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健身行业报告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4.35亿,体育消费总规模达1.5万亿元。

健身,越来越成为国人的新时尚!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4.35亿,体育消费总规模达1.5万亿元。显然,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健身休闲市场。但来自市场调查公司智研咨询集团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健身市场规模只有约为150至200亿美元,中国每百万人健身俱乐部拥有量仅为4.3家。

毋庸置疑,中国休闲健身产业起步虽然晚,却前景广大,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我国健身行业发展背景

健身文化在国内是舶来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市场化进程至今已有超过三十年的发展历史,过去的健身经历了力量型健身,有氧健身,时尚健身、全民健身四个阶段:

阶段1:力量健身。上世界80年代盛行,主要针对男性顾客,强调体型塑造,专业性强,参与人数少。

图表1:上世纪80年代的力量健身

阶段2:有氧健身。主要在上世纪90年代,有氧健身运动带动国内健身俱乐部发展,会员制概念开始流行。2000年以前受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限制,健身需求较低,健身房只为少部分专业人士服务,并且人均健身面积也较低,健身习惯难以培养,健身房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受限。

图表2:上世纪90年代的有氧健身

图表3:时尚健身

阶段4:全民健身、专业健身。2014年至今,健身热潮再次兴起,经营多年脱颖而出的老品牌稳定地拓展更多门店,也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新模式线下健身房。此外,在传统健身俱乐部缺失的健身启蒙指引服务和健身内容方面,涌现了一批互联网创业企业,从内容和整合资源与服务的角度切入市场,填补所年来市场供给与消费者需求的错位,降低了参与健身的门槛,吸引了更多人迈出健身的第一步,为培育这个尚不成熟的市场做出贡献。

图表4:专业健身

健身行业模式

我国健身行业的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传统健身房、小型工作室和线上健身APP。目前国内健身行业仍然以传统健身房为主,虽然小型工作室的兴起可能会造成一些分流,但整体对健身房的冲击不大,而健身APP的存在吸引了大量健身小白,可能为其他线下健身场所培养了潜在客户。下面本文将对各类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传统健身俱乐部模式

盈利模式:目前国内的健身房盈利模式仍然主要依靠年卡+私教课程为主,两项收入占比占90%以上。根据品牌不同,年卡收费占比有较大差距。私教课程的需求近几年有明显的提升,相比多年前客户中对私教需求在1%的比例相比,近两年平均提升到10-15%的水平,部分区域龙头品牌如威尔士、一兆韦德可以达到近50%左右。

图表5:健身房月度收入构成(一线城市)

图表6:健身房月度固定运营成本构成

健身房的特点在于提供较为齐全的各类器械和较为宽阔的场地,大部分配备游泳池等设施,同时可以搭配专业教练与比较丰富的集体课程。但如果不另外支付私教费用,会员卡仅仅是可以使用健身房及器材的入场券,消费者并没有享受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

图表7:典型健身房分区

私人健身工作室

盈利模式:以课程和私人教导为导向收费,与俱乐部入场券式的会籍区别。

成本和运营:健身工作室对硬件成本的要求较低,但对教练水平要求很高。一个工作室一般由3-5个有从业经验的教练组成,每个教练有自己的专项技术和资源,凭借这两点与大型健身房竞争。但一般情况下私人工作室收入并不高,很难高于大健身房的收入。

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1)高度定制个性化的私人教学:这种盈利模式是健身房私教课程的延伸,但区别在于定位将更加细化,超越健身房的大类素质教学,而是深入到不同健身体系中。个人健身工作室的教练可以更细致的利用自己的体系提供个性化更强的服务,而非简单的增肌、减脂等。

图表8:健身体系教学训练

(2)阵容较为固定的团体训练:以Crossfit为代表的多人团体训练法深入到不少工作室和教练之中,由于Crossfit特有的高强度和社交性的特征,使得这种训练法十分合适个人健身工作室。Crossfit项目的教练必须长期跟踪并熟悉学员的情况,并为其制定长期计划,每次训练组合教练都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划分等级(初学者进行Scale基础组,高水平练习者进行RX标准组)。对比健身房的免费操课,由于每次参与的课程伙伴不同,教练不会针对性分类训练,为了不使新人跟不上,训练强度也大打折扣。

