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喝”海水的稻谷盐碱地也能变大粮仓

大湾区有个海水稻基地,今年种植面积已近4500亩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马勇陈强彭纪宁陈卓栋通讯员谭耀广

4月21日下午,被业界称为海水稻发现者的陈日胜,风尘仆仆地从台山赶到江门市区。他此行目的是要领取新注册成立的“江门市日胜抗逆性水稻研究院”牌照。这家新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旨在开展耐盐碱水稻育种、盐碱害胁迫水稻生长等研究。

去年,陈日胜来到台山海宴镇华侨农场南丰村,承包了750亩由盐碱地垦造出来的水田试种海水稻,晚造亩产超过900斤。今年早造,陈日胜扩大了在南丰村的种植面积,一口气种了近4500亩海水稻,按照去年晚造的收获情况,盐碱地有望变“大粮仓”。

五百多粒种子偶然的发现成为研究起点

陈日胜与海水稻的缘分,要追溯到34年前。

据陈日胜回忆,1986年,他受湛江农业专科学校老师罗文列之邀,陪着老师一起到湛江当地沿海调查红树林资源。一天,他在湛江遂溪县城月镇燕巢村海边茂密的芦苇地里,看到一株比人还高、看似芦苇却结穗的植物,穗呈青白色,里面果实剥开一看,竟是红色的像米又像麦的颗粒。

罗文列上前查看后,断定这是生长在盐碱地里的野生水稻,告诉陈日胜这很可能是一个还没有被人们认知的新物种,并嘱咐他摘些种子回去研究。“老师算是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好好研究培育它。”时隔多年,陈日胜依旧记得当时取下的那株野生海水稻种子一共522粒。

1987年开始,毕业于林果专业的陈日胜,开始了“跨界”进行海水稻育种。陈日胜发现,最开始海水稻的同一批种子不会同时抽穗,于是得年复一年地进行选种,通过繁育选择优良株系进行种子提纯和繁殖。如此选种到1991年,陈日胜才定型品系,在10个株系中收获种子3.8公斤,因它在1986年被发现,于是名为“海稻86”。

陈日胜在测试出海水稻具有耐盐耐碱的特殊能力后,便自掏腰包跑到全国各地去考察盐碱地。“跑了国内好多地方,主要是到不同的盐碱地测试,观察海水稻耐盐碱性状表现、在不同的积温带表现,以及在不同品系盐碱地表现。最开始在黑龙江一个盐碱地种海水稻,结果发现它却不结穗,于是就得进一步研究。”

2014年9月1日,“海稻86”通过农业部颁布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

从第一次发现海水稻,到被官方承认,陈日胜一直是海水稻育种“个体户”。这是一个耗时又费钱的工作,为了筹措资金,陈日胜搞过不少副业,甚至卖过房。30多年来,陈日胜没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我一直记得老师罗文列说过,中国乃至全球的盐碱地那么多,海水稻研究成功了,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三千多种材料希望把海水稻推广到全世界

4月下旬,位于台山市海宴镇南丰村的海水稻种植基地里,高高矮矮的稻苗一片绿色,焕发出勃勃生机。3月5日,江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就在这个种植基地举行,现场演示了农用无人机条播技术、海水稻播种等新农技,并通过5G网络直播。

南丰村靠近大海,离陈日胜的种植基地不远处就是红树林。海边的土地由于盐碱度过高,农作物难以生长。海宴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村民们曾经尝试过种植水稻、玉米和甘蔗,发现效益不高,最后只能丢荒。

两年前,当地政府把南丰村一块750亩丢荒地垦造为水田。去年,经朋友介绍,陈日胜来到南丰村,发现这里的盐碱地很适合开展“海水稻”种植研究。因此,他一出手就“拿下”750亩地展开测试、育苗等工作。于是,南丰村成为全省首个在盐碱地上完成垦造水田项目并种植海水稻的村。

去年晚造,750亩的种植基地喜获丰收。陈日胜告诉记者,去年收割时,江门市农业局水稻所过来测过,最低产的是910斤,高产的是980多斤。

海水稻最开始只是单季稻品种,但是经过陈日胜执着地培育研究,对其进行一代又一代优中选优,如今已经发展到双季稻品种,单造亩产也大幅提高。

今年早造,陈日胜在去年流转的750亩水田的基础上,又承包了邻近地块近300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海水稻。“附近还有一个800多亩的蔬菜种植基地,需要进行轮作,上半年也被我们承包了,所以今年早造在海宴的海水稻种植面积近4500亩。”

