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340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大纲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繁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性质

《农业知识综合二》是报考江西农业大学农业硕士畜牧领域专业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农业知识综合二》侧重于动物

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营养与饲

料学、动物繁殖学等课程。

二、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系统地掌握动物生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

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判断和解决动物生产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三、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其中动物遗传育种学40分,动物繁殖学35

分,动物营养与饲料40分,动物生理学35分。

一、《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绪论

1、体液与内环境的概念

2、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3、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及其机制

2、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

生机制3、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过程。

第二章血液

1、血液的组成与理化性质,血浆蛋白的功能,血浆渗透压

2、红细胞与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3、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的机理,促进与延缓血液凝固的方法

4、血型的概念、意义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章血液循环

1、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心肌的生理特性

2、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率及心输出量的概念

3、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

4、微循环的组成及特点

5、组织液的生成及其调节

6、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第四章呼吸

1、肺通气的原理,胸内压、肺内压、肺容量及肺通气量的概念

2、气体的交换过程及运输方式,氧离曲线的生理意义

3、神经体液因素对呼吸的调节机理

第五章消化与吸收

1、动物的采食特点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3、胃肠道的运动及其调节

4、主要消化液的成分、分泌特点

5、主要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

6、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

7、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其原理

第六章能量代谢及体温

1、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的概念

2、动物的产热与散热过程

3、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机制第七章排泄与渗透压调节

1、尿的理化性质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及排泄作用

4、尿生成的调节

5、水盐平衡和渗透压调节

第八章神经系统

1、神经元活动的规律,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突触传递的特点

2、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3、神经系统的感觉与运动功能

4、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特点,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特点

5、脑的高级机能,条件反射的形成及其意义

第九章内分泌

1、激素的概念与分类,激素的特点及其作用机制

2、下丘脑分泌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3、垂体分泌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4、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节机制

5、甲状腺激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

6、甲状旁腺激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

7、胰岛激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

8、肾上腺激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

第十章生殖与泌乳

1、动物的性腺发育特点及生殖周期的概念

2、雄性生殖生理,睾丸的生精作用,睾丸激素的功能及其调节

3、雌性生殖生理,卵巢的生卵作用,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分泌特点、

生理功能及其调节

4、乳的生成过程及其调节,排乳反射及其调节

参考书目:1.《动物生理学》杨秀平、肖向红、李大鹏主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6年,第三版。

二、《动物遗传育种学》考试大纲

1、

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2、

动物遗传育种的发展简史

3、

动物遗传育种与动物生产的关系(重点)

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与

环境之间的关系、显性原理、复等位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连锁互换定律;难点是三大遗传定律的实质与验证、交换率的计算、

三点作图。

1.1几个基本概念

1.1.1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

1.1.2显性效应及原理

1.1.3复等位基因

1.2分离定律

1.2.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2.2分离现象的假说与验证

1.2.3分离定律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3自由组合定律

1.3.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3.2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1.3.3自由组合定律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4连锁互换定律

1.4.1连锁与互换

1.4.2互换率的测定

1.4.3基因定位和遗传连锁图谱第二章群体遗传学基础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Hardy-Weinberg平衡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难点是Hardy-Weinberg

平衡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

2.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2.2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主要内容

2.3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数量遗传学基础

3.1数量性状的遗传

3.1.1数量性状的概念及特征

3.1.2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

3.1.3数量性状表型值与表型方差的剖分

3.2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3.2.1遗传力的概念

3.2.2遗传力的估计方法

3.2.3遗传力的主要用途

3.3数量性状的重复力

3.3.1重复力的概念

3.3.2重复力的估计方法

3.3.3重复力的主要用途

第四章家畜的起源、进化与品种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家畜的驯养与驯化,家畜在驯化下的

变异,品种的概念及标准,畜品种的分类;难点是家畜品种的概念及标准。

4.1家畜的遗传与进化

4.1.1家畜的祖先

4.1.2家畜的驯化及其在驯化中的变化

4.2家畜的品种

4.2.1品种的概念及标准

4.2.2品种形成的条件

4.2.3品种的分类

第五章家畜的生产性能测定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生产性能测定的内容和方法;难点是

