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跑路」怎么办?22名大学生的退费维权之旅

作者简介:李孟超,青岛某高校法学院大三在读,武大学硕备考中。曾入围「小城杯公益诉讼大赛」复赛。

相信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认为大学生活总得给自己找点除了按时上课之外的事情做。在2018年,我通过一场宣讲会了解到某英语培训机构。这家英语培训机构主打沉浸式英语学习课程,包括电影课、阅读课、西方文化课等一系列通过英语口语教授的课程。课程一共分为六个级别,老师在跟学生推销课程时会让学生做一个测试,看学生的英语水平处在哪一个级别,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自行选择提升多少个级别。

本人高考英语135,自信满满做了测试,结果测试水平只达到了Level2,还有4个级别的提升空间。当时也不知道是自己真的想要学好英语还是单纯受了销售人员的蛊惑,花了两万块报名了4个等级的提升课程。事实证明(包括我后期和这些销售老师进行了沟通以及去其他的培训机构了解他们所谓的销售话术),原来我并不是有多爱学习,其实就是受了他们的蛊惑。

他们的推销确实很有煽动性,但是实际的教学质量以及老师课后的督促效果也并没有达到当时所说的效果,就好像是春晚那个买保健品的小品,一个普普通通甚至质量差到能蹦弹簧的床垫子,经过一番话术后,就变成了神乎其神的保健品。当时我还觉得这种推销很可笑,没想到这样的话术我也会碰到,只不过保健品变成了英语课,长命百岁的愿望被替换成了学好英语的心理。

事已至此,我心想就当买个教训了,但是,麻烦事却远不止于此。

因为去年的疫情,所有人无法返校,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模式也改成了线上模式,学习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虽然大家反映过几次问题,但也没多说什么,毕竟是因为疫情不能返校嘛,我们都可以理解。

开学之后,我去找老师问秋季学期什么时候开课。过了几天老师就在课程群要求我们发各自的课表,并且表示近几天就能开课,但没有提到具体的上课方式。我就接着去问,这学期总该恢复线下授课了吧。结果老师回复道,还是继续线上课。我心想这不是开玩笑嘛,没有了线下这种沉浸式的英语学习环境,还提升什么英语能力。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别的同学时,他们也比较懵圈,都说以为是线下授课,所以有的同学已经把自己的课表给发了出去。

到了这种境地,我觉得我们这些花了钱的穷大学生应该见面聊聊,商量接下来应该怎么办。见面之后,本来不是很熟悉的我们因为对同一个机构的吐槽和不满,聊得热火朝天。我们既知道他们喜欢和稀泥,又害怕他们会跑路,所以一时半会也没想出什么主意。因为是我召集大家的,自觉有责任提供点建议供大家选择。我说咱们线上找老师沟通,你看他们的回复像是有一个沟通的态度吗?线上说不清楚,大家看就由我和张立龙(另一位同学)去把老师约出来,表达一下咱们的诉求,看他们是否给我们解决问题。

「如果他们不解决怎么办?」碰面的几个同学问。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心里没底,不过这个时候只能给大家打气:「如果不行的话,咱们就起诉他。先好好和他商量,谈不成就走法律这条路。」

「走法律这条路能行吗?咱们的胜算几率大吗?」

「你想啊,咱们当时签订的合同,他都不给咱们上课了,你说是谁的问题当然是他们的问题了,我看咱们赢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接下来我就按照上述的三个步骤介绍维权经过。

聊完之后我们就把协商的内容通知给群里的其他同学。

「来学校上课的问题就在于同学们是分散在大学的两个校区,到底是哪边迁就哪边呢?另外,课程质量怎么保证?」

群里的这些回复表明同学们不同意这些敷衍了事的解决方案。

我前面已经提到,我们当地的教体局在2020年6月份便准许校外培训机构开课,所以培训机构主张因为疫情(不可抗力)不能开课是不成立的。另外,我们当时签订的合同有约定不能退款,说的是因为学生的原因才不能退款。那么现在是培训机构变更合同的履行方式,所以这并不是不能退款的情形。

