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日,中国—尼加拉瓜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协定于2023年8月31日签署,是中尼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里程碑,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双边贸易投资合作潜力,推动合作提质升级,更好造福两国企业和人民。现主要从论文与报刊两方面探讨自贸协定的经济效应,有关自贸协定的最新学术研究内容,主要有“RTA环境条款的福利效应”“数字贸易规则的红利”与“RTA的数据跨境流动效应”等,报纸方面则主要探讨了“新的一年,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继往开来,奋进新征程”等观点,详见如下:
一、论文
(一)RTA环境条款的福利效应
研究内容:本文基于2001—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RTA环境条款对出口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
研究结论:第一,RTA环境条款显著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污染排放强度,提升了出口企业的环境绩效。且这一作用为环境条款本身的直接效应,非RTA在经济增长、贸易扩张和技术溢出方面造成的间接效应。在控制系列固定效应、改变聚类层级、剔除企业预期效应、企业自选择效应并调整企业污染强度代理变量后,结论依然稳健。第二,异质性分析发现,环境条款对出口企业环境绩效提升作用在非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和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更为突出。在环境条款内容方面,环境合作与公众参与相较于其他条款内容能更有效地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第三,机制分析表明,环境条款无法降低出口企业的污染排放绝对量,但通过降低污染排放的产出弹性,使得污染排放与产出逐渐脱钩,从而降低了企业污染排放强度,提升了企业环境绩效。这一过程的两个重要渠道是出口企业的清洁技术升级与能源效率提升。
研究政策:第一,积极参与高水平RTA谈判,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环境条款作为环境保护和贸易自由化协调发展的新型解决方案,纳入高水平RTA谈判是大势所趋。第二,做好内外联动,加快出口企业绿色转型。在对接外部RTA环境条款的同时,地方政府可以积极服务关键共性治污和减排技术的研发,推动绿色科技创新成果转换,并推广典型绿色出口企业标杆经验。第三,主动参与国际绿色规则制定。国际规则制定将是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承担与中国国家地位相应的国际责任的重要内容。
(二)数字贸易规则的红利
[1]李丹,孟恒宇.数字贸易规则深化带来环境红利了吗——基于贸易隐含碳视角的考察[J/OL].国际经贸探索:1-19[2024-01-23].
研究内容: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世界42个主要经济体MRIO及环境账户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贸易规则深化对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研究结论:研究表明:(1)数字贸易条款深度的提升具有明显的减排效应,其能够通过强化双边价值链关联、加强制造业服务要素投入替代、加强数字中间品进口绿色技术溢出对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2)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数字贸易条款对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数据流动类条款减排效应最强,贸易环境类条款次之,隐私保护类条款作用效果最弱。数字贸易规则总体完善对污染密集型行业和非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减排效果更为明显。
(三)RTA的数据跨境流动效应
研究内容:本文以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下合作建立的“中国-新西兰原产地电子信息交换系统”为例,考察海关信息的跨境流动对于国际贸易中增值税逃税的抑制作用。
研究结论:第一,理论分析认为,相比于非消费品,消费品在进口时更有可能逃避增值税,因为其更靠近终端消费者。这一猜想得到了经验数据的印证,消费品类别的逃税规模(新西兰报告出口减去中国报告进口)显著高于非消费品类别。第二,实证研究发现,海关信息交换能够显著抑制消费品类别的进口逃税,这一结论在多种检验下均保持稳健。第三,机制分析发现,海关信息交换降低进口增值税逃税规模主要是通过抑制低报价格渠道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抑制低报数量或者错标产品类别渠道实现的。
二、报纸
基于报刊方面的研究,则主要发表了“新的一年,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继往开来,奋进新征程”等观点。详见如下:
(一)新的一年,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2]张矜若,曹师韵,樊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N].人民日报,2024-01-09(003).
2024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迎来生效实施两周年。作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里程碑式成果,RCEP是区域国家共享发展机遇的生动范例。两年来,区域贸易成本大幅降低,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更加紧密,受益民众范围不断扩大……RCEP持续推动区域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发展繁荣注入强劲动力。随即迈入生效实施的第三个年头,RCEP区域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在各成员国的共同推动下,RCEP将进一步促进区域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为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提供强劲动力。
(二)继往开来,奋进新征程
[1]邱海峰.更多“零关税”来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1-09(006).