性能测定的方法。

5.1生产性能测定

5.1.1性能测定的概念及重要性

5.1.2性能测定的目的和内容

5.2性能测定的形式

5.2.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

5.2.2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

5.2.3个体、同胞与后裔测定

第六章选择原理和方法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人工选择的实质和作用,质量性状的

选择,数量性状的选择反应及选择效果的影响因素;难点是对显性基

应。

6.1选择的概述

6.1.1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6.1.2人工选择的实质和作用

6.1.3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选择的区别

6.2质量性状的选择

6.2.1对隐性基因的选择6.2.2对显性基因的选择

6.3数量性状的选择

6.3.1选择差与选择反应

6.3.2选择反应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个体的遗传评定

的育种值计算,综合选择指数制订,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LUP)的

的选择指数制订,BLUP估计育种值。

7.1个体育种值的估计

7.1.1育种值的概念及实质

7.1.2育种值估计的基本原理

7.2单性状的育种值计算

7.3多性状的育种值计算

7.3.1综合选择指数与简化选择指数

第八章个体选配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同质、异质选配的实质及用途,近交、

杂交选配的实质及用途,近交系数与亲缘系数的计算;难点是各种类

型选配的实质,近交系数与亲缘系数的计算。

8.1选配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8.1.1概念

8.1.2作用

8.1.3分类

8.2品质选配8.2.1同质选配的实质及用途

8.2.2异质选配的实质及用途

8.3亲缘选配

8.3.1近交选配的实质及用途

8.3.2杂交选配的实质及用途

8.4近交系数的计算

8.4.1个体近交系数的计算

8.4.2群体近交系数的计算

8.4.3亲缘系数的计算

第九章家畜品系与品种的培育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品系培育方法,专门化品系的组成及

培育,杂交育种的步骤,畜群杂交改良方法;难点是群体继代选育法,

专门化品系的组成及培育方法,杂交育种与杂交改良。

9.1品系培育的概念和发展

9.1.1概念

9.1.2发展

9.2品系的培育

9.2.1系祖建系法

9.2.2近交建系法

9.2.3群体继代选育法

9.2.4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9.3品种的培育

9.3.1杂交育种方法分类

9.3.2杂交育种步骤

9.4畜群的杂交改良

9.4.1引入杂交及其注意事项

9.4.2级进杂交及其注意事项

第十章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势效果的预测,配合力测定。

10.1杂种优势概述

10.1.1杂种优势的概念

10.1.2杂种优势学说

10.1.3杂种优势的计算

10.2杂交的方式

10.2.1固定杂交方式

10.2.2轮回杂交方式

10.3杂交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

10.3.1亲本群体的选择

10.3.2杂交效果的预测

10.3.3配合力测定

参考书目:

1.李宁主编,动物遗传学(第3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

2.张沅主编,《家畜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三、《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考试大纲

(一)、动物营养学部分

1、动物营养的概念和任务;

2、动物营养学在现代动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动物营养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4、动物营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1、饲料、营养物质、营养的基本概念;

2、饲料与动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基本功能及其变化规律;

3、饲料与动物体组成成分的差别;

4、饲料养分含量的一般表示方法。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1、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

率的概念及其区别;

2、各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方式;

3、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4、影响动物消化率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水的营养

1、水的性质和生理作用;

2、动物体内水的平衡及调节;

3、动物对水的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

1、蛋白质的组成、营养生理作用;

2、非蛋白氮、需氨基酸、可消化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及有

效氨基酸、非需氨基酸及限制性氨基酸、瘤胃降解蛋白质、瘤胃非

降解蛋白质的概念;理想蛋白、氮素循环、蛋白质周转代谢、氨基酸

的不平衡、缺乏及拮抗的含义;

3、非反刍动物、反刍动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的特点;

4、蛋白质质量的评定方法;

5、瘤胃微生物对氮的消化与利用,以及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品质

特点及反刍动物对非蛋白质氮的利用。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1、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分类和主要性质;

