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当代,有机食品俨然成了大众一棵救命稻草。然而,但凡做有机的农企,都会发现销售环节频频遇挫,怎么让消费者接受比市场价格高出几倍乃至十余倍的价格?
你说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除草剂,就真的没打吗?你在营养上就高出普通产品一筹吗?我拿什么信服你?
更有甚者,认为有机农业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不过是有机从业者绞尽脑汁,炮制的谣言而已,真的如此吗?
文中指出,只要有一定规模的农场,农药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害虫早就把农作物吃光了。有机农场不但用农药,而且用量往往比非有机的还要多,原因就在于有机种植所使用的“天然”农药的药效,往往比人工合成的农药低,必须加大剂量才管用。
文中还提到美国农业部的有机认证机构从来不敢统计有机行业农药的使用量,就是怕有机爱好者们接受不了真相。
也有一部分有机人士承认自己用农药,但坚称天然农药比人工合成的农药更安全,可惜这个说法同样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很多自然界现成的杀虫剂毒性很强,比如提取自某些亚热带植物根部的鱼藤酮(Rotenone)就是一种很厉害的毒药,它能抑制线粒体的呼吸链,不但有很强的生理毒性,还能诱发帕金森氏症。
再比如,有机行业经常夸自己的产品比非有机的更健康,可惜事实并不支持这个说法。
纵观全文,作者对有机行业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以下5点:
1.有机农药也可能会有毒。
2.近5成有机测试样品含有违禁农药残留。
3.有机产品的价格是基于“信仰”而非科学。
4.有机农业误导和敲诈了消费者。
5.有机产业获得了大量的政府补贴。
事实真的如此吗?
下面,我们以问答的方式一一解答。
有机农药=有机农业的病虫害防治?
在大家的印象中,有机农业在耕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虫害和杂草。
农药有“有机农药”和“化学农药”之分吗?“有机农药”的运用广泛吗?它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大家往往会将有机农业的综合防治措施和“有机农药”的概念混为一谈。
有机农业是一套依靠“生态系统”的农业管理方法,它强调的是利用自然规律增加作物的生产力和抗病能力,而不是利用化学合成物。
可是文中说,“有机农药也可能会有毒。”
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部分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虫作用,大多属于植物的次生代谢物,例如烟碱、苦参碱等。这类成分被制成了有机农药。
例如常用的Bt,就是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除非误食,否则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既然有机农药本身是相对安全的,而且并没有滥用,为什么美国农业部的检测结果让人那么不安,“近5成有机测试样品含有违禁农药残留”?
不可否认,当前有机产业的监管,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系统,很多方面暂时存在漏洞和问题,有机测试样品含有违禁农药残留也有可能真实存在。只是针对美国的有机产业,其结果存在局限性,而且,缺乏常规农业的农残抽检率和检出率作为参照。
英国的NewCastle大学在2014年针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进行了研究,这份研究报告年份更新、也更全面:
研究综述了343份有机种植农产品和常规种植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对比。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营养学期刊》上。
该项研究的其中一个结论是:普通农产品含有农药残留的概率是有机农产品的4倍。
同一个地球,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上面的报告让人又喜又忧。喜的是,从英国的这份研究报告来看,坚持购买有机农产品是对的,忧的则是,为什么部分有机农产品依然会有农药残留?
60年代以来工业化农业大肆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大规模种植单一作物,肆无忌惮地往环境中喷洒化学农药,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病虫害变本加厉,农人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化学肥料和农药来维持农业生产。
有机农业生产即便在耕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但会因为已经被污染的土壤、水、空气,以及周围化学污染物的漂移而无法做到100%零农残。
照这说法,大环境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压力短期内也很难改变,我们到底还能相信什么,才能吃上一口安全的食物?
文中所说美国“逾6成有机认证机构失职”,中国的情况会有乐观的可能吗?
我知道你想说“信任危机”。那么我们来讲一讲有机农业是怎么运作的。
有机认证行业通过完整的对生产过程的记录、认证、核查,让食物生产的各个环节得以明明白白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另外一种参与式认证体系(PGS)以及社区支持农业体系(CSA),将消费者的参与、生产过程的透明和风险共担等放在首位。
有机农业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消弥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是为了修补常规化学农业所带来的“信任危机”。
有机产品何以价高?
必须要承认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更高。《骗局》一文更是用了“敲诈”这个词。为什么有机产品这么贵?
有机产品价格的质疑一直存在。
我们来算一笔账,以大白菜为例,隆冬时市场价大概一块多一斤,但种植它们的河北菜农每斤只能获得5分钱。
有统计表明,农民实际赚取的,往往不到商品最后价格的6%。在大白菜这个极端案例中,菜农赚得的更仅有2%左右。
这样的投入产出比,让更多农民选择了从短期来看更方便、更高产的化学耕种方式。
相对而言,生态有机种植者通过投入更多的物资、人力来替代化学品的使用,例如人工除草、用驱虫灯、粘虫板等。
值得一提的是,常规化学农业的低价格,是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补贴才得以实现的。
生态有机的种植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养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需要消费者支付相应的价钱。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
文中对美国有机农业收到的“巨额补贴“满腔愤怒,中国的有机生态农业又获得了多少补贴呢?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中国对生态有机农业的研发投入还不到转基因研发经费的4%(转基因研发投入200亿元,生态农业研发投入7亿元),比起巨额的总体农业投入而言,更可谓是凤毛麟角。
中国的有机农场要想获取这部分有限的经费,需要先达到规定的规模。也就是说,从事有机农业的小规模农场,多数得不到公共资金的支持。
我们见过富得流油的大型食品企业获得补贴,同时压低生产成本,却从未见过生态有机生产者成为富豪。
平日里和朋友聊起有机农业,他们往往会问我这些问题:大棚种植的是有机蔬菜吗?有机标签可靠吗?有机肥健康吗?有机菜为何这么昂贵?化学农业会回归至有机农业吗?
