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武汉一家养老院因房内摄像头拍下一名护理员拉扯卧床老人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养老院房间该不该安装摄像头”的争论。有支持者认为,安装摄像头能让家属更清楚了解老人在养老院情况;反对者认为,这严重侵犯了老人的隐私。记者采访了西安多家养老院,以及养老方面专家,听听他们怎么说。
自理老人不愿安装院方尊重老人意愿
“我每天在房间里生活,洗澡后会到卧室床边坐着穿衣服。如果房间内安装摄像头,则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刘国光老人认为,在意识不清的老人房间安装摄像头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对于意识清楚的老人房间安装不太合适。她的这个观点也与大多数受访老人的看法相同。能自理的老人普遍认为自己完全可以照料好自己,有事的时候可以通过呼叫系统叫服务员,不想自己被摄像头“监视”着。
“我们在楼道、走廊、广场上都安装了摄像头,但没有在老人房间里安装。”西安未央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朱佳琪说,虽然安装摄像头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年龄大的老人意识不清晰,乱丢东西,诬告护理员不给饭吃之类,老人不小心摔倒等可以当作证据,晚上突发疾病死亡也可以及时发现,但是这些都是可以靠养老院护理员精心工作来弥补的。相比之下,老人的隐私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鄠邑区荣华清荷园养老社区,办公室主任陈静介绍这里的情况。她表示,房间内是否安装摄像头,主要取决于服务对象以及提供的服务内容。简单来说就是能自理的老人,房间不会安装。不能自理的老人,会在征求家属的意愿下,选择性安装。既顾及到老人的私密空间,也保障了一部分老人的起居安全。
失能老人家属赞成安装院方服务更加透明
一开始,王瑞还觉得在老人房间里安装摄像头家属不同意,等到征求意见时,几乎所有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家属都同意这个做法。
刘莉女士的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症,3年前入住德瑞养老院。刘莉当初就想在母亲房间安装摄像头偶尔查看母亲的状态,但考虑同住一房其他老人的情绪,她选择通过手机视频与母亲交流沟通安抚,同时经常去养老院陪伴母亲。刘莉说:“作为家属,挺期盼WIFI全覆盖以及在房间安装摄像头,但是这对护理人员也是个考验,会让他们的工作觉得不自在,感到压力很大。”
安装主动权是否应在老人手中
“养老机构在房间内安装摄像头时,要先经过老人知情和同意,并根据老人意愿,调整监控范围和取景角度,同时机构也有义务将录像进行保密处理。”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红娟认为,若老人及家属知情同意、且内容严格保密,安装摄像头是允许的,这样的话,一旦意外发生,责任鉴定更好取证和区分,最好的方式是把主动权交到老人手中。
“我国现行法规对于养老机构老人房间能否安装监控器没有明确规定,从民法基本原则来讲,养老机构应保障老年人隐私权。”瑞通天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国振认为,在未经老人及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安装监控器是不合法的。各机构应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护理员素质、增加巡查力度方面着手,而不能仅仅为了规避风险、怕承担责任而强制在房间内安装。
田丽娟是一位入住养老院老人的家属,她也不赞成养老院在老人房间内安装摄像头。“既然选择了将至亲送到养老院,就要相信养老院的服务。”她表示,经常性探望与陪伴亲人是最好的交流和监督,比在房间安装摄像头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