2、碳水化合物的含义、营养生理作用及反刍与非反刍动物饲料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利用过程及异同;瘤胃中碳水化合物发酵

产生的各种挥发性脂肪酸(VFA)不同比例对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3、粗纤维在动物营养与饲养中的作用;影响动物对粗纤维利用

的主要因素;

4、NSP的概念、营养特性即其正面与负面营养作用及消化吸收。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1、脂类的组成、分子结构及主要性质;脂类在植物体和动物体

中的存在形式;

2、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脂

肪的额外能量效应及其可能的机制;

3、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生理作用与缺乏症以及动物需

第七章能值

2、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和各种能值(总能、消化能、

代谢能、净能、粪能、尿能、表观消化能、表观代谢能、真消化能、

真代谢能及热增耗)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猪、禽、反刍动物的能量评

定体系;

3、饲料能量利用效率及影响饲粮能量利用率的因素。

第八章矿物质营养

1、动物体内矿物元素含量和分布;

2、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基本概念、主要常量元素以及主要微

量元素的生理作用、特征性缺乏症及供给。

第九章维生素的营养

1、维生素的基本概念及分类;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

比较;

2、脂溶性维生素及主要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作用、特异性缺乏

症及供给。

第十章饲料添加剂

1、饲料添加剂的概念、分类及发展方向;

2、抗生素、益生素、酶制剂等饲料添加剂的主要种类及其作用

特点、应用效果、使用方法和发展方向;添加剂的正确使用。

第十一章各类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

1、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

2、蛋白质、氨基酸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关系3、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关系

第十二章营养需要与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

1、评定饲料养分利用率及营养需要量中常用的方法;

2、化学分析法、消化试验法、代谢试验和生长试验法的方法、

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十三章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1、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的发展与形成过程;

2、动物营养需要、饲养标准的概念,饲养标准的基本特性、局

限性、内容与应用的基本原则,常用指标及衡量单位;

3、综合法与析因法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十四章动物的采食量

1、不同动物的采食方式;

2、采食量的基本概念,如何衡量采食量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和

意义,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第十五章营养与环境

1、温热环境与动物生产的关系;

2、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的影响:

3、动物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及保护环境的营养措施。

第十六章维持的营养需要

1、维持营养需要、基础代谢、绝食代谢、内源尿氮、代谢粪氮的

概念;维持需要意义;确定维持营养需要的基本方法及影响维持营养

需要的因素;

2、动物在维持状态时对能量、蛋白质、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需要。

第十七章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

1、生长、肥育的基本概念,动物生长发育和养分沉积的规律及其

影响因素;

2、确定生长肥育动物营养需要的方法和原理。

第十八章繁殖的营养需要

1、营养对繁殖周期各阶段影响的基本规律;2、繁殖周期中母畜和胎儿的营养生理规律;

3、母畜妊娠期的营养需要特点及需要模型;饲料营养水平与种公

畜配种能力的关系。

第十九章泌乳的营养需要

1、各种动物的泌乳规律、乳的成分、标准乳与乳的形成;

2、营养对泌乳的影响:

3、泌乳奶牛对能量、蛋白质需要的计算方法。

第二十章产蛋的营养需要

1、家禽产蛋营养生理特点、蛋的组成及形成生理;

2、产蛋的营养需要及影响因素。

第二十二章产毛的营养需要

1.毛的成分和形成规律;

2.产毛的营养需要特点及影响产毛的营养因素。

1.周安国、陈代文主编,《动物营养学》(第二版),中国农

业出版社,2011。

(二)、饲料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饲料及饲料学定义;饲料学性质、任务和内容;世界饲料业发

展概况;中国饲料业发展概况;饲料业发展趋势。

第二章饲料化学:

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的主要种

类、性质、在饲料中存在形式及其在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过程和生理

作用。

第三章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饲料营养成分化学分析;能量测定及计算,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氨基酸可利用率的评定。

第四章饲料分类:国际饲料分类法,中国饲料分类法和习惯饲料分类法;分类依据;

各类饲料的特点。

第五章青绿饲料:

