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课程退费案例说明与法律支持

2018年4月7日与“××网络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报的价格为38380元ACCA九科线下面授班。实际线下课只上了三科,另外两科为网课与线上课。2021年5月,我因以后工作原因想退费,老师不允许,此时课程余额为17057元。经过协商换成了价格为16800元的CPA线上课。此后一直未学习,也未激活新的课程。2022年3月,我继续因以后工作原因与对方教学质量存在问题想退费,老师继续称因合同原因不允许退费。

合同方

甲方:××网络有限公司

乙方:

合同节选:

重点提醒:乙方已知悉并认可本服务课程存在特殊性,交费后除提供方未开课情形之外,其他情况收款方不受理乙方退费。(后方我已签字)

关于退课原因:中博方面已知我两次退费都是因个人原因退费,但还有我认为甲方教学质量差,个人不适应线上教学与网课教学等原因。

中博教育培训机构提供远超三个月的培训服务,并且一次性收费金额跨度远超三个月。

方向二:《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可取】

京讼律师认为,原则上来说,违约方没有权力解除合同,但如果债务是非金钱债务,且不适宜强制性履行的合同,在特定情况下为打破合同僵局赋予违约方解除合同的权利。

教育培训合同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培训获取知识和技能。为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强制他人上课显然并不合理,教育培训合同属于不适宜强制履行的合同。教育培训合同中,一方当事人的债务是典型的非金钱之债,具有很强的人身性质,不能通过强制履行的方式进行履行,所以说强制他人上课的行为违反了教育培训合同的性质。依据前述规定消费者虽然可以无因解除合同,但依法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不应得到免除。但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消费者可以请求法院调解。

然中博教育培训机构在我多次提出商议退款方案时,都回复不可退款,并且在我向12315反映后,向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反馈文件上也说明了因合同原因不予协商不予退款。

方向三:《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或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亦规定:“格式条款含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内容的,属无效”;【可取】

京讼律师认为,培训机构作为格式条款提供方,在订立服务合同条款时应遵循公平原则,对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具有采取合理方式提示和说明的义务,否则,消费者可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合同中除中博原因外的一切情况都不退费,属于典型的格式条款,如甲方存在培训效果差现象,或甲方提供讲课的方式与内容质量差,甲方都可以进行免责,这显然是有失消费者公平的。这个条款属于不合理减轻己方责任,排除限制对方主要权利,应属无效。

虽然合同中采用了重点提醒与加黑处理,并要求乙方在附近签字。但在签订合同时中博工作人员并未给出明确提示,并且此合同重点提醒的上下文均采用加黑处理,这显然是减弱了重点提醒的效果,利用了规避格式条款的漏洞。

方向三:本服务课程存在特殊性。课程属于非直播形式网课,属于非定制网课,对于每个用户来说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合同中所说的特殊性。【可取】

方向四:从合同的目的看,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本身就是双方当事人在合意的情况下根据意思自治的产物,一般不应该存在强制履行的情况,因为这样违反了合同的目的。

方向五:疫情防控【不可取】

教育培训合同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培训获取知识和技能,线上或者线下只是教授的方式。如果教学内容属于知识性的文化课程,线上培训讲师与线下相同的,在疫情的背景下,应认定这种变化属于教育机构为履行合同所做的努力,不属于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情况。

然疫情防控属于非人为因素,假如中博机构只向因非人为因素的乙方给予退款,则与疫情防控的授课方式变化相违背。

方向六:甲方不合理问题【不可取,难以举证】

二、教学质量差。中博所说提供“助教服务”与“面授课服务”,但实际助教几乎没有作用。面授课是几十人的大课,上课效果很差,存在突击学习现象,五天突击完一门课。加上疫情影响,导致线下课不能召开,线上课效果质量差,人数多。

三、收费不合理。我的学费,实际上包含了网课和线下课。但由于疫情,线下课并没有上,非直播网络课程只要激活,这门课程全部无法退款。受疫情影响,我付着高昂的学费,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损害消费者权益。

