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刚刚:广州海珠2天无社会面新增!广东最新情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今天(11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二十条优化措施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昨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要坚持科学精准,立足于防、立足于早,以快制快处置突发疫情,严防疫情外溢扩散和规模性反弹。要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和看病就医等民生需求,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要坚决克服简单化、“一刀切”,坚决整治层层加码,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
国家疾控局解读最新防疫措施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①评估显示,密接的密接感染风险很低。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可以节约服务保障资源。②评估显示,中风险区阳性检出率低,有风险但是不大。但中风险区划定后,导致较多人员被管控,出行和流动受到限制,同时消耗了较多基层工作人力。因此取消中风险区判定。更多解读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表示,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少了的2天可以省出30%的隔离资源。
次密接的阳性检出率大概是3.1/10万,国家疾控局解读部分优化措施
第三个是取消中风险区的判定。大家知道从武汉以来,风险区划定一直在调整,比如原来叫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在第八版的时候叫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区,第九版就统一成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区。经过第九版的实践应用以及7、8月份的评估,发现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为3/10万,刚才说的次密接是3.1/10万。我们觉得有风险,但是不大。同时,中风险区划了以后,管控的人员比较多,也消耗防疫人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决定取消中风险区。
再比如说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原来是7天集中隔离,现在调成7天居家隔离。外溢人员的风险经评估以后大概是4.9/10万,但是这些人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我们把高风险区外溢的人员7天集中隔离改为7天居家隔离,考虑他到社区以后好管控,同时节省集中隔离资源。
所有的调整都是有依据的。可能大家听到原来的“7+3”改成“5+3”,认为是不是松了?实际上不但不松,反而要求更高了。这些调整要求我们在防控工作中要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防控,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要管住,该落实的落到实处,该取消的也坚决取消,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提高防控效率,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卫健委:优化后举措能够明显缓解隔离资源紧张和流调压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介绍,对于当前疫情防控政策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也是过去两年多以来一直坚持的工作节奏和风格。不断优化疫情的防控举措,不是放松疫情防控工作,而是强调更加科学精准,强调更加与时俱进,要根据病毒的演进变化趋势,还有实际防控能力的改善和提升,以及积累的临床治疗的经验和认识,来优化和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总的要求就是要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做到既防住疫情,又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保障的影响。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持续跟进全球疫情态势和病毒变异特征,结合防控举措的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评估。有关专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通过两年多的防控实践,经历了若干次聚集性疫情的挑战,也积累了很多防控的经验,对于病毒的传播规律和临床治疗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另外,在疫苗的研发方面,在药物的研发储备方面,也有了新的技术进步。因此,我们要因时因势来调整优化防控举措,不断提升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可以说,每一次对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都是十分审慎的,也是经过专家科学论证的,确保积极稳妥、风险可控。
国家卫健委:优化调整能够明显缓解各地疫情处置中的一些瓶颈和障碍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对于当前疫情防控政策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也是国家卫健委过去两年多以来一直坚持的一个工作节奏和风格。
不断优化疫情的防控举措,不是放松疫情防控工作,而是强调更加科学精准,强调更加与时俱进,要根据病毒的演进变化趋势,还有实际防控能力的改善和提升,以及积累的临床治疗的经验和认识,来优化和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总的要求就是,要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做到既防住疫情,又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保障的影响。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持续跟进全球疫情态势和病毒变异特征,结合防控举措的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评估。有关专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还有,通过两年多的防控实践,经历了若干次聚集性疫情的挑战,也积累了很多防控的经验,对于病毒的传播规律和临床治疗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另外,在疫苗研发方面,在药物的研发储备方面,也有了新的技术进步。因此,要因时因势来调整优化防控举措,不断提升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可以说,每一次对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都是十分审慎的,也是经过专家科学论证的,确保积极稳妥、风险可控。
