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口与人居环境变化研究(上)

人在满足生存的基本条件之后,才能讲究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质量是什么?不外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生活质量的含义已经有了新的标准。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必要的条件。人口的住房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小康”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当我们在羡慕发达国家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对自己周围身边发生的居住环境变化也赋予了新的含义。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新增了住宅项目调查,为我们分析研究住宅建设发展和居民居住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本文将根据人口普查获取的资料,研究四川人口居住水平与人居环境状况,探讨四川人口居住生活质量变化以及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研究人居环境变化意义

(一)人居环境概念

人居环境可分为狭义的人居环境和广义的人居环境。

狭义的人居环境,指城乡居民的居住状况和社区环境。主要包括:住宅质量,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交通状况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空气质量,周围环境的绿化美化,卫生条件等硬件设施和硬环境,还包括家庭环境,邻里质量,居住区和谐,安全归属感,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等心理感受的软环境。

广义的人居环境,指城乡各种维护人类活动所需的物质和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体,以人为中心的城乡环境。它不仅是指城乡居民的居住和活动的有形空间,而且还包括贯穿于其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

(二)研究人居环境的意义

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着重讨论了由于工业的急剧增长、城市的迅速发展、人口的空前膨胀所造成的严重污染对人类的危害问题,因而提高了全世界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提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并逐步得到世界的普遍接受。可持续发展是根据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提出的,它要求与经济、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五个方面协调发展。

人居环境作为地域性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和进化的基础,为社会的稳定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人居环境的好坏对各社会成员有着切身的、直接的利益影响,更重要的是一个合理的居住环境有利于各类资源的合理分配。因此,正确处理好人与环境与社会的关系,达到三个“优化”—人口素质优化、生活质量优化、环境质量优化,最终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更广泛的基础上理解和发展。

人居环境的最核心的内容是住房。关于住宅问题,第二届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指出:“适当住房指的不只是头上有一片屋顶而已,他还指适当的私人独处的地方,适当的空间,进出口的方便,适当的安全,包括长期居住有保障,结构牢靠持久,适当的照明,取暖和通风,诸如供水、卫生和垃圾管理等适当的基础设施,适当的环境素质和有关保健的因素,以及相对工作地点和基本设施而言的适当和方便的位置,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可负担的范围内取得。”所有的人“获得适当的住房”既是当代人也是后代人的基本权利,不充足和不安全的住房将导致社会和政治的不稳定,阻碍经济发展。

二、四川人口的基本特征

四川是中国第一个突破一亿人口的大省,1996年末重庆列为直辖市后,四川人口排在河南、山东之后列全国第3位。庞大的人口基数给四川环境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四川人口呈现如下特征:

(一)人口规模庞大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11月1日零时,四川省机器汇总的普查登记人口为8234.8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其中男性4256.1万人,女性3978.7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7.0:100。据此推算2000年末,全省总人口达8602万人,与1990年7月1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半共增加76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2万人,年平均增长0.89%,比全国平均增长率低0.18个百分点。四川人口占全国的6.79%,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位居第3位。在西部12省、市、区中列第1位。

(二)人口分布不均衡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机器汇总结果表明,四川人口密度在全国居中,每平方公里人口平均密度为170人,高于全国每平方公里132人的平均水平,但在西部12省(市、区)中仅低于重庆、贵州、广西和陕西,排第5位。四川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沿四川盆地中心向盆周山区递减,其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成都市每平方公里897人,其次是位于岷江、沱江流域的内江772人、自贡693人、遂宁654人,人口平均密度最低的是甘孜藏族自治州每平方公里仅6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10人。四川境内复杂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是形成人口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三)家庭户规模进一步缩小

普查资料表明,200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有家庭户2409.2万户,集体户45.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7876.1万人,占登记人口的95.7%。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33人,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减少0.34人,比全国家庭户规模少0.11人。

(四)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城镇人口比重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我省城镇化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普查资料表明,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198万人,占登记总人口的26.7%,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加5.8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0个百分点;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037万人,占登记人口的73.3%,下降5.8个百分点,比全国高9.0个百分点。

