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第三季度嘉峪关市“甘肃好人”候选人拟推荐名单的公示
通讯地址:嘉峪关市建设西路10号市文明办(志愿者中心)
邮政编码:735100
嘉峪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6月7日
2022年第三季度嘉峪关市“甘肃好人”候选人拟推荐名单
一、助人为乐类:
李国卿甘肃伟思得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
马麒麟嘉峪关麒麟爱心公益慈善协会会长、北京源骊麒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富强甘肃酒钢物流有限公司宏运客运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汽车维修技师、嘉峪关爱心之旅公益协会会长、嘉峪关市蓝天救援队队长
二、诚实守信类:
陶进刚嘉峪关市峪佳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王小强嘉峪关市华宏园通快递有限公司副经理
李书梅嘉峪关瑞景大酒店总经理
三、敬业奉献类:
白玉云酒钢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医师
闫美荣嘉峪关市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乐寿医护养老院管理办公室主任
张海疆嘉峪关市雄关社区综治专干
四、孝老爱亲类:
王群英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兰新社区居民
2022年第三季度嘉峪关“甘肃好人”候选人拟推荐人员事迹简介
1.义无反顾捐献造血干细胞点燃他人生命希望
李国卿,男,汉族,1987年4月生,河南新乡人。于2015年全家搬迁到了嘉峪关,现就职于消防工程公司。
2022年1月10日,李国卿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挽救了1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成为嘉峪关市第2例、甘肃省第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的这份大爱无疆的高尚义举,舍身救人的奉献精神,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对生命的所有爱和善意。
今年35岁的李国卿是一名优秀的消防工程师、技术过硬的维修技师,同时也是一名拥有魔术手的厨师。身兼数职的李国卿自2011年开始第一次献血,在11年间,累计捐献全血8800毫升,并在2018年完成采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2年,李国卿加入嘉峪关市应急救援队,因为从事着消防类工作,他希望哪里有危险,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铁骨铮铮,显英雄本色;顶天立地,守一方太平。“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让他对自己的使命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热爱公益事业,真诚奉献社会,受助人群高达五千余人
马麒麟,男,回族,1984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嘉峪关麒麟爱心公益慈善协会会长,北京源骊麒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共产党员、退伍军人,马麒麟的初心就是投身公益事业,传播社会正能量,为更多的人送去爱和帮助。3年来“麒麟爱心公益”分别在甘肃嘉峪关、江苏宿迁、陕西西安等,组织公益活动近100余次,累计捐款560余万元,受助人群达5000人以上。
麒麟公益爱心植绿工程。从2020年开始马麒麟以社会绿化为亮点,采取规划增绿、见缝插绿、庭院植绿等多种方式,在雄关街道所属的5个社区和3所学校,捐赠价值20万元的树种,打造了品种多样、内容丰富、环境优美的绿化景观。
麒麟爱心公益帮扶慰问。从2017年开始,马麒麟先后通过市慈善协会和绿化社区,出资56万元慰问784名园林工人、50户困难家庭和困难学生、困难党员、退伍军人和嘉峪关社会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们。
麒麟爱心公益四点半课堂。马麒麟出资近30万元购买桌椅、电脑、投影仪、打印机、图书等物品,并聘请4位老师在嘉峪关市雄关街道绿化社区和友谊社区投资开办了“麒麟公益课堂”。公益课堂设计不同形式的学习内容,从孩子的学习成绩、健康教育、素质拓展等方面多方位培养,为辖区100户困难职工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学服务,引导教育学生向好向善发展。
“烟头换牛奶”解困帮扶项目。他了解到在创城工作中“烟头”对大家的困扰,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决定在绿化社区设立“牛奶换烟头”项目。每月投放1500元的牛奶,引导鼓励居民捡拾随处可见的烟头,收集后到社区兑换牛奶。该项目规范了大家的文明行为,让烟头换牛奶成为一种新风尚。截至目前,该公益项目已投入2.5万元,共计兑换“烟头”达6万个。
“百万公益援助”项目。由马麒麟个人出资成立的嘉峪关麒麟爱心公益慈善协会与嘉峪关市雄关街道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出资100万元援助雄关街道公益项目计划,截至目前已合作两年,完成了雄关街道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17个街道社区邻里文化节筹办、绿化社区艺术课堂、迎宾社区“银龄学社”、和诚社区道路硬化等近50余个公益项目,花费资金近200万元。
在漫长的时光长河中,对公益事业的热爱,对父老乡亲的热爱,让他乡贤心念家乡、回馈桑梓、不仅弘扬了时代新风,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3.爱心公益永远在路上
刘富强,男,汉族,出生于1984年11月,群众,中专文化程度,现就职于甘肃酒钢物流有限公司宏运客运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是检修事业部的一名汽车维修技师。同时也是嘉峪关爱心之旅公益协会发起人、会长、嘉峪关市蓝天救援队队长。