另外,基于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特别是脆弱人群数量比较多,尤其是老年人口在我国占比大,这些都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且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上也是相对不足的,并且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分布也不够均衡。结合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等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结果,经过专家的深入研究和论证,提出了二十条优化完善的政策举措,优化之后的举措能够明显缓解各地疫情处置当中遇到的一些瓶颈和障碍的问题,比如说隔离资源相对比较紧张,隔离房间不足。
所以这样的调整和优化,是基于科学的认识,也是基于循证研究的新的成果,这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而是要更加精准科学地做好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
国家卫健委:不能为了达到零风险就推诿拒收患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提到,最近有些地方出现了对于一些有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人员,没能够及时救治的情况,案例十分令人痛心。雷海潮表示,在院前医疗急救方面,特别是一旦发生疫情,一定要对日常需要,保证充分车辆,充分人员。一旦有需要,要迅速开车。雷海潮特别强调,不能因为疫情防控为了达到“零风险”就推诿拒收患者。
中疾控:对入境人员管控和核酸检测进行优化调整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结合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发展变化,为更好地统筹疫情外防输入和国际交往,便于人员往来,根据前期对入境人员防控措施试点评估结果,对入境人员管控和核酸检测进行优化调整。
一是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是随着境外疫情广泛传播,人群感染率较高,导致入境后首次核酸检测Ct值大于等于35的入境人员中既往感染的比例很高,据此,调整了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
三是参照北京冬奥会、成都世乒赛疫情防控经验,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特定入境人员设立免隔离闭环管理区(“闭环泡泡”)。对免隔离闭环管理区内的外方和中方人员严格落实闭环管理、个人防护、核酸检测等要求,严防“破环”。
四是由于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进一步缩短,同时为防范集中隔离点的交叉感染风险,调整了入境人员隔离期限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交通运输部:纠正“层层加码”,切实做到“五个严禁”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介绍,近期,部分地区出现对货车通行“层层加码”、过度管控等问题,造成局部物流不通不畅,对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对此,交通运输部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督办转办,坚决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行为,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力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坚强交通运输服务支撑。
交通与运输部将认真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印发的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督促各地实施精准通行管控政策,切实做到“五个严禁”:严禁擅自关停关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限制运输服务;严禁以车籍地、户籍地为依据,或有涉疫地区行程为由限制货车通行;严禁“一刀切”限制封闭区域末端配送,切实打通配送“最后一米”;严禁实施“静默”或封控管理的城市一律限制货车进出,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重要物流枢纽集疏运等货车车辆顺畅通行;严禁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由限制货车通行,严格落实“即采即走即追”要求。
同时,针对部分地方出现的擅自关停关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擅自阻断交通、随意限制货车通行等过度管控问题,交通运输部门要立即启动督办转办,强化跟踪调度,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对于过度通行管控问题反复出现、督办转办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货车司机投诉举报较为集中的,我们将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强化警示震慑效应,坚决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问题反弹,确保交通物流运行顺畅。
交通运输部:将协调解决货车通行过度管控等问题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介绍,近期部分地区出现对货车通行层层加码、过度管控问题,造成局部物流不通不畅,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一事一协调解决不通不畅问题,对问题突出省份进行督办和通报,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和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成果。