(五)人口流动速度加快

普查资料表明,200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流动人口达1400万人,人口流动速度为17.0%,平均每百人中有17人在外务工、经商、访友、旅游等,在省外的流动人口有600多万人。其中,在省外务工经商人数有400多万人,与10年前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四川流动人口在量上增加,流动速度加快。

三、四川人口居住状况

(一)住宅建设发展较快,新建住宅比重大

改革开放后,国家调整了过去重积累轻消费的政策,住房建设得到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居民收入显著增加,住房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在城镇实施了住房制度改革,商品房开发规模迅速扩大;在农村政府从用地、报建、补助等采取鼓励措施,掀起建房热潮,竣工面积显著增加。据统计,“六五”时期全省竣工住房面积27425万平方米,“七五”时期27828万平方米,“八五”时期31378万平方米,“九五”时期35581万平方米。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家庭户人口中,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为2.68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8.25平方米。其中:居住在城市区域的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4.30平方米,居住在镇区域的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5.99平方米,居住在乡村区域的家庭户人均住房面积为29.32平方米。从90年代以来,我省人均住房面积增加30%左右。

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四分之三的家庭户住宅是1980年以后建成的,占居民住房总面积的75.7%,其中43%的家庭户住宅建于九十年代。从住房的不同建成年代可以看出家庭户住宅面积的变化,1980年以前至建国前建设的住房户均建筑面积在80—90平方米之间徘徊,发展极为缓慢。八十年代后户均建筑面积开始上升,到九十年代已达到106.06平方米。分市、镇、乡村,尤其是在城市这一特征十分明显(见表1)。

表1单位:平方米/户

年代

合计

乡村

97.12

73.56

80.34

105.10

1949年以前

81.13

50.03

61.90

86.95

1950-1959年

87.30

41.63

56.03

89.96

1960-1969年

44.64

58.78

94.36

1970-1979年

89.32

49.50

58.61

97.44

1980-1989年

95.15

67.88

71.12

104.55

1990-2000年

106.06

84.97

95.53

115.26

(二)住宅结构变化较大,住房质量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居民的住宅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住宅结构是反映住宅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2000年,在普查登记的家庭户中,98.7%的住房是作为生活用房,另外1.3%的家庭住房除用作生活用房还兼作生产经营。在仅作生活用房的家庭中,94.9%单户居住的家庭,5.1%的家庭户与其他家庭合住。

从房屋建筑层数看,64.9%的家庭户居住在平房中,29.7%的家庭户居住在六层以下的楼房里,只有5.4%的户居住在七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分城镇、乡村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农村家庭住的是平房,占88%,住高层的基本上是城镇家庭,占住高层家庭户的98.7%。

在住宅外墙墙体材料方面,以钢混结构为墙体材料的住宅建筑占20.1%,砖石结构的住宅建筑占45.3%,其他结构的住宅占34.6%。分城乡看,城镇住宅中钢混结构的住宅占49.8%,砖石结构的住宅建筑占40.9%,其他结构的住宅只占9.3%。农村住宅中钢混结构的住宅建筑占8.6%,砖石结构的住宅建筑占47%,其他结构的住宅占44.4%(见表2)。可见,以钢混结构为墙体材料的住宅比重在加大,砖石结构的住宅建筑还是建筑的主体。

住宅外墙墙体材料情况

表2单位:%

钢混结构

砖、石结构

其他结构

20.1

45.3

34.6

城镇

49.8

40.9

9.3

农村

8.6

47.0

44.4

(三)城镇住房设施较完善,乡村住房配套程度低

衡量家庭户居住条件的好坏,不但要看人均居住面积的大小,还要看住房设施情况。住房设施现代化水平高低,对居民生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和质量也在不断改善,人们对住宅室内设备的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普查的结果看,厨房是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居住功能和保障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四川居民家庭厨房拥有率为91.4%,其中,使用独立厨房的占89.7%,合用厨房的占1.7%。分城乡看,城镇和乡村居民家庭厨房独立拥有率分别为86.1%和91.1%,没有厨房户的比重分别为11.5%和7.5%,城乡间差别不大。

