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1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1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等,其中和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1.1.1说出细胞主要由等元素构成,它们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
1.1.2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和的形式存在,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中具有重要作用
1.1.4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
1.1.5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1.1.6阐明蛋白质通常由20种分子组成,它的功能取决于,细胞的功能主要由完成
1.1.7概述核酸由聚合而成,是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1.2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又,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1.2.1概述细胞都由包裹,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能控制,并参与细胞间的
1.2.2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能量转换和等生命活动
1.2.3阐明遗传信息主要贮存在中
1.2.4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1.3各种细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在形态与功能上有所
1.3.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1.3.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
概念2细胞的生存需要,并通过实现增殖
2.1物质通过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2.1.1阐明质膜具有
2.1.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
2.1.3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进出细胞
2.2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细胞的特定区域
2.2.1说明绝大多数酶是,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如等)的影响
2.2.2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
2.2.3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的过程中,转化并储存为分子中的化学能
2.2.4说明生物通过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2.3细胞会经历生长、、、等生命进程
2.3.1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
2.3.2说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特异性的,形成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
2.3.3描述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模块2遗传与进化
本模块包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和生物的进化等内容。生物通过生殖、发育和遗传实现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通过进化形成物种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的本质是遗传物质的改变。本模块选取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选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为了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概念3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
3.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上
3.1.1概述生物的基因是,有些病毒的基因在上3.1.2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的长链形成结构,编码了遗传信息
3.1.3概述DNA分子通过方式进行复制
3.1.4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表现
3.1.5概述某些基因中不变但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
3.2生殖中基因的和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
3.2.1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的细胞或细胞
3.2.2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传递给子代
3.2.3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和使得子代的和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
3.3由、和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3.3.1概述碱基的、或会引发基因中的改变
3.3.2阐明基因中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发生变化,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
3.3.3描述细胞在某些、以及的作用下,基因突变概率可能,而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甚至发生
3.3.4阐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过程中,所发生的和,会导致控制的基因重组,从而使子代出现
3.3.5举例说明染色体和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3.3.6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是可以和的
概念4生物的和是进化的结果
4.1地球上的现存物种丰富多样,它们来自
4.1.1尝试通过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事实,说明当今生物具有
4.1.2尝试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说明当今生物在、等方面具有许多
4.2适应是的结果
4.2.1举例说明种群内的将赋予某些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
4.2.2阐明具有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将会
4.2.3说明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
4.2.4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为核心,为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史提供了科学的解释
4.2.5阐述、和可导致新物种形成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模块1稳态与调节
本模块包括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及植物的激素调节等内容。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高等生物体和人体在生长、发育、代谢、遗传和变异等各种生命活动中,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使机体保持稳态,并作为一个整体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适应多变的环境。本模块选取有关生命活动调节与稳态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高等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从系统分析的角度,认识个体生命系统的稳态;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健康生活方式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疾病预防的意义。
概念1生命个体的相适应,各结构协调统一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并通过一定的机制保持
1.1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机体细胞通过与进行物质交换
1.1.1说明、和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
1.1.2阐明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1.1.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1.2内环境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的,以维持内环境的
1.2.1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以保证机体的
1.2.2举例说明机体、协调统一地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的
1.3能够及时感知机体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各的活动,实现
1.3.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可分为和),其结构基础是
1.3.2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状态具有,受到后形成,并沿
1.3.3阐明在突触处的通常通过完成1.3.4分析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共同调控的活动,维持机体的
1.3.5举例说明神经系统通过神经来调节的活动
1.3.6简述和是由控制的神经活动
1.4系统产生的多种类型的激素,通过传送而发挥作用,实现机体
1.4.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组成,包括、、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
1.4.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调节、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
1.4.3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1.4.4举例说明其他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1.5系统能够抵御的侵袭,并机体内的细胞,实现机体稳态
1.5.1举例说明、和等是免疫调节的基础
1.5.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免疫和获得的免疫
1.5.3阐明免疫是通过免疫和免疫两种方式,针对发生的
1.5.4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和等
1.6植物生命活动受到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的调节
1.6.1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素,发现了植物,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既能,也能
1.6.2举例说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这些激素可通过、等方式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
1.6.3举例说明、、、和等植物激素及其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1.6.4概述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和等
模块2生物与环境
本模块包括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内容。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种群数量不断变化,群落也处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作用,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稳定,形成稳态。人类的活动对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模块选取有关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为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现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概念2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影响,共同实现系统的、和,生态系统通过保持的状态
