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4.26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她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搪塞了几句:“快了,我还在想办法。”
一个月后,赵庆香和丈夫从美国回到中国,先去了婆婆家,看了许久没见的孩子。
之后,回到她的山东老家,给父母1000美金,弟弟600美金。
看起来,距离父亲要求的3000美金,几乎相差一半。
父亲拿着钱,很不满意:
“为什么给公婆那么多钱?却给我们这么少?辛辛苦苦养你有什么用?在美国不回来了?我还能靠谁?你弟弟的媳妇娶不上了,这辈子完了!”
那天下午,父亲拿着斧头,走进了女儿和女婿的房间,手起刀落,两个无辜的年轻人,就此殒命。
悲剧背后,寒窗苦读二十多年的女博士赵庆香,和丈夫魏斌含冤离世。
彼时,她在美国刚入职一家全球500强公司,年薪50万人民币,丈夫年薪25万。正要接儿子过去团聚。
却没想到,这一切美好,居然被亲生父亲给毁了。
法庭上,父亲赵玉令依然毫无悔意,大声说:
“我养了一个白眼狼,她该S,我不后悔!”
(女博士赵庆香的父亲赵玉令在法庭上)
都说,虎毒不食子。
可是,为什么父亲会如此狠心和残暴?这是一个什么家庭?
山东女博士赵庆香,生前到底经历了什么?
赵庆香,1972年出生在山东省招远市的一个偏僻小村庄里。
70年代的小村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这个小村里比比皆是,赵庆香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她出生后,当村里人给父亲赵玉令道喜时,他直言不讳地说:
“生女儿,踩着金砖上炕也不高兴;生儿子,拖着棍子要饭也开心!”
想要儿子的心,毫不掩饰。所以,他们很快怀二胎,生了一个儿子,乐的他整天合不上嘴。在父亲看来,他终于有后了,有了传宗接代的人。
没有弟弟时,母亲对赵庆香照顾还算周到,有了弟弟后,母亲根本顾不上哭泣的赵庆香。
母亲忽视,父亲压根不喜欢她。从来都得不到回应的她,渐渐不再表达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
正是这些经历,导致她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凡事都藏在心里,很少和别人诉说。
和她一起在美国留学的同学曾经发文表示,“赵庆香的性情比较内向柔弱。”
然而,父亲没高兴多久,就发现宝贝儿子患上了癫痫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作。
从此,父亲赵玉令开始担忧,这孩子以后能不能娶上媳妇呢?
赵庆香长大上学后,因为内向,不怎么爱交际,一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她很听老师的话,记住了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捷径。
(赵庆香读书时)
她天资聪颖,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每次拿着奖状回来,都给父母长脸了,尤其是很威严的父亲,也会给她个笑脸。
赵玉令因为唯一的儿子有病,在村子里总觉得矮人一头。如今女儿能替他挽回点面子,他心里是高兴的。
所以,尽管他不喜欢女孩子花钱读书,赵庆香读书他也不拦着。
赵庆香渴望得到父亲的关爱,于是更加努力学习。由此渐渐形成了讨好型人格,怕别人不喜欢,从来不敢拒绝。
升高中后,一个月的伙食费要二三十块钱,还不算住宿费,普通的农民家庭,供一个高中生非常吃力。
村里人知道他家女儿考上了高中,都很羡慕,将来就等着吃“皇粮”吧。
赵玉令虚荣心强,好面子,架不住别人的吹捧,原本还有不想供她读书的想法。
此时,他一咬牙一跺脚,接着供女儿读高中。
读书越多,赵庆香越明白,父母什么也帮不了她,想要走出小村庄,只能靠自己。
1990年7月,赵庆香以优异的成绩,被985名校,天津市南开大学化学系录取。
消息一出来,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她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女孩。
乡亲们羡慕的目光,让父亲赵玉令走路都有点漂,他开心啊,虽然儿子有病,但女儿是真给自己长脸啊!
