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2英汉委婉语使用的差异性分析

3结束语

南北战争之后,多届美国总统为消除种族歧视做了很多努力。在20世纪40年代,种族歧视一直是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在《阿甘正传》中,阿甘与一个名叫巴布的黑人成为朋友,他们互相激励与帮助,感情十分要好,甚至片中一个中尉戏称他们像一对双胞胎,这表达了作者对白人与黑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也深刻反映出当时种族不平等的残酷事实。而中国是一个56个民族大融合的国家,我国在经济、文化上都对少数民族进行政策与资源倾斜,各地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万众一心。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很明显就能感受到宗教对于美国人民的影响力,在影片中有一个小片段,珍妮拉着阿甘一起向上帝祷告,希望上帝可以解决她的困境,在她心目中上帝是无所不能的。在中国,佛教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由此可见,西方与东方的不同,并导致他们遇事情时处理的方式也不同。

(一)生活习惯差异造成的影响

以《阿甘正传》为例,阿甘在形容他与珍妮儿时友谊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Fromthatdayon,wewerealwaystogeth-er.jennyandmewaslikepeasandcarrots.”使用词组直接翻译的话,它表达的是“从那天起我们总是在一起,珍妮和我就像是豌豆和胡萝卜一样”[4]。这样翻译会使观影的中国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双方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在美国,豌豆与胡萝卜就像我们中国的秤与砣一样,代表着两人的亲密无间。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可以使用中国人比较容易理解的话来表述,比如“从那天起,我跟珍妮形影不离”。

(二)种族倾向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影响

例如《阿甘正传》:“Federaltroops,enforcingacourtor-der,integratedtheUniversityofAlabamatoday”。联邦军队要求强制执行法院命令,令阿拉巴马大学黑白同校,该句台词的文化背景是六十年代,黑人掀起了民权运动,黑人也有同白人一起上大学的权利。句子中“integrated”字面翻译为“整合”的意思,但直接翻译观众会因不清楚这个时代背景而产生理解上的空缺,所以字幕翻译为“黑白同校”,弥补了观众的文化缺失。

(三)价值观不同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一、引言

(一)语音方面:多使用双关。

2.金斯顿曾在她的作品中说:“只有中文里有双关语”。(金斯顿,1982)在中国的文化中,双关语非常受欢迎,因为中文里,很多字听起来相似。几千年来,中国是一个基于人际关系的国家,因此,中国人不喜欢用文字直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想法,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真正意图。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双关语是处理人际关系中最普遍的交流方法。

(二)句法方面:多使用排比句。

1.“拥有健康,当然亮泽。”(潘婷洗发水)

2.“明星风采,纯纯关怀。”(美加净)

3.“清凉舒爽,全家共享。”(六神沐浴露)

“拥有”和“当然”,“明星”和“纯纯”,“清凉”和“全家”是平声。“健康”和“亮泽”,“风采”和“关怀”,“舒爽”和“共享”是仄声。这样的设计能够很好的吸引消费者,因为它可以给他们带来美好和温暖的感觉。

(三)词汇方面:多使用平和的词语。

(一)语音方面:多使用重复。

(1)HappyNewYear.HappynewyoufromOLAYtotaleffects!(olay.com)

(2)Realwomenhaverealcurves.(dove.us)

(3)Maybeshe’sbornwithit.Maybeit’sMAYBELLINE.(maybelline.com)

(4)Anewfragrance.Anewlook.(dior.com)

(二)句法方面:多用简单句式,少用复杂句式。

(1)Aseaofmodernbeauty!(h2oplus.com/)

(2)Becauseyou’reworthit.(lorealparisusa.com)

(三)词汇方面:多使用形容词。

(1)Getluminouslooksforholidays,

Wrapyourselfinrubies,

Wrapyourselfinourholidaygift,

Findyourbestface.

(2)Yourlipswillbesmooth,replenishedandindulgedwithsublimeandreshapingcolor.(Lancme)

四、总结

参考文献:

[1]Anderson,M.Socialinfluenceeffectsofadvertisingusinghighlyattractivemodels[D].AlliantInternationalUniversity,2004.