(3)小批量的高质量标准化教学:课程定位人群主要在没有基础的健身者和想要塑形的女性,这种课程与普通私教课程的区别在于强调完整的系统性教学,且理论教学与健身训练并行,同时多人参加。普通的私教课程多为带学员训练,但理论知识少且不系统;这种系统理论的课程成功地吸引了不少健身初学者。

24小时健身房

24小时健身房是一种开设在社区内的自助式健身房,相比传统健身房,面积更小、开店更分散,健身用户可以在家门口随时享受低价的健身。24小时健身房没有驻店固定教练、没有课程推销,降低了健身创业者的门槛,也大大提高了对入门用户的吸引力。24小时健身房经常作为独立私教预约上课的地点,是部分私教工作室的门店载体。目前国内代表性的24小时健身房包括乐刻运动、光猪圈、小熊快跑和超级猩猩等。

图表9:超级猩猩健身仓

标准配置:200平米左右、自助服务、24小时营业;有少量有氧器械,三分之二以上是课操区。

盈利模式:通过操课和单次入场、单月入场收取费用,价格较连锁俱乐部低;也可预约在平台上兼职的私人教练授课。

成本与收入:24小时健身房砍去了传统健身房高价年卡和私教课程两个主要盈利点,需要靠提升坪效和利用率来解决问题。传统健身房操课面积大,但只有晚间时段使用,24小时健身房面积通常只有传统健身房十分之一,并通过品牌包装和社群运营提高操课用户粘性,让用户在线上预约操课,并共享式地分配教练,提高教练上课效率。24小时健身房减少健身器械占比也减少硬件投入成本和租金,通过对跑步机等其他器械的智能化提升,提高器械室使用频次,整体提升器械面积使用坪效。

线上内容与社交平台

目前现有的内容与社交型健身应用都以解决都市人群健身不方便的痛点为主,具体方法是把运动健身场景从健身房转移到家中,他们具有提供线上内容视频教学的共同点,吸引了大量有健身诉求的新手入门。目前国内代表性的APP包括FitTime和Keep等。

以Keep为例,该软件供视频课程真人同步训练,并带有社交属性,提供用户交流讨论。KEEP的训练视频将演示者动作拍下来,经过精准剪辑形成一段段灵活的短视频片段,通过程序对这些片段进行排列组合,形成完整的健身过程,再配上人声、计时器和动作解说页面,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模板化的动作组合大大节省了内容生产成本。

但是标准化的视频教学始终不能替代专业的私教指导,目前大部分内容教学的线上健身平台视频都存在前期准备运动和后序拉伸运动指导不到位的问题,且标准视频难以因人而异,男女的有效运动量和可承受运动强度不同,体型体重不同的人可以接受的动作也不同。这些差异化都无法通过标准化视频得到合理的指导。此外,这种模式的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还有待发展。

我国健身行业现状分析

收入

以年卡与私教课程为主

不同城市区别大

私教课程的销售量建立在会员人数的基础上,因此健身品牌之间的竞争性销售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价格战等比较激烈的手段。

图表11:国内一线品牌会员卡与私教课程收入

北上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大品牌的私教课程收入已经超过年卡会籍的收入,主要原因首先是一线城市的消费者更有健身意识,更主动寻求私教的教导想科学地养成健身习惯,达到目标;其次,一线城市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较高,能够接受数百元每节的私教课程的人数较多。一线城市中的小品牌私教课程收入也逐渐超过售卡收入。

二线甚至更次级的城市:健身俱乐部收入还是以年卡为主,私教课程销售不多。消费者在健身观念和意识上还较为落后,办卡多为图新鲜的一时冲动行为,对私教课程的需求要小得多,此外消费和收入水平无法跟上也是重要的原因。

成本

投入成本回收快

运营成本靠持续稳定经营支撑

图表12:国内健身房的盈利点

品牌与渠道

直营易于管理

品牌多呈区域性分布

目前线下健身俱乐部品牌主要可以分为知名直营品牌、知名加盟品牌和地域性品牌。大品牌的健身公司多采用直营模式以便于管理,与之相比,加盟品牌的管理相对困难,且健身品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采用加盟模式的品牌若管理体系无法做到标准复制,后期管理难度较大,盈利性很难保障。

