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水产养殖与恒温动物(温血动物)和变温动物(冷血动物)冷血动物变温动物哺乳动物恒温动物水产温血动物鸟类

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两者都涉及一个"温"字,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以"温度"为切入点,但这个"温度"指的是体温。体温即动物机体的温度,通常指机体内部的温度,人有体温,猪牛等畜禽都有体温,鱼也有体温。一般来说,对所有生物来说,体温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致于死命。

因此,为了生存,一切有生命的生物---动物必须具有保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能力,这也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较高级的调节功能。所以,按照体温是否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我们把有生命的动物分为两大类:即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二、恒温动物

恒温动物的特征是产热的能力大,比如有些动物有厚厚的皮毛、发达的汗腺和皮下脂肪等的隔热构造,呼吸和循环系统发达,体温能随体内外的温度条件通过产热或散热进行自主性调节。恒温性是体内平衡调节的典型特征,能获得这种性能的动物其分布范围就能扩大,可以一年四季进行活动。不过在极端严寒的季节或者食物不足时,由于体温保持困难,有的动物比如蛙、龟、鳖、候鸟等等,就采取冬眠、迁徙的方式以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

三、变温动物

由于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到了寒冷的冬季,它们的体温非常低,各种生理活动也都降到最低的水平,于是有些动物进入冬眠或者迁徙状态。但它们体内的酶系统能适应较宽的温度变化,让它们有办法来对付过低或过高的气温,即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

作为冷血动物的水生动物,大部分鱼类没法让自己暖和起来,除了繁殖比如鲑鱼为了产卵而迁徙外,为了应对寒冷,有些鱼类也会象鸟类一样迁徙,特别是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经常会选择洄游迁徙,它们的移动里程甚至比鸟类更加惊人,有的算得上是环游世界,因为水温是它们移动的导向性因素。

四、恒温动物实现恒温的机制

恒温动物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原因是恒温动物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使得体温维持相对恒定。当然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完成。

(体温调节示意图。图源:王甫荣)

例如:

1.恒温动物在寒冷季节时,会通过以下方式产热来保持体温:

(1)皮肤中微血管收缩,减少流经皮肤的血液,以达到减少体热的散失;(2)增加代谢的物质氧化功能,以获得能量;(3)肌肉颤抖增加产热。

2.恒温动物在天气炎热或运动后,则通过以下方式散热来调节体温:

(1)皮肤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流入皮肤,有助于体热的发散;(2)透过皮肤的汗腺排出汗液,汗液蒸发有助散热。

(心脏结构示意力图。图源:王甫荣)

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不同,还和心脏有很大的关系,心脏输送氧气能力的差异导致产热的能力强弱,比如上图分别是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结构图,只有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结构决定了动脉血和静脉血是完全分开的。

五、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区别

自然界中典型的恒温动物,他们的身体机能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和控制达到体温的固定。常见的恒温动物种类有三种:鸟类、水生和陆生哺乳动物,这些动物身体中热量产生的原动力都来自于所摄入的食物,而不同的是在于它们对于温度的保存手段。

鸟类可以通过羽毛和绒毛的替换更迭来实现温度控制;水生动物例如鱼类主要依靠厚厚的脂肪保暖,一些特殊的鱼类(比如月鱼)还会通过反复拍打胸鳍将热量传递至全身这种方式保暖。人类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陆生哺乳动物,主要依靠衣服的加减等方式来进行保暖和散热,而这也是众多陆生哺乳动物中保持温度最高效最便捷的方式,是其它动物很难做到的。

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变温动物不能依靠自身调节控制体内温度,只能依赖于外界的环境变化,环境温度高则自身温度高,环境温度低则自身温度低,体温和水温是差不多持平的,比如鱼的体温仅仅比环境温度相差0.5℃到1℃左右。

(冬眠。图源:怪罗科普)

相对而言,恒温动物适应的范围比较多,原因也在于这些动物只要摄入足够热量的食物,就可以保持温度的固定,维持生理需要。然而,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实际上是各有所长的,尽管变温动物的活动范围有限,但它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们不仅可以调节体温,还可以像植物一样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能量,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六、鱼类的"感冒"和"冬眠"

