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类电商软件及服务提供商--HiShop海商,欢迎您!
AmazonGo结算时漏了一杯酸奶视频截图
后来,联系亚马逊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系统识别可能有误差,属于正常情况,让记者不用退货,好好享用这杯“免费”得来的酸奶。
一、亚马逊无人超市便利店AmazonGo怎么样
其实2016年底,亚马逊就宣布正在测试AmazonGo了,主打口号“NoLines”(零排队)。当时宣称AmazonGo将于2017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但之后一直被推迟。
据知情人士透露,AmazonGo团队在测试中发现,一旦选购人数超过20,系统便很难追踪用户及其选购的商品,因此当时AmazonGo的系统仅能容纳少量用户,或者要求用户放慢移动速度。亚马逊并没有对这种说法发表意见。
扫码进入AmazonGo视频截图
因为,这次AmazonGo的亮相被众多媒体描述为“期待已久的”。这家位于西雅图的首家AmazonGo开店首日似乎就陷入了“打脸”的尴尬境地。许多人慕名而来体验这种充满科技感的即拿即走的购物体验,人一多就会出现拥挤的状况,受限于识别技术的成熟度,目前AmazonGo还无法做到容纳大量客流,故而在门口排起了长队。
AmazonGo门口排起了长队图自推特
二、无人超市并非完全没有员工
虽然AmazonGo被定义为无人超市,但是它的店内依然拥有少量员工,这也是国内无人超市的正常业态之一。
AmazonGo的SKU中速食、餐饮品类占比较高,尤其是亚马逊收购全食(WholeFoods)后,在AmazonGo开设了全食专柜,售卖即食加工的快餐食品。无论AmazonGo的选品还是选址,都针对城市白领这支消费主力军,即食类商品是该消费人群的高频需求之一,店内一般备有补货员。在该商店的透明后厨中,消费者可以看到忙碌的后厨人员。同时,在AmazonGo的酒水货架前,也配备了员工来专门核查购酒者的年龄信息。
AmazonGo货架上的全食食品图Fastcompany
相比国内的无人超市,例如京东X无人超市虽然没有后厨人员,但在收银和入门处都配备了工作人员,一方面是协助初次进店的顾客进行注册和信息认证等流程,另一方面是为了协助没有开通支付的消费者结算付款。
阿里巴巴的淘宝会员体验店在餐饮区也有后厨服务人员,只是收银的购物流程、智能补货决策等方面实现了无人化。
目前,不论是亚马逊还是京东都还在初期尝试阶段,几乎都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需要一定的人工来查漏补缺,这也让不少吃瓜群众担忧它的盈利和规模化复制能力。
三、京东、阿里巴巴、亚马逊的技术角逐
就技术而言,AmazonGo使用的是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感应综合系统。亚马逊称和自动驾驶技术相同,在天花板上安装了大量摄像头,无死角地覆盖了整个商店。其主要原理在于,通过计算机视觉、传感器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当商品被用户从货架上拿走时,AmazonGo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到这一动作。据了解,亚马逊在有追踪消费者购物行为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之前在内测阶段发现一点店内人流量过多,系统将来不及捕捉每一位消费者的动作。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一位熟悉AmazonGo的工程师在采访中透露,在项目初期不得不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复合录像。去年11月,彭博社称,3位亚马逊的员工穿着皮卡丘的服装试图混进店内,系统成功对此进行了识别。
阿里巴巴的“淘宝会员店”体验者仅限淘宝会员,用户在门口闸机前打开淘宝APP刷码进店。店内SKU包括日常用品和餐饮速食。在技术方面与AmazonGo类似,既包括视觉和传感器系统,还应用了射频识别(RFID)。在口号上宣传“刷脸支付”,用户全程不需要掏出手机,通过计算机视觉识别可以实现账单自动识别和结算。
京东X无人超市内商品的RFID电子标签图
京东X无人超市则分为前场购物区域和后场库存区域两部分。前场食品主要包括零食小吃、酒水饮料等物。用户下载APP后,录入自己的脸部信息进行认证,并进行绑定手机号和支付方式进行操作。刷脸进入超市后,选取自己想购买的商品后,前往结账台,可以自助进行刷脸结账。将商品放置在结账台,结账台可自动识别该商品,并核对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