卫生间和厨房一样都是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住宅的功能完善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户中使用独立厕所的占82.9%,独立使用抽水式的占10.3%,独立使用其他式样的占72.6%,与其他邻居合用的只占4.5%,没有厕所的占12.6%。分城乡看,城镇家庭户中厕所的独立使用率为74.3%,农村家庭户中厕所的独立使用率为86.2%,城镇和农村家庭户中没有厕所的户分别为16.8%和11%。

“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家庭中的主要炊事燃料也在变化。全省用燃气作为主要炊事燃料的家庭为14.7%,这些家庭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而煤炭和柴草仍然是当前居民家庭炊事燃料的主体。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以燃气作为主要炊事燃料的家庭仅占1.5%,而96.7%的家庭户还是以煤炭或柴草作为主要炊事燃料。

从使用自来水情况看,2000年居民自来水使用率达到28%,其中城镇居民自来水使用率为76.9%,农村居民自来水使用率仅为9.0%。家庭户中有洗澡设施的户占26.2%,其中城镇家庭洗澡设施的拥有率为53.1%,农村家庭洗澡设施的拥有率仅为15.8%。由此可见,全省城乡居民住房设施还较落后,离现代化还有较远的距离,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需进一步完善住房配套设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见表2)。

家庭户住房设施状况

表3单位:%

厨房独立

使用率

厕所独立

主要炊事燃料

自来水

洗澡设施

拥有率

燃气

煤炭

柴草

89.7

82.9

14.7

25.7

56.0

28.0

26.2

86.1

74.3

48.5

32.2

10.7

76.9

53.1

91.1

86.2

1.5

23.1

73.6

9.0

15.8

1、住宅自有率大幅提高,近九成的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

改革开放前,解决住房的办法是,农民靠自己,职工靠政府。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也日益迫切,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住房制度改革的政策,全省形成了自建房、购房、租房等多渠道解决住房的新格局。第五次人口普查住房资料显示,全省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88.8%,其中,77.0%的居民家庭自建房,购房家庭达11.9%。从城乡看,农村住房自有率达95.5%,城镇为71.6%。自建住房主要集中在农村,占94.1%,远远高于城镇的32.6%的比重;城镇有38.9%的家庭购买住房,还有22.3%家庭租用住房。随着住房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住房货币化、商品化,绝大多数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住房。

表4单位:%

自建住房

购买商品房

购买经济适用房

购买原公有住房

租用公有住房

租用商品房

其他

77.0

2.3

2.9

6.7

5.5

1.8

3.8

32.6

7.4

9.5

22.1

16.6

5.7

6.1

94.1

0.3

0.4

0.7

1.3

3、住房消费处于较低水平

2000年,全省居民家庭购建房费用在3万元以下的户占89.2%,3-5万元占7.3%,5-10万元占2.9%,仅有0.6%的在10万元以上。其中,城镇居民购建房费用在3万元以下的占72.1%,3-5万元占16.1%,5-10万元占9.4%,10万元以上占2.4%。在租房户中,83.6%的户按月租房费用在100元以下,100-200元之间的占9.5%,200元以上的占6.9%。这说明住房消费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我省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较低,2000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7元,分别增长7.9%和3.8%,都低于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在这样的收入水平下,居民在住房的消费上也不会有太高的消费能力,住房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

家庭户购建住房费用及租房费用的比重

表5单位:%

购建房费用

租房费用

3万元以下

3-5

万元

5-10

10万元

以上

100元

以下

100-200

200-500

500元

89.2

7.3

0.6

83.6

1.4

72.1

16.1

9.4

2.4

81.7

10.5

6.3

94.2

4.7

1.0

0.1

94.7

1.2

(五)户主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对居住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按户主受教育程度分的家庭户人均住房面积