交通运输部坚决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行为,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力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坚强交通运输服务支撑。
一是加强统筹部署,明确科学精准管控要求。认真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印发的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督促各地实施精准通行管控政策,切实做到“五个严禁”:严禁擅自关停关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限制运输服务;严禁以车籍地、户籍地为依据,或有涉疫地区行程为由限制货车通行;严禁“一刀切”限制封闭区域末端配送,切实打通配送“最后一米”;严禁实施“静默”或封控管理的城市一律限制货车进出,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重要物流枢纽集疏运等货运车辆顺畅通行;严禁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由限制货车通行,严格落实“即采即走即追”要求。
二是加强督办转办,推动问题立行立改。针对部分地方出现的擅自关停关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擅自阻断交通、随意限制货车通行等过度管控问题,立即启动督办转办,强化跟踪调度,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对于过度通行管控问题反复出现、督办转办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货车司机投诉举报较为集中的,交通运输部将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强化警示震慑效应,坚决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问题反弹,确保交通物流运行顺畅。
商务部:全力保证居民生活物资需求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安宝军表示:商务部全力保证居民的生活物资需求。
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商务部将持续强化市场监测与预测预警,及时投放肉类储备,协调跨区域物资调运,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稳定。指导各地设立市场保供工作专班,将疫情防控和应急保供“同部署、同落实”,统筹协调米面油、肉蛋奶和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供应,组织商贸流通骨干企业与生产养殖企业加强产销衔接,增加货源供应;制定封闭小区配送、区域联保联供等专门预案,畅通诉求反映渠道,及时解决居民基本生活问题。
三是强化物流配送保障。指导地方建立完善保供企业白名单制度,优先保障名单内企业经营、车辆通行和人员到岗,也要为外地保供企业创造便利条件。在封控区域,合理设置物资接驳站、固定接收点,加强人员配备,保障末端配送力量充足。根据老幼病残孕等重点群体需求,要制定相应的保供方案,满足封控隔离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四是做好区域联保联供。商务部将根据地方需要,加强跨区域联保联供协调,帮助组织货源,保障市场供应总量充足。指导地方要统筹好肉、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储备,采取及时投放、定向投放的方式来增加市场供应。要求各地全面掌握本地生活必需品的货源主渠道,并与周边地区、主产区加强“多方帮一方”的互助互保合作,如果有需要,可以立即开展应急调运支援。
广州
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广州11月11日新增3180例
近两日海珠社会面无新增感染者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在会上表示,11月11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3180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有21例为社区筛查或主动就诊中发现,其余均在隔离观察或高风险区发现。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2921例、轻型259例。以上感染者均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隔离观察治疗,情况稳定。
海珠区单日新增2960例,仍高度集中在凤阳街康鹭片区、华洲街龙潭片区、南洲街大塘片区、赤岗街客村片区的高风险管控区内。近两日,海珠区社会面未发现新增感染者。
荔湾区站前街、西村街、南源街疫情趋于稳定,桥中街、龙津街等昨日有散发零星阳性个案,存在社区传播风险。
番禺区管控区域内的大石街、钟村街近日连续报告新增感染者,呈局部聚集态势。沙湾街、石楼镇有新增阳性个案,存在社区传播风险。
广州已对16527名次密接解除隔离
管控区内解隔人员
可申请闭环转运至管控区外临时住所
张屹在会上表示,广州将结合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特点,落实提级指挥、扁平化运行等要求,积极推动国家优化防控20条措施的稳妥落地。截至目前,全市已对集中隔离期满5天、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的5094名本地密切接触者和7252名入境人员有序解除集中隔离,闭环转入社区管理,落实3天居家隔离,非就医等紧急情况不得外出;同时,对16527名次密接解除隔离。
对于解除集中隔离时,原居住地仍处于管控区内的解隔人员,如果在管控区域外有临时住所的,可向隔离酒店申请,对接目的地社区,闭环转运至临时住所,落实3天居家隔离;如在管控区域外无临时住所的,建议在隔离酒店继续完成“5+3”全程健康管理。
张屹表示,疫情期间,针对孕产妇、烧烫伤、中毒等特殊危急重症患者,广州各医疗机构要立即启动应急抢救预案,果断开通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病房等缓冲救治区,及时开展紧急救治,不得以封控管控、核酸检测、红黄码借口为由推诿、拒收患者和限制就诊。
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等患者,在就医时如出现“红码”,请联系属地社区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治疗;确有需要到原就诊医院救治的,由属地社区协调防疫部门协调解决。
广州多区疫情RT值下降
海珠因体量大仍处于高位平台期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在会上表示,根据中山大学-广州市CDC疾病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联合研究中心的评估结果,目前海珠区疫情防控的效果在进一步显现,最新的实时传播指数(Rt)已降到了1.6,但由于体量大,仍处于高位平台期;荔湾区的实时传播指数(Rt)也在连续5天上涨后,由2.9回落至2.7;另外,番禺区的上涨势头这两天也开始得到遏制,实时传播指数(Rt)由3.0降至2.7。这说明多区联动,对控制疫情的跨区渗透起到了积极效果。