续卡率

行业整体水平低

健身房主动提高粘性动力不足

目前线下健身俱乐部的品牌忠诚度和粘性仍然较低,全国行业平均续卡率在15%左右,部分优秀品牌达到20-25%,但还是以15%的以下居多。不同业态的健身房续卡率也有所不同。由于目前健身需求的新增流量很大,许多健身房并不十分在意会员的留存率问题,整体收入中续卡收入占比也较低(最多10%),主要依靠获取新会员拉动业绩。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健身房主动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粘性的动力是不足的。

扩张

一线城市竞争激烈

市场空白区域风险多但回收快

目前在北上等一线城市的健身房竞争压力大,健身房密度也较高,在某些一线和省会城市每隔3公里就有一家健身俱乐部。在较大的竞争压力下,新开店会籍预售销售额相比从前可能降低,有的每月仅100多万。同时一线城市开店成本较高,物业租金、税收、消防和水电煤等费用都是全国最高水平。而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城,由于市场空白,新开俱乐部聚集了当地的所有客户,开业预售较容易做到200万的规模。对于大型连锁品牌来说,由于其地域性,连锁品牌在各自势力范围开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开门店较容易,而主动以直营形式拓展的新区域空白市场,则面临较多风险和问题,如租金成本优势丧失等。

图表13:我国各大城市健身房、健身工作室数目

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大

政策有望落实,激励健身产业。《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定下目标:1)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2)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全民健身热潮为我国健身行业带来庞大的市场需求。

图表14:国家对健身行业出台的重要政策

健身俱乐部数量和健身俱乐部会员渗透率均远远低于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在健身市场保持强有态势的美国2015年俱乐部数目达3.618万家,健身俱乐部利润最高的欧洲地区,英德两国领先发展,2015年两国分别拥有俱乐部6321家和8332家。而我国在近两年需求释放、行业复苏态势下,2015年俱乐部数量才达4425家。所以说,我国未来在针对肥胖问题的缓解项目、健康养生、合理膳食营养、提升运动效率等诸多将成为健身行业增长引擎的驱动下,健身俱乐部数量有望激增。

图表15:健身俱乐部数量排名前十大国家

以总人口计算会员渗透率,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均可以达到10%以上的水平,美国和加拿大会员渗透率分别为17.34%和16.88%,亚太方面,台湾地区渗透率在2.5%左右,日本超过3%,韩国、新加坡及香港均在4%左右。而中国仅为0.49%,差距较大。我国健身房会员渗透率空间巨大。

图表16:全球主要地区健身会员渗透率

图表17:亚太地区健身会员渗透率

供给端:行业盈利模式深化,产业链延伸

店铺外延扩张的圈地模式仍将持续,但资本介入下,行业内的洗牌或将加速,运营效率高的优秀品牌有望通过强势区域自主扩张和弱势区域收购的方式逐步提升行业集中度,造就全国性的龙头品牌。参考美国健身服务行业的发展史和竞争格局,未来健身服务行业将形成连锁健身俱乐部为主、个人工作室为辅的行业格局。

随着新增健身人群流量红利的消逝,健身行业持续盈利的着眼点在于挖掘服务与内容的价值,掌握教练资源,提高客户粘性。同时,健身产业链延伸向各个领域:营养补剂、服装、器材、健康管理、教练培训等。