表6单位:平方米/人

受教育程度

总计

28.23

24.3

25.98

29.29

未上过学

26.22

21.59

24.13

26.87

扫盲班

27.16

22.77

26.17

27.68

小学

28.89

24.26

26.4

29.54

初中

28.18

23.28

25.55

29.64

高中

27.17

23.89

26.03

30.2

中专

25.81

25.3

25.9

26.54

大学专科

27.14

28.12

27.05

23.3

大学本科

28.07

28.25

28.98

25.19

研究生

29.04

28.82

31.47

29.9

表7单位:%

受教育

程度

住房来源

住房费用

自建

住房

购买

租用

3万元

11.9

86.8

4.4

3.9

4.9

95.2

3.5

1.1

0.2

87.7

4.8

3.6

89.8

4.3

3.0

93.0

5.3

75.9

11.8

8.7

87.5

8.5

3.4

42.9

19.3

5.6

75.4

14.3

8.1

2.2

14.6

48.1

27.1

10.2

70.9

17.3

9.7

2.1

59.1

26.6

8.2

60.1

21.8

13.9

4.2

74.1

60.0

22.2

12.9

69.5

20.9

42.2

27.3

19.9

10.6

表8单位:%

职业

人均住房

建筑面积

(平方米)

平均购建

(万元)

购建住房

租用住房

31.43

21.9

20.8

8.8

4.42

27.38

17.1

44.1

28.7

10.1

3.13

27.03

58.3

21.6

.32

26.33

35.6

30.7

7.1

3.22

31.51

96.7

0.8

1.12

26.26

47.3

24.1

22.9

2.21

26.31

2.26

注:Ⅰ—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Ⅱ—专业技术人员Ⅲ—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Ⅳ—商业、服务业人员Ⅴ—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Ⅵ—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Ⅶ—其他人员