他高兴归高兴,还是保持父亲的威严,没表现对女儿的爱。
那时候,大学生包分配,考上大学就有工作了,等于端上了铁饭碗,一辈子吃穿不用愁了。
18岁的赵庆香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天津,这是她第一次一个人到这么远的地方,也是她第一次走进城市。
城市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那么新鲜那么稀奇,她开心又兴奋,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无尽的期待。
然而,18岁的赵庆香到了大学,过得并不轻松。
尽管那时读大学,国家有补贴,学费和住宿费一年加起来一般四五百块钱,生活费一年最少要1000多块钱。
这些钱,对只靠种地供她读书的父母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懂事的赵庆香,心里压力也很大。当她听说大学只要成绩好可以拿奖学金时,还可以申请助学金,她就定了目标,一定要拿到奖学金。
整个大学期间,别的同学没课的时候约着出去看电影、逛街。她要么去图书馆看书学习,要么就扎进实验室不出来。
二年级以后,她开始做家教、勤工俭学赚钱。赚的钱,她自己舍不得花,攒下都会寄回家里。
大学四年,她年年拿奖学金。整个四年,她不是在学习的路上,就是在打工的路上。
在父母眼里,她是一个懂事能赚钱、有出息的孩子。
只是,她从来不说,为了得到父母的夸奖与与表扬,付出了多少。
就像所有懂事的女孩那样,凡事都一个人承受,一个人扛。
她不说,父母也不问女儿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而她也不知道父母对她有着怎样的期待。
缺少沟通,让她和父母之间已经有了隔阂,他们都没有察觉。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危机,从来不是突然发生,都是有迹可循的。
大学校园里,赵庆香的特立独行,引起了同学魏斌的注意。
魏斌家庭条件优越,是天津本地人。当他了解赵庆香的家庭后,对她生起怜爱之心,也没有嫌弃她家里困难,赵庆香慢慢接受了魏斌。
魏斌做事有主见,性格内向有些柔弱的赵庆香,自此有了依靠。
情投意合的两个人,有着共同的志向,大四的时候,两个人都决定考研。
此时,赵庆香的父母,却满心欢喜,期盼着即将毕业的赵庆香赶快工作,挣钱养家。
何况,她弟弟已经长大成人了,该娶媳妇了,家里没有这笔钱呢。
当得知赵庆香还要继续考研读研后,父亲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一个女孩子,大学毕业有一份工作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读书呢?”
此时,看过世界的赵庆香,她的人生目标,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读个好大学、有个工作、结婚生子。
她没有听父亲的话,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报考了研究生。
父亲赵玉令对她擅自做出考研的决定非常恼火。但这次父女交锋,以赵玉令的失败而结束。
或许从这次开始,他对女儿有了不满。他觉得女儿不孝,不为父母考虑,家里还有一个有病的弟弟没媳妇呢!
那年,赵庆香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本校研究生。魏斌同样也考取了本校研究生。
1997年,赵庆香硕士毕业时,因为成绩优异,她获得了去美国留学的全额奖学金。
此时的赵庆香对她父母来说,就像是一只断线的风筝,想怎么飞就怎么飞,已经左右不了她了。
赵玉令想:“女儿读研没有挡住,如今研究生毕业,本以为可以工作赚钱,没想到,她还要去留学,这姑娘不是白养了吗?”
所以,听此消息,他压不住心中的怒火,坚决反对女儿继续去读“洋博士”。
可这次,还是没能阻挡住赵庆香向前奔赴的脚步。
赵庆香去美国留学的消息传到村里,人人都羡慕他养了一个有出息的女儿。
他表面高兴,但心头总感觉有东西堵在那儿,让他极度不舒服。无奈鞭长莫及,女儿离的太远,他只能把这气压在心底。
此时,赵庆香不知道,她的再一次擅自决定,让父亲深深感受到自己对于女儿的无力感。
或许那时,恨意的种子已悄悄侵入狭隘父亲的心。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悲剧此时已悄然拉开了序幕。
1997年研究生毕业后,魏斌家给两人举行了婚礼,婚礼的一切费用都由魏父母承担。
这个婚礼不知是没有邀请,还是因为读博士闹的矛盾没有解开,赵庆香的父母并没有参加女儿的婚礼。
而且,直到惨剧发生,双方父母也没有见过面。
婚礼结束后,魏斌的父母,赞助小两口50000元学费和22000元的路费等费用。魏斌作为陪读,和赵庆香一起踏上去美国留学之路。
1998年,刚到美国不久,赵庆香意外怀孕。这孩子来的不是时候,两个人还没有稳定,但是既然来了,就留着吧。
学业本身就繁重,加上早期妊娠反应大,折腾得赵庆香身体非常虚弱,可研究的课题又不能停下,她咬牙坚持。
