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家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Message]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在机器人概念火热的背后却难掩高端产业低端化、核心零部件瓶颈以及机器人企业散乱小等“痛点”。业内人士呼吁应该避免盲目扩张,把重心转移到技术创新上,并完善行业标准。
“痛点”一:到底是机器人还是机器?
现在工厂的机器手臂类、物流机器人类等还只能算作是自动化机器,最多只能算是机器人1.0。
真正的机器人应该是机器加上人工智能,并融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能够自我感知、学习、决策,称之为机器人2.0。
能感知、会分析、自决策、善动作,并且在分析与决策过程中善于运用知识,同时学习、积累乃至创造知识,这种模仿人造系统应该称为机器人3.0。
中国的机器人研发基本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研发阶段,在工业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复合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中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不仅无法缩小1.0时代的巨大差距,2.0时代的巨大鸿沟也是无法跨越,至于到达真正的智能机器人3.0时代还有更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痛点”二:关键零部件和编程软件大量靠进口
依赖进口核心零部件的局面仍未改变。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是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此外目前机器人国产离线编程软件也是寥寥无几。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伺服电机和驱动超过80%依赖进口,主要来自日本、欧美等国家。实际上国内也是能够生产的,但是只能满足焊接机器人、物流类机器人等,以替代人工,搬运,码垛,自动生产等为主。
约有75%的精密减速器由日本进口,国内基本上是一些规模很小厂家生产,由于一些自身的原因并没有大量生产,目前RV减速器仍然被日本的纳博特斯克公司垄断,日本的哈默纳科则在谐波减速器上占绝对优势。
微软,谷歌、IBM、等美国企业也正在高调宣称要开辟机器人一个新时代,而且布局已经基本完成。而国产机器人目前还处在谋求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领域一系列产品的自主化品牌。1.0时代的追赶,争取2.0时代同步,3.0时代超越。
“痛点”三:机器人产业已现投资过剩
数据显示,我国涉及机器人生产的企业已超过800家,但是,其中200多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大部分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集中度低、总体规模小。各地陆续出现了40多个以发展机器人为主的产业园区,有些园区存在着重招商引资、轻技术创新、轻人才培养的倾向。
行业专家表示,近一半以上企业是没有产品的空壳公司。剩下的一半企业里面将近70%~80%是在代理别人的产品,真正能自己生产零部件或机器人产品的企业,国内也就100家企业左右,而且这100家企业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仍然主要依赖进口。
“痛点”四:机器人设备故障维护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中小企业使用四大家族某品牌,由于内部电池没电了报警和需要更换润滑油;因为成本问题,不想让原厂商过来解决这样一个很小的问题,但企业自己又没有办法搞定。
可见维护人员的需求空间和这个后端市场是多么的巨大,无疑为整个零配件的产业链注入了兴奋剂和财富商机。
企业上云是什么意思中小企业上云有什么好处和政策
浅谈Saas是什么
最全面的工厂车间现场管理流程
工厂管理者不看会后悔的一套完整工厂管理方法
什么是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如何做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工作
当工厂遇上工厂管理软件,太好用回不去了!
第四次工业革命,你的去留掌握在自己手中
图纸怎么看:简单明了.好用cad软件
中国制造业将引领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电动机原理:电机转动原理图解(易懂版)
非标制造业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杨杰董事长和广东移动董事长魏明等领导莅临指导
阿里云IoT总经理王晓东一行参访智造家和明珞创新体验中心
「智造家」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金鼎资本独家投资
智造家成功入选广东省2020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引导资金支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