张周斌提醒,仍然要看到全市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天河、越秀区的实时传播指数(Rt)在趋稳后,这两天有所回升;白云区的疫情也一直处于胶着状态,实时传播指数(Rt)连续维持在1.1-1.2。“这些都反映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发力,巩固成果,防止反弹。”
张周斌表示,昨天(11日)国家发布了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对全市的防控大局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在优化防控资源这一块。譬如不再甄别次密、密接的集中隔离期限也由7天调整为5天,这些措施能让有限的流调力量,更集中投入到有社会传播风险的病例调查中,更早识别风险;也能节约出更多力量,投入到风险人群的核酸筛查和社区管理中,帮助更早发现感染者,更快处置。
张周斌还提醒,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和调整期间,疫情仍未过去,个人的健康管理仍不能放松。“因为病毒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即便没有被甄别为密接,但如果您被赋予了红码或者黄码,也代表着您是有被感染风险的,一定要按照要求,做好居家隔离或者居家健康监测。”
广州海珠:
区外患者符合出院标准的
可闭环转运至居住地
广州市海珠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晓初在会上表示,海珠区实行强化全域疫情防控期间,在辖区内医疗机构住院的患者,符合出院标准的,按居住地分为区内患者和区外患者,会采用不同的方式,确保他们可以顺利回家。区内患者由医院代呼出租车,闭环转运至居住地。区外患者由医院派出专车闭环转运至居住地。海珠区外的医疗机构出院患者需要回海珠居住的,患者向居住地街道提出申请,由海珠区派车闭环转运至居住地。截至今日16时,共为58名出院患者提供闭环转运服务。
傅晓初表示,有就医需求的非急危重症患者,可向所在社区居委会申请开具《就医转诊卡》,由社区呼叫专车转运到区内医院就医。诊疗结束后,市民提前通知居委会呼车闭环接回居住地。需要强调的是,实行强化全域疫情防控期间,建议海珠区居民留在本区就诊。
此外,海珠红码人员出现可能危及生命的危急征象,病情紧急、不具备远距离转运条件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按照就近、就地、就急原则尽快采取抢救措施,必须做到“不推诿、不拒诊”。
与此同时,为做好管控区域尤其是城中村的物资保供工作,通过派送生活物资包、拓宽采购渠道、加快物资调配、加大投放力度等措施,切实提升物资配送效率。截止目前,已派送生活物资包80.87万份、总重量约2021.75吨。针对管控区“送货上门”的要求,采取由网格服务队配送的方式,做到卡口和楼栋无缝衔接。
黄埔区云埔街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
今天(12日)中午12时许,黄埔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云埔街部分区域发布“实施临时管控的通告”。
11月11日,黄埔区云埔街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群筛查中发现1例核酸检测异常人员。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经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自2022年11月11日13时起对云埔街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
一、中海誉东花园A13栋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管理措施。
二、云埔街(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临时管控除外)所在区域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管理措施,11月11日起,连续三天全员核酸筛查。
增城区新塘镇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
今天(12日)14时许,广州市增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布“关于新塘镇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的通告(2022年第76号)”。
11月12日,增城区在外区返增重点人员排查中发现1名核酸检测异常人员。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经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自11月12日起对新塘镇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
一、新塘镇顺欣广场小区9栋,实行“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等管控措施。
二、新塘镇顺欣广场小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管控措施。离开所在区域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生活物资保障热线:020-82881182,
医疗服务热线:19303069875。
增城疾控提醒:到过以下重点场所的人员请立即报备并检测核酸
增城区疾控中心发布通告:11月12日,增城区在外区返增重点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1名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因疫情防控需要,请有以下时空交集的市民,立即向所在社区(村)报备,自觉开展“三天三检”自我健康监测,在24小时内主动到就近核酸检测点检测,并做好健康管理,落实个人防护措施。重点场所名单见下表,后续将按实际情况更新。
花都区花城街调整高低风险区今天(12日)15时许,花都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花都区关于调整风险区域的通告(第150号)”。
根据疫情处置工作进展和疾控专家建议,经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自2022年11月12日起花都区风险区域调整如下:
一、雪域澜庭A1区调整为高风险区,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封控措施。
二、花城街罗仙路、叶榕街、杜鹃二街、天贵北路、花都大道、曙光北路合围区域(雪域澜庭A1区除外)调整为低风险区,落实“个人防护、避免聚集”防范措施。
上述区域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调整,区域内居民如遇到生活、就医等困难,可拨打24小时暖心服务热线。
暖心服务热线一览表
汕头
关于潮南区调整风险区的通告(二)