为了多赚点钱,两人白天要上学,晚上还要打工。每天来回路上就需要花费4个小时,导致她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
此时,远在山东老家的赵玉令夫妇,并不知道女儿在异国他乡过得如此辛苦。
赵庆香的留学同学说,她从来不提自己父母,倒是提及婆婆多些。可能因为读研读博,这些矛盾一直没有解开。
那年,赵玉令决定盖新房,他写信给女儿,让她寄点钱回来。
如果此时,赵庆香和父母实话实说,自己在美国过得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好,她没有钱给他们,或许后来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弗洛姆曾经说,讨好型人格的人不懂拒绝,这样的人即使内心“我并不是真的想答应他,只是答应好像已经成为了我生活里的一种惯性。”
但她没有拒绝父母,也没说自己过得很拮据,还是咬牙攒够1500美金(人民币10000多块)寄给了父亲。
父母不知道她的难处,以为她赚钱很容易,家里有事就找她要钱,好像她是银行,什么时候取都有钱。
收到钱,赵玉令很快就在村里,盖起了一幢拥有两个院子的大房子,很是气派。
逢人就说是女儿给的钱,话语里充满骄傲与炫耀的味道。
1998年10月,26岁的赵庆香,在美国生下了儿子。
有了爱情的结晶,本来是该高兴的事,可赵庆香和魏斌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要继续学业,孩子无人照顾。雇人看护,他们又拿不出钱,于是忍痛决定把孩子送回中国。
赵庆香因为怀孕生子请假,已经耽误了研究课题,导师已经表现不悦,为了顺利毕业,她不敢再请假。
恰好,一个留学生同学要回国,两个人托付她把孩子带回中国,让公婆抚养。孩子刚50天,就这样被迫离开了自己的母亲。
想想都心酸,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哪个母亲能忍心与这么小的孩子分离呢。
好在离别的痛,没有白痛,四年后的2002年,30岁的赵庆香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并顺利地找到工作,年薪6万多美元。
那时候的汇率,美元比人民币是1:8.27。
这样算下来,赵庆香博士毕业后,年薪在50万人民币左右。
终于,这个从穷困小村庄走出的女孩,凭借自己的一腔孤勇和爱人的陪伴下,在美国站稳脚跟。
魏斌也取得计算机硕士学位,受聘于当地的一家计算机软件处理公司,年薪3多万美元,那时候折合人民币25万元左右。
(赵庆香夫妻俩)
生活稍有点稳定,他们就想着把孩子赶紧接到自己身边。于是两个人回国,为了省钱,还特地转到加拿大飞回来。
2002年3月18日,先到天津婆婆家,公婆照顾孩子这几年,他俩没给过一分钱。
这次回来,赵庆香就和魏斌商量,给公婆10000美金,表表心意。
和公婆团聚四天,他们买好火车票,准备带着儿子去山东赵庆香家。
赵庆香的父母,也特意叮嘱一定要带着孩子回来。
然而,天不遂人愿。
临上火车前,孩子知道要和爷爷奶奶分开,哭闹个不停。
毕竟不常见父母,还是有点生疏,两人不忍心看着孩子哭,就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了。
不带孩子只是临时决定,不料这个决定,却让父女间的误会更加深了。
自从知道女儿女婿要回来的那天,赵玉令就十分开心,村里逢人便说女儿女婿要带孩子回来。
结果见女儿女婿没带外孙回来,赵玉令表面上云淡风轻,但心结又加重了。
他多想了:“女婿这是看不起农村人啊,不愿意让孩子来农村见我们,最让他郁闷的是,女儿竟然默许这样的事发生,他觉得女儿出国这几年也变了。”
心结越系越多,误会也越来越深。
赵庆香给了父母1000美金,又给了弟弟600美金治病钱。
赵玉令看到这些钱,脸上没有喜悦之情,给儿子治病外面还欠8000块钱,这点钱还了,也就没剩多少了。
有天,父亲和赵庆香闲聊时,问女儿能不能回中国来工作。
赵庆香说自己在美国已经找到工作了,条件不错,年薪6万美金,还有各种福利,她奋斗了这么多年才得到这些,不舍放弃。
赵玉令见女儿没有回来的打算,就和她聊儿子的事。
小儿子已经28了,因为生病,换了好几个工作,也一直娶不上媳妇,这次好不容易有个姑娘不嫌弃他,但人家有个条件,必须在县城里买房才结婚。
父亲赵玉令希望女儿赵庆香,先拿3000美金出来,给弟弟买房。
他说,“你弟弟能娶上媳妇,我和你妈也就没有心事了。我老了,也弄不来钱去买房子,现在就指望你帮他了,不然他这辈子就得打光棍。”
赵庆香左右为难,她是真想让弟弟成个家,有人照顾,父母也省心。然而她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她只好和父亲实话实说:
你现在让我拿钱,我真拿不出来。我和魏斌都刚开始工作,没有积蓄。
这次回来,给魏斌父母10000美金,加上来回的费用花了不少。
赵庆香并没有隐瞒给公婆的钱,她不知道,这件事刺激了早就对她有深深误会的父亲。
赵玉令一听,立刻火气冲天:
买房的事不能耽搁!供你上大学,就是让你给家里做贡献的!