再退一步说,这种班级课程又不是高大上的一对一私人订制,就算是因为学生的个人原因而要求退费,也应当是可以的。所以这个禁止退费的条款也应当属于排除学生权利的格式条款,应当是无效的。最后这个课程主管还说:「你们愿意起诉就起诉吧,我们最坏的打算是申请破产保护,反正现在这个机构已经没钱了。」

这句话可真把我逗笑了。她意思就是,哎我懂法律,我知道我作为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所以我不怕你告我,这就是典型的地痞无赖作风。

我的一位老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不懂法不可怕,因为不懂法的人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如果遇到法律问题一般会很虔诚地去请律师等专业的人咨询,那什么样的人可怕呢?就怕学的法律知识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这样的人迷之自信。」遇上这种人不用法律制裁都对不起她自以为是地钻法律漏洞的行为,我必须治治她。

我当时正在修《破产法专题》这门课程:《企业破产法》第35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学习这一条时,我打开天眼查,发现这家培训机构的大股东实际缴纳的出资只有20万,另有80万还没实际缴纳。如果像那位「课程主管」说的那样,他们要申请破产保护的话,那我也不怕他们,破产应当缴纳的认缴出资也足够退款的了。

看完这一条,我以为找到了制裁她的法律,但当我把想法反映给课程老师时,老师提出了很现实的问题:破产程序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就算最后判股东加速缴纳出资,但如果股东没钱怎么办,破产费用谁出呢?

唉,用这条法规制裁不了她,好伤心。

既然课程主管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协商算是走不成了,那接下来就走调解。

走到这里,已经一个月了,兜兜转转又来到了我既熟悉又陌生的法律。这时有人向我建议,你解决这个问题别采取横向手段,要纵向解决。我不太明白,问了以后才知道,他是想让我一个人去联系退回自己的钱,带上这么多同学,这不就是让对方觉得你想把事情闹大吗,怎么还会退你钱呢?

但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第一,我们已经做出了很多让步,包括说剩余课程的钱款也可以相应减少一些,然而培训机构的态度始终强硬,不愿意协商;第二,我们说好了要团结,这还没开始走法律途径呢,我要是做出这种事,不说别人,就说其他21位同学怎么看我们法学生?所以我谢绝了他的好意。

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不奏效,最终还是来到了最后一步。我当时觉得诉讼起诉,尤其是22位同学一同起诉并不是件易事,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借一人之力到法院起诉。

我写了一份情况说明,很快便引起了检察院的重视。不过我们的情况并不符合公益诉讼的条件,接待我的检察官认为我们的情况属于支持起诉的情形,建议我先提交带有大家签名的支持起诉书。

当我提交部分学生的资料以及申请支持起诉书后,第三天崂山区检察院就联手区教体局、市场监管局成立诉前职能联动小组,想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解决退费问题。当检察官把职能联动小组开会的照片发给我们时,心想终于有人愿意回应我们的诉求了。

检察院和职能部门积极准备调解和诉讼的事宜。而我则去负责收集整理维权学生的证据资料以及发动同学寻找其他的维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同学的法律以及维权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比如签约之前不会去看这家机构有没有具备培训资质、不会仔细查看合同的限制性条款以及因为怕麻烦而不愿意维权。

说到这呢,我就举个例子,这位同学是我之前在教培机构认识的。因为刚开始维权的人比较少,我就挨个去找可能存在退费问题的学生,所以当时就找到他了。我说,你看机构现在都不能给我们恢复线下上课,课程质量根本没法保证。他说这么个机构没倒闭还能进行线上课就算好的了。我一想,说得也是。然后我又说,那机构没能力提供线下课,总该退还剩余的课程费用吧?这位同学回答道,哪个机构不想留住人,接着赚这些钱,谁想这么轻易的就把客户放走?我一想,也有道理。我又说,那不退还费用,这个机构负责人总该跟同学好好商量一下吧。然后这位同学说,公司老板都这样,哪个不是态度差,还想多扣点钱的。

