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集团的霸王条款在51期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作者联袂发起的55断更运动,这让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舆论甚嚣尘上,真相究竟如何,就让杰哥为大家解读吧!
Part1
先聊聊霸王条款,我最初看到的时候也震惊了,见过霸王式的,没见过这么霸王式的,完全是把作者当奴隶使唤,但深入了解之后,我想说这事儿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些条款是2019年9月更新的,并不是今年4月28日,它是阅文内部政治斗争的结果,前任CEO吴文辉4月27日刚离职,第二天就曝出霸王条款事件,然后在51假期发酵,接任的程武直接背锅,忙不迭召集媒体和作者一起擦屁股。
其实作者在阅文旗下平台签约的时候一直都能看到,只是在程武接任后才第一次被摆到公众面前,引发了集体声讨,下面这些条款看似剥削,本质上却是阅文集团战略转型的时候被人利用当了靶子,不信的话,你听我讲完就懂了。
著名的网文作家猫腻
2、作者和阅文不再是合作关系,而是受阅文委托创作的,著作权属于阅文。
这一点阅文集团已经做出了解释,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两部分。
著作人身权是作者不可剥夺的权利,属于作家独有,那是法定的。
3、如果作者的作品遭到侵权,打官司时由作者自己掏钱。
这一点挺惨的,这表明盗版已经猖獗到平台请不起律师了,据我了解,起点找了500多个律师专门打官司,但盗版复制成本太低,网站被封了立马开个新的,打一枪换一地儿,起点完全没办法。
以前盗版还要暴力手打,错别字很多,格式排版也不好,正版的阅读体验还是有优势,如今的OCR技术根本不用人工,复制速度之快那是前所未有,收费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阅文就只能战略转型了。
这事儿与其说是阅文剥削作者,倒不如说是玩盗版的犯罪分子剥削作者,只不过以前阅文替作者擦屁股,成本高还没啥效果,现在不想帮忙了而已。
4、作者虽受阅文“聘请”,但双方并非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作者不享受阅文集团福利。
这个很正常,我做公众号也是非劳动或雇佣关系,我只是借助腾讯的平台,今日头条和凤凰网邀请我入驻,合作方式也是一样,作者不是阅文集团的员工,而是借助阅文平台赚钱的人,没有雇佣关系不很正常么。
如果大家还没看懂,我再举个例子,作者之于平台相当于淘宝卖家之于淘宝,这些卖家跟阿里巴巴显然没有直接雇佣关系,这个条款完全合理。
Part2
看完上述4条解读,你心中的疑惑肯定减少了很多,是否又觉得自己犯了人云亦云的错误?这还没完,我们接着来。
5、合同签订后,作者在其它平台发布新书需要首先通知阅文,如阅文没有签约意向,才能在其它平台发布,阅文享有作者下本书的优先权。
这一条有违法嫌疑,它限制了作者的自主选择权,不过阅文集团流量最大,排名前25的网文平台有21家是阅文的,相当于垄断,如果第一次合作得好,第二次没有道理解除合作,所以这一条没什么实操价值,算是严格立法、选择执法吧,腾讯深得精髓啊。
6、合同签订后,作者能得到的是扣除运营成本以后,读者付费的净利润分成。
这一条让大家反弹得很厉害,尤其是大神作者,为什么?因为信息不对称。
运营成本是阅文集团单方面说了算,作者无法知悉,也无法约束,所以利益必定被侵占,要让作者同意这项,除非明确约定运营成本是哪些,财务公开透明,否则不信任是难免的。
阅文集团是上市公司,财务审计很严格,乱搞会影响全体股东的利益,从价值取向来看,就算他们能这么做,也不太敢这么做,瑞幸已经被证监会和国务院介入调查了,欺诈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不过即便如此,合同上还是需要给作者更多的保护,这一条我也支持改进。
7、阅文拥有作者所有社交账号的支配权。
大家要清楚,这是作家忙不过来才委托阅文帮忙,而不是阅文集团进行强盗式掠夺,阅文是出工出力的一方,目的只为了孵化作者,我现在的知乎和凤凰网账号也是助手在打理,这种合作太正常了。
这种消息稍稍动点脑子都想象得到,公安部门都不敢要求你上交账号,阅文集团敢?这不天方夜谭么。
8、阅文若对作者作品不满意,可由阅文方面找他人“续写”原作。
这一条怎么说呢?对作者的确是一种冒犯,但找人续写是有成本的,而且不是强制性的,也是跟作者协商的。
有的作者开头写得好,写着写着走偏了,然后就烂尾了,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如果能把开头的态势保持下去,完整的作品可以产生数倍的价值,所以这项服务其实对作者有好处,相当于分工合作,《天龙八部》阿紫出场,阿朱被误杀那几章就是倪匡代替金庸写的。