(1)1月2日,武汉海关所属武昌海关为赤壁雅源贸易有限公司签发一份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该企业出口至尼加拉瓜的纺织面料凭证可享进口国关税减让约1.8万元。这是湖北省首份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
(1)1月2日,据陕西自贸试验区官网消息,近日,西安市自贸办出台《推进自贸试验区和秦创原联动发展的若干举措》,持续推动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更好融合发展。
(1)1月4日,据河南省自贸办消息,河南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近日公布,包括“区港一体化”在内的15项创新性较强、实践效果较好的案例上榜。
(1)1月2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进口交通工具及游艇管理办法(试行)》,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1月5日,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举行成立三周年新闻发布会,通报海南自贸港知识产权法院运行三周年工作情况,并发布2023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3)1月6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行,本次共发布6项制度集成创新成果。
(4)1月8日,海南省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海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提出打造“一区(绿氢产业示范园区)、两平台(氢能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多基地(场景应用示范基地)”的氢能产业发展空间格局,逐步在交通、航天、化工、能源等领域实现应用推广。
(5)1月8日,三亚市人民政府发布《三亚市促进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加快三亚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内外资企业在三亚设立总部,加强各类总部企业聚集,促进三亚市总部经济发展。
(6)1月上旬,海南省知识产权局、海南省市场监管局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试行)》,依法推进实施知识产权严重失信主体失信惩戒工作。
(7)1月11日,一架由泰国亚洲航空公司运营的空客A330飞机平稳降落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该飞机将在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内接受由海航技术旗下大新华飞机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专项维修服务。此次进境A330宽体机专项维修服务为海南自贸港迎来的首单泰国进境飞机维修业务,也是2024年首单进境飞机维修业务。
(1)1月1日,在刚刚投产运营的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青岛片区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作业现场,“新泉州”轮最后一个集装箱顺利装船,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0.2自然箱/小时,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第十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这印证了新技术在作业中的优势,充分彰显了我国自动化码头领域的科技实力,助力实现港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1月1日,才企综服集团自有数据资源——青岛片区市场主体和人才服务数据,经深度治理和脱敏后,在全国数据资产登记服务平台登记确权。此次登记的数据资产涵盖2023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超过300万条高质量数据,经全国数据资产登记服务平台多次论证评估,最终获发全国唯一身份编码并通过区块链存证,明确相应权属,固化权属状态。
(3)1月2日,济南片区内龙头企业山东财金创投公司联合山东省化工产业龙头企业京博集团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共同设立海南山财股权投资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此基金是山东省财金集团首只成功申请省外政府引导基金出资的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填补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通过子基金投资化工新材料领域的空白。
(4)1月3日,位于烟台片区的“天津大学·明石致远石墨烯(纳米)材料联合实验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由石墨烯材料制成的功能性半导体。这是开启石墨烯芯片制造领域大门的重要里程碑,为高性能电子器件带来了全新的材料选择。
(5)1月4日,位于山东烟台片区的山东创瑞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的增材制造领域国际标准获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立项批复,标志着首个增材制造领域的国际标准在烟台片区启动实施,对增材制造产业的数据安全保护、技术标准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6)1月上旬,首个年捕集利用15万吨二氧化碳项目在烟台片区投产,为胶东半岛构建完整的CCUS产业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示范效应。
(7)1月上旬,搭载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采购货物的油轮近日靠泊青岛片区青岛港油港公司董家口港区,并将通过转水作业的方式分批陆续运送到炼厂,标志着青岛港成功开辟“青岛-黄骅”液体散货全程物流新通道。该航道的开通,是青岛片区完善海铁联运、河海联运和集装箱“多式联运”模式,深化海港、河港、陆港、空港“四港联动”发展又一探索。
(8)1月上旬,山东省商务厅联合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药监局、青岛海关、济南海关联合发布《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试点方案》,明确将根据“创新体制机制、守牢风险底线、提升便利水平”原则,建立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完善全流程监管,进一步提升进口便利化程度与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通关便利化水平。
(9)1月11日,两院院士评选2023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会在烟台举行,会上现场发布了2023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创新成果提名榜单。