要不,我那么辛苦供你上大学干什么?你啥也帮不上,要你做什么?
赵庆香听父亲这样说自己,内心很委屈。
想想自己这些年,辛苦熬过的每一天,不就是为了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吗?不然家里哪来的钱住这么好的房子?父亲却还嫌弃自己不帮忙,于是忍不住和父亲吵了起来。
父亲赵玉令和女儿谈没谈成,那就和女婿魏斌说,没想到这个要求,魏斌也给拒绝了。
因为魏斌自从和赵庆香恋爱后,凡事他一直参与其中,他了解妻子对这个家的付出有多少。
并且,魏斌还说:“你是长辈,但不是皇帝。要钱是你的愿望,但能不能实现,你说了不算。”
赵玉令对这个女婿,本就一肚子怒火,女儿自从和他恋爱后,一次又一次做出和自己意见相左的决定,不让读研她读,不让出国留学,魏斌家出钱,女儿敢和他顶嘴,和魏斌脱离不了干系。
魏斌的参与,无疑是火上浇油,一家人吵的不可开交。
赵玉令此时心中积攒的怨气,已达到了顶点,他需要一个方式发泄出来。
3月26日,假期快要结束了,赵庆香和魏斌早早订好了回天津的机票,然后带着孩子就回美国了。
赵玉令眼看着女儿就要离他远去,儿子的房钱还没有着落,他让妻子再去问问女儿,这钱到底给不给。
见母亲预言又止的样子,赵庆香就明白了。她不怪母亲,她知道母亲的难处。
她流着泪说,我真的没有办法了,真的没有那么多钱,等回去后,赚钱了一定给你们寄回来。
赵玉令最后的希望破灭了。这几年发生的事,在他脑海里一幕幕闪现:
女儿自从上了大学,就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越来越不听自己的话。
想见孩子不给见,想要钱不给,自己的亲弟弟都不帮,倒是给婆婆那么多钱!自己省吃俭用供她上学,如今还不如一个外人!而她这一走,自己猴年马月也见不着她了,有她和没她有啥区别?
又一想,房子买不上,这媳妇指定娶不上了,传宗接代的事儿也完不成了!自己辛苦这大辈子,往后的日子也没啥盼头了!
越想越气,越想越觉得是女儿对不起自己。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善恶往往就在一念间。
3月26日下午3时,他拿起一把斧头,砍向了自己的女儿和女婿……
赵庆香,18岁离家以后,又在国内国外求学路上奔波十几年,终于有所成就,仅仅因为没有给钱,就惨死在父亲的斧头之下,这个惨剧太让人无法接受了!
当年的资料显示,死后的她,身上不足1000美金。那一年,她才30岁,美好的人生,就此戛然而止。
惨案发生后,因犯罪手段残忍,致两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赵玉令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赵庆香的悲剧,和她的原生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即使读到博士,已经结婚,父母还在“抽血”。
赵庆香身上发生的事,希望能让我们引以为戒:
第一,做事要有自己的底线。
不管是亲人还是对朋友,任何事不要一味纵容,一味迁就,要清楚底线,学会说不。
没有底线的付出,只会喂大别人的胃,等你满足不了的那一刻,就会出大事。
有些人根本不会理解别人的难处,他们斤斤计较,如果你对他好100次,结果只要有一次稍微出点差错,他就彻底翻脸不认人。
对于这样心胸狭隘的人,请尽早远离。
第二,学会保护好隐私,很重要。
一旦成年,有了自己的家庭,就不要全盘告诉原生家庭父母自己的经济情况,要懂得留一线,以免多子女家庭的父母想太多。
要知道,人性经不起考验,金钱和利益面前,唯有小心谨慎,才能驶得万年船。
另外,尽量不要和别人发生言语冲突,不要激怒对方,凡事退一步海阔天空。关键时刻,安全第一,保命要紧。
第三,拒绝做“扶弟魔”,拒绝愚孝。
尤其是农村女孩,不要任由父母压榨。有些父母很固执,认为女儿只是摇钱树。
如果面对这样的父母,还是善良软弱,只会纵容恶的进一步发生。
很多重男轻女的家庭出生、并有一定出息的女孩,骨子里认为帮扶兄弟姐妹是一种责任,实际上,都是父母灌输的毒鸡汤。
其实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都是辛辛苦苦奋斗出来的血汗钱。
帮你,是感恩那一种情分;不帮你,那也是有自己的难言之隐,还请多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