[2]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请客吃放时,菜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食材越珍贵,才能体现主人的慷慨与热情,至于客人能够吃完这些饭菜确不会考虑。相反,如果饭菜恰好够吃,主人将被视作为小气。因此,在传统中国饭桌上普遍存在铺张浪费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

然而,在西方饮食文化当中则十分重视节俭,在盛大的宴会当中也就五六道菜而已,其中上菜也就二三道而已,其他则是陪衬。在平时请客吃饭更是讲究够吃就好。因此,可以看出在西方饮食文化十分重视节俭,不讲排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文化传统。再有,中西方饮食文化上别一个大区别在于就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喜欢坐在一起吃饭,这样才能体现团结、友好的用餐气氛。但是在西方,无论是宴请还是平时一般都采用分餐纸,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一区别。在中国文化当中认为共餐制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就餐氛围,人们通过敬酒等方式,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因此,在中国共餐制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饮食文化则讲究分餐制,各自点菜,各自享受,能够很好的体现节俭用餐的特点,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2结束语

华多是18世纪法国罗可可时期的著名画家。他所创作的瓷器画样《海南岛的女神》,可以说是最能展现中国趣味的西方绘画作品。图中作者所刻画的海神一角虽然是法国女人的形象,但不管是从会话对象的服装造型还是绘画道具等方面,细节处俨然已融入了丰富的中国美学元素,从而使作品由内而外的宣泄出一种中国风情。除此以外,这一时期,在西方绘画领域,饱含中国情调的绘画作品还有很多,如佛兰德斯画家彼得布尔的《地球仪和豪华器皿的静物》、荷兰奥西亚斯贝尔特的静物画《盛在中国碗里的草莓和樱桃等静物》、荷兰画家彼得盖里茨凡鲁斯特拉腾的《有银灯和茶具的静物》、扬丹凯塞尔的《亚洲》等。总而言之,以表现中国题材或通过不同形式来表现中国情调的绘画创作热情在西方国家的广泛传播,很大程度增强了中国绘画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力。

“中国特色”在西方绘画中的表现

中国的水墨风景画向来飘逸典雅、轻盈洒脱、它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也让众多西方画家为之痴迷。怀着对中国绘画强烈的仰慕之之情,他们竞相模仿,尽情发挥,甚至追逐中国画审美品位最终发展成为了西方绘画艺术领域的一种风尚。例如,1328年意大利政府邀请著名画家西蒙尼马尔蒂为锡耶纳市政厅会议室设计壁画。西蒙尼马尔蒂充分汲取了中国宋代以来建筑描绘中的写实手法,弧形的栅栏由近及远依次展开,远远望去犹如一道水波婉转悠长,在半山之间依稀可以看见星星点点的旌旗营帐,作品给观众呈现出了一幅淡然空旷的大自然景观,笔墨间无不凸显出中国特色的创作风格。

收藏在锡耶纳绘画陈列馆的《海中的城堡》,更是富于中国画技的一幅风景画。整幅作品的画面空间并不大,但画家巧妙的运用中国画创作位置错落、疏密相间、深浅映景的绘画技巧,极大的拓宽了画面的视界范围,使得作品呈现给观众的风景却是显得极为广袤。在画面的前景右侧坐落着一座逶迤挺拔的蓝色高山,紧挨着高山的左侧便是一片浅绿色的大海,山的蓝、高与海的绿、宽相对应,山变得更加雄伟壮丽,海则变得更加清澈辽阔。高山的右上方是一湾碧蓝色的湖泊,湖泊旁似有一丛丛树木在那里树立,画面被作者无限的延伸至飘渺的远方……不禁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联想。这正是体现出了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之美,可以说是一幅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精髓的杰出作品。

中国绘画传播为西方绘画的创新提供了精神营养

中国绘画就犹如一棵千百年来的古松,世界各国艺术家在它身上闻到了树脂的清香,触动到郁勃生命的涌流,中国绘画诱发了他们的艺术生命中朦胧昏睡的那一部分,使他们的审美心理结构受到一种苏醒后挑战性的刺激,致使西方一代艺术大师产生了强烈汲取中国绘画艺术营养的渴望。因此,与西方现代化的绘画相比,中国绘画所呈现出的视野更加开阔,绘画技巧也更加精湛,中国画的这些优良特质在西方传播的过程中,也为西方绘画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和创新,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西方绘画家对中国绘画美学思想的的汲取