THE END
1.网上课程退款有哪些法律条款支持?格式条款”、“霸王条款”,网课机构和学员之间可以有约定,但约定不能违背相关法律法规。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444126.html
1.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在线教育培训相关法律问题詹律师作为广东省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也参与了指引的制定,因为关于合同履行、医疗产品经营,比如医用口罩的资质要求,广告宣传方面的严格审查,我们在前几期的节目中已请詹律师做过介绍,今天就在线教育培训相关的法律问题请詹律师做解答。 https://www.shantou.gov.cn/sfj/qwpfzt/qwpfzt/yasfdxpfalk/content/post_1758965.html
2.网络课程可以退款吗?网课退不了费打12345有用吗?邓英夫律师网络课程可以退款吗?网课退不了费打12345有用吗? 网课退费的法律规定有以下: (1)若因校方的原因造成学生无法完成学习计划的情况,学生要求退学、退费,学校须予以退还剩余的费用; (2)学校开课前,学生因不可抗拒的理由,如学生出具国家各级各类承认学历的院校的正式录取通知书或武装部门的应征入伍通知书或因重大疾病...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67982.html
3.报了网上培训课程可以退款吗2、网课退费找律师有一定的好处。律师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合理的退款方案。 3、律师可以代表学员进行谈判和协商,争取到退款的可能性会更大。遇到无法协商的情况,律师还可以起诉机构,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学员权益。 4、民事诉讼通常是采用“原告就被告”的原则,所以最好是委托当地...https://www.66law.cn/laws/2461352.aspx
4.网络课程购买合同模板(网络教学合同范本)合同管理(二)甲方有权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其机构本身的培训管理制度,并在开课前或开课时告知学员。甲方有权要求学员遵守培训管理制度,确保培训活动顺利有序进行。 (三)甲方提供的教学场地、培训环境、设施设备、专(兼)职教师资格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 https://www.fadada.com/notice/detail-19721.html
5.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培训班网络课程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培训班网络课程由中愿教育推出,详情如下: 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培训班招生简章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学员服务承诺 ● 天安财险投保 ● 考试周期内不过全额退费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课程模块与授课方式 ● 学前宣讲:小白学员基础导学直播课模块 ...http://bh.79zsw.com/order4/show/17243.html
6.网上课程不给退谁来管在我们平台,退费机制是完善健全的,然而任何事宜皆需遵循规定,并不存在仅因学员不想再继续学习便可全额退款之情况。因此,在做出购买决策前,敬请您仔细斟酌,避免由此产生的双方面临的无谓困扰。在咨询相关事宜过程中,客服团队将会向您详细解释,若您在学习满一个月或所学课程未超过十二门的前提下对我们的服务感到不满,...https://www.64365.com/zs/3004881.aspx
7.线上培训方案集锦15篇成员:贾玥、柳秀峰、贾玥、王萌、龚阳凡、王晓龙(网络管理员)、马燕(平台管理员) 2.宣传发动并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 学校组织开好“网+教育”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会以及全体教师会,认真组织学习上级有关文件,使全体教师达成共识,认识到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制定和出台相关制度和措施,确保“...https://www.ruiwen.com/peixunfangan/7000391.html
8.23届法硕联考1.5w字保姆级科普+复习方案,内容很干,建议收藏!②基础课中,刑法民法各占75分,综合课中,法理学约占60分,中国宪法学约占50分,中国法制史约占40分。 ? 3、法硕联考的命题阅卷依据 ①联考科目的考试范围和要求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考试大纲区分法硕...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3645770072443
9.培训机构网课乱象调查:虚假宣传诱导报名,要求退款竟倒欠费摘要:多位消费者反映,自己在报名网课学习时遭遇虚假宣传、课程质量差、诱导贷款、退课退费难等问题。 调查动机 春节临近,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在节假日期间提升自己,选择报名网课学习相关技能,如平面设计、短视频运营、PS进阶等。然而,培训机构暗藏的诸多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do?id=572548
10.为知识付费还是被“割韭菜”?网红卖课乱象惹争议一些网络课程虚假包装、高价售卖,消费者投诉无门、退费困难 为知识付费还是被“割韭菜”?网红卖课乱象惹争议 阅读提示 近年来,网红卖课市场野蛮生长,从业者资质良莠不齐、课程普遍同质化,网红根据自身“咖位”对课程随意定价、消费者退费维权难等问题屡见不鲜,亟须建立行业标准和消费...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6/id/79904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