THE END
1.智能浪潮和共享经济也没能挽救健身房,流量变现成为破局关键可以说,无论是24小时智能健身房还是共享经济催生下的共享健身仓,新模式下的健身房的运营成本也比传统健身房“轻”了不少,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传统产业往往带来的是人效和坪效的提高,不需要太多的工作人员。而且对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也使得健身更加直观和有数据可寻,让每个人真正对自己的健身状况了如指掌,这不但是时...https://www.tmtpost.com/2977484.html
2.24小时营业健身房火爆健身房有哪些市场机会?这些增值服务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更加个性化的健身需求,还能够为健身房带来额外的收入来源,实现多元化盈利。通过不断拓展增值服务,24小时营业健身房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24小时营业健身房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便捷的服务时间,在市场上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未来,随着消费者...https://news.softunis.com/26535.html
3.我们走访了这几类健身房揭秘背后的生意经据《财经》新媒体了解,该“互联网+”健身品牌主打课程贩卖,开设了从搏击、瑜伽到杠铃操、力量训练等多种课程。市面也有其他品牌主打无课程的24小时器械训练,还有“互联网+”健身品牌主打特色项目训练、健身社交。 结论:“互联网+”健身房彻底抛弃了“年卡+会籍顾问”这一商业模式,且实现了店内无人办公。它将传统健...https://tech.sina.cn/i/gn/2019-07-06/detail-ihytcerm1829969.d.html
4.无人智能大数据专注白领和年轻用户首家24小时共享智能健身全新...99包月 24H 无人智能 大数据 专注白领和年轻用户成都首家24小时共享智能健身全新打造互联网智能健身体验馆芈刻健身主讲人:姚伟目前健身行业现状健身行业的发展传统行业的痛点 健身行业2000年才正式在国内起步,历时10余年,2014年全国https://m.renrendoc.com/paper/215139416.html
5.24h健身房的经营模式怎么健身健身之家24小时健身房的经营模式可以早上安排比较少的健身顾问在那里接待早锻炼的客户,然后还可以做好营养早餐售卖,中午和晚上下班的时间段,就要多一点的员工在哪里,因为上班族也基本用这个时间来锻炼,可以同时售卖减脂餐,晚上锻炼的人比较少,就让员工轮流值班接待偶尔的客户就可以了。 https://www.liivbook.com/post/211484.html
6.养老院运营管理办法(精选9篇)日本养老地产基本采取出租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养老设施与养老服务的精细化和完备化。日本国土交通省住宅局和财团法人高龄者住宅财团联合编写《老年住宅设计手册》一书作为老龄人居住设计通则。养老服务硬件上的配套设施包括浴场、酒吧、健身房、便利店、园艺区、文艺表演区等涵盖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和文化生活的功能;在软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ishfoxx.html
7.30万亿市场潜力的养老产业,何时才能真正留住年轻人?房地产模式在周边配套设施方面做得更好,某知名地产公司旗下养老院出门就是一个很火的商圈,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但容易受到最近房地产暴雷的影响。纯收服务费的养老院不仅要缴纳租金,还要给股东回报,经营压力也很大。 无论哪种模式,人力都是砍不掉的成本,尤其是护工。养老行业本质上是服务业,要想服务好,就得多招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47578
8.24小时自助健身房持续火爆,但这是一门好生意吗?小熊快跑之前主打ClassPass模式,也推出过99包月的O2O健身。最后转型到线下健身房,主要方式在于连锁“加盟”。连锁加盟的本质在于输出管理方式,而作为互联网+的健身房,输出的主要在于“自助管理”和“智能设备”两个核心点,背后都是技术。 Liking健身创始人徐志岩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相对传统线下连锁加盟店,24小时的...https://36kr.com/coop/toutiao/5055289.html
9.不卖卡月入3亿,乐刻健身房靠抠熬死同行乐刻是第一个主打“无推销”健身房的品牌。 只要交了99元进门费,不管是教练还是团课,全靠自己预约,主打一个自助健身。 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健身的门槛,还让很多社恐年轻人走进健身房。 乐刻的数据显示,大概40%的用户第一次走进健身房。 再加上24小时的超长营业时间,使得乐刻不缺流量,就连凌晨2点都有人健身。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967378.html
10.开发app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精选10篇)用户服务:设立客服中心,提供7*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定期收集用户反馈,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财务预测与融资计划】 预计项目启动初期需资金约500万元,用于产品研发、内容采购、市场推广及团队建设。计划通过天使轮融资获得资金支持,同时寻求政府教育创新基金和教育科技投资机构的合作。预计在运营第三年开始实现盈利,通过付费...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31239.html
11.城市更新时代,老旧小区留改拆建的十大模式与标杆案例其中,改造建设环境及配套设施包括拆除违法建设,整治小区及周边绿化、照明等环境,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停车库(场)、电动自行车及汽车充电设施、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文化休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物业用房等配套设施。 3. 提升类。http://www.zjypxzx.com/c/2022-03-15/498740.shtml
12.加盟共享健身房盈利模式有哪些共享健身房的商业模式解析→买购网共享健身房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为会员提供了便捷、灵活的健身体验,很受大众的青睐,市场需求潜力大。加盟共享健身房盈利模式有哪些?Maigoo小编整理了共享健身房的商业模式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共享健身房的商业模式解析 PART ONE 共享健身房是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它允许会员按需使用健身房的设施和服务,而无需...https://m.maigoo.com/zhaoshang/528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