我想在这里做一些粗浅的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用大棚种植的算有机菜吗?
大部分正规的农场里,大棚里生长的有机菜不占少数。露天还是大棚种植并不能成为判断是否有机农场的标准。
与露天菜相比,大棚菜不会受雨水与日照的影响,口感更嫩,菜也漂亮点。而露天种植的蔬菜生长速度慢,受环境因素影响大,更容易变老,同时叶绿素更聚集,更有生命力。
大棚菜可能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反季节,这会导致激素与农药的大量使用。
此外,最生态的方法,是同一块地换着种不同面孔的菜,而且要套种、间种。因为土壤也会沾染“病毒”,好比南瓜会得一种白粉病,这种真菌疾病会通过土壤传播,但对其他作物可能就不起作用。
有机标签可信吗?
对寻求产业化的有机农产品供货商而言,有机认证是避不开的门槛。
有机蔬菜的认证费用高昂,动辄上万;认证过程漫长,两三个月是常有的事。
即使通过有机认证,认证机构还需对认证公司的产品进行长期追踪和复查。
市场上真正的有机食品就两种,一种是真正坚持有机理念的农场,纯粹靠农户的良心和消费者自己鉴别;而另一种是有机食品店里规范的有机蔬菜,贴有机认证标签,并标示了认证单位、有机证书编码的。
此外,只有初级农产品诸如大米、茶叶、杂粮、水果,才有可能是有机的,加工过的产品声称是有机需要存疑。
不认证的有机菜靠谱吗?
每个月,梦田生态农庄张律都会至少进一次城,参加一个名为“农好农夫市集”的活动。包括张律在内的十余家中小规模的农户,会带着自己的新鲜蔬菜到上海市杨浦区大学路的小广场上摆摊。
这个活动的加入者必须承诺不在生产中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添加剂和转基因种子。为取得消费者信任,他们常常撕下一片菜叶子就直接扔嘴里。
参加市集的农户多是像张律这样的都市农夫,没有所谓的有机认证。他们普遍主张自然农耕,相对抵触大棚,常采取的销售模式叫CSA(社区支持农业)。
对参与的农夫,农夫市集有一套严格的考核标准,会亲自至产地拜访,直接了解产地环境与耕种方法,有的再加上验证单位的无农药残留抽验证明。
这些都市农夫也鼓励消费者直接去产地考察。“小农庄没钱认证,有些也不屑于认证。消费者也不相信标签,他们只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
不过,也有庄主认为,小农场联盟的效果并不理想,这基于经营者之间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注定其规模无法扩大,也难以解决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信任缺失的问题。
有机农业能大面积推广吗?
有机农业面临的最大瓶颈是高昂的成本和稀有的产量,其次就是没有污染过的环境。
业界普遍认为有机农业的产量不如化学农业。尤其是在土地由化学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化的前几年,产量明显降低。但近来有研究表明,在过渡期之后,有机农业的产量能和普通化学农业的产量保持相当。
美国威斯康星州整合作物系统试验表明当转换期结束,在好年景时有机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可达普通种植产量的90%~98%。
不过,即便能解决上述两大问题,有机农业还必须面对目前农业链条上,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包括化肥生产商、经销商、农药研发机构以及生产和销售商,还有转基因技术的鼓吹者。
有机农业究竟意义何在?
有机在国内更多被当作“商标”使用,以便提高标价。国内仅仅从健康角度考虑发展有机农业,而国际上已经认识到,若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流失的碳返还给土地。
大蔬无界总经理宋渊博认为,有机农业是在拯救土地,“东北黑土地原本二三十厘米的有机质,现在许多地方成了‘破皮黄’,黑下面就看到黄。大多土地黑土层不到10cm,有些只有5cm,是否能长期供应下去?”
化学农业是“掠夺式经营”,只索取不反哺,像抽水机一样把营养都抽出来,营养靠化肥,弄得土地越来越板结。
为寻找安全的食材,大蔬无界走遍八方,最终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新庄村找到一群用心耕作的农民,并以此为基地筹备了“安心米”项目。
此外,新庄村很少使用化肥,用量也少,所以土地净化快。
但在污染严重的地区,土壤的肥力恢复起来就不乐观了。因为图省事、想不花钱,许多地方的土壤修复只是“挖土机一挖,找个地填埋”了事而已。
小蔬说
中国有机产业发展20年余年来,可谓路途曲折。能始终坚持有机之道的生产者并不多,个中艰辛也很难向外人道出。当然,目前我们国内的有机农业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机农业最大的好处是环保,或许,正如业内人士所言:“我们做有机农业,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一口饭吃,留一点好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