根据当前潮南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01号)有关规定,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对我区风险区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一、峡山街道华桥村、上陇自然村,陈店镇文光社区、汕柄村、新溪西村、三合村、福潭村、流溪村、范溪村、流仙村、上北村、浮草村、陈围村(包括陈店实验学校)、柯围村部分区域(324国道以南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管理措施,区域内人员非必要不离开本区域,确需离开的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峡山街道除华桥村、上陇自然村之外的其他区域,司马浦镇、两英镇、仙城镇全域调整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防控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社会面疫情防控仍按《汕头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关于动态调整有关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二)》执行。
上述措施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实施,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特此通告。
汕头市潮南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11月12日
惠州
惠州大亚湾开发区关于调整风险区
风险等级的通告
(第25号)
从11月11日8:00起,将西区街道畔山名居6栋由低风险区调整为高风险区。实行封控措施,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区域内连续5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以上措施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高风险区域内居民如遇到生活、就医等困难,可拨打暖心服务热线:
惠州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752-2661120。
大亚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022年11月11日
惠阳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告(2022年第12号)
一、将淡水街道草洋规划小区43号自建房划分为高风险区,实行封控措施,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二、将惠阳区全域划分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除外)。严格大型活动监管,严格限制开展线下节庆和大型会议、联欢、聚餐等活动,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不聚集、不扎堆,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公共场所均应设置场所码,严格落实进入室内公共场所预约、错峰、测温、扫码、佩戴口罩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扫(亮)码等防控措施。区域内人员离开惠阳区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以上措施自2022年11月12日11时起即时生效,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恢复常态化防控措施另行通知。风险区域内居民如遇到生活、就医等困难,可拨打暖心服务热线:
惠阳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东莞
莞城街道关于划定临时管控区的通告
(第4号)
11月11日,莞城街道在核酸检测中发现有新冠病毒核酸初筛异常人员,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自2022年11月12日起,莞城街道划定临时管控区,具体情况如下:
一、临时管控区
临时管控区1:东江大道-可园北路-运河西1路-红川路。
具体位置见下图。
临时管控区2:步步高小区。
二、管控措施
(一)全面落实临时管控。倡导区域内人员非必要不出区,如有特殊情况,可以凭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出入,细村市场暂停营业三天。
(三)积极参加核酸检测。市民要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落一人,无故不参加采样、造成疫情传播的,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从严管控人员密集场所。临时管控区域内暂停聚集性活动。
三、管控时限
以上措施自2022年11月12日起执行,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
莞城街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万江街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58号)
根据当前万江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经街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万江街道自2022年11月11日起,新增高风险区及临时管控区域如下:
一、高风险区:万江墟社区育才路116、118号(见图示)
实行封控措施,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二、临时管控区:万福路-万福兴隆街-安居街-万江凌角街-万龙路-新丰路-吉祥路-万江东堤路-东堤路二十六巷-东堤路二十七巷-沿江东路-村头园村街-万江东堤路-教育路。(除高风险区外)(见图示)
全面落实围合管理。区域内实行“全域封闭、足不出区、只进不出”管理,除定时定点核酸检测及其他特殊急迫需求情形外,全体人员非必要不出户,访客、快递、外卖禁入管控区,实行“无接触配送”。临时管控区内除生活保供商户,其他场所暂停营业。市民要积极配合完成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无故不参加采样的,需承担相应责任。
万江街道关于解除部分区域
临时管控措施的通告
(第59号)
麻涌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
(第10号)
11月12日麻涌镇发现新冠肺炎初筛异常个案,请到过以下场所的市民立即向所在村(社区)报备并前往就近核酸检测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
大盛村进村中路盛利百货(11月8日21:20-21:27)
大盛村对面海大口九斜对面路边摊铁板、享自由麻辣烫(11月9日20:45-21:15)
漳澎村作业区中路菜鸟园区天勤靖设工地(11月9日21:00至11月11日21:00)
漳澎村文化广场(11月10日18:27-19:00)
