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零售概念被提出以来,无人零售的火已经在国内燃烧了七八年。近些年,智能柜更逐步成为行业里的主流业态。据华经情报网报告显示,2022年,智能柜在无人零售行业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已高达96.6%。目力所及,在国内一线城市的公园、办公园区、商场、图书馆等公共空间,无人零售智能柜确实在快速铺设。
3年前,抖音网友“易朵阿姨”看到无人零售的商机,便萌生了将自己的闲置店铺加盟智能柜项目开无人店的想法,希望能够从此过上躺着赚钱的生活。当时她有三个加盟选择,第一是大牌子;第二个是熟人介绍的品牌;第三个是自己在网上找的不知名的小品牌。最终易朵阿姨选择了货柜便宜且承诺买三万送一万货的小牌子厂商。结果不仅承诺送的货也没兑现,而且由于收入微薄、入不敷出,且被机器维修、客服售后等问题折磨的身心俱疲,最后只能选择忍痛关店。
无独有偶,小红书网友“早起变瘦瘦”于2023年3月选择进行加盟一个小品牌智能柜进行创业。当时花了8000元高价买了一台智能柜,加上半年场地费,前期投资近13000元。因为开业后找不到售后,只好自己找货补货,费心费力,但开业5个月只收入1000余元,回本遥遥无期,最终只好选择将机器卖掉放弃这次创业。
两位网友的踩坑经历很相似,总结来看踩的最大的坑就是因为贪图运营商承诺的“高额返佣”,选择加盟了小牌子公司,导致后期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货柜坏没人修,没有售后服务、品牌跑路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看来,无人零售智能柜可能比实体门店的经营模型更复杂。首先,无人零售背后需要有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支撑,这就意味着对运营公司的技术实力比较高,没有长期的技术积累根本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智能售货;其次,无人零售智能柜在终端的表现虽然是“无人”,但这其中机器的维护维修、货品运营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根本不可能离开专业人员的管理;最后,没有强大的实力背景,运营公司在供应链上不可能有话语权,也就拿不到具有竞争力的优质货源,从而在商品上也就不能真正形成竞争力。
而个人创业者自主智能柜创业,既缺乏零售行业经营经验,又没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如果再没有选择一个真正有实力的合作伙伴,那么结局可能早已注定。
不过,如果是园区工厂、物流中心、公园、CBD办公室、生活服务、众创空间、健身房等这样的企业客户,现在可能是智能柜创业最好的入局时机。
一方面,经过七八年的市场培育,无人零售的消费习惯已然形成。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无人售货机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等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无人售货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89.08亿元,预计到2024年,中国无人售货机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0%。
另一方面,相较于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国内无人售货机的渗透率还很低,市场还有很大的存量空间,引入智能柜不仅能够满足企业员工的便捷服务需求,提升幸福感和满意度,而且有可能帮助企业实现创收。但与个人创业一样,这类企业进行智能柜业务布局,首先面对的问题也是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
其实,无论是开实体门店还是做智能柜,本质上都是零售生意。零售行业的核心是供应链管理,讲究对“人、货、场”的精细化管理。因此,如果想要长期经营,必须保证有稳定且高品质的供货渠道,这样才能保证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尤其是售卖预包装食品,保质期非常重要,一旦把控不好,很可能会面临顾客投诉和行政罚款等经营风险。其次,零售行业有显著的淡旺季,不同季节消费者的需求不一样,店铺经营者需要进行精细化运营,随时进行货品的调换和补货。
前述两位踩坑的网友就是因为选择了没有既没有核心技术,又没有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中小运营商,才导致在后期运营方面根本得不到任何支持和保障。而如果选择大型运营商则可能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这类厂商是真正的智能化运营厂商,比如丰e足食,其从消费者需求洞察到商品陈列、商品补货、精准选品,再到运力调配、货存周转、效期管理、实时监测以及精准营销等多个维度和链条都已经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品牌直营的模式可以让合作伙伴在后期运营上真正实现做“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