(1)1月3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连云港市港口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办法》,将于2024年2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地市级港口基础设施维护管理规范性文件,是对交通强国战略和打造“水运江苏”等国家和省级层面政策的积极呼应,是提升港口基础设施管理能力、保障设施安全、发挥设施效能的主要举措,是发挥连云港港口基础设施管理示范作用、提升行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对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月4日,连云港港昼夜吊装风塔34件,较历史纪录提高5件,为连云港港打造区域性滚装件杂货进出口集散中心集聚发展动能。
(3)1月8日,满载40万吨级矿石散货船“山东大仁”轮迎着朝阳靠泊在主港区7号锚地。这是继去年12月份“巴西矿石”轮靠泊港口以来,连云港市迎来的第二艘满载40万吨级“巨无霸”,一举刷新了连云港港自开港以来的船舶最大载货量记录。自30万吨级航道竣工验收后,40万吨级船舶常态化靠泊,充分释放了连云港深水大港潜能,提升了港口整体竞争力。
(3)1月上旬,广西北部湾银行钦州分行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某纸业公司办理3900万元电费保函项下电费证业务,标志着首笔电费保函项下电费证业务落地钦州港片区。
(4)1月15日,一列满载纤维板的24505次中越跨境集装箱货物列车,从南宁国际铁路港发往越南河内安员站。这是广西开行的首趟全列运输纤维板出口越南的货物列车。
(1)1月4日,石家庄海关所属正定海关为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出口到尼加拉瓜的一批农药签发中尼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该企业凭证可享进口国关税减让约1.5万元。这是今年1月1日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后,河北省签发的首份中尼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
(2)1月12日,雄安新区重要对外开放平台——雄安综合保税区(一期)正式通过由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7部委组成联合验收组的实地验收。这标志着雄安综合保税区即将封关运营,朝着建设开放型经济创新平台迈出重要一步。
(1)1月1日,一趟满载10柜小家电集装箱的货运班列从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站驶出,将经由满洲里口岸发往俄罗斯莫斯科。这是黑龙江省交投集团首次采用以销定采、物贸一体化模式运输小家电出口,也是首次借助集团自主研发的“龙贸通”中俄国际物贸综合服务平台统筹线上线下各方资源,运用海公铁多式联运方式发运的首单小家电出口贸易。
(2)1月3日,130余名旅客从中国黑河水运旅检口岸乘国际大巴车出发,通过浮箱固冰通道前往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这是2024年中国黑河与俄布市双方首次开通浮箱固冰通道客运运输,预计1月9日将开通货运运输。
(4)1月12日,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与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通过视频会议形式,举办黑龙江省·海南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云签约仪式,共同签署了《黑龙江省·海南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框架合作协议》。
(1)1月9日,红河州科学技术局与红河学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科技创新合作翻开崭新篇章,更好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红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1月10日,云南省新媒体协会与昆明誉恒软件基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在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运营“云南省数字新媒体产业园”,合力打造7.6万平方米规模的数字新媒体产业集聚区、生态区、服务区。
(3)1月上旬,云南阅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该公司第一批申请零部件B737-NG驾驶舱座椅导轨也同时获得生产批准。两份批准文件意味着云南阅众航空获得了业内极为可贵的航空零部件设计生产资格,填补了云南民航零部件设计制造行业空白。
(4)1月上旬,位于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的万纬昆明经开区国际进出口贸易港开业,这将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物流企业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1)1月3日,据开放北京公众号消息,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发布《北京未来科学城“两区”重点园区(组团)“管家式”企业服务机制实施方案》《北京未来科学城“两区”重点园区(组团)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北京未来科学城“两区”重点园区(组团)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三项制度。
(2)1月10日,美国自然人投资者在京投资设立的可超(北京)音乐有限公司在北京朝阳区顺利领取营业执照,这是北京首次通过“线上采集面部信息”方式完成持“外国(地区)护照”的投资人进行在线身份认证,标志着朝阳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外籍自然人投资者通过全程网办完成企业设立登记。
(3)1月上旬,《朝阳区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发布,高标准推进朝阳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促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4)1月上旬,通州区政务服务局、区人力社保局通过“一业一证”集成办理,为中企金桥(北京)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颁发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综合许可凭证。这是北京市首张在“两区”一站式服务中心颁发的该类综合许可凭证。
(5)1月上旬,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综合保税区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6)1月上旬,中关村道依茨氢气内燃机合资项目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签约落地,实现2024年首个重点外资项目“开门红”,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未来将推动国际氢能前沿技术在中国落地,完善北京经开区氢能产业生态,促进强链补链。
(8)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司(企业)债券市场正式开市,标志着高质量建设北交所迈出新步伐。