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刘富强认真学习车辆维修技能,从一名外协人员成长为一名维修经验丰富的车辆维修技师。在工作之外他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自2016年刘富强组织创办成立嘉峪关爱心之旅公益协会以来,他结合社会各方公益需求,积极组织协会志愿者开展了敬老助残、衣物及书籍捐赠、无偿献血、无偿救援、植树造林、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垃圾清理、疫情消杀、本地区各大体育赛事公益志愿保障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在刘富强的带领下,嘉峪关爱心之旅公益协会(嘉峪关市蓝天救援队)被中共嘉峪关市委、嘉峪关市人民政府评为2017年“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被共青团嘉峪关市委评为2020年“抗疫优秀组织”。
2019年,刘富强被共青团甘肃省委评为第二届甘肃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2021年,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18部门评为甘肃省第五届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被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推选为河南省防汛救灾“优秀志愿者”。
4.诚信经营践行为商之本,情系桑梓助力家乡发展
陶进刚,男,汉族,出生于1969年10月,中共党员,嘉峪关市峪佳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作为一名企业家,陶进刚一直秉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信念,从业以来从未赊欠过农民和员工的一分钱,他的面粉厂就像一个粮食银行一般,不仅可以为农民专业的保管粮食,而且农民想要售卖粮食变现不仅价格公道而且十分方便,渐渐地他成为了十里八乡农民最信任的人。作为野麻湾村一名普通村民,他在自己成功创业、致富增收的同时,不忘家乡发展振兴事业和辛勤的父老乡亲,无偿助力家乡现代农业物流园区项目建设,顺利帮助冷藏库项目完工,同时为村上的“老人食堂”——野麻湾村孝老饭庄免费提供面粉和食用油。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陶进刚更是凸显党员担当,冲锋战斗在抗疫一线,倾力为镇村捐资捐物,凝聚抗疫力量,以实际行动竖起模范先锋旗帜。
2000年,陶进刚在自己家门口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座厂房——野麻湾粮油加工厂,陶进刚与村民签订粮食收购合同,按粮食保护价收购,“守合同重信用”的良好口碑让陶进刚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大家也愿意跟他打交道。与普通企业主相比,陶进刚不唯利是图,而是在乎每一分收益都取之有道。同时良好的业界口碑也让陶进刚的粮油厂快速发展起来,从一家村里的小厂,逐步发展成为日处理小麦150吨,总投资1500万元,年生产能力3.6万吨的全市优质农业龙头企业,并成为嘉峪关市级应急储备库。
“只要是利于我们村发展的事,我一定全心全意全力支持。”2021年初野麻湾村投资建设野麻湾村现代农业物流园区项目,因启动资金出现问题,项目进入停滞状态。陶进刚免息借钱给村上使用,保障项目如期建设。陶进刚为公司招聘的正式员工和临时工中一定会有野麻湾村村民,让村民能在家门口挣钱。同时,野麻湾村孝老饭庄正式运营后,为了让老人们吃上了安全放心的饭菜,在与村上充分沟通协商后,野麻湾村孝老饭庄2022年所需的米和油都由陶进刚的粮油公司免费提供,老人们吃上了既免费又安全放心的饭菜,得到了村上老人们一致认可和好评。
疫情防控期间,陶进刚积极响应号召,用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踊跃捐资捐物,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抗击疫情作出积极贡献。
陶进刚荣登“甘肃好人”榜,先后被授予全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个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第三届雄关好人等荣誉称号。
5.一件快递一份使命,用诚信书写快递奋斗史
王小强,男,汉族,1990年4月4日出生,中共党员,中专学历,现担任嘉峪关市华宏园通快递有限公司副经理、团支部书记职务。
作为一名快递从业者,王小强始终把客户需求和满意度放在第一位,以“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为人生信条,扎根在快递服务一线,默默积蓄力量,坚持送好每一个快递,用诚信服务和骄人业绩书写快递从业者的光荣使命。
王小强说干快递其实是最考验一个人诚信敬业精神的,因为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日炎炎,你必须将每一个快递安全送达用户手中。作为一名年轻的90后快递员,他这快递这一行一干就是9年,无论是面对恶劣天气还是无理用户的刁难,他都用微笑化解,他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那就要坚持。疫情防控期间,王小强克服困难,诚信经营,保证快递员工资按时发放,及时复工复产,保障全市居民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寄递服务,以责任心换广大市民安心获得广泛好评。
王小强凭着对快递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凭着对客户的真诚,凭着对信念的执着追求,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在传递人间温暖的路上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邮政行业劳动模范”“甘肃好人”“甘肃省优秀共青团员”“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
6.诚信经营锲而不舍服务品质力臻卓越
李书梅,女,汉族,1962年7月出生,群众,嘉峪关瑞景大酒店总经理。她通过苦干实干,靠着“诚信经营、踏实做人”的道德坚持,成为嘉峪关市餐饮业界的一张名片,其创办的餐饮企业以其精美的菜品、完善的服务引领嘉峪关市餐饮行业发展,其个人也成为嘉峪关市下岗女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诚信经营、乐于助人的成功典范,下属企业累计安置人员就业100余名,在业界和广大消费者中形成了良好口碑,得到了广泛认可。