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影响因素;主要青绿饲料种类、营养特点、

加工方式和应用方法。

第六章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的营养特点、制作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青贮饲料的

质量评价及利用。

第七章粗饲料:

青干草、草粉、稿秕与饲用林产品饲料种类、营养特点、加工调

制原理与方法、应用方法。

第八章能量饲料:

谷实饲料、糠麸饲料、块根块茎及其加工副产品和其他能量饲料

的种类、代表品种、营养特点、加工贮存方法和饲用价值。

第九章蛋白质饲料:

植物性、动物性、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和非蛋白氮饲料的种类、代

表品种、营养特点、加工贮存方法和饲用价值。

第十章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营养型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其在饲料中的合理应用。

第十一章非营养型饲料添加剂:

非营养型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其在饲料中合理应用。

第十二章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

全价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的概念,配方设计方法与技巧,配

合饲料生产工艺,饲料质量管理内容和规程。

第十三章饲料与畜产品品质:

饲料与胴体品质和肉品质、饲料与禽蛋品质、饲料与牛奶品质、

饲料与毛品质关系等及其影响机制。

参考书目:1.王成章、王恬主编.《饲料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四、《动物繁殖学》考试大纲

一、雄性动物生殖生理和人工授精

1、性成熟及性行为

(1)性发育阶段

(2)影响性成熟的因素

(3)性行为的表现

(4)引起性行为的机理

2、精子的发生和形态

(1)精子的发生

(2)精子的形态结构

3、精液组成和理化特性

(1)精液组成

(2)精液中成分及其功用

(3)精液的功能

4、精子的生理特性

(1)精子的糖酵解

(2)精子呼吸

(3)精子的活力

5、外界因素对体外精子的影响

(1)温度

(2)光照和辐射

(3)pH值

(4)渗透压

(5)稀释倍数

(6)电解质

(7)化学作用6、采精

(1)采精前的准备

(2)采精技术操作—公畜调教、采精方法、公猪的采精。

(3)采精频率

7、精液品质检查

(1)检查的条件和要求

(2)检查的内容与方法—外观与精液量、精子活力、密度、精子形

态、精子抗力。

8、精液的稀释和保存

(1)稀释的目的

(2)稀释液中各种成分及其作用

(3)配制稀释液的要求

(4)稀释倍数的确定

(5)精液稀释时注意的事项

9、精液保存

(1)精液的保存方法

(2)常温保存—原理、猪精液常温保存方法。

(3)低温保存—原理、方法。

(4)冷冻保存—冷冻保存精液的原理、冷冻保存稀释液、冷冻精液

剂型、牛冷冻精液操作技术。

10、输精

(1)输精前准备

(2)输入精液量和精子数

(3)输精时机的确定

(4)输精方法

二、雌性动物生殖生理

1、卵泡的发育和卵子的发生

(1)卵泡的发育

(2)卵子的发生和卵子的形态结构(3)卵子与卵泡发育的关系

(4)卵子的形态构造

(5)卵母细胞成熟机理

2、排卵和黄体的形成

(1)排卵—排卵的类型、排卵的部位、排卵的过程。

(2)黄体—黄体的形成过程、黄体的类型。

3、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

(1)发情的概念和特征

(2)发情周期的概念和类型

(3)发情周期阶段的划分及其各阶段的特点

(4)发情周期的调节机理

4、乏情、产后发情和异常发情

(1)乏情

(2)产后发情

(3)异常发情(安静发情、断续发情、短促发情、孕后发情)