二、市民前往核酸检测点请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不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请遵守检测点的现场秩序,不交谈、不聚集,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疫情防控指挥部
(第11号)
为坚决阻断疫情传播,保障广大市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当前我镇疫情防控形势,为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现就加强麻涌镇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如下:
一、辖区群众非必要不离开麻涌镇,确需出行的,须持48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
二、全镇托育机构、康复机构、宗教场所等非全托服务的特殊场所暂停线下服务。
三、全镇桑拿按摩、足疗水疗、养生馆、理疗馆、公共文化场馆、棋牌室、麻将馆、网吧、书吧、酒吧、歌厅、KTV、密室逃脱、剧本杀、健身房、体育馆、游泳馆、电影院、影剧院、博物馆、游艺场等各类密闭半密闭场所暂停营业。
四、全镇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要强化场所通风换气、按核定接待能力的75%限流等防控措施。减少各类人群聚集活动。
五、全镇(大盛村暂停堂食)经营性餐饮场所(含工厂、企业等食堂)按核定接待能力的50%限流等防控措施提供堂食服务,错峰就餐,提倡外卖送餐或自带餐具打包用餐。
六、全镇所有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经营场所、住宅小区、出租屋等一律设置“场所码”,公共场所无设置“场所码”一律关停。严格执行测温、扫码、戴口罩、查行程卡等防控措施,一律须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当日(24小时内)核酸采样凭证(记录)方可出入,不按照以上防控措施将被依法处罚。
谢岗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
根据当前谢岗镇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经综合研判,自2022年11月12日中午12时起,谢岗镇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如下:
一、谢岗镇临时管控区(曹乐村北区、南区部分区域)继续严格执行《谢岗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第7号)》的防控措施,严格实行“全域封闭、足不出区、只进不出”管理,临时管控区内的市民群众严格落实各项管控要求,非必要不出门。后续将根据疫情形势和综合研判意见,对以上区域内临时管控措施实行动态调整。
二、谢岗镇临时管控区(曹乐村北区、南区部分区域)以外的区域,自11月12日中午12时起,恢复常态化防控管理,密闭文体娱乐经营场所有序恢复营业,各餐饮单位、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场所落实好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
常平镇关于调整临时管控区的通告
一、新增临时管控区
自2022年11月12日起,新增一个临时管控区:
常东路——盛塘路——工业二横路——国辉路——广九线铁路路段围合区域(范围详见图示)
1.全面落实围合管理。区域内实行“全域封闭、足不出区、只进不出”管理,除定时定点核酸检测及其他特殊急迫需求情形外,全体人员非必要不出户,访客、快递、外卖禁入管控区,临时管控区内除生活保供商户,其他场所暂停营业。
2.临时管控区内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市民要积极配合完成各轮次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无故不参加采样的,需承担相应责任。
3.便民医疗点
服务地址:土塘社区卫生服务站
请区域内的居民严格落实防控要求,切实降低传播风险。如遇到生活、就医等困难,可拨打以下服务热线:
镇疫情指挥部:82322272;
土塘村委会:83391646;
医疗救助:18998007380。
二、解除临时管控区
石马河(司马段)以东——司马村与曹乐村交界以西——京九线铁路(司马段)围合区域
自2022年11月12日12时起,解除上述区域临时管控措施,转为常态化防控,具体按镇疫情防控指挥办发布的最新要求执行。
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措施。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请广大居民继续强化个人防护意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验核酸、打疫苗,积极配合各类场所落实测温、扫场所码等防控措施。
常平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第24号)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为从严从紧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现就调整我镇有关疫情防控措施通告如下:
一、继续强化重点机构场所疫情防控。养老机构、月子中心等全托特殊场所实行探访预约管理和实名登记,探访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非全托特殊场所恢复线下服务,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机构。建设工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每周定期核酸抽查,外市来返常的工作人员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方可上岗,其中外省来返常人员还需完成“三天三检”后方可上岗。宾馆、酒店住宿和进入旅游景区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密闭经营场所卡拉OK(KTV)、电影院、影剧院、棋牌室(麻将馆)、网吧、书吧、酒吧、剧本杀、密室逃脱、健身房、室内游泳馆、桑拿按摩(SPA)、沐足、养生馆(理疗馆)的从业人员和顾客须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当日(24小时内)核酸采样凭证(记录)进入,行程有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的人员或红、黄码人员不予接待,发现红码人员要立即报告属地社区(村)。
二、继续加强聚集性活动管理。坚持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的不线下,近期原则上不安排大型会议、培训、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尽量缩小规模,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加强人员出行管理。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区所在地市。所有跨市出行人员返常后及时落实核酸“三天三检”。
