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饭点,市民拿出手机,点开送餐APP下单;马路上,“外卖哥”骑着电动车,后备箱里放满了各种外卖,座前也塞着外卖箱……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家坐等美食上门,不少场所有限的餐馆也瞅准这一商机,瞄准互联网外卖市场,有的甚至只送外卖,店里连让客人吃饭的地方都没有。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外卖餐馆的资质和卫生情况着实令人担忧。
■借助第三方平台,无堂食外卖在厦兴起。(陈立新摄)
■无堂食餐厅卫生堪忧。(王晨程摄)
【现场】
做“无堂食”外卖,只要3个员工,人工成本每月仅一万多元,有的店租仅1500元,明发商业广场三楼和二楼已成聚集地。
交通便利店租也低外卖商家扎堆明发
近日,记者在明发商业广场发现,一些相对偏僻的角落里居然聚集了不少“无堂食”餐厅。所谓“无堂食”,就是餐厅不提供吃饭的地方,只做外卖生意。
在明发商业广场南区三楼有一家椒麻鸡店,以前,餐馆选址在这种偏僻的位置,绝对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可饭点时分记者看到,送餐员进进出出,现场忙碌异常。
记者看到,这家店面积仅约20平方米,前面是接待、收银区,后面是厨房,现场工作人员只有一名厨师和一名收银员。所谓接待室,面积大约十来平方米,里面只摆着一张茶几和一些小桌椅,没有给客人吃饭的地方,收银员一边操作手机一边帮送餐员打包椒麻鸡。
这家店的负责人李先生说,做餐饮最大的成本在于店租和人工,由于选择了只做外卖的模式,只要3个员工就够了,每月人工成本仅一万多元。“我有一个做餐饮的朋友,员工工资是我的3倍多,营业额只有我的一半。”他说,相比之下,外卖是个比较好的模式。
记者了解到,由于明发商业广场部分店面店租很便宜,因此吸引了不少类似李先生这样的餐饮创业者。“我这个店,月租金才1500元,比之前在江头租的套房,每月省了一半的租金。”李先生说,租金低,加上位于中心区,这对于并不依赖客流量的外卖餐厅而言,实在是绝佳的场所。
记者沿着明发商业广场三楼及二楼逛过去,发现这里俨然成为外卖商家的聚集地,有多家线上订餐的餐馆选择了这里。而明发一楼的不少规模较大的餐饮店,也有不少开始布局网上订餐业务。
【隐患】
虽然网络平台要求无堂食餐馆上传证照,但普遍把关不严,而且提交的证照图片存在造假可能。
部分商家证照不全卫生状况让人忧心
在明发商业广场,记者走访了多家外卖商家,发现这些商家有不少都存在证照不全的情况,且部分商家卫生情况堪忧。
在椒麻鸡店附近,记者看到一家主要经营小炒业务的餐馆,其店门口地板上满是发黑的油污,店门旁还摆了两大桶潲水。店里,厨师赤裸着上身,锅碗瓢盆、食材等到处摆放,还有蟑螂迅速爬过桌台。
记者询问一名店员,这里是否做网上订餐业务,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当记者询问工商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时,对方只回答“肯定有证件”,但拒绝出示。在明发商业广场二楼的一家快餐店,店家同样称主要经营送餐业务,可记者在店内并未看到“两证”。
市民章先生说,由于是网上订餐,他根本不知道这些外卖店的卫生状况如何,只能选择相信第三方订餐平台。不过,有一次,他点的餐中,红烧肉居然是臭的;还有一次,酱猪手也有明显异味。“现在叫餐,我都尽量多点素菜了,起码不会不新鲜。”他说。
第三方送餐平台审核监管存漏洞
记者了解到,第三方外卖APP中还有一些家庭式的“隐形餐馆”,其卫生状况也让人忧心。比如记者在淘点点发现了一家主要经营宵夜的店家,这家店选址居民区的套房,连店面都没有,同样只做网上订餐业务。
记者在淘点点平台的页面上,找不到这家店的证照信息,地址也仅登记了“思明区文屏路”。
在淘点点和饿了么平台,记者随机各查看了5家店,其中只有3家可以看到餐饮服务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
“现在,新的商家如果想要入驻,必须提交“双证”才行,而且要按要求填写店名、所在地,联系人、联络方式等信息,工作人员会进行审核。”淘点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百度外卖工作人员则表示,商户入驻百度外卖平台的审查机制主要有四点:餐饮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店铺门脸照、店铺堂食照。商户入驻申请表提交成功后,工作人员会实地考察,审核评估,最终给予是否允许签约上线的答复。
【提醒】
消费者网上订餐
应保留交易凭证
上述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网上订餐,应选择具备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商家,同时,要注意保留网上交易凭证,出现问题后也便于维权。
【数据】
厦门外卖量大
或日超10万单
餐饮配送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做“同城热链”。据业内估算,目前厦门外卖市场体量大约在每天10万单左右,其中,中高端约占1/10。
黄亮说,在公司所接的所有配送单中,明发商业广场的商家占50%以上,其他的则相对较为分散,但大部分商家都集中在思明区。配送费按距离算,10元起步,每公里加收2元,每单的配送费大约在10-30元,而他们所接的配送单里,客单价在30元到数百元不等。(记者王晨程)
德化牛母岐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