西方绘画大师在不断探索和学习中国绘画特色的道路上,对中国绘画的了解和认知越来越深刻,尤其是对于中国画讲求内在精神、气韵的传统美学核心思想,更是深有感触,赞叹不绝。它像一条纽带,把中国和西方的艺术联系在一起。法国著名现实主义画家华多在他年轻时曾认真学习和专研过中国的传统画法。因此,从他的绘画作品中,我们或多或少的可以感受到中国画创作的一些蛛丝马迹,尤其是他的《百戏图》所表现出的中国韵味最为浓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线条简约疏散却略带些写意性韵致,与以往西方绘画相比,其显然已摆脱了“形”的创作束缚,而逐渐向中国画的“意境”、“传神”美学思想靠拢。再如他的《发舟西苔岛》,画家为读者幻想出了一幅无忧无虑的爱情王国蓝图,美丽的苔岛上一群男男女女在那里过着纸醉金迷的逍遥生活,蔚蓝的大海映照着郁郁葱葱的树林,金色的霞光笼罩着整个海岸,画面烟波浩渺,到处弥漫着浪漫、诱惑与神秘的意蕴。人们在欣赏图片时,仿佛亲身走进了这一梦幻爱情国度,无不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思想中所强调的“意境美”。

继华多之后,艺术家布歇也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了绘画意境的渲染上。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很大一部分都汲取了中国画的螺旋形构图和漂浮意象,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明显的中国特色。例如他的《垂钓图》,在画面中一位面目慈祥的老人安静的坐在河岸边垂钓。河水清清一同将老人身后的两间中国式老房和天上的一轮红日倒影在水中。一个年幼的小孩为老人撑着伞,旁边的妇人目光凝视着水面,仿佛在思考着什么。一幅淡然幽静的中国式山水画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现代世界艺术绘画领域,中国画的“意境美”、“传神美”等思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西方绘画家所认可。美国画家惠斯勒在观摩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后,不禁对西方绘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美术不应该像西方绘画那样一味的“重叙事”,而应像中国绘画那样“叩出音韵”。他善于从中国画中汲取韵味来丰富自己的画作,因此,从他的《艺术家的母亲》、《瓷器公主》等多幅绘画作品中,我们都不难看出中国画浓烈韵味的存在,其画面意境让人心驰神往,极大的受到西方美术界的一致肯定。

2.西方绘画家对中国绘画造型艺术特色的汲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电影;中外文化交流;翻译;文化差异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审视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加强,许多研究学者都提出了“和而不同”的国家相处原则,也就是说不同地区的民族可以坚持着自己民族的特征与习惯,但是又不能相互独立存在。曾经以色列学者提出的社会多元化理论诠释了这种民族文化共存的局面,认为全球的文化能够相互交叉与部分重合,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不管是各民族之间的边缘文化抑或是中心文化,在如今的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民族都存在着互相交流与沟通的需求,这是发展民族文化的惟一途径。新时期许多西方国家将自己的文化侵入中国,这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撞击。而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局面下,翻译工作也成为两种文化交换的重要途径,例如汉语中出现的许多外来词汇,可口可乐(Cocacola)、猫(modem)、模特(model)等,涉及各种领域。

美国文化学家Gutt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能够依靠“不同语言的相似性”,然而我们在翻译中的许多语言并没有太多的相似性,差异的地方偏多,所以研究学者认为,如果直接翻译来保存源语言中的全部语言特征的结果就是“保存源语言特征来让翻译者为读者引导原来交际者想表达的交流线索”。

