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日消息(记者陈玺宇)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给差评就被黑心卖家寄寿衣,给差评就被卖家用“呼死你”骚扰……这几年,这样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
如果这些遭遇还算个例,那么最近有些淘宝卖家发出的大招,则深深地影响到了一大批消费者。买家在淘宝上给出的好评率低于一定数值,就有可能被淘宝卖家拒绝下单。以后,你还敢给差评吗?
最近,上海的卢女士就遭遇了这样一件怪事,自己在淘宝店上买东西却被店家拒绝了。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考虑,卢女士的朋友周小姐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周小姐介绍,“她下单的时候,交易直接是关闭状态,直接没法付款,下不了单。这是什么原因?客服明确跟她说,‘这是因为你好评率低于95%,所以不给下单。’后来我们了解到,不少淘宝上做得比较大的店铺,都有类似的做法。以前只是个例,最近集中爆发出来了。”
记者也试图联系这家淘宝店,对方没有回应采访请求。
一般大家都知道,在淘宝店买过商品之后,可以根据商品质量、服务质量来给卖家评分;但可能一些用户不知道,淘宝店的卖家也会给买家打分。
但是,给买家打的分,难道是被用来作为是否提供服务的依据吗?记者致电了淘宝客服。
淘宝客服回应说:“我们没有听说有这样的规定,不过我们只是交易平台,也无法强制买卖双方进行交易。但是,根据现行的规则,每一个淘宝店铺,只要买家购买,卖家不会不给卖的。而且卖家也看到是什么样的人、好评率多高的人来买,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发生。”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家规模大小不一的淘宝店,得到的回答都是:“淘宝并未提供卖家筛选顾客的功能”。
某家店铺店主的回答很有代表性:“如果这个买家有明显的恶意的倾向性,你可以到淘宝的‘规蜜’平台去登记,如果那边确认了,卖家就可以拒绝发货。其他的话,没有办法不受理下单、也没法不给人发货。不发货的话,淘宝会对卖家进行处罚。”
也就是说,淘宝针对卖家设计了保护机制:如果某些买家有“恶意投诉”的嫌疑,可以向平台进行反映,平台确认无误之后,卖家的确可以不发货;但是在下单时,因为买家的好评率“不够高”而无法完成购买的,的确没有这样的规则。
周小姐告诉记者:“淘宝跟我们确认过,淘宝平台没有提供这样的功能。这都是部分卖家通过第三方软件来操作的。但是淘宝似乎没有打算采取什么措施来规避或者杜绝这样的行为,因为买卖是自由的,淘宝没法强买强卖。淘宝只是跟我们说,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投诉店铺。”
原来是卖家自行使用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功能,来对买家进行“挑选”。问题又来了,这种卖家的做法是否合法合规,卖家是否有权力来区别对待不同的买家?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律师赵占领认为:“对于同等条件的消费者,店主采取不同的对待办法,这样的做法没有法律依据,同时涉嫌歧视消费者;除非你能够证明某个买家恶意差评进行敲诈勒索。但是对于一般的买家,他本身没有违法违规,仅仅是因为好评率低于95%,就不能下单,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
作为平台的淘宝,对于这些卖家的行为,又是否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此,赵占领表示:“这些卖家的做法,跟淘宝设立的评分机制的精神是相悖的;但作为交易平台,淘宝有义务维护交易秩序,维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对于个别恶意差评的买家,淘宝应该予以制止。但是对于买家的合理评价,却遭到了部分卖家的歧视性对待,淘宝理应维护他们的权利。”
截止到发稿时,淘宝方面对天下公司表示,暂时无法回应此事。
消费者在淘宝购买小顽童品牌儿童玩具,到货后发现竟是另一个品牌并且价格相差近百元。消费者认为卖家涉嫌欺诈,要求退一赔三,但卖家只愿意退货退款,事情拖延三个月毫无进展。《天天315》本期聚焦:一边是买家一边是卖家,平台的天平如何平衡?
21岁的个体网店经营者胡某,在购买优酷会员礼包时发现支付系统漏洞,半年里窃取优酷网所属的合一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1300余万元,其中400多万被他打赏了网络女主播。北京一中院近日一审判决被告人胡某犯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胡某表示服判不上诉。
又到清明,淘宝上有一群特殊的职业人又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是职业代扫墓人,也是每年清明都回不了家的人。有些还组建了团队,祭扫现场开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