(1)1月3日,长沙县电力工作推进会议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化合作协议、新型电力系统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深化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签约仪式上,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临空管理委员会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沙供电分公司签署《新型电力系统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深化合作框架协议》,长沙县人民政府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沙供电分公司签署《长沙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化合作协议》。
(2)1月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南省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若干措施》。
(3)1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与湖南省商务厅签署《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探索建立税务、商务工作协同机制,合力推动湖南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4)1月4日,郴州市2024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高新区分会场举行,共有28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达44.37亿元。
(6)1月11日,由郴州自贸片区、高新区管委会主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郴州市分行承办的银企对接活动暨融资集中签约仪式举行。郴州自贸片区内11家企业与邮储银行进行了签约,签约授信金额达53.15亿元。
(7)1月13日,郴州自贸片区、高新区与上海中产云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数智化招商服务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双方在市场化招商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出了坚实一步,并将进一步加快园区市场化招商改革步伐,推动园区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8)1月15日,湖南城陵矶新港区2024年第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此次共有15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232亿元。此次签约项目分布领域广,产业链条全,项目分布在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总部经济等各领域,进一步丰富了新港区经济业态。
(1)1月9日,合肥片区高新区块与安徽巨弓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巨弓科技下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总部项目签约活动。
(2)1月上旬,工商银行芜湖分行为芜湖片区某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发放安徽省首笔、同业唯一的个性化产品“快速成长接力贷”3000万元。
(3)1月上旬,芜湖航空产业园迎来“开门红”,园区企业自主研发的XF2-T螺旋桨成功获得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国内首张通航螺旋桨型号合格证(TC证),这标志着我国“螺旋桨国产化”行业进程又向前迈出坚实一步。该产品不仅是国内首款通航螺旋桨取证项目,同时也是第一款在3年内完成型号合格审定工作的项目。
(1)1月3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出口汽车产业园在喀什经济开发区启动运营。达产后,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出口汽车产业园将借助一站式、网络化和信息化服务,每年为社会节约汽车国际物流费用1亿元,每年实现外贸额超200亿元。
(2)1月3日,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高新功能区块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当天,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签约5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涉及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和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并与5家内外贸重点企业达成合作,与10家银行金融机构签约政银合作,第二批入驻高新功能区块的10家重点企业领到营业执照。
(3)1月7日,昌吉回族自治州举行新年首场“链”上昌吉·融入“丝路”品牌招商产品对接活动,22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
(4)1月9日,新疆新能源新材料协会正式成立。当日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新疆新能源新材料协会章程(草案)》《新疆新能源新材料协会会员会费收取标准》。
(5)1月9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4年招商推介暨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阿图什市举行,签订招商引资项目31个,签约金额302.92亿元,涉及矿产资源开发、新材料生产、数字智慧农业建设、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
(9)1月12日,两辆悬挂有TIR标识牌的运输车辆满载进口货物抵达喀什综合保税区。这是全国首票自塔吉克斯坦进境的TIR货物。
(1)1月3日,海关总署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综合保税区进出区管理的公告》(2023年第200号),旨在优化综合保税区卡口管理,提升企业的获得感。
(5)1月9日,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签署《修订香港与东南亚国家联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第一议定书》,更新原协定的特定产品原产地规则,将涵盖的产品类别由200多项增至接近600项。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加拉瓜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这是中尼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里程碑,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双边贸易投资合作潜力,推动合作提质升级,更好造福两国企业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