2.1不同的生物在长期和彼此的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群落
2.1.1列举种群具有、、、、等特征2.1.2尝试建立模型解释种群的
2.1.3举例说明阳、和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
2.1.4描述群落具有结构和结构等特征,并可随而
2.1.5阐明一个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包括演替和演替两种类型
2.1.6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和
2.2与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完成、和
2.2.1阐明生态系统由、和等生物因素以及、、等非生物因素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的体
2.2.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和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
2.2.3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与之间不断、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并的规律
2.2.4举例说明利用和规律,人们能够更加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2.2.5解释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和方面的关系
2.2.6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不断地的现象
2.2.7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和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和起着重要作用
2.2.8分析特定生态系统的与因素决定其营养结构
2.3生态系统通过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保持或恢复的相对
2.3.1解释生态系统具有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的能力
2.3.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或等
2.3.3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时,能够通过维持稳定
2.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必要条件
2.4.1探讨会对造成压力
2.4.4举例说明根据、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达到资源和的目的,使特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
2.4.5形成“环境保护需要”的意识
模块3生物技术与工程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等。生物学知识是生物工程的设计基础,而生物工程则应在法律和伦理的约束下,以人类需求为目标进行产品的开发,进而推动生物学的不断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本模块包括4个较为具体的概念,这些概念既是对必修内容的扩展和应用,又是对生物技术和工程的认识和理解。实践的环节是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这些实验有的使学生了解基本原理或获得基本知识,有的偏重于实际应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概念3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生产对有用的产品3.1是发酵工程的基础
3.1.1阐明在发酵工程中是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前提
3.1.2阐明无菌技术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物品与区域不被微生物污染的技木3.1.3举例说明通过调整可有目的地培养某种微生物
3.1.4概述和是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
3.1.5概述和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3.2为人类提供多样的生物产品
3.2.1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食品是运用技术生产的
3.2.2阐明发酵工程利用及微生物的,工业化生产人类所需产品
3.2.3举例说明发酵工程在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概念4细胞工程通过水平上的操作,获得有用的
4.1植物细胞工程包括和等技术
4.1.1阐明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诱导形成,并重新,最终形成的过程
4.1.2概述杂交是将不同植物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细胞,继而培育成的技术
4.1.3举例说明植物细胞工程利用、、、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4.2动物细胞工程包括、、和的应用等技术4.2.1阐明动物细胞培养是从动物体获得,分散成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细胞的过程。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4.2.2阐明动物细胞核移植一般是将移入一个中,并使重组细胞发育成,继而发育成的过程
4.2.3阐明动物细胞融合是指通过、或等手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4.2.4概述技术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重要技术
4.2.5简述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4.3对动物进行操作和处理以获得目标个体4.3.1简述胚胎形成经过了等过程
4.3.2简述胚胎工程包括、和等技术
概念5基因工程赋予生物新的
5.1基因工程是一种技术
5.1.1概述基因工程是在、、和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5.1.2阐明DNA重组技术的实现需要利用酶、酶和三种基本工具
5.1.3阐明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和鉴定等步骤
5.1.4举例说明基因工程在农牧、食品及医药等行业的广泛应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品质
5.2蛋白质工程是工程的延伸
5.2.1概述人们根据基因工程原理,进行蛋白质,可以获得性状和功能更符合人类需求的蛋白质
5.2.2举例说明依据对原有蛋白质结构进行、生产的过程
概念6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问题
6.1.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
6.1.2探讨转基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6.2中国禁止克隆人
6.2.1举例说出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问题
6.2.2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克隆人实验
6.3世界范围内应全面禁止武器
6.3.1举例说明历史上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
6.3.2认同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的扩散
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1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1.1.1说出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成,它们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1.1.2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1.1.4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1.6阐明蛋白质通常由20种氨基酸分子组成,它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
1.1.7概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1.2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1.2.1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2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1.2.3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1.2.4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1.3各种细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在形态与功能上有所差异
1.3.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1.3.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概念2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
2.1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2.1.1阐明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1.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2.1.3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2.2.1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如pH和温度等)的影响
2.2.2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2.3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
2.2.4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4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2.3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
2.3.1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2.3.2说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特异性的分化,形成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2.3.3描述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概念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
3.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3.1.1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3.1.2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3.1.3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3.1.4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
3.1.5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
3.2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
3.2.1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3.2.2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3.2.3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3.3由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3.3.1概述碱基的替换、插入或缺失会引发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3.3.2阐明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
3.3.3描述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射线以及病毒的作用下,基因突变概率可能提高,而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甚至发生癌变
3.3.4阐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所发生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会导致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从而使子代出现变异
