高伟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总结这些年的补课感受,他认为,培训班让孩子“制胜”的“法宝”,无非是两个:一是让孩子超前学、超进度学;二是让孩子学习“套路”并大量重复训练。

短期来看,“套路”可以让本来成绩一般的孩子找到提升成绩的“捷径”,但从长远来看,孩子可能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校外学科类培训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过度商业化的学科类培训会导致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在金钱诱惑下丧失公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商业化教育培训机构运行的逻辑与人的成长发展逻辑相抵触,导致人的健全成长受阻,加剧了社会阶层逐渐固化的趋势。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势在必行。

2.停课、退费,一个行业正集体转向

北京东城区崇文门新活馆三层聚集着多家培训机构。一个工作日,记者看到,钢琴、舞蹈、书法、机器人编程等培训机构都在正常营业,门口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往来顾客介绍课程。而旁边某英语培训机构则大门紧闭。

不久前,坐在这家英语培训机构门店外的庞大家长队伍曾是这里的一道风景。

记者敲开这家门店的大门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告知,“双减”政策公布当天门店就停止了培训,目前已完成400多名学员的退费工作,公司下属的很多家门店已经在准备着向素质教育培训转型。

“双减”意见要求“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是原先校外培训的主要时段。“双减”意见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双减”意见公布之时正值暑期,各地校外培训机构纷纷宣布停止义务教育阶段暑期学科类培训。

随后,一些试点地区陆续颁布执行“双减”意见实施细则,将学科类培训严格控制在合理空间内。

“双减”意见中规定了多项“严禁”事项——“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双减”意见还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

资本市场迅速作出反应。一些资本快速退去,很多机构开始进行人员调整。

近些年,朝着商业运作方向狂飙突进的校外培训行业终于缓了下来,转而寻求新的出路。

3.调整培训方向,转型方有出路

方向已经明晰,行业转型势在必行。

储朝晖认为,从“围着学科提分”转向依据学生成长发展的真实需求提供有效服务,这是培训机构转型的大势所趋,也是关键所在。

光明日报近日所做的一项“‘双减’之后家长还会不会给孩子报培训班”的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网友中,超过八成的家长愿意给孩子报音乐、体育、美术等非学科类的素质教育培训班。

在北京市丰台区合生广场,记者看到,儿童体能训练、轮滑、武术、乒乓球、拳击等培训班都非常火爆。家长张维刚给儿子报了拳击培训班,他说:“小孩子嘛,搞搞体育还是很有必要的。”

来不及做过多感慨,转型已经在路上。从事校外培训多年的张静说,很多培训机构正在积极寻找出路,校企合作、营地教育、成人教育、智能硬件、教育科技等都有可能成为校外培训机构未来的发展趋势。

张静对记者说:“对于我这种积累了多年教学经验的从业者来说,今后在网络上培养自己的人气,当网红、做个人IP,或许也是一条可选之路吧。”

王文湛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国家鼓励强化语文,开展书法、阅读、古诗词、演说等培训,科技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以及音乐、美术等培训领域大有发展。”

转型前景广阔,但也有人提出自己的担忧。猿辅导内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一些机构和老师的培训思维已经固化,向素质教育转型非常困难;家长是否会为素质教育课程埋单,还涉及教育评价体系的调整、思想观念的转变等诸多问题。

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从整体看,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创造性、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在未来更具备优势,“教育行业发展终究要适应社会前进的方向。”储朝晖说。

THE END
1.培训班没签协议退费法律规定培训班没签协议退费的规定: 1、如果没有参加培训,可以要求全额退款; 2、若因校方的原因造成学生无法完成学习计划的情况,学生要求退学、退费,学校须予以退还剩余的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798343.html
1.学校收费情况自查报告(通用28篇)此外,学校无推荐或组织学生购买省教育厅规定以外的其他教辅材料、课外读物、报刊杂志等现象,无强制学生统一购买生活和学习用品的现象。 4、学校不存在收取学生学杂费或借读费、择校费的现象;不存在以举办提高班、实验班、补习班、培训班等为由向学生收取费用的情况,也没有教师私自收费补课的现象存在。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00307200536_384942.html
2.培训班不给退费哪里投诉培训班不给退费,投诉私立教育培训机构可向当地的民政局和教育局投诉。投诉官方的教育培训机构可向当地的人社局或教育局相关部门投诉。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处理,对消费者的投诉,由被诉方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或下属分会处理。华律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一...https://mip.66law.cn/laws/1824492.aspx
3.@所有家长带孩子上培训班国家这些新规定和要求你不可不知!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及标准应当向社会公示,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不得在公示的项目和标准外收取其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培训对象摊派费用或者强行集资。 对于培训对象未完成的培训课程,有关退费事宜严格按双方合同约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办理。 8、对培训时间有何规定? https://www.hndnews.com/p/222658.html
4.中国法院网因为学员并不掌握课时情况,一旦产生纠纷,学员要求退费时只能估算剩余课时。三是学员维权意识高。在法院审理的此类案件中,学员大多因教育培训机构倒闭、对培训效果不满意、要求退费被拒绝等原因诉至法院,且呈现抱团式维权的特点,同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经常同时被诉几个甚至几十个案件。四是学员诉讼能力低。学员法律意识欠缺,...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18/05/id/49735.shtml
5.2022年秋季教育部公派生英语高级培训班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等项目的申请人,若未达到规定的外语水平要求,需参加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组织的为期1个学期的英语高级班培训,培训结束后参加统一结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认可的结业证书,该结业证书与全国外语水平考试PETS-5具有同等...https://otc.shisu.edu.cn/62/cd/c5237a156365/page.htm
6.培训合同范本精选15篇培训合同范本2 甲方: 地址: 乙方: 性别: 居民身份证号码: 现居住地: 联系电话: ___(以下简称甲方),现聘用___(以下简称乙方)为单位员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乙方声明已经完全了解并同意遵守甲方员工手册和各项规章制度,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甲、乙双方签订本劳动合同。 一、合同期限 1、有效期...https://www.jy135.com/hetongfanben/112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