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过高会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还会增加心脏负担。一般来说洗澡水温以40℃左右为宜,因为人的体内温度是40℃,用这个水温洗澡最能消除疲惫。
03搓澡不要下狠手
搓澡下狠手容易破坏皮肤屏障,如果洗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说明搓洗过度了。建议用柔软的海绵+沐浴露轻轻擦洗,只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
04三分钟内涂润肤乳
冬天因为气温变低后,皮肤分泌的汗液、皮脂减少,缓解冬季皮肤瘙痒,最好要在3分钟内涂抹润肤乳。此时,皮肤还处于湿润状态,表面会有些细小的水珠或蒸汽,这个时候涂抹身体乳,可以让水合作用达到最佳效果,也是滋润皮肤的最佳时机。
05洗澡时需适当通风
很多人冬天洗澡都喜欢关紧门窗,唯恐外面的冷空气偷偷潜入。但如果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这种行为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洗澡时别紧闭门窗,超过半小时一定要上前看看。否则若中毒超过半小时,会有生命危险。
冬季多久洗一次澡比较合适?
对于年轻人来说,建议冬天2~3天洗一次澡为宜,老人和婴幼儿建议3~5天洗一次就可以。
01饱食、空腹时不宜洗澡
如果饭后立即洗澡,由于消化道血流量较少,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肠胃道疾病,诱发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空腹则会造成低血糖,脑部供血不足,会导致晕厥。
02酒后不宜马上洗澡
酒后千万不要立即洗澡,因为洗澡时,人体内储备的葡萄糖会因体力活动和血液循环加快而被大量消耗掉,而酒精会抑制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其不能将储存的肝糖元转化为葡萄糖,并及时补充到血液中去,从而造成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酒后洗澡容易引发头晕、眼花、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引起休克。
03剧烈运动后不宜洗澡
人在剧烈运动时,心率加快,肌肉内血流量增加。刚一停下,身体暂时还无法恢复平静状态。此时如果立马洗个热水澡,会让身体受到温度刺激,加速全身皮肤的血管扩张,引起其他器官供血量的减少。当心脏、大脑的供血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就会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和脑缺血症状,特别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者,有可能会发生致命意外。
建议:剧烈运动后,缓缓地喝上一杯温水,休息个20~30分钟,再去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