二、电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特征

(一)电影中的审美价值及特征

人们的审美活动包括思维、情感等多种活动,而电影翻译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与审美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翻译工作就是审美活动,包含了一定的审美价值。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两地区的受众也存在着一定的审美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无为本,认为一切美感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的,美学理念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们在生活中就能提炼出美感。而西方国家是以有为本的,认为审美是要在生活之上,与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界限,而这种审美理念是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核心之处,我们应当去把握住这种精髓来研究电影翻译工作。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上映的英国电影RedShoes被翻译成《红舞鞋》,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英国的一个跳芭蕾的女孩难以对事业与爱情做出正确的选择,只得选择结束生命的悲剧。虽然我国翻译工作者翻译成《红舞鞋》,能够准确地翻译出电影名称,但是却难以看出深刻的寓意。到了80年代后期,人们将RedShoes翻译成《红菱艳》,翻译者将英国女演员的红色的舞鞋比喻成为我国受众都知道的红菱,因为红菱虽然生活在污浊的泥塘中,但是却冰清玉洁,娇艳动人,尤其是红菱弯弯的角,就像是我国古代女性悲惨的三寸金莲,而这与电影主题不谋而合,可以说《红菱艳》比《红舞鞋》更加能够体现出这部电影的内涵与意境美。风靡一时的美国电影HomeAlone被我国翻译者翻译成为《小鬼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鬼是大人对孩子的昵称,表现出大人们对聪明伶俐、智勇双全的小孩发自内心的喜爱,而电影中敢与歹徒斗智斗勇的小欧文正是符合小鬼的形象。“当家”指的是一个人能够领导全局,而电影中的小欧文一个人在空荡的房间中与两个歹徒斗智斗勇,就像是一个勇敢的大当家的形象。所以电影《小鬼当家》将名称与内容统一起来,并且蕴含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

电影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因此电影名称也包含了许多民族文化元素,我们需要遵循审美原则与文化原则,在翻译工作中尽可能地还原原国家的文化信息,并且用最为贴切的形式来对受众传递。如今电影翻译工作作为新的文学艺术形式,用自身独特的审美理念让更多的优秀的电影跨出国家的界限,让全世界的观众享受了视觉的盛宴,推动了全球的电影艺术发展。

(二)翻译工作的表达差异性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人们的表达与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人注重句子之间的意合,靠词语的顺序来表现内容;而西方国家的人们注重句子的形合,语句的结构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曾经著名的翻译学家傅雷说过,“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形式具有基本的分歧,中国人习惯综合考虑问题,重视语句的暗示、归纳与含蓄,而西方人注重分析,唯恐语句中缺少逻辑性”。虽然中西方的语句中都是基本的主谓宾结构,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思维差异性,所以在基本的句子结构形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英文语句的结构紧凑,词语之间的关系都会明确地表达出来,会使用较多的衔接词语。而汉语的句子多数简单明了,句子松散。动画电影《花木兰》词就具有这些特征:

1.Guard:Wereunderattack!Lightthesignal!有人偷袭,快点烽火。

2.Guard:NowallofChinaknowsyourehere.全中国马上传遍了警报。

电影中的台词十分简单,表现出故事情节的紧迫感,句子中“我们遭到了袭击,马上点信号!”被翻译成“有人偷袭,快点烽火。”翻译成这种四字的短语,并且加上了“快”字,突出了现在情况的紧急,并且让词句节奏对称,而且将信号翻译成烽火,让我国观众迅速理解。在句子2中,如果我们按照英文直译成“现在全中国都知道你来了”就显得力度欠缺,并且难以符合士兵坚毅勇敢的特点与形象,所以翻译成“全中国马上传遍了警报”就显示出果断的语气,并且符合电影表现的内容,还符合汉语的特征。

(三)电影翻译中不同文化的差异性

不同的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与背景,承载了这个国家地区的民族文化,许多地区的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信息,而不同地区的人们很难去理解其他地区的语言,所以我们正确翻译带有地区文化的语言信息就成为电影翻译工作的核心任务。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习惯,而这些不同的习惯都直接影响到语言的使用方式,中西方观众存在着文化方面的差异,所以我们翻译工作者要尽可能地帮助观众去理解电影中蕴涵的文化元素。英国电影《魂断蓝桥》在片头出现这样的配音:

AnnouncersVoice:At11:15thismorning,thePrimeMinister,speakingtothenationfromNumberTenDowningStreet,announcedthatGreatBritainisatwarwithGermany.

翻译1:广播员声音:在今天上午十一点一刻,首相在唐宁街十号对全国群众发表了讲话,宣布了英国与德国正处于交战的状态。

翻译2:广播员声音:在今天上午十一点一刻,首相在英国首相府邸唐宁街十号对全国群众发表了讲话,宣布了英国与德国正处于交战的状态。

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翻译能够翻译出原来电影画外音的表面意思,但是对于唐宁街十号并没有进行背景性的补充说明,许多中国观众不了解英国文化就会莫名其妙。而翻译者在第二个翻译中对唐宁街十号进行了地理文化的补充,让观众们了解到唐宁街十号指的是首相府邸,就能够更方便地理解电影内容。

三、结语

由于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差异,所以在电影翻译中必定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因此在电影翻译中会深深印上社会文化的烙印,凸显出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在这种激烈的文化碰撞中,记录了社会的变迁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当前我国电影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西方诸多优秀电影也不断引入我国,因此会带来更为激烈的文化差异的撞击。我们翻译工作者要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立足于我国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在理解外国电影中的文化后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才能够做好具有艺术性的电影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颖,刘军艳.浅谈电影字幕翻译策略——以电影《卧虎藏龙》为例[J].电影文学,2010(20).

