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助售卖机仅仅“看上去很美”?
自助售卖机虽然方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搭乘地铁,不用出站就能买到一束鲜花;医院就诊,不出门诊楼层,就能买到瓶装水、面包;商超大厅,还有酒类、打火机等品类的自助售卖机……
这两年,自助售卖机现身街头,且随着商家铺货品类的日益增多,市民可自助购物的选择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利。但记者走访发现,部分自助售卖机也存在一些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些困扰。
扫码取物后延迟收费
9月7日,记者在陕西西安东郊某三甲医院住院部19楼看到,楼梯间摆放着一台自助售卖机,机内摆放着各类饮品,有瓶装水、可乐,还有功能性饮料。记者现场看到,货柜内的商品陈设没有规律,瓶装饮品摆放并不是按照品类逐一对应,其中有部分品类已经断货,但柜机上并没有显示断货字样,没有做到实时更新货品,及时整理。
现场一位女士扫码后,想购买一瓶标价3元的瓶装水,但发现扫码后并不是货品掉落模式,而是需要拉开货柜玻璃门,让整个货柜的东西露出在面前,再自行取走自己要购买的商品。
“平时卖2元的瓶装水,在这机子里卖3元。各类货品价格不同,扫码后货柜门大开,这取货方式,真的有点考验人性。而且延迟收费,我真担心我走远了它扣多了。”正在取商品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
未取商品前看不到保质期
南稍门一处商场楼下的自助售卖机,从机身可以看到是某品牌饮品设置,但货柜内的物品并不局限于该品牌的饮品,还有头绳、卫生纸、湿纸巾、膨化小零食等品类。
9月8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有市民扫码付费后购买饮品,对应展示窗的灯光亮起,几秒之后有物品掉落至货柜的取货窗口内。整个过程非常顺畅,扣费方式也为现场实时扣费,但市民拿到货品后,都会先看一下保质期。且绝大多数顾客在购买前,隔着柜门看不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电子屏幕上也无法查询到。记者购买了一瓶牛奶,常温条件下保质期为6个月的牛奶,生产日期为2024年4月4日,保质期仅剩不到1个月。
售后不畅出了故障无人理
在采访过程中,自助售卖机售后服务不畅通也是大家反映较多的问题。
“自助售卖机本来是方便大家购物的,但有时候扣费故障、售后不畅,真的很让人恼火。”暑假期间,从外地带孩子来西安度假的马女士就在社交平台上吐槽了自助售卖机出故障后售后不畅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