陈日胜透露,在南丰村的基地,既是示范基地,也是科研基地。“今年早造,我们在这里种植了超3000种育种材料,应该是全世界海水稻材料最全的种植基地了,我们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测试,考察它们的种植表现。”陈日胜告诉记者,他希望把这里产的“海水稻”种子推广到世界各地去。

翻一番的效益探索更多种植技术和模式

在陈日胜位于南丰村的种植基地,记者发现一些水田的四周,都有1米宽的沟渠,里面的水在不断地流动。陈日胜告诉记者,他们团队在这里探索稻虾、稻蟹共生模式,“海水稻比一般稻谷高,稻田很适合养殖虾蟹,可以进一步提高稻田综合效益。”据陈日胜测算,稻蟹、稻虾共养模式,亩产效益至少提高一倍。

据了解,台山当地素有养青蟹的传统。去年,台山青蟹协会就已与陈日胜合作,种植了200亩海水稻,探索海水稻与台山青蟹共养模式。结果发现,海水稻稻梗粗壮,稻叶细长至1米有余,可以帮助青蟹防害遮阴,收割后的水稻头还可以调节水质,使青蟹的口味更佳,产量增加5%。

“海水稻一方面可以吸附并分解蟹塘的有害藻类,平衡水质环境,减少青蟹疾病发生,另一方青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其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生长。”陈日胜指出,稻蟹、稻虾共养这一模式,能让虾蟹产生的氨氮等成分成为水稻的肥料。水稻在吸收养分的同时,也能实现土壤的改良。

陈日胜认为,目前全国的盐碱地存量很大,一旦能将这些地利用起来,中国的粮食产量将得到很大的提升。“如何提高种植水稻的效益,让老百姓种水稻有更多的钱,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会开展更多种植研究项目,把最好的技术和方式摸索出来,推广给老百姓。”

资料显示,中国有大量的盐碱地分布,如果都能垦造成水田,种上海水稻,不仅可以解决粮食问题,更可以有效增加补充耕地指标,缓解用地压力。陈日胜告诉记者:“广东的沿海滩涂盐碱地就有将近300万亩,如果都种上海水稻,一造亩产900斤,那一造就可以增加27亿斤稻谷。”

在今年4月14日海南三亚举行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试验现场观摩及建设推进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就提出,在10年内,选育出耐盐度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六、耐碱在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且年推广面积达1亿亩,平均亩产300公斤,这样每年就可增产300亿公斤粮食,这些粮食可以养活近8000万人口。