舆论歪曲的点都在强制、剥削之上,这些条款被刻意扣上了霸王条款的帽子,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都是作家和平台共同协商决定的,网文大神“爱潜水的乌贼”都在微博和起点上辟谣了。
包括55断更节,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革命活动,但组织得并不成功,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底部作者在群里号召大家一起断更,说得好听点是联合“工人阶级”发动罢工,说得不好听就是损人不利己,因为热度高的作者停更损失大,自己停不停都一样,反正没人看。
55断更节进行得很失败,有头部作者保持更新后挨了底部作者狂喷,瞬间从“工人阶级”被推向了“资产阶级”,这种不讲方法、不懂拉帮结派的暴力斗争怎么可能让大家响应?看看头部作者的回应,触目惊心。
阅文集团后台显示5月5日一切正常,说个别作者因个人事务、写作状态的调整请假很正常,部分自媒体以移花接木的形式夸大其词,这是在搞事情。
看看这些作者的发言,我想事实再清楚不过。
Part3
最后讲讲阅文事件的资本背景,阅文集团上市3年,股价跌跌不休,从最高的110跌到最低的23,现在涨回了34.7,事情还恰恰就发生在换帅之后。
腾讯占股57%,是阅文的大股东,腾讯的首席战略官JamseMtichell是阅文集团的董事会主席,足见对这一块业务的重视。
免费模式是对盛行了15年的付费模式的彻底颠覆,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大部分付费阅读平台已经失去了新用户,在这样的情况下,阅文集团对变革别无选择。
吴文辉的五人核心团队4月27日辞职,擅长IP运营的程武接任,这是董事会做出的决定。吴文辉是起点中文网的创始人,后来起点被盛大文学收购,再后来被阅文集团收购,起点一直是流量最大,作品最优质的平台,占据40%的市场份额,为阅文上市立下了汗马功劳。
网文作者最大的敌人就是盗版,这跟单机游戏一样,但网文的形势更严峻,因为盗版的成本几乎为零。
整个在线阅读行业,2019年出现3%的负增长,付费用户从2017年的5.8%下降到2018年的5.1%,再下降到去年的4.5%,滑坡趋势非常明显。
有了盗版助力,白嫖再度成为用户的偏好,今日头条旗下的番茄小说DAU已经超过了1000万,趣头条旗下的米读宣布投入10亿挖掘、扶持作者,而大家都知道头条和腾讯是死敌,在头条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腾讯不得不变阵。
目前付费网文平台的处境类似于20年前的杀毒软件,被360这个划时代的巨人站在了破壁的大门口,寻求IP变现成为了新出路,《庆余年》的变现就非常成功。
这部10几年前的小说按内容看早过时了,电视剧火爆纯粹因为改编得好,在《庆余年》和《全职高手》大获成功后更加坚定了腾讯转型的信念,而吴文辉团队没有调动影视资源的能力,负责IP的程武就是接任的不二人选。
在腾讯的战略中,网文从单一的生意变成了“新文创”战略的一个上游孵化环节,后续的开发才是赚钱的新门路,4月27日换帅至今,阅文集团在二级市场上涨17%,足见投资人是认可的。
至于免费,阅文澄清了这是误读,程武5月6日召集媒体和作家开了见面会,宣布阅文集团将坚持付费路线,但作者可以选择免费,这赋予了双方权利,一切全凭自愿。
免费阅读虽然拉新效果好,但难以盈利,需要集团公司输血维持运营,这一块业务的冲击能否成功,目前还是未知数,但阅文集团面临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网文作者不会去考虑IP、产业链开发、文影游互动,很多作者的想法就是先赚到文字钱再说,他们没那么大的格局,那些IP开发,协同增值,由平台来运营才是成熟的商业模式,作者只需要保留选择权即可。
所谓的“霸王条款”一曝光,各大网站又高潮了,知乎掀起了对资本家的批判运动,结合《后浪》仿佛要把天空掀下来,这让我感到很可笑。
如果阅文集团真的恶劣到把作者剥削得分文不剩,不用你们闹革命,它自己首先就垮了,平台跟作者必须达成双赢,否则业务不可能展开,你们当作者是傻子么,不赚钱还白白打工?
那八条“霸王条款”几乎全被曲解了,有3条表述不清晰的,我全力支持作者跟腾讯副总裁程武谈判,哪些地方需要改,怎么改,我期待阅文的答案。
但在疯狂批判之前,好歹该了解下实情,看看下面这位誓死不断更的作者,他才是阅文旗下810万人的真实写照。
不知道那些怂恿别人断更,用道德绑架、阶级斗争来逼迫人家满足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的人,看到这句话作何感想——“如果有人觉得我是工贼,我是背叛者,那很好,现在我就是你们的敌人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