他说到这里,我就觉得,这个同学要么是家里有矿,不在乎这几千块钱,要么就是英语机构的股东。热脸贴着冷屁股,我何苦?所以我就不聊了。不过等到后来他得知检察院要支持起诉时又来找我,想一起加入维权。我说行,前提是你得保证以后不当这样黑心的老板。

虽然接下来检察院和职能部门做了很多努力,积极调解,但是这个机构负责人就是不联系我们,拒不配合。十多天就这样过去了,最后我们放弃了调解,准备起诉。

就这样我们就开启了等待庭审的模式。收到法院通知,2021年1月21号开庭。寒假的时候我正好留在青岛实习,所以正好能以当事人的身份和律师一起去开庭,这是我作为当事人第一次参加庭审,心里还是蛮激动的,而当我看到被告也就是机构负责人时,我的心情就不只有激动了。

因为被告给我们教过课,在我们眼里她是位讲课蛮有意思的老师,和曾经给你讲过课的老师对簿公堂,我心里是会有些异样感觉的,说不出来是愧疚还是什么,只想着如果这位负责人能尽快把钱退了,我们也就心平气和地做个调解。

22位同学将质证程序挨个走了一遍,用了5个小时才把这个环节给搞定,中间甚至有过一次法院下班断电。庭审程序结束后,法官试图做被告的调解工作,我觉得被告根本就没理解我们主张全额返还培训费的目的,她还以为我们是狮子大开头,不想调解。其实我们这仅仅是想要给她施压,敦促她主动来和解。在法官调解的过程中,被告还说我们学生造谣她不退费,给她个人造成了负面影响,这话简直要笑死我。

当天我们并没有达成调解意见,我看她这个老赖的样子,真担心就算达成调解,她也会说是她可怜我们,想要尽快平息事态才给我们几个钱打发我们,而不是我们应该得到的。如果我们能拿到判决书,诉求能得到法律的认可是再好不过的了。后来法官也来做我们的调解工作,考虑到有3个同学的证据并不完整,如果继续死磕,他们3个很有可能败诉。所以我们以退还所有同学剩余课程的费用为条件,同意和解。今年的四月份,我们22名维权的大学生均拿到了自己的剩余课程费用和民事调解书。

我们的案子结束了,但是它的影响还在持续。检察院以本案为试点,探索民事支持起诉导入法律援助的新机制;检察院连同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完善全区预付费消费机制的工作。

这便是我历时6个月,涉及22名大学生,退还费用共计12万余元的维权经历。它能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离不开身边人的努力——检察官和律师的帮助,老师的建议以及朋友的聆听与鼓励。在此,我诚挚地向你们表达谢意,有你们陪伴的维权我不孤单!

教培机构的课程价格都不便宜,所以如果真的需要报名培训,一定要擦亮眼睛。一是要看机构有无教育培训资质,没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其注册名称往往是「某某教育咨询公司」;二是要警惕课程销售人员的洗脑话术,这些销售人员成功签约学员后拿的提成很高,所以推销起来天花乱坠,不能轻信他们的话。要看他们许诺的培训服务,是否在合同里面明确约定了,没明确约定的,基本上都是钓鱼。

维权过程中,有同学出主意,说那个负责人再不还钱就去她家门口堵她,等我看到群里这条消息时,已经有好几个人附和起来了。大家都有气愤的情绪,我也不例外。但在现实中这种行为是很不可取的,因为我们维权一是为了要回钱,二是为了要个说法,也就是公平正义。如果去她家堵她,万一我们情绪激动动了手,不论是道义上还是法律上,都有可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得不偿失。

最开始的时候要明确大家的诉求,只有统一了大家的诉求,接下来不论是去协商还是去寻求帮助,你说的话才有代表性;遇到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可能听不懂的问题(例如什么是保全担保的限制条件),一定要群策群力,一起商量、解释清楚。

