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刘奶奶没有想到,自己这把年纪依然能跟年轻人打麻将;也不会想到,腿脚不便的她如今有年轻人帮着洗澡。
连续高温天气,年轻人感叹:“一天恨不得洗三次澡。”在他们眼中再寻常不过的生活小事,在很多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眼中,是“难于上青天”的大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8.70%。伴随人口老龄化,失能老人家庭数量也正逐年攀升。其中一项人口学研究显示,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预计将超过7700万。
老年护理服务有着庞大而刚性的需求,这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这一领域。
徐迎馨帮老人换上干净的衣服。
人物速写
徐迎馨,26岁,老年人照料服务工作者。一张低矮的小床前,个头不高的徐迎馨正在蹲着为床上的失能老人洗澡。在没有空调的炎热环境下,她脸上不断有汗珠滴落。给老人洗完澡,她自己也像是“洗了个澡”。
“看到失能老人的脆弱,很揪心”
帮老人洗澡,听上去这就不是个“轻快活儿”,也不是个“体面活儿”。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怎么就选择了这份工作呢徐迎馨用第一次上门助浴的经历向济南日报记者讲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泉城路街道鞭指巷社区,居住着一位下肢截肢的老奶奶。老人的家空间狭小,她常年躺在一张低矮的小床上,翻个身也要靠子女帮助。每到夏季,孩子和保姆只能轮番用湿毛巾给老人擦拭身体,彻彻底底地洗个澡对老人来说已经是很遥远的一件事情。
“去之前已经想象过很多次,但真正看到老人后,还是会感到触目惊心。”那是一位遭受了身体和心理双重打击的老人,从她的眼神中,徐迎馨看到的是胆怯和抗拒。“奶奶,您就把我当您的孙女,我在家也是这样给我奶奶洗澡的。”
当时,刚刚入行的徐迎馨只能作为助手,帮主洗老师做一些辅助工作。她们和老人的孩子一起将老人抱到床的一侧,在床上铺一张隔水垫,将未充气的助浴床铺在床上,然后再把老人抱到助浴床内。
充气时发出的声音有些大,徐迎馨伏在老人耳边轻声安抚着。很快,助浴床变成“小船”,温水随即缓缓注入。
清洗助浴设备。
“她笑了,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
“水温合适吗哪里不舒服您就告诉我。”
近40分钟里,徐迎馨跟老师一起温柔地搓洗老人的身体,全程都在努力地跟老人聊天。在她极具亲和力的沟通下,老人逐渐放下戒备心,身体也舒展放松下来。
“我已经很久没这么干净过了。”洗完澡,老人躺在干爽洁净的新床单上,脸上露出久违了的、淡淡的笑容。徐迎馨和老师帮老人测量血压、心率和体温,老人满脸慈爱地看着她们。
徐迎馨总结,为老人助浴,除了要在准备设备和洗澡流程中做到细心体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全程顾及老人的心理。“赤身裸体地面对陌生人,难免会非常难为情,特别是思想保守的老年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拉近和老人的距离,其中沟通尤为重要。”为此,每次上门服务,徐迎馨和同事们都坚持至少要提前半个小时到达老人家中,先跟老人聊聊家常再为老人洗澡。
跟老人聊天,也是有“话术”的。徐迎馨总结,就是要从家常琐事聊起,跟老人说说外面的新鲜事。“老人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就会很容易拉近距离。”
助浴师帮老人洗澡。
“学以致用,就要走到老人身边”
虽然老年助浴服务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但受制于种种原因,仍然属于小众服务。
“子女还好,但很多老年人对于一到两百块钱的服务价格还是有些接受不了;再就是受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还是很少。”徐迎馨所在的老年服务机构成立了一支老年助浴队,十名成员中,她是年纪最小的。
“年纪轻轻的干点什么不好偏偏要干这伺候人的活儿。”旁人的冷眼冷语丝毫未影响到徐迎馨的择业观。在她看来,既然自己所学的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那就应该学以致用。“学以致用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研究理论,而是真正走到老人身边,为他们服务。”
老龄化时代,老年照料与服务工作需要专业技能和有温度的陪伴,期待看到更多的徐迎馨加入这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