[2]苏玉霞.分析《红楼梦》回目中两个译本的归化与异化[J].文教资料,2010(02).

[3]王登文.改写·批判·重构——从“硬译”看转型期鲁迅对中国新文化建构的探索[J].作家,2010(06).

[4]杨苗苗,赵玉闪.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译[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

[5]汪莹.试从“归化”和“异化”论《必须重视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和《再谈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

[6]杨惠莹,刘蔚馨.从翻译的审美体验角度谈诗歌翻译中文化形象的转换——兼评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2).

[7]秦楠.浅析《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

[8]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中国翻译,2002(05).

[9]刘辉修,王卫利.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过滤现象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07).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翻译

列宁曾经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给文化交流构成了障碍,给翻译造成了困难。重视文化差异,了解民族习俗是翻译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在当今外语翻译过程中,把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在翻译过程中绝对不仅仅是要求语言形式正确,还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语言同文化相辅相成,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烙印加到语言上。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一般人可能懂得说语言,却往往不懂

得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真正的外语人才却可以看到这背后深藏的秘密,这是因为他对所学外语的文化底蕴有深厚的认识,他不会只停留在语言层面上去简单的学习,而是去多了解西方文化习俗,从中挖掘出语言暗藏的文化背

景。

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因此,英语学习不能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还应扩大人们的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既然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所以语言得体性――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例如,英语SheisaCat。无法对译为“她是一只猫。”因为中国文化里“猫”同“包藏祸心的女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而在西方却是关系密切。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

1.理解和思维方式不同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理解和思维方式,英汉两个民族也不例外,在观察,理解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同一事物,往往因理解不同,而产生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对颜色词的理解和使用,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的所指是完全一样的,但由于理解的差异,使其文化含意完全不同。如:

blacktea红茶

bluefilm黄色影片

greenwithenvy红眼病(嫉妒)

awhiteday吉日

blue-skymarket露天市场

greyincome灰色收入

hottravelroute黄金线路

whitelie善意的谎言

lovepea红豆

bluetooth蓝牙

beauty红颜

yellowlivered胆小鬼

逻辑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如:HeloveshiswifeandsodoI.如果直译为“他爱他的妻子,我也爱。”那就会存在误解,你也喜欢别人的妻子。因为西方人生活节奏较快,讲话喜欢用短句子,因此应避免使用长句子或者罗嗦的句子,对方会听得不耐烦,就尽量用简短易懂的白话英语,用字越少越妙。正确的译文应是“他爱他的妻子,我爱我的妻子。”而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其思维方式是整体优先式。所以我们在翻译时就要注意词语的增减和句子顺序、结构的调整。如:

(1)原文:我国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

译文:Chinesethinkersofthepre-Qindays(over

2,000yearsago)advancedthedoctrine“lov-

ingpeopleandtreatingneighborskindlyaremostvalu-

abletoacountry.”

(2)原文:Beautyisintheeyeofbeholder.

译文:情人眼里出西施。

(3)原文:ltisnogoodeatingtoomuch.

译文:吃的太多没好处。

2.历史背景不同

综上所述,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互相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唯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鸿沟,从而使翻译中的问题迎刃而解。所以简单地说,翻译就是把原文的意思在译文中表达出来。但是这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在翻译的实践中,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从而掌握它们的特点,并运用这些特点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单其昌:《汉英翻译技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庄绎传:《英汉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关键词:中西文化中西电影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1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教认为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就验证了“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强者拯救自己,伟人拯救他人。安迪给其他狱友带来希望,也拯救了他们。