坚持诚信立身,初创“良心小店”。李书梅下岗后靠着2000元的起步资金自主创业,刚开始在友谊街的路边租了一个17平米小板房,经营糖烟酒和日用小百货。板房条件虽简陋,但是她每天会把店铺收拾的干净整洁,并且热情细致的为顾客服务。在经营起初,当时卖假烟假酒很多,利润也很高,但李书梅在利润面前没有动摇,从一开始就树立了“诚信经营,童廋无欺”的经营理念,“买真货买好货”是小店的经营之本。慢慢的,“小板房”成了这条街上生意最好的商店。
坚守创业初心,守护“诚信品牌”。2008年,李书梅承包经营濒临倒闭的“八一”餐厅,严把各种原材质量关,努力为顾客做放心饭菜,并通过改善服务、薄利多销等有效举措使企业起死回生。2011年以来,李书梅坚持诚信经营、顾客至上经营理念,相继经营了长城宾馆餐厅、市晶元生态园、宏大餐厅、瑞景酒店等餐饮企业,使多家餐厅迅速转亏为盈,并取得良好的业绩。目前,李书梅旗下已经拥有规模较大餐厅2家、带有客房的宾馆1家,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
投身公益活动,坚持“爱心回馈”。在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李书梅一直没有忘记回馈社会。2015年,李书梅偶然知道员工王娜的老公脚踝骨粉粹性骨折,长期在家休养还需要承担大笔的医疗费用,当时决定每月资助王娜1千元,直至她老公能工作;她出资为我市百名老人过节。2016年,李书梅为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捐献了衣物,在得知员工付梅香因丧夫独自抚养一上高中的女儿时,决定每月资助1千元,一直赞助到大二。2017年,得知员工田艳的老公患癌症,坚持每月资助1千元一直到她老公去世;当她了解到镜铁区的一个孤儿实际情况后,资助其幼儿园费用至今;她联合侯秀全两人一起为长城区困难家庭送去两万元慰问金。2019年,为闫桂珍教育基金会捐款5000元。2020年,为新冠疫情捐款1万元,为社区值守人员送去价值1935元的防疫物资。
多年来诚信经营结出的硕果,不仅造就了李书梅在事业上的成功,也使她在道德层面不断升化。正如李书梅所言:“我感谢所有的苦难和经历也感恩所有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人,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心怀慈悲,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的能力影响家人、朋人以及员工去帮助他人!”
7.生命相托为“心”健康
白玉云,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酒钢医院心血管科主任。
1984年7月,白玉云从张掖卫校毕业分配到酒钢医院内科工作,他勤奋学习,1996年考入华西医科大学攻读医学硕士学位,199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放弃到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返回戈壁钢城,执着奉献于基层医疗事业。2000年,因业务出色,被选派赴日本研修心血管内科介入诊疗技术。2008年起,担任酒钢医院心内科主任,在嘉峪关市率先开展心内科介入诊疗技术。2018年,他带领团队启动胸痛中心建设,带领全科医护人员积极、规范开展胸痛中心的各项工作,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不断规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居全省先进水平,2021年3月,酒钢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的认证,成为本地区唯一一家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使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他工作38年来,专心致力于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坚守仁爱救人的准则,技术上精益求精,工作中兢兢业业,以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奉献”,白玉云始终以“严谨、勤奋、团结、奉献”严格要求自己。
医生这一职业的崇高性就在于救死扶伤,这就要求以人为本,以患者为先,把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这一点在白玉云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始终坚持“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周末及节假日在病房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每次来了急性心肌梗死、心衰等心内科急诊患者,他带领科里的医务人员就像是上了战场,为争夺患者生命而与死神展开搏斗,挽救了无数急危重患者是生命。白玉云医生,他的生命之光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在无悔追求事业的过程中熠熠生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白玉云的努力赢得了众多患者及同事的认可。2006年,被甘肃省卫生厅授予“甘肃省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8年,被授予“甘肃省政府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0年,被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文明办授予“甘肃省医德医风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被评为“酒钢公司劳动模范”;2020年,被评为嘉峪关市“最美医生”和“雄关名医”。
8.白衣天使用心服务,用爱沟通
