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家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机器人及方法,旨在解决帮助老年人搬运物品的产品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机器人,所述家用机器人包括基座、旋转轴、垂直部件、升降部、机器手臂、移动轮及机器手臂挂钩,其中,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垂直部件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垂直部件内设置有滑轨,所述升降部设置于所述垂直部件的滑轨内,所述升降部从所述垂直部件侧壁的边框伸出,所述升降部两端分别各与一个所述机器手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机器手臂挂钩设置于所述机器手臂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家用机器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垂直部件的上方位置的斜型部件。
优选的,所述斜型部件为拱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家用机器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上方位置的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家用机器人包括座椅、安装孔、安装螺钉、脚部放置部及夹具,所述座椅安装于所述家用机器人的基座上,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家用机器人的基座的表面,所述安装螺钉设置于所述座椅的底部,所述安装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固定所述座椅,所述脚部放置部设置于所述座椅的前方底部位置并贴合于所述家用机器人的基座。
优选的,所述机器手臂为楔子型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机器人及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如下技术效果:家用机器人帮助老年人搬运物品,增加了家用机器人的使用场景,提高了家用机器人的使用效率,方便了老年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家用机器人较佳实施例的正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家用机器人较佳实施例的俯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家用机器人较佳实施例的右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家用机器人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参考图1-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家用机器人较佳实施例的正透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家用机器人较佳实施例的俯透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家用机器人较佳实施例的右透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家用机器人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所述家用机器人包括基座40、显示器4、旋转轴5、斜型部件6、垂直部件7、升降部8、机器手臂9、机器手臂挂钩10、移动轮11、座椅12、安装孔13、安装螺钉14、脚部放置部15及夹具16。
其中,所述旋转轴5设置于所述家用机器人的基座40上。
所述显示器4设置于所述旋转轴5的上方位置。所述垂直部件7设置于所述旋转轴5上,具体地说,所述垂直部件7穿过所述旋转轴5。
所述斜型部件6设置于所述垂直部件7的上方位置。所述斜型部件6为拱形结构。
所述垂直部件7内设置有滑轨(图中示出),所述升降部8设置于所述垂直部件7的滑轨内,所述升降部8可以沿所述滑轨上下移动。所述升降部8可以是,但不限于,剪叉式升降机及导轨链条式升降机。所述升降部8从所述垂直部件7侧壁的边框伸出,其中,所述升降部8两端分别各与一个所述机器手臂9的一端连接。每个机器手臂9的另一端设置有机器手臂挂钩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器手臂9为楔子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5用于旋转并带动所述显示器4、旋转轴5、斜型部件6、垂直部件7、升降部8、机器手臂9及机器手臂挂钩10旋转。
所述移动轮11安装于所述家用机器人的基座40下方位置。
所述座椅12安装于所述家用机器人的基座40上,所述安装孔13设置于所述家用机器人的基座40的表面,所述安装螺钉14设置于所述座椅12的底部。所述安装螺钉14穿过所述安装孔13并固定所述座椅12。
所述脚部放置部15设置于所述座椅12的前方底部位置并贴合于所述家用机器人的基座40,所述脚部放置部15为铲型结构。所述夹具16设置于所述椅子12内并将所述脚部放置部15固定于所述椅子12内。当用户坐于所述座椅12上时,用户的脚部放置于所述脚部放置部15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座椅12为可选的部件,也就是说,所述座椅12可以省略。若所述座椅12省略,则所述安装螺钉14、脚部放置部15及夹具16同时省略。
所述家用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为:用户将所述物品放置于所述家用机器人的机器手臂9上,之后所述家用机器人提取所述存储箱至用户所在的位置。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或遥控终端)与家用机器人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用户终端控制家用机器人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家用机器人与侧壁带通孔的存储箱配合,所述存储箱内放置用户的物品,所述家用机器人移动至带通孔的存储箱(图中未示出)的位置,并通过所述机器手臂9穿过所述存储箱的通孔,升降部8控制所述机器手臂9升高预设高度并提取所述存储箱,使得所述存储箱的重量压在所述机器手臂9上,之后所述家用机器人提取所述存储箱至用户所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