2佛教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文化;思维模式;英语议论文;写作构思;文化差异

二、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上的表现

(一)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地域文化方面的表现

中西方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在彼此地域中生活的民族不同,对同一个事物和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也不同。中国气候四季分明,大陆性气候中夏天是最为炎热难熬的季节。而西方的英国夏天却是温和舒适的季节。所以,面对“夏天”一词,中国人马上会想象到酷暑难耐的样子。而西方面对“夏天”一词,就反应出一种舒适宜人的感觉。虽然这仅仅是地域差异中一个小小的例子,却折射出两种地域的差异性。地域的差异,带动思维模式的差异,就如同样是“夏天”,对其的感受却大相径庭。因此在英文的写作构思时,要充分考虑到双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二)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风俗习惯文化方面的表现

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相差较远的风俗习惯。就如同“春节”和“圣诞节”,一个是属于中国的最重要的节日,一个是源于西方的重要节日。中国饮食习惯用匙和筷,西方则是刀和叉。中国崇尚礼仪,认为“左尊右次”,这一点对西方而言,是难以理解的。对各国而言,风俗习惯都是复杂的。不同的风俗习惯,影响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英文写作时,要尊重西方独有的风俗习惯。

(三)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宗教文化方面的表现

三、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在英语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表现

(一)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词汇上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上有着不同的偏重。也因此,汉语中动词在句子中应用较多,而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用名词多于动词,比较静态化。所以我们在写作中,要想接近西方风格,就尽量用名词来表达汉语里用动词要表达的意思。汉语追求一种语言的韵律,内容结构间的协调。又包含很多修辞方法,一些意义重复的词语被多长使用。而英语强调的是简洁,流畅,具有逻辑性。西方国家的用词要求简明扼要,避免复杂冗长。这点在英语议论文的写作中要有足够的重视。

(二)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

英语的句子中必须使用连接词,以体现句子的完整性。而汉语则着重于句子本身的意义。汉语句子本身不以主语为中心,而是以句子表达的意义为主题。而英语则是要求突出主语,不能将其省略。汉语中多采用主体的思维方式,常用人称来作为主语,运用主动语态。英语则对主体和客体有严格的区分,常用物称来表达事情,被动语态使用较多。因此,在英语议论文的写作中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差别,避免汉语主题的思维模式对英语的句子完整性造成影响。

四、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减少中式思维模式的方法。

如何减少中式思维模式对英语议论文写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我国西方语言写作中长期探索的问题。针对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性,提出以下减少负面影响的方法。

首先,应该加强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学习,融入西方各方面文化的认知。除学习英语语言本身之外,对西方的自然地理,风俗习惯,人文风情加以了解。熟悉英语本身的语言背景。尤其重视英语的思维方式的锻炼,明确英汉两种思维的差异性,在写作中摒弃汉语的思维模式。其次,在写作中重视英文论文的结构和风格,做到论点鲜明,论证有力。不冗长,不繁杂,注重结构的紧凑。再次,充分利用范本来进行模仿写作,研究英语论文范本的结构,句型和词汇的运用,培养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拓宽写作思路,锻炼英文的思维模式。同时多阅读英文资料,强化英文的思维模式,发现和学会英语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平时注重英语思维的模仿练习,培养英语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对汉语进行准确的翻译,也可以为论文的写作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满足对写作在实践中的需要。

五、结语

写作对语言方面涉及很广泛,不仅包括语言的表达,还有思维方式等多种方面的能力。英汉之间的各种文化差异,决定了中心思维模式的差异,极大影响了英语议论文的构思。在今后的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要增强文化间跨越的意识,减少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写出让西方人民理解和认可的英语议论文。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文化维度模式理论第三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因为交际本身在扮演着传递文化价值观的角色的同时,也直接受到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产生变化与形成不同的形态。文化价值系统是评估一群人行为的理想或标准,它代表一组经由学习获得的法则,这些法则是用来解决文化所碰到的问题与如何做决策的依归。

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具有很强的传承性特征。但是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西方交际的不断深入,文化价值观逐渐呈现出适应性调节的变化性特征。当代大学生接受着中西方文化的熏陶,思维活跃,观念创新,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广泛的移民潮,以及多元文化的发展,中西方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因此,一味地强调中西方在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只注重差异比较研究,不仅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反而会阻碍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我们可以看到Hofstede的五个文化维度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文化间的交流而不断变化着的。当代中国大学生代表着最先进最前沿的思想,在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下,他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可以代表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趋势,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带来全新的动力。

由于主文化和客文化的不同,主文化又无法适应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进而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主文化与客文化的新的文化体系。但是第三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在选择和树立文化价值观时并不能够准确甄别某种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因此他们在选择和树立文化价值观时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作为高级人才培养机构的大学有必要提出系统的、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方案,引导大学生在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交融和冲突的过程中,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这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融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陈东平.以中国文化为视角的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研究及其评价[J].江淮论坛,2008(1).123-127.

