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多位读者向本报反映,一些浴室张贴告示,婉拒老人单独就浴,让偏爱泡澡的老年人无所适从。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老人遭遇“洗澡难”
在城区一家浴室门口,78岁的刘大爷与浴室工作人员软磨硬泡:“请照顾一下,让我洗个澡。”浴室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告示说:“浴室有规定,老年人洗澡必须有人陪。”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多年来的习惯。可如今,我们老年人要想泡个澡,不容易……”刘大爷告诉记者,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让他们陪浴不现实。73岁的邓大爷说:“夏秋两季好对付,在家里用太阳能的水冲一冲就好了。到了冬天,在家洗澡就成了大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多位老人表示,他们几乎都被浴室下过“逐客令”。对他们而言,冬天在浴室里洗把热水澡,已是一种“奢侈”。
浴室患上“恐高症”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宁愿不挣这份钱,也不愿每天提心吊胆……”面对记者采访,城区多家浴室老板的顾虑大同小异。
“老人单独到浴室洗澡风险大,如果发生了意外,救都来不及救。”东方红路一家浴室老板告诉记者,澡堂里湿滑,老人腿脚不灵便,极易摔倒。引江路一家浴室老板说:“一些老人看上去挺健朗,但说不准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暗病。澡堂里蒸汽多,氧气不足,老人又特别喜欢闷池子,如果昏倒在浴池内,浴室就摊上大事了。”
记者了解到,城区多家浴室普遍患上了“恐高症”,为避免惹祸上身,一张告示把“麻烦”推给了老人:如果无人陪同,婉拒老人单独就浴。
建议增设“助浴点”
一方面,老人洗澡,无人陪同;一方面,浴室自保,婉拒老人。如何化解这一难题,似乎进入了两难境地。
“浴室也想做生意,但浴室也有难处,是有教训的,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想办法。”区沐浴协会会长朱家林告诉记者,北园、繁荣等浴室为浴客购买公共责任险,以降低经营风险。一些浴室还配有速效救心丸、创可贴和十滴水,以备应急之需。
“彻底破解老年人洗澡难问题,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朱家林建议,可借鉴泰州、南京、苏州等地做法,将建设老年人助浴点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采用政府补贴的形式,对助浴点进行适老化改造。并将助浴纳入公益活动项目,发动义工加入“陪浴者”行列,每周定时服务,让空巢老人洗澡不再难。同时,对体虚多病的老年人就浴问题,政府在“助浴点”的基础上,还要制定相应的细则,保障“义工陪浴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