5、发情鉴定

(1)发情鉴定方法—观察外部表现、阴部检查法、直肠检查卵巢变

化(适用于牛、马、驴等大家畜)、公畜试情。

(2)牛、猪的发情鉴定

三、繁殖技术

1、诱发发情

(1)诱发发情的概念和机理

(2)诱发发情的方法

2、同期发情

(1)同期发情的概念和机理

(2)同期发情与诱发发情的区别

(3)同期发情的机理和控制黄体消长的途径

3、排卵控制

(1)诱发排卵(2)诱发产双胎

4、诱发分娩

(1)诱发分娩的概念

(2)诱发分娩的方法

5、胚胎移植概述

(1)胚胎移植的概念

(2)胚胎移植的发展概况

(3)胚胎移植的程序

6、胚胎移植的操作程序

(1)供体和受体的选择

(2)同期发情

(3)供体的超数排卵和受精

(4)胚胎采集

(5)胚胎检查

(6)保存和培养

(7)胚胎移植

7、配子和胚胎的生物工程技术

(1)胚胎的分割

(2)胚胎和卵母细胞的体外保存技术

(2)体外受精

(3)胚胎的性别鉴定

(4)卵子和胚胎的显微外科手术

(5)精子的性别分离

(6)核移植

(7)基因转移

(8)胚胎的嵌合

1.杨利国主编,《家畜繁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原标题:江西农业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THE END
1.各类生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花朵大多有四个结构:萼片、花瓣、雄蕊、雌蕊。雄蕊的花粉通过风媒、虫媒、人工等方式,进入雌蕊的子房内,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被果实包裹着。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内有两个子叶,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内只有一个子叶。 动物部分: 08、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世界上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身体由单个...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503/17/2751097_909992560.shtml
2.病毒(一)植物病毒的繁殖 植物病毒没有专门的吸附结构,通过昆虫口器、摩擦伤口和人为伤口进入寄主细胞。植物病毒在入住宿主细胞后脱去蛋白质外壳。如 TMV 的衣壳粒以双层盘的形式组装成衣壳, PH 的改变、 RNA 的嵌入对衣壳的装配起关键作用。 (二)动物病毒的繁殖方式 ...https://www.hopebiol.com/asphtml/refere3290.htm
3.动物繁殖学王锋.ppt《动物繁殖学》 王 锋 王子玉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胚胎工程技术中心 第八章 繁殖管理与繁殖障碍 第一节 繁殖管理 一、繁殖管理评定指标 二、各种动物的繁殖力 三、繁殖管理措施 第二节 繁殖障碍 一、引起繁殖障碍的原因 二、雄性动物繁殖障碍 三、雌性动物繁殖障碍 第三节 提高畜群繁殖力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15/166469919.shtm
4.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几种动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分别是:胎生(哺乳动物)——受精卵没有类似于蛋壳的外壳; 在母体内生长成个体、卵生(爬行类、鸟类、鱼类、昆虫)——受精卵被包裹在蛋壳内于体内或体外孵化成个体.还有就是一些特殊繁殖方式,如海马将受精卵含在嘴里孵化,再用雄海马胸前的“育儿袋”养育小海马,但这种繁殖方式也是属于卵生繁殖方...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6a9d7675cb3bc9fec637e95266331fbb.html
5.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 有三种不同的哺乳动物:单孔类、有袋类和有胎盘类。所有雌性哺乳动物体内的卵子与来自雄性的精子结合。单孔类是唯一产蛋的哺乳动物,它们在交配后几天内就会产下软壳的蛋,母体会用体温使这些蛋保持温暖,直到孵化。有袋类会生出发育不完全的幼体,幼体在目前体外的育儿袋中吸吮乳汁,并完成它们的...https://www.fjbwy.com/articles/2022-05-16/content_11493.html
1.印度气候是垂直气候吗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垂直气候,垂直气候,也称为高度气候,是指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的一种气候类型,在垂直气候中,气温、降水、风力等气候要素都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要判断印度是否为垂直气候,我们需要考察其海拔和气候条件的关系。 http://www.gqac.cn/post/849c999141.html
2.各种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动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https://iask.sina.com.cn/jxwd/CMPaqmPCnY.html
3.动物的繁殖方式20240130.pptx动物的繁殖方式汇报人:XX20240124CATALOGUE目录繁殖方式概述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卵生繁殖胎生繁殖特殊繁殖方式01繁殖方式概述动物的繁殖方式是指动物为了繁衍后代而采取的各种生殖策略和行为。定义根据生殖细胞结合的方式和胚胎发育的过程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8962405.html
4.动物的卵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1、了解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2、知道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3、像青蛙、鸡蛋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1、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20200801092951_2482807.html
