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哈尔滨是中国第一冰雪旅游城市。左图示意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的历程;右图示意黑龙江冰雪旅游景区好评率排行榜。
指出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的特点并简述发展冰雪旅游的有利条件。
【解析】
题目通过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发展历史和黑龙江冰雪旅游项目的对比,考查区域旅游发展特征及旅游发展条件的分析评价能力。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桔槔是一种井上汲水的工具,用数根十米左右直木或竹竿,一根竖立河边或井边,一根用绳子横挂在竖木的顶上,横木一端系重物(大石块),一端用长绳或竹竿挂上木桶,利用杠杆原理汲水。在我国某镇人口聚集地周边,当地人将这种利用桔槔提水的井称为“拗井”,20世纪30年代前该镇拗井达8000多口,民间俗称“丘田一口井”。据1985年统计还有3633口,目前仅剩近千口左右,以该镇的甲村保存最为集中。
材料二:左图为桔槔汲水图,右图为我国某镇部分区域简图。
(1)从图中信息看,拗井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地貌)处,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2)推测历史上当地村民使用拗井最频繁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阐述该地区桔槔众多的有利条件。
(4)频繁汲水会使拗井水位下降,为维持拗井水位,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5)分析目前拗井数量大规模减少的人为原因。
【题目】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表示
A.土地盐渍化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
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2】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
①燃料短缺②砍伐森林③不合理灌溉④盲目扩大耕地⑤风沙侵袭⑥人口和贫困问题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⑥
【题目】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A.1:1000和1:50000B.1:2000和1:50000
C.1:5000和1:20000D.1:20000和1:5000
【2】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350米和200米B.300米和250米C.300米和350米D.200米和300米
材料一广东省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糖蔗、10万公顷北运蔬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12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材料四: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1)阅读材料,简述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变化的原因
(2)从自然角度简述粤西地区发展香蕉、菠萝种植的有利条件。
(3)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珠三角”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题目】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A.①<②<③B.不能确定
C.①<②>③D.①>②>③
【2】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属温带季风气候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
【3】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海陆位置、洋流B.大气环流、洋流
C.太阳辐射、海陆位置D.太阳辐射、洋流
【题目】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反映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它的值越大,表明产业在空间的分布越不均匀。下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高耗能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年份中,我国高耗能产业空间集聚程度最大的是()
A.2000年B.2005年
C.2011年D.2016年
【2】引起2009~2011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资源丰富②环境管制③产业基础④政策干预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题目】图I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Ⅱ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Ⅰ中F区域与图Ⅱ中E区域的河流比较,正确的是()
A.F区域河流流量小
B.F区域河流汛期长
C.F区域河流流速快
D.F区域河流含沙量小
【2】读图,图Ⅱ中甲区域的地形类型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而形成
B.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冷却凝固而形成
C.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D.板块挤压抬升而形成
【3】图Ⅱ中乙区域3月平均气温低于9月平均气温,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9月盛行偏南风,3月盛行偏北风
B.乙为海岛,受海洋影响大
C.3月多阴雨天气,9月多晴朗天气
D.3月正午太阳高度小于9月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疏勒河(下图所示)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上游水量丰富、水流湍急、搬运作用强;出昌马峡谷进入中游,形成河西最大冲积扇,河流开始潜行至冲积扇边缘出露,古称“冥水”;双塔堡水库以下为下游,水量小、河道淤塞严重。
清朝曾在昌马峡谷北侧修筑水坝、沟渠,将上游来水更多引入绿洲东部,绿洲西部荒漠化明显。1958年双塔堡水库建成,疏勒河仅能到达哈拉湖。20世纪70年代,最大的支流党河与疏勒河不再交汇,敦煌西湖湿地(含哈拉湖)疏勒河段也曾一度干涸,并被东进的库木塔格沙漠包围。2017年以来通过生态补水(即通过工程或非工程措施,向因最小生态需水量无法满足而受损的生态系统补水),使消失了300余年的湿地景观重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