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先说结论,如图。我认为做niche软件正确的方法或6个步骤是:
发现用户的问题或痛点
明确问题的根本原因
解决方案:如何用软件解决?
确定这类用户画像特征
确定用户对应的营销渠道
确定如何营销冷启动?
发现用户面临的问题,是痛点,但只是“标”,不是“本”。
在hackathon,我把自己当成用户,我本身喜欢写内容,做contentmarketing增长这块。所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内容营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各个内容平台上(比如某乎),即使你有优质原创内容,也存在着没有传播曝光、没有被搜索到、没有被点击的问题。
明确问题,是第一步。任何工具的存在,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但解决方案,不一定是软件,还有服务,还有其他各个方式。别以为软件是万能的。
利用5whys法,反复问造成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是"本"。
hackthon中对于内容营销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虽然优质原创内容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制定符合各个内容平台推荐或搜索引擎流量规则的优秀标题、描述等等。
其「AI营销标题:高流量&高推荐->高点击转化」解决方案:
通过AI技术再次生成高传播和高点击的标题
未来支持:
利用AI技术生成营销描述和标签
基于各个平台做浏览器插件提升用户体验
如下图,就是我们做的demo页面:
只有明确了用户画像特征,才能更好的做流量,做营销,做冷启动。
大家可能有点懵逼,为啥用户画像特征这种重要。其实底层很简单:
用户在哪,我的产品在哪?
就这句话,但你都不知道用户画像特征,你咋知道用户在哪呢?所以用户画像特征包括以下:
公司维度:公司规模、行业、地理位置、岗位、职责、岗位挑战、采购软件流程
个人维度:年龄、教育水平、平均工资、毕业专业、工作年限、爱好兴趣、所属技能、
互联网偏好:网站平台偏好、社交媒体偏好、还用其他哪些互联网软件等等
有了这些特征,以及通过你做的东西找到竞品,竞品分析。不难发现,你可以找到用户的营销渠道和冷启动方式。如何通过竞品分析,确定用户对应营销渠道很简单。那如何确定合适你的流量渠道呢?三步走:
竞品是与你的产品或服务最相似的产品或服务,它们的价格、产品和服务都与你相似。
在进行竞争对手流量渠道分析时,需要统计每个竞品网站的流量渠道并进行排序。可以使用similarweb提供的功能进行统计,如下图所示。
根据自身能力和Top流量渠道的匹配情况,选择合适的流量渠道。在冷启动阶段,需要综合考虑自身能力和流量渠道,找到最合适的匹配方案。
在稳定阶段,应选择最适合的Top几个渠道,以获得更多的用户。
最后总结下两块:
关于营销底层
成功的营销,最关键的是在正确的目标客户面前展示正确的产品。
谁是目标客户?
在哪里找到他们?
目标客户的定义,就是对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感兴趣的受众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