THE END
1.教育机构不退费走司法程序吗然后,记得将那些可能对你有利的证据全都收集起来,比如说支付学费的账单、你们之间的聊天记录,反正只要能证明你的索赔是有理有据的东西都行。 如果你觉得消费者协会或者其他政府部门能够帮到你的话,也不妨去试试看。 但是,如果这些方法都不管用,那就只能走最后一步——向法院起诉了。 https://www.66law.cn/laws/3031795.aspx
2.普法时刻︱培训机构的“概不退费”条款有效吗?在本案中,培训合同中关于退费条件的格式条款明显加重了小王的责任,且没有证据证明培训机构向小王就该条款内容进行明示、提醒。所以,法院因此确认该“概不退费”条款无效,基于小王已经没有继续履行合同的意向,根据其购买的课程数量、上课次数进行核算,判决教育培训公司退还小王相关培训费用。但是,格式条款也并不总是无效。https://cnxds.shxlaw.cn/a/jinritoutiao/2024/11/12/801703.html
3.培训机构不退钱合理吗(培训机构不退钱合理吗怎么投诉)辅导机构...从法律角度来看,培训机构是否应该退钱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这需要根据具体的合同条款和法律规定来判断,如果培训机构在招生时与学员签订了明确的合同,约定了培训的内容、期限、费用等相关事项,并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退费的条件和方式,那么培训机构就应该按照合同约定来办理退费手续,如果培训机构违反了合同约定,拒绝退费或...http://gxq.jdzol.com/f88bb9/lf4akov7.html
4.建模培训机构不退费是协商还是起诉建模培训机构不退费是协商还是起诉 可以协商,也可以起诉。1、在遇到培训机构不退费的时候,可以进行协商解决,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可以去有管辖权的法院今进行起诉。2、一般相对来说,身上的话是最快捷简单的办法,但是效果不佳,起诉的话,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比较大,但是效果最好。行动建议:1、无论是协商或者是此书作为...https://www.64365.com/special/19255104
5.海口一男子报班培训,24小时内申请退款被推托,起诉培训机构索要3倍...随着用工学历门槛不断提高,很多人都会选择提升学历来增加竞聘筹码。海口的陈先生花7980元,在机构报名课程后准备提升学历,报名不到24小时,因为工作换地点陈先生提出退款申请,却遇到了一场退费的“拉锯战”。陈先生认为对方虚假宣传,起诉到法院要求对方赔偿3倍报名费。 https://wuzhishan.hnzhengfa.gov.cn/news/yianshuofa/show-9019.html
6.培训班换老师家长起诉退费获法院支持——人民政协网培训班换老师 家长起诉退费获支持 家长称换老师致课程质量缩水,培训机构表示学校有权换老师;法院判决培训机构退款 11月5日,几名家长在似翼公司中关村校区,商谈退款问题。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出于对授课老师的认可,罗女士等4人为孩子报名学音乐剧课程。但培训机构中途更换授课老师,因此家长们诉至法院要求其退还剩余的...https://www.rmzxb.com.cn/c/2017-11-13/1868149.shtml
7.培训班退费难,看看法院怎么判范某则称孩子因发烧、甲流感染等原因暑假期间未去上课,寒假又因膝盖受伤不适合进行体育运动,加上期间孩子转去外省上学、被告培训公司又推出更优惠课程等各种原因无法继续履行培训合同,于今年8月起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公司退还1780元培训费。 被告某体育培训公司则认为:自己公司前台张贴有家长须知,明确学员因个人原因缺课...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67927
8.培训机构停业拒退费法院判令全额退还中国法院网讯(刘凌雄 魏昆)近日,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涉培训机构的合同纠纷案件,某培训机构停止办学后,家长遭遇退费难,法院根据家长提供的欠条认定双方已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某培训机构负有退还剩余培训费的义务,遂依法判令被告某培训机构退还原告李某培训费用4149元;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某培训机构承担。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2/09/id/6908183.shtml
9.培训机构退费纠纷一般怎么解决培训机构不给退费的纠纷该找哪里...二、培训机构不给退费的纠纷该找哪里解决 培训机构退费纠纷通过消费者协会来解决,也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向法院起诉。 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https://m.maigoo.com/goomai/274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