3.3.5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3.3.6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是可以检测和预防的
概念4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4.1地球上的现存物种丰富多样,它们来自共同祖先
4.1.1尝试通过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事实,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4.1.2尝试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说明当今生物在新陈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4.2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2.1举例说明种群内的某些可遗传变异将赋予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
4.2.2阐明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将会增加
4.2.3说明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
4.2.4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为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史提供了科学的解释
4.2.5阐述变异、选择和隔离可导致新物种形成
概念1生命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并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1.1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1.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1.1.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1.1.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1.2内环境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1.2.1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1.2.2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1.3神经系统能够及时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调控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实现机体稳态
1.3.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3.2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1.3.3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
1.3.4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1.3.5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1.3.6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
1.4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多种类型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实现机体稳态
1.4.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1.4.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
1.4.3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1.4.4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等
1.5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识别并清除机体内衰老、死亡或异常的细胞,实现机体稳态
1.5.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1.5.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1.5.3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1.5.4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1.6植物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激素的调节
1.6.1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1.6.2举例说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这些激素可通过协同、拮抗等方式共同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1.6.3举例说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1.6.4概述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
概念2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相互影响,共同实现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1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
2.1.1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2.1.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2.1.3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
2.1.5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2.1.6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2.2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2.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因素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
2.2.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
2.2.3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
2.2.4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2.2.5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2.2.6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
2.2.7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2.2.8分析特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决定其营养结构
2.3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2.3.1解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
2.3.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事件、人类活动或外来物种入侵等
2.3.3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
2.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4.1探讨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
2.4.3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
2.4.4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
2.4.5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概念3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3.1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是发酵工程的基础
3.1.1阐明在发酵工程中灭菌是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前提
3.1.2阐明无菌技术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不被微生物污染的技术
3.1.3举例说明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可有目的地培养某种微生物
3.1.4概述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
3.1.5概述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计数法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3.2发酵工程为人类提供多样的生物产品
3.2.1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食品是运用传统发酵技术生产的
3.2.2阐明发酵工程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及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工业化生产人类所需产品
3.2.3举例说明发酵工程在医药、食品及其他工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概念4细胞工程通过细胞水平上的操作,获得有用的生物体或其产品
4.1植物细胞工程包括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等技术
4.1.1阐明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一定条件下,将离体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并重新分化,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4.1.2概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合细胞,继而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4.1.3举例说明植物细胞工程利用快速繁殖、脱毒、次生代谢产物生产、育种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4.2动物细胞工程包括细胞培养、核移植、细胞融合和干细胞的应用等技术
4.2.2阐明动物细胞核移植一般是将体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并使重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过程
4.2.3阐明动物细胞融合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手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4.2.4概述细胞融合技术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重要技术4.2.5简述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4.3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进行显微操作和处理以获得目标个体
4.3.1简述胚胎形成经过了受精及早期发育等过程
4.3.2简述胚胎工程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技术
概念5基因工程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
5.1基因工程是一种重组DNA技术
5.1.1概述基因工程是在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而来
5.1.2DNA重组技术的实现需要利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连接酶和载体三种基本工具
5.1.3阐明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鉴定等步骤
5.2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延伸
5.2.1概述人们根据基因工程原理,进行蛋白质设计和改造,可以获得性状和功能更符合人类需求的蛋白质5.2.2举例说明依据人类需要对原有蛋白质结构进行基因改造、生产目标蛋白的过程
概念6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安全与伦理问题
6.1.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6.2中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6.2.1举例说出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6.2.2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6.3世界范围内应全面禁止生物武器
6.3.1举例说明历史上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