四、继续强化客运交通疫情防控。出行人员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等交通工具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继续实施“落地检”,旅客、货车司乘人员、自驾车司乘人员等从外市来返常后主动在火车站、长途客运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地设置的核酸采样点完成一次核酸检测。
大朗镇关于解除部分区域
(2022年第18号)
大朗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大岭山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一、新增高风险区:
1、大岭山镇西正路92号;
2、大岭山镇农二南一巷9号;
3、大岭山镇振华路36号;
4、大岭山镇农二南二巷32号;
5、大岭山镇新兴一巷23号;
6、龙江榄塘巷20号。
(见示意图)
高风险区实行封控措施,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二、新增临时管控区:
1、大岭山大道-莞长路-广场大街-凯东街-广发路-顺发路-南一路-建设路-横镇西路-建卫南街闭环。
2、龙江路-旱塘街-刘直塘街-莞长路-龙江街闭环。
1.临时管控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管理措施。区域内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外出。非必要不离开,确因工作、就学、就医等需要离开的,须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黄码人员经核酸检测转绿码后),并扫场所码方可出行。
2.临时管控区市民要积极配合完成各轮次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无故不参加采样的,需承担相应责任。
厚街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时管控区1:万发皮具有限公司、朝详五金厂;
临时管控区2:天平路——东溪东路——内部路合围区域(除万发皮具有限公司、朝详五金厂外);
临时管控区3:家具大道东——司贸南路——天平路-东坑石坛路合围区域。
(一)全面落实临时管控区管理。
1、临时管控区1:实行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管理措施;
2、临时管控区2、3:区域内落实“足不出区、错峰取物”管理措施;快递、外卖禁止进入,全区人员除定时定点核酸检测及其他特殊急迫需求情形外,全体人员非必要不出户,访客、快递、外卖禁入。
(二)临时管控区内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市民要积极配合完成各轮次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无故不参加采样的,需承担相应责任。
(三)从严管控人员密集场所。临时管控区域内暂停聚集性活动。
厚街镇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茂名
关于茂名市电白区
调整疫情防控风险区的通告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经综合研判,茂名市电白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2022年11月12日0时起调整我区疫情防控风险区,调整后我区疫情防控风险区为:
一、高风险区
小良镇:小良镇马岚村委会埇村;小良镇南华村委会北郑某家-东黄某贵家,西新大惠购物城-南梁某新家合围区。
水东街道:水东街道瓷厂宿舍区新9栋。
上述区域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
二、低风险区
小良镇和水东街道(除高风险区外)。
沙院镇和电海街道。
低风险区域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防范措施,区域内人员离电白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调整后我区无中风险区。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风险区。
请广大市民群众继续落实疫情防控个人责任,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及时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进入公共场所时主动扫码,自觉接受体温测量。
茂名市电白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关于化州市调整疫情防控风险区的通告
调整后,化州市已无高、中风险区。
请广大市民群众继续落实疫情防控个人责任,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及时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进入公共场所时主动扫码,自觉接受体温测量。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努力,切实落实防控措施,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化州市新型冠状病毒
清远
清城区凤城、东城、横荷开展核酸检测
11月12日,清城区在凤城街道、东城街道、横荷街道开展一次免费核酸检测。
检测范围和对象:清城区凤城街道、东城街道、横荷街道全体村(居)民(包括本地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临时流动人口、外籍人口等)。
清城区洲心街道开展核酸检测
11月12日上午9:00至12:00(只对粤康码为绿码的群众进行检测),下午3:00至5:00(黄码专场)在洲心街道开展一次免费核酸检测。
检测范围和对象:洲心街道(除高风险区外)全体村(居)民(包括本地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临时流动人口、外籍人口等)。
清城区开设黄码人员核酸检测专场
11月12日14:00—17:00,清城区开设专场为黄码人员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检测对象仅限“粤康码”显示黄码的人员,“粤康码”显示绿码的人员,请自行前往常态化便民核酸检测点采样。
清新区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物资供应
11月11日,清新区就全区保障日常生活物资稳定供应情况发布通告。
清新区生活必需品消费市场供应库存充裕,能充分满足群众的日常需求。大米、食用油、肉类、蔬菜、蛋奶类等重要生活必需品每日储备量1000吨以上,货源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供销运输通道畅通。华润万家清新店、清新区满家欢超市、新苑商场、清新区雨林生活超市、中恒万民百货、鹏泰超市、福隆城百货等大、中型商超正常营业;美团外卖、叮咚买菜、饿了么等线上电商平台均可正常下单。线上线下平台全面保障全区居民日常生活物资供应。如需志愿服务请联系相应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