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章武看来,这项政策首先就可以减轻书店运营的压力,也就是每年可以免去营业额的13%左右,“对纸老虎来说,大概也可以免去100万左右”。从长远来看,曹章武认为免税给了图书出版行业一个信心。
正在建设24小书店的精典博维总经理陈黎明赞同这种看法,“这个政策的信号更多意义上是给实体书店的经营者信心。”他认为这会改善实体书店的经营,“经营主要就是考虑房租、购书群体和政府税收这三块,免税相当于减轻三分之一的压力。”
三联书店副总经理翟德芳也认为免税是大好事,“免税对实体书店发展来说帮助很大。目前三联韬奋书店不必付房租,生存是没有压力的。但是发展有问题,我们连续三年销售没有增长,反而下降,免税可以让我们生存得好一点。”
关键是“鼓励阅读”
曹章武还希望能有更多利好政策出台,“比如鼓励开发商参与到图书经营行业。”曹章武认为这是避免书店在商业区被边缘化的方法,“现在城市中商业环境越好的地方书店反而越少,因为租金价格太高,免税也无济于事,但如果开发商自身建配套书店,因为没有租金压力,书店便能长期生存。”
翟德芳也认为仅仅依靠免税无法解决实体书店的根本问题。在翟德芳看来,影响实体书店有三个关键因素,一个是房租问题,一个是和电子商业的竞争问题,还有就是阅读氛围不浓厚的问题,“我觉得实际上最关键的还是政府要鼓励阅读,让更多人去读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市场。此外就是想办法解决平等竞争的问题,国外会有新书第一年不许打多少折的规定,我们也应该有一个立法的说法。”
“限折令”同实体书店免税一样,都是被业内人士呼吁了多年的政策。曹章武觉得现在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怎样让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有机结合,以便读者自由选择,而不是打价格战。
书店要如何自我造血
除去借助政策扶植,曹章武认为经营者更要思考书店怎样实现自我造血的功能,思考自己能为社会、读者带来什么。“实体书店作为一个城市文化阅读传播的空间,不能单纯以卖书为主,它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曹章武说纸老虎下一步就要进行改造,经常性地举行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会。“书店不能再仅仅依靠卖书。国家不收你的税了,就是希望第一你可以生存下来,第二就是实体书店应该把这部分资金可以用到体现社会价值的方面去。”
另据记者了解,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去年就扶持实体书店政策向社会征求意见,并得到了积极回应。该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具体的方案还在报批过程中,不方便多说,出来后估计会有一些惊喜。”
■书店生存状况
消亡的
龙之媒完成半年“告别”
记者选购了两本出版方面的书,结账的时候有六折的折扣,还可以挑一本赠书。店员包装的时候笑着说:“这个龙之媒的袋子也成了绝版啦”。
健在的
野草书店:恢复往日平静
新生的
博书屋:24小时营业,书店不打烊
据介绍,建成后的“博书屋”将集读书、赏画、品茶、休闲、影视、音乐、娱乐、数字传媒等多元素于一体,还会举办一些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书店设计师表示,一楼还会设置咖啡座并配置电脑,用以满足年轻人的多媒体阅读需求。书店还将增加可供读者席地而坐的区域,让人可以随时休息,找到家一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