[2]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65-175.

[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第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李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迁及原因探讨[J].学理论,2009(12).207-208.

[6]李侨.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与相互理解[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理工大学英语系,2005.

[7]刘畅.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英语系,2007.

[8]刘长远.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文化价值观变迁研究―中国青年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演变[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008.

[9]潘,张子刚.从中国文化看霍氏文化研究的不足[J].湖北社会科学,2003(7).22-23.

[10]彭世勇.霍夫斯塔德文化价值理论及其研究方法[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1).95-99.

[11]彭世勇.Hofstede跨文化交际理论中个人主义层面质疑[J].汕头大学学报,2009.25(4).54-58.

[12]石健.转变中的价值观――中美价值观比较[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004.

[13]施建亚,杨燕,孙妍.论西方文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25-29.

[14]王莉.中美价值取向比较研究――差异性与相似性[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英语系,2003.

[15]王巍.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深层文化的拒斥与融合[J].学术交流,2008(12).37-39.

[16]谢衡晓.从Hofstede的文化视角看中国文化在创新中的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7(1).27-29.

[17]许力生.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87-97.

THE END
1.沐浴露造句好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4年的沐浴露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28条沐浴露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沐浴露造句 1、用于沐浴露护肤品可使皮肤滑爽而不油腻,皮肤不紧绷。 2、下雨心别烦,换个角度看雨天,雷声是振奋剂,闪电是手电筒,雨点是欢乐豆,雨丝是遮阳幕,雨水是沐浴露,雨声是琵琶颂雨...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abc6743ac9abc67/
2.经典化妆品的广告语广告语录网络文章你的光彩来自我的风采(沙宣洗发水)化妆品广告语 凉舒爽,全家共享(六神特效沐浴露)化妆品广告语 清...https://bbs.openke.cn/thread-443763-1-1.html
3.也谈广告语中的修辞手段.doc这则六神特效沐浴露广告语,仿拟“六神无主”便于记忆。3.“Wearingisbelieving.”这句LOVABLE内衣广告语仿拟英语习语“Seeingisbelieving”,朗朗上口。五、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巧妙地利用同音异义或同形异义现象,使得...https://m.taodocs.com/p-817553164.html
4.“福临门”滋润为全家操劳一年的双手:活动期间购买福临门食用油1...小明在奶奶家住过几天,他还写了一则作文,下列符合事实的语句有( )个 A. 1 B. 2 C. 3 D. 4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承包人可承担__的材料价格风险,__的施工机械使用费的风险。 A. 5%以内,10% B. 5%~10%,10%以上 C. 至少5%,10% D. 5%~10%,10%以内...https://www.shuashuati.com/ti/8d05396cb77942f59f8369de2b21a221.html?fm=bd64176a322c4bfa55c88e85a244676a28
5.国外创意沐浴露广告,极具创意的广告不仅让...来自广告也疯狂...国外创意沐浴露广告,极具创意的广告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也能通过广告创意很好地传达品牌意念,并且过目不忘。 ?收藏 482 80 ?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设计美学博主 ü 简介: 创意改变世界! 更多a 微关系 他的关注(444) ...https://weibo.com/1756667731/xq0tUvbST
6.国外创意沐浴露广告国外创意沐浴露广告 极具创意的广告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也能通过广告创意很好地传达品牌意念,并且过目不忘。 国外某品牌的这款沐浴露广告很显然就做到了这一点。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727/08/190539_226698156.shtml