THE END
1.[早安山东]全国各地联合插秧海水稻推广面积预计达10万亩[早安山东]“沿着黄河遇见海”山东夏季文旅产品推介活动正式启动 [早安山东]牢记嘱托 走在前 挑大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守护碧海金滩 打造幸福生活 [早安山东]抓好“三夏”生产 嘉祥:做好农机服务 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 [早安山东]抓好“三夏”生产 德州:专家汇聚测产 128万亩“吨半粮”核心区小...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33919/8708affe19dc4ce28dba78e92f10a99b/index.shtml
2.给大家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全力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眷落地见效"1...1、单产提升意味着就是通过转基因育种的推广(其他办法提升空间有限)。 2、大面积、尽快落地见效意味着加快推广速度,提高转基因品种种植的覆盖面。 翻译准确性,请咨询农业部相关部门。 $大北农(SZ002385)$ $丰乐种业(SZ000713)$ $隆平高科(SZ000998)$https://xueqiu.com/3049088061/241505013
3.袁隆平:今年全国海水稻推广面积将扩大至10万亩2020年海水稻全国联合插秧活动于当日在山东青岛、潍坊,青海格尔木,浙江温州四地同时启动。此次联合插秧活动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组织发起。袁隆平表示,今年全国海水稻的推广面积将扩大至10万亩,团队同时开展盐碱地改造100万亩,力争在全国布局1000万亩的盐碱地改造项目,为带动全国改造1亿亩打下坚实基础。(新华社)...https://m.yicai.com/brief/100657933.html
4.我们该不该暂时遗忘袁隆平?专题资讯所以我们很多人也把颜龙安称为中国真正的三系杂交水稻之父。 可能又有人会说, 不管了,袁老爷子提了,后面也搞出来了,应该也算是他的。 很可惜,大家又错了。 当初袁老爷子搞出来的三系杂交水稻产量是上去了, 但是抗病能力很弱,很难实际大面积推广。 https://www.chinaseed114.com/news/20/news_96932.html
5.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领导的海水稻团队——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领导的海水稻团队——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与( )达成合作协议,将在迪拜开展四个阶段的实验和产业化推广计划,预计海水稻人造绿洲到2020年覆盖迪拜10%以上国土面积。 A. 阿联酋 B. 卡塔尔 C. 阿曼 D. 科威特 题目标签:计划合作协议覆盖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https://www.shuashuati.com/ti/1f674c49605847368f8a80b4c9326e1e.html?fm=bdbds31e547afa353718933f45a2af4c1a70d
6.网络营销推广方法案例分析(网络营销推广案例分享,大企业都是这么...网络营销推广由于使用到大众化的传媒工具或平台,与消费者进行直接的接触,所以在宣传和沟通上都需要做到针对性和精准化,对于营销所带来的舆论起伏和变化也需实时监控,引导正面的热度生成。同时,借助“把快乐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是为了让更多人把乐带回家”的广告语,简洁明了地诠释了广告的主题和百事可乐的品牌核心,借助...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12035-1.html
1.耐盐碱水稻种植技术耐盐碱水稻种植技术视频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改进技术,改良种子来种的水稻。从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获悉,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领导的海水稻团队——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与阿联酋达成合作协议,将在迪拜开展四个阶段的实验和产业化推广计划,预计海水稻人造绿洲到2020年覆盖迪拜10%以上国土面积。 http://www.youjiadiaosu.com/article/22384.html
2.海水稻科研推广迎来关键之年中工新闻日前,由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组织发起,山东青岛、山东潍坊、青海格尔木、浙江温州四地同时启动海水稻全国联合插秧活动,多处盐碱地开始孕育丰收的希望。活动期间,袁隆平院士通过视频致辞表示,2020年中国海水稻的推广面积将达到10万亩。 在本次的四地海水稻插秧活动中,最受关注的是青海格尔木市。地处柴达木盆地核心区的格尔...https://www.workercn.cn/32843/202006/13/200613080453000.shtml
3.盐碱地种出的海水稻,难吃且农民不愿意种,为何我们要大力推广?2018年,在第三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袁隆平先生谈到中国将来海水稻的发展愿景,他表示海水稻品系已经逐步成熟,在未来8-10年内,中国海水稻的种植面积将发展到1亿亩,届时每年将出产300亿公斤海水稻大米。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海水稻”相关报道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现在全国10几个省份都在推广种植海水稻。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555956
4.海水稻吃起来不咸!袁隆平团队将启动海水稻产业化推广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15日消息(记者 孙学新)“目前,我们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今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15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三亚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宣布的这一消息,让年逾九旬的袁隆平和他的海水稻事业,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https://m.yunnan.cn/system/2021/01/15/031237393.shtml
5.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的对话——六省联动丰收节特别节目比如说我面前的这一穗,那它的这个稻粒的数量呢,一定是超过了100粒了,那么我们再来说一下,我们这里水稻的品种也是大有来头的,它是由我们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海水稻团队来推广繁育的寒地水稻。那今年也是我们这个寒地水稻商品化种植的第一年,为了测算我们寒地水稻的产量,我们国家盐碱地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的主任,...https://zt.dahe.cn/2024/04-02/1736816.html
6.汇思想其次是内陆的内流河流域的盐碱地,这里也不是缺水。响应‘一带一路’,我们希望前者的品种和经验能向外推广到东南亚地区,后者的品种和经验不仅在南疆扎根,还推广到气候条件相似、水资源甚至更为丰富的中亚地区。” “耐盐碱能力不是说出来的,需要科学的测定,世界范围内尚无耐盐碱水稻的评估标准。过去,很多海水稻被...https://whb.cn/zhuzhan/kandian/20170913/103427.html?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