鱼和人都可能有"感冒"病,但两者的感冒还是有区别的。人是温血生物,感冒的原因虽然有"一冷一热"的冷热不定引起,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因为寒冷造成的。鱼类是常说的冷血动物,其体温无法自己调节,只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要尽量保持水温的恒定。因此,除了水温变化太快会造成鱼类感冒外,如果水温和鱼的体温差异太大也会引起鱼类感冒。所以,当我们在投苗、运送苗种等生产操作时,一定要注意水温和体温的接近,不要大起大落的变温,尽量要慢慢综合水温后再行下一步的操作,以免鱼类因适温不及时而引发不当后果。

(图源:怪罗科普)

冬眠是冷血动物的惯用伎俩,蛙、蛇等到了冬天必须冬眠,真正的鱼类理论上不会冬眠,但会进入一种类似冬眠的休眠状态。除了冷水鱼类因其生理特性"喜冷怕热"而不"冬眠";温水鱼类到了冬天低温时,不吃不长或者少吃少长,活动力减弱,新陈代谢变慢,这就是我们在冬春季节时见到鱼儿类似冬眠的状况;热带鱼类因"喜热怕冷"遇到温度低下时还会"冬眠"致死。

七、温度对冷血变温鱼类的影响

对鱼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绝大多数的鱼是冷血的动物是变温动物的典型,正因为鱼是冷血动物,除了热带鱼类以外的大多数鱼类是不怕冷的,既使到了冬天只要水不结冰它就没事,只要冰面以下有水它就能活。鱼类的体温都是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水温升高时其体温也随之升高,所以,在温热季节的鱼,生命活力强,吃料多,长势也快;水温降低了鱼就会降低自己的体温,同时也启动降低新陈代谢功能来应对寒冷,因此,在冬天的鱼类生命活力减弱,少吃料甚至不吃料。

寒冷冬天和酷热夏天,对水中的鱼来说是狠艰难的,水中的鱼类需要各种技巧才能生存,事实上大多数鱼会使用迁徙,休眠和改造自己的三种策略来应对不利的寒冷和酷热。它们的做法大多是先迁移到湖底或者水越深的地方,因为那里的温度比较稳定,少于受制于水面以上的空气温度影响。所以,养鱼必须要有一定深度的水,水深了水浅了都不恰当。水浅了保温或者散热能力都很弱,火辣太阳会把水晒热晒烫,严寒冰雪会把水冻住成雪;水深了会影响光照的射入,特别是底层水体会减弱甚至没有光合作用,影响整个水体和底质的生物能量循环。因此,养鱼水深要达到1.2-3.0米,以2.5米左右为宜。

另外,冷血变温的鱼类,因为是低等动物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顺应度很迟缓,具有延迟性。因此,在每年的由冷到热的"大麦黄"变更时节和由热变冷的"白露"更替季节时,在这两个冷热更替时期的鱼类对外抵抗能力很弱很差,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有一个延缓过程,如果一旦有病原生物侵袭就容易引发鱼病,所以,在"大麦黄"和"白露"两个发病高峰期时,首要工作是防范鱼病的发生。