7.沐浴露广告图片沐浴露广告设计素材红动中国素材网提供48个沐浴露广告图片、沐浴露广告素材、沐浴露广告背景、沐浴露广告模板、沐浴露广告海报等PS素材下载,包含PSD、AI、PNG、JPG、CDR等格式源文件素材,更多精品沐浴露广告设计素材下载,就来红动中国,最后更新于2023-09-20 10:00:30。https://so.redocn.com/guanggao/e3e5d4a1c2b6b9e3b8e6.htm
8.沐浴露营销的策划活动.docTITLE 沐浴露营销策划书 第 PAGE 43页 班级:06精化3班组别:第六组小组成员:赛博 钟巧巧 林真铌 张洁莹 黄柳琴 班级:06精化3班 组别:第六组 小组成员:赛博 钟巧巧 林真铌 张洁莹 黄柳琴 TITLE 沐浴露营销策划书 目录 TOC \o 1-1 \h \z \u 一、行业背景分析 1 二、营销https://m.book118.com/html/2020/1020/5131121231003012.shtm
9.沐浴宣传广告图片沐浴宣传广告素材沐浴宣传广告模板免费下载六图网为您提供沐浴宣传广告设计作品免费下载服务,您还可以找到沐浴宣传广告图片、沐浴宣传广告素材、沐浴宣传广告模板等设计素材,我们为您提供沐浴宣传广告图片下载,沐浴宣传广告模板下载、沐浴宣传广告素材下载等服务!https://www.16pic.com/sucai/9819521.html
10.叶璇沐浴露广告意识全裸肌肤娇嫩幼滑叶璇沐浴露广告意识全裸 肌肤娇嫩幼滑 叶璇最近为某品牌沐浴露拍摄全新一辑广告,绝对是挑战极限,对于这次破天荒大胆演出...https://ent.sina.cn/qt/2006-04-21/detail-iawzunex8293243.d.html
1.沐浴露经典广告词170句沐浴露广告词 沐浴露经典广告词170句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广告词吧,广告词可以增加产品或品牌的附加值。广告词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沐浴露经典广告词170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强生的婴儿沐浴露:“给您婴儿般的肌肤”...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ziliao/350061.html
2.沐浴露经典广告词120句沐浴露经典广告词120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广告词吧,广告词是一则广告的核心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什么样的广告词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沐浴露经典广告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https://www.yjbys.com/guanggaoci/927707.html
3.顶尖文案必修课:用文字,把这支笔卖给我(3)Old Spice沐浴露 闻起来很男人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4)知乎 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5、刻意超乎常理、营造悬疑感 人类在听到超乎常理的事情时,一开始会感到惊讶,接着会变得很想知道理由。也就是所谓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1)Keep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42855.html
4.经典的广告语2030条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广告词吧,广告词是为了加强诉求对象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印象而在广告中长期、反复使用的简短口号性语句。究竟什么样的广告词才是好的广告词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的广告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微笑https://www.jy135.com/guanggaoci/2378986.html
5.企业的广告投放技巧9篇(全文)这是一则滴露沐浴露的广告。本体是女人的肌肤“skin”,喻体是“petal”。这则广告把女孩子的肌肤比喻成鲜嫩欲滴的花瓣,暗示消费者,用了这款沐浴露,皮肤会像花瓣一样润滑。 三、化妆品广告中隐喻的汉译——归化与异化 广告中隐喻的翻译,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应以翻译的文本和目的而定。就国外化妆品广告来说,他们...https://www.99xueshu.com/w/ikey7mbggwvp.html
6.国庆中秋节日促销广告语句160句国庆中秋节日促销广告语句160句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句子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从语气上分,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庆中秋节日促销广告语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https://www.ruiwen.com/guanggaoci/1503374.html
7.最吸引人的沐浴露广告宣传词(共6篇)篇1:最吸引人的沐浴露广告宣传词 优秀洗护用品广告词 1.用“采幽”私处沐浴护理液——安心、顺心、开心。 2.精彩(采)无忧(幽)新生活。 3.采幽呵护,健康幸福。 4.我采幽,乐悠悠。 5.私密呵护,采幽亲力相助。 6.采于长白山,幽然浴清香。 7.轻轻松松用采幽,干干净净做女人。 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860368.html
8.沐浴露广告顶尖文案美肤养润系列的沐浴露广告以其顶尖文案展示了多款产品独特的魅力,每款都注重深层清洁与滋润,为不同肌肤提供定制化的呵护。 首先,海马香水清盈沐浴露,深入清洁肌肤,带来柔嫩滑顺感,其丰富的泡沫和持久的海马香水香型,让浴后体验清新舒爽。配合海生源护肤产品,效果更佳。 https://www.xkyn.com/na/endadrrnfnanrssabnf.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