THE END
1....农村旱厕改造简易移动厕所卫生间户外室外家用整体一体式洗澡房...【直播推荐】玻璃钢缠绕化粪池新农村旱厕改造家用化粪池 污水处 650 现价290 券后价260元券 马上领 移动公共厕所户外简易洗手间农村旱厕改造洗澡间工地卫生间西安 1427 现价643.5 券后价713.5元券 马上领 地埋式混凝土化粪池 公厕污水处理设备 农村旱厕改造蓄粪池 ...https://www.17yike.com/index.php/home/index/quan/id/eBDvqAsGjnwRNPGt9a.html
2.4000万人的洗澡问题河北省廊坊市的这支农村助浴团队共有七名助浴师,一辆助浴车,每次上门服务,都要给老人量血压、测心率,助浴师还要自带洗浴设备,浴缸中的升降架可以方便将老人从床上挪动到浴缸内泡澡。 87岁的王秀英老人因为脑梗长期卧床,子女为她洗澡很不方便,每次只有助浴师上门才能帮老人做彻底的清洁。 https://m.gmw.cn/2024-08/16/content_1303823703.htm
3.农村太阳能整体淋浴房室外一体式洗澡间我司主营农村室外一体式太阳能整体淋浴房,拥有完善的生产销售体系。详情请咨询:18656876341http://sztyn.mysxl.cn/
1.谁说说农村冬天洗澡浴室装浴霸灯够用不农村冬天洗澡浴室装浴霸灯够用了,我们可以在浴室里面装上它,洗澡的时候开着,这样虽然可能水不大热,...https://m.to8to.com/ask/k8309652.html
2.乡村洗澡趣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的农村,“洗澡难”一直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即使是河网密布的南方,村居傍水而建,洗澡依然是件十分困难的问题。 气候温暖的夏天,冷水浴成了人们最大的享受,不分男女老少,“扑通”一声跃入河里,消除一天的暑热和汗垢,带着一身的清爽凉快,安然坐下来吃晚饭、乘凉、闲聊。讲究一点的人家,或者身体素质...https://www.zdwx.com/news/show_2770819.html
3.围观这年些的冬天,我们农村人如何洗澡也就是在我上大学那几年,村里的二层下楼拔地而起,独立的洗浴室成了件新房的标准配置。太阳冷热水器、电热水器让热水源源不断,浴室类的通风照片取暖设备一应俱全。 农村人洗澡,终于可以足不出户了。 洗澡,这件在农村的冬天充满挑战的事情,如今已经实现了它的另一层功能——享受。 https://www.jianshu.com/p/a6d07f9aa685
4.农村卫生间洗澡间设计图下载大全本专题为土木在线农村卫生间洗澡间设计图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土木在线图纸资料库精心选择与农村卫生间洗澡间设计图相关的资料分享,土木在线为国内专业的土木工程垂直站点,聚集了1700万土木工程师在线交流,土木在线伴你成长,更多农村卫生间洗澡间设计图相关资料请访问土https://www.co188.com/jh/d110455.html
5.热水器和太阳能,哪个适合农村家里洗澡用?热水器和太阳能,哪个适合农村人洗澡用,不能一概而论!!!太阳能的缺点是:冬天需要热水,老是下雪,春季雨水多,阳光照谢时间少,夏天和秋天不需要时,太阳能等于零。热水器需要300o元一600o元不等,使用寿命。按10年计算。再说,电热水器,便宜的只有8o0元,一900元,厂家保修6年一8年,一年四季用电的时间较少,大...https://m.jia.com/wenda/mip/a-375662.html
6.农村猪饮用水设备西安水处理设备厂家净水处理设备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饮用水用上了净化水设备,洗澡洗衣用上了软化水设备,身体也健康了,衣着也讲究了。特别是农村有了明显的变化,就连猪也喝上了净化水或软化水,结果只有一个,你已经猜到了,对,就是猪不但健康了,而且生长的又白又胖,猪很惬意,养猪者更惬意。看来,猪的饮水设备很重要,准确的说养猪业...https://www.4006338018.com/a/xw/2020/0921/13436.html
7.农村旱厕改造淋浴房厕所洗澡间工地临时男女卫生间批发...农村旱厕改造淋浴房 厕所洗澡间 工地临时 男女卫生间 产品标签|移动厕所一体淋浴房家用洗手间卫生间农村家用 <上一个下一个> 美丽乡村工程农厕改造系列产品涵盖三格化粪池、移动厕所、双瓮化粪池、三瓮化粪池、ABS蹲便器、PE冲水器、井筒管、防臭器等全套改厕设备,移动厕所优点:1、加厚设计,挡风遮雨。2、干净卫生,...https://shizhenggongcheng1.cn.china.cn/supply/5153111904.html
8.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精选9篇)6)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电气设备,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操作属于特种作业,特种作业由于对操作者本人及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因此需经过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组织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在取得操作证后方准其独立作业,电工作业时应正确穿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尤其是在食堂、洗澡堂等潮湿危险场所。电工要加...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ax2uvu8.html
9.农村自建房,深井泵+压力罐供水,二楼水压不足,尤其是热水器水小到...针对农村自建房二楼水压不足,特别是热水器水流过小的问题,有几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可以考虑安装一个增压泵,它能够显著提升水压,从而改善热水器的水流情况。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建造一个位置较高的水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能够通过重力作用增加水压。在选择增压设备时,需要注意其性能和安全性,确保能够长期稳定地...https://www.yoojia.com/ask/17-14195574089860356222.html
10.防汛救灾应急方案(精选18篇)负责县及重要乡公路的防汛检查、指导、抢修和地质灾害防治的'隐患排查,组织调用农村公路防汛抢险队伍和车辆设备。负责水毁修复和危桥险路加固、清淤清障工程的施工组织,防护保障措施的制定。负责对各乡镇(街办)所管养乡村公路防汛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19964.html
11.游斌:农村饮安全用水的困境亟待破解——基于湖南省中部G村的观察...G村供水设施陈旧落后,在10多年前修建时并没有安装计量设备和形成收费机制,乡镇提供的自来水也同样如此,使得农民用水缴费行为缺乏必要的实施条件。此外,G村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尤其是留守农村的群体对生活成本敏感,对于新增加的水费开支在短期内难以接受和适应。另外,水资源管理与农民教育不足,农民对于水资源的稀缺性、...https://www.zgxcfx.com/sannongshiping/122289.html
12.用水调研报告(精选12篇)4.从农民饮用水主渠道乡、村水厂目前的状况看:大部分乡、村水厂始建于80年代中期,规模小、工艺差、设备简陋。农村居住分布较散,水管铺设较难,同样给集中供水带来了巨大困难。 5.从农民自身因素来看:农民的健康意识、舍不得花钱的小农意识、祖辈遗留的世俗习惯,导致农民对生活饮用水的认识和关注、重视程度不够,调...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652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