闫美荣,女,汉族,1980年11月出生,群众,嘉峪关市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乐寿医护养老院管理办公室主任。自扎根基层20多年来,一直在现单位护理一线工作至今,爱岗敬业,开拓奉献,用爱心责任心诠释了南丁格尔精神,用心血汗水浇筑了单位的发展壮大。从一名护士到总护士长再到现在的康乐寿医护养老院负责人,是她自己能力水平提升的历程和写照,更是单位对她工作业绩的肯定和赞许。2014年,荣获甘肃省“优秀护士”;2016年,荣获甘肃省“最美接种医生”;2017年,荣获甘肃省“巾帼建功标兵”;2019年,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目前,养老院入住老人116人,床位使用率89.2%,受到老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优化理念抓管理重服务。她高度重视规范管理,积极推行精细化绩效管理,注重细节和规范性、标准化、人性化服务,在她的主导下,养老院不断探索实践完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按照康养医养并重的总思路,以“养”为基础,“医”为特色和补充,全面实施养老与“六位一体”健康管理有机融合。养老院以照顾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护理人员难免出现消极、抱怨情绪,她定期进行职工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开展以“职业价值观和荣誉感”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引导大家摒弃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偏见,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着力建成了一支团结进取、积极乐观、爱岗敬业、服务高效、职能清晰的专业管理和服务团队。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用爱筑起疫情防控“防护墙”。为防止疫情输入,保证老人们的生命安全,养老院严格落实防控政策,科学、规范防控,以最快的速度,最严的措施,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封闭期间暂停接待及外来人员探视,她带领职工24小时院内坚守,不分昼夜、不畏辛苦,暖心陪伴在老人们身边,用爱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防护墙”。
9.勤勤恳恳解民忧巧化干戈为玉帛
张海疆,女,汉族,1976年1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嘉峪关市雄关社区综治专干。
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中,张海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以践行枫桥精神、调解矛盾纠纷、维护辖区稳定、构建和谐社区、保障人民安居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工作方法赢得领导和居民的信任。多年来,她接待来访群众1000多人次,直接参与调解的家庭、邻里、婚姻等各类民事纠纷200多起,自杀应急处理3次,为维护社区的稳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以致用,专业服务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张海疆同志勤于学习,取得法学本科的文凭,考取了中级社会工作师证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她把心理健康知识和具体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入手,帮助当事人理顺心气、打开心结,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维权,促进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和社会关系的根本性修复,大幅度降低了社区矛盾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矛盾纠纷的化解率,自活动开展以来,再未发生自杀死亡和他杀事件,转变了社风民风,促进了社会和谐,使辖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在疫情防控期间,她主动设置24小时社区心理服务热线,为居民提供心理服务,让医“病”与医“心”齐头并进,补齐了抗疫过程中社会治理的“软件”短板。
积极探索创新,工作业绩突出。张海疆同志十分注重研究创新工作方法,工作成效显著、业绩突出,屡次荣获省市级荣誉和表彰。
10.大爱无声,她用真心真情点亮身边的温暖
王群英,女,汉族,1972年出生,中专,群众,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兰新社区居民。
丈夫的前妻2002年突发脑淤血病逝。2009年,王群英经朋友介绍,与丈夫赵长河组建了新的家庭,成了一名10岁孩子的继母。初婚没有孩子的她,为了照顾继子,王群英放弃了自己生育孩子的机会,13年来,她对孩子视为已出,精心培养,并对瘫痪在床的公公照顾得无微不至。
都说后妈难当,王群英切实体会到了。她想,既然选择了这个家庭,就要接受这个家庭的一切。一开始,她尝试着和孩子亲近,孩子对她有敌意,每天不跟她讲话,要不就是对她呼来唤去的,连阿姨也不叫,更别说叫一声“妈妈”。但王群英是一个好强的人,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现在的状况,她开始查找学习各种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籍,先从自己改变。她细心观察小家伙的兴趣爱好,发现他喜欢科幻故事,她就特地去书店买了几本,每天晚上坚持给他讲科幻故事,就这样日复一日,继子终于被她感动,接受了她。
结婚一年后,王群英曾和丈夫商量想再要一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孩子,当时继子还不到11岁,亲生母亲的病逝对他打击很大。孩子得知他们的决定时,非常反对。因为孩子失去了母亲,性格变得孤僻、自卑,不与人交往。看着孩子每天把自己关在小屋,王群英既心碎又心疼,最终她放弃了要孩子的决定,她全心全意地照顾着继子。
终于,她用母爱为孩子带来了温暖和关爱,用无私的爱,换来了孩子“妈妈”地呼唤。每当听到儿子叫自己“妈妈”时,她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孩子虽然话不多,但他懂你对他的好,会开心地冲着她笑。现在的生活王群英觉得很满足。生活再难,只要和家人一起走下去就是最幸福的。
13年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用美好年华换来了继子的信任,用柔弱肩膀撑起了家的天空,她无私的付出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诠释着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