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成都新增2例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
夜览|“孤独死”悲剧何时不再重演“上海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引网友呐喊“全国推广”
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菠萝社区中铁奥维尔二期、三期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点击播放,用旋律点缀温柔夜晚
●卫健委:实现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
国家卫健委10日发布通知,提出各地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和规则,实现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12月12日起,全省考生开始研考健康申报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6日开考。我省将实行标准化考点、考场统一配备文具、网上现场双巡考。全省考生均需在考前14天申领河南健康码,坚持每日测量体温、如实记录健康情况。
●外交部宣布对美反制措施:对等制裁!
针对美方对14位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实施制裁一事,中方决定对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负有主要责任的美国行政部门官员、国会人员、非政府组织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实施对等制裁。同时,中方决定取消美方持外交护照人员临时访问香港、澳门免签待遇。
●教育部: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发现即严处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10日表示,对于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这个问题,凡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山西一中学家属楼自来水呈粉色有关部门已介入
近日,“山西一中学家属楼居民家中水龙头出现粉色液体,疑似自来水遭到污染”的消息及视频热传。校方10日回应,目前该市公安等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日本网友请愿删除《哆啦A梦》大雄误闯浴室戏份
日媒10日报道,网友在网站上发起请愿,希望“删除《哆啦A梦》中大雄误闯静香浴室的戏份”,表示这一场景容易助长偷窥女性洗澡的行为,给未成年人带来错误引导,在现实生活中给女性带来心理阴影。
●因厕所卫生没做好跆拳道教练惩罚学生便池水洗脸
10日,辽宁锦州一培训中心家长反映,因厕所卫生没收拾好,跆拳道教练让孩子们用便池里的水洗脸,还威胁学生再犯错就让喝便池水。并称该教育机构不仅体罚学生,还收高达1000元的罚款。
议●论
“上海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
引网友呐喊“全国推广”
“孤独死”悲剧何时不再重演
“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
这句曾火爆朋友圈的言辞
是2017年12月南京一小区内
81岁独居老人留在遗书上的话
遗体被发现时
老人已去世两个多月
更难过的是
老人原本以为儿女第二天会回来
还嘱咐将自己的遗体快速火化
一切从简
……
看似平淡的文字背后
尽显独居老人的无奈心酸
老无所依,老无所养
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困局
没有人能够给出完美答案
孤寡老人因为年龄的关系逐渐行动不便,社交圈子也因此缩小。出门少又没人主动联系,突发疾病或意外往往只能绝望地等人发现,酿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这种现象,被称为“孤独死”。指独自生活的人在没有任何照顾的情况下,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因突发疾病等原因而死亡的事件,特别是指发病后不呼救而死亡的情况。
案例一
今年7月,曾执导《蜈蚣咒》的香港著名大导演李百龄,孤身一人在家中摔倒后因没有及时送医不幸身亡,遗体第二天早上才被家人发现,终年68岁。
此前他被诊断患有低糖症,经常难以集中精神,情绪躁动、易怒,严重时更可能陷入昏迷。
案例二
案例三
芜湖某都花苑小区内,一对老夫妻意外死亡,时隔多日才被发现。
老夫妻有两儿一女,都从事着体面的职业。其大儿子家与老夫妻的小区仅仅间隔一个马路。
悲剧原因系老太习惯反锁家门,不知何故倒在客厅身亡,老汉患有老年痴呆症,无法照顾自己……
案例四
今年11月28日,昆明某小区1楼住户发现楼上63岁的独居老人家不断渗水,多次去敲门无人应答。报警求助后警方破门而入查看才发现,老人因突发疾病,早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案例五
今年3月25日晚,湖北武汉一64岁独居老人被发现死在家中。经医生推断其死于脑梗塞。
无可避免的
每个小区都有独居老人
针对这一日趋严峻的社会问题
全天下都在绞尽脑汁
固定活动
但有些老人行动不便,无法下楼、开门等自由活动,有些老人可能有听力、语言上的障碍,无法及时回应工作人员的招呼。
聘请看护
经济实力允许的家庭可雇请保姆照顾家中老人,一对一的专职服务能更好地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及时发现老人的健康问题。
但近年来各种保姆虐待类新闻频发,“不安全感”给很多家庭蒙上了“恐惧和忧虑”的心理阴影,如何谨慎地选择靠谱之人成了难题。
送养老院
虽然将老年人集中居住在一起,并提供专业的医疗和养老服务,能解放子女的负担、安心工作,但收费高昂、社会本钱巨大、探望不便、护理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态度和环境优劣标准不一、大多数老年人有排斥心理等,也是亟待调和的矛盾。
智能设备
首先,对于老年群体常见的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或是摔倒、休克等突发性意外需要急救的状况,无论是水表、门磁、智能烟感系统、每天定时上访等,都很难发挥此效果,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非致命因素事件,作用主要还是体现在能够发现“孤独死”罢了。
另外,对于社区工作人员来说是巨大挑战,倘若某些特定时段可能有十几、几十个的类似预警,全部及时处理并不现实。
还有,机器也会“犯错”,可能存在误触误报的情况,导致无效预警。
安装监控
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摄像头,不仅让子女随时随地远程了解老人状况,实时语音功能也可以实现双方交流,排遣寂寞。但老人也有个人隐私,而浴室和卧房又是更容易发生意外的地点,况且子女也不能24小时守在监控前。
提高生育率
在独居老人的群体中,有相当数量的老人没有子女,或因种种意外失去了子女。近日引发热议的“三胎”问题,也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孤寡老人或独生子女家庭难以照顾老人的难题。
但就目前的观点看来,更多的声音是表示现在孩子抚养教育成本高昂,年轻人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更别说生孩子。不愿意生的人,条件放再宽还是不愿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