THE END
1.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其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只能靠自身...以上是关于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其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只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冷血动物的是:的参考答案及解析。建议大家看完问题先作答、再查看答案哦! 华图试题检索系统(https://gd.huatu.com/zt/questionqy/)是服务于考公试卷题目解答...https://gd.huatu.com/tiku/2255849.html
2.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其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只能靠自身...D. 可能不变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若将1L常温的水(20℃)喷洒到火源处,使水温升到100℃,则要吸收热量()kj。 A. (A)300 B. (B)336 C. (C)460 D. (D)560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既属于变温动物属于羊膜动物的是()。 A. 大黄鱼 B. 娃娃鱼 C. 鳄鱼 D...https://www.shuashuati.com/ti/dc695ff706a64addaea16aa4533b9215.html?fm=bdbds5f1072c5bcc9c046dc7772fb06ed3e86
3.变温动物与恒温动物公众参与恒温性是体内平衡调节的典型特征,能获得这种性能的动物其分布范围就能扩大,可一年四季进行活动。不过在极端严寒的季节或食物不足时,由于体温保持困难,有的就采取冬眠的方式以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 变温动物:又叫冷血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鱼、蛙、蛇等。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http://www.sdein.gov.cn/xcjy/hbzs/200907/t20090729_774677.html
1.肠道微生物在布氏田鼠胎后体温调节发育中的作用许多恒温动物在出生后,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发育完善,热量散失是威胁其生存的重要因素。晚成型动物的幼体从出生到断乳,产热能力逐渐发育,到断乳后才具有较完善的体温调节能力。因此,恒温动物在胎后发育中体温调节能力的建立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研究组的前期研究发现,分布在内蒙古草原的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https://yundeesoft.com/123725.html
2.生物八年级上河北少儿版4.4动物的体温与饲舍温度学案动物的体温与饲舍温度【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1.概述体温及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概念。2.举例说明变温动物调节体温的方式和行为。3.说明恒温动物调节体温的行为和机制。4.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动物体温和差别。5.举例说明环境对生物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 1.使用正确的方法,测定家鸽、狗、青蛙在...https://m.renrendoc.com/paper/188658420.html
3.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12、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13、兔: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和尾四部分。体表被毛(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https://www.ruiwen.com/zhishidianzongjie/7119832.html
4.探索冷血动物体温之谜,蚂蚁庄园6月6日答案背后的科学在充满趣味和知识的蚂蚁庄园中,6 月 6 日的问题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冷血动物的体温特征,这一话题不仅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更引领我们深入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 冷血动物,又称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拥有一系列独特而引人深思的特征,冷血动物的体温并非恒定不变,而是随着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发生显著的波动,这与恒温动物...https://m.minchanghome.net/sygonglue/117958.html
5.地球上的动物一般可以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两种。恒温动物主要...地球上的动物一般可以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两种。恒温动物主要是通过新陈代谢作用来调节体温恒定的;变温动物则通过移动身体获得更多的阳光照射或较高的气(水)温来提高身体的温度。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是科学家经常激烈争论的问题。科学家甲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论点一:今天北极圈内的中生代地...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4713c45fe8892bd86381f34f4f324031.html
6.冷血动物的血真的是冷的吗?你可能被误导了你可能听说过冷血动物这个词,它让你觉得这些动物的血是冷的,就像冰一样。但其实,这个词是不准确的,它应该叫做变温动物。变温动物指的是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等动物。这些动物没有自动调节体温的功能,它们的体温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天冷的时候体温比较低,天热时体温就会升高。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136061
7.冷血动物一般体温多少(冷血动物的体温是如何变化的)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冷血动物一般体温多少,冷血动物的体温是如何变化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冷血动物什么意思 (1)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因为鱼,蛙,蛇等冷血动物的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仅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 https://www.jinxun.cc/bkdaren/202209/2710246.html
8.体温调节thermoregulation前者称为化学性体温调节(chemical thermoregulation),后者称为物理性体温调节(physical thermoregula-tion)。另外,通过改变身体姿势来调节散热,或变换面向日光的方式,或向适温的场所移动等所进行的体温调节行为性调节(behavioral thermoregulati-on)也是很重要的。在变温动物中,也有进行某种程度的体温调节的,但其大多数是...https://www.biomart.cn/experiment/586/588/135643.htm
9.动物为何需要晒太阳?除了调节自身温度,还有两大原因变温动物晒太阳,主要用于调节自身温度。在地球上的动物,除了哺乳类动物和鸟类属于恒温动物,通过自身调节维持自身所需要的生理温度。其他大多数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因为无法自身调节体温,则需要通过外界吸收热量来调节体温,这类动物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鳄鱼和蛇类,它们都需要通过晒太阳的方式来恢复体温。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1133878142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