5.第一章植物昆虫基本知识节肢动物门的特征为:(1)身体分节,由一个一个的小环节组成。(2)有的体节上有成对分节的附肢。(3)外骨骼。 昆虫虽千姿百态,种类繁多,但由于对不同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长期适应的结果,其体躯发生了各种变异。尽管如此,其成虫的基本形态却是一致的。了解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特征,是识别昆虫和治理害虫的基础。 https://special.chaoxing.com/special/screen/tocard/88527526?courseId=88527521
6.动物的繁殖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物的繁殖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的繁殖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动物的繁殖方式分胎生和卵生; ...https://teacher.ruiwen.com/jiaoxueziliao/jiaoan/223138.html
7.动物繁殖方式有几种19341567393:各种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善图1、有性生殖:是生殖方式的高级形态,由于实现了基因重组,所以使生物不断的进化,是最常见的生殖方式。2、孤雌生殖:存在与节肢动物与部分爬行动物和鱼类之中,是指卵在不受精的情况下发育为个体的生殖方式。有可分为偶尔性孤雌生殖,经常性孤雌生殖,周期性孤雌生殖。3、营养...https://www.xkyn.com/na/ewwsedsrawendfbnns.htm
8.动物界的繁殖方法动物界的繁殖方法有哪些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它不仅创造了植物,还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动物界的繁殖方法有哪些呢? 动物界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胎生、卵生以及卵胎生。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一般来说,哺乳动物都是以胎生的方式进行繁殖的,比如海豹、狒狒、蝙蝠等等。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独立发育的...https://www.tianqi.com/video/jiaoyu/4212.html
9.三明市农业学校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具有识别各种动物重要传染病的能力及处理意见和防控能力; 4、掌握家畜生产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备初步实践经验。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合作精神; 3、具有安全生产、质量和效益意识; https://www.fjsmnx.com/doc/release?resourceId=dc62b98cd40f1e3&resourceType=3
10.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教科版)15、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有:青蛙求偶、鸟筑巢、蜻蜓交尾、蜻蜓点水产卵、成双成对的鹅等。 16、鸡蛋由壳、蛋白、蛋黄、气室、胚组成,鸡蛋的气室在鸡蛋的大头。 17、植物有哪些传播花粉的方式?油菜花是怎样传粉的? 答:有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有靠风来传粉的花叫风媒花;还有以水为媒介进行传粉的花叫水媒花...https://www.jianshu.com/p/6cca8ec64b07
11.动物繁殖的方式动物繁殖的方式是怎样的高中知识对于锥齿鲨来说,从滑进子宫到分娩之间的时间会拉得更长一点。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动物繁殖的方式 动物繁殖的方式是怎样的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动物繁殖的方式 动物繁殖的方式是怎样的》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3193773.html
12.动物繁殖的方式有哪几种动物繁殖的方式哪种最快→MAIGOO知识摘要:动物繁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卵生,胎生、卵胎。卵生是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胎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动物的受精卵虽在母体内发育,但其营养仍依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供给的生殖方式。动物繁殖的速度不能单独看繁殖方式,还要看繁殖的环境,数量、存活率。下面我们一起来...https://m.maigoo.com/goomai/273508.html
13.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几种动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分别是:胎生(哺乳动物)——受精卵没有类似于蛋壳的外壳; 在母体内生长成个体、卵生(爬行类、鸟类、鱼类、昆虫)——受精卵被包裹在蛋壳内于体内或体外孵化成个体.还有就是一些特殊繁殖方式,如海马将受精卵含在嘴里孵化,再用雄海马胸前的“育儿袋”养育小海马,但这种繁殖方式也是属于卵生繁殖方...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6a9d7675cb3bc9fec637e95266331fbb.html
14.动物的繁殖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胎生、卵生以及卵胎生。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一般来说,哺乳动物都是以胎生的方式进行繁殖的。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独立发育的整个过程叫做卵生,常见的鸡、鸭、鱼等,都属于卵生动物。https://www.tianqijun.com/video/detail/23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