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25日报道日媒称,中国餐馆自动化不断发展。除经济增长导致用人成本高涨外,消费者卫生意识的提高也是推动因素。
报道称,烹饪机器人可以做糖醋里脊和炒牛肉等40道菜品。传菜机器人将烹制好的菜品送到餐桌前。每盘菜价格约为30至50元人民币,顾客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支付。
据京东集团介绍,这是中国首家从点菜、烹饪到传菜都完全自动化的餐馆。餐厅负责人表示,厨师和服务员辞职一般会给餐厅带来麻烦,新招人会导致成本上涨,换厨师会导致菜品口味发生变化等。
报道称,中国火锅店海底捞10月在北京开设一家可自动配菜的智能门店。松下公司的机器人将食材放入托盘,其他机器人将托盘搬运至餐桌。接待客人的工作由服务员负责。
报道称,开发机器人的松下公司的目标是,在餐饮界推广机器人产品。(编译/马晓云)
【延伸阅读】全球首个无人机机场建成京东实现无人机末端配送全流程无人化
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的一处京东无人机降落点旁边,顺河街道周石庄村村民陆浩正在看着天空等待着京东无人机的到来。今天一大早,他在京东买了一个路由器,因为这次是无人机为他配送,他特意来到无人机降落点看一下无人机到底是如何将自己的商品配送到位。
配送员将无人机送来的商品交到了陆浩的手中,“蛮方便快捷的,早上下单,没过几个小时,眼看着无人机从远处飞过来,包裹就送到我手里了。”陆浩满心欣喜的说。
为这位村民配送的无人机,正是在宿迁已常态化运营的京东无人机,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它接到运营调度中心发出的飞行指令后,是从全球首个全流程智慧化的无人机机场起飞,完成了配送任务。这意味着京东无人机的智慧化程度再上新台阶,已经实现了无人机末端配送运营全流程的无人化与自动化。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京东全流程智慧无人机机场自动着陆台
无人机送货忙,智慧技术为无人机场保驾护航
“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中道、扼二京咽喉”,宿迁自古以来都是贯通我国南北方的交通要地,京东无人机也最先在宿迁落地与发展起来。自2017年6月起,京东无人机在江苏宿迁、陕西省多个地区都实现了常态化配送运营,并建立了无人机全国运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在这里对航线以及无人机的状态等进行全面管理与实时监控,随着全流程智慧化无人机机场的落成,运营调度中心与无人机机场已经完美对接,无人机配送的完整流程都可以通过运营调度中心来指挥了。
无人机自动装载货箱
无人机场的智慧化程度有了质的提高,不但提供了精确导航、通讯、任务规划的能力;可以自动在起飞及降落平台之间流转,并在流转过程中自动完成充电、货物装载、位置校正等全流程操作工序;1000瓦全自动充电桩仅需一小时就能为无人机完成充电;无人机自动装卸货可达到毫米级精度标准,高精准度天窗起落技术能够让无人机自主起降在2m*3m的区域中央。整个过程虽然复杂,但是仅需要一名工作人员在后台系统运营与监督,即可控制多个机场与无人机,这正是得益于远程中央控制系统的有力保障。据悉,京东很快还将实现机场与无人仓的无缝对接,进一步完善京东智慧物流体系。正是有了京东无人黑科技的保驾护航,京东智慧化无人机机场才可以高效、安全、有序地运行。
无人机在起飞平台上整装待发
目前,京东自研的核心技术已具备打造智慧化无人机生态体系的实力,可以应对未来大规模应用的场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落地应用,京东智慧物流体系一步步完成布局的同时,也正在不断促进无人机行业的应用水平提高与发展。
(2018-11-1010:43:56)
【延伸阅读】日媒称上海经济活动加速“无人化”:利用IT技术节省人力
参考消息网8月17日报道日媒称,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银行、便利店等场所的“无人化”进程正在加速。在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减少和少子高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的背景下,利用IT技术节省人力的趋势在服务业表现得愈发明显。这对苦于人手紧缺的日本来说也可能成为一种可以参考的先例。
报道称,这里就是中国建设银行在今年4月开业的国内首家无人银行,一层大堂内没有任何工作人员。据上海市有关部门的人士介绍,客户可以在这家无人银行内通过视频与其他分行的工作人员洽谈住房贷款等业务,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设备观看想要购买的房屋,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
报道称,上海的无人便利店数量也在增加。只要提前注册成为会员,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解锁,进入店铺。选好商品后,再利用自助收款机扫描二维码结账。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不再需要人工收费,这也使得无人店铺的出现成为可能。
报道分析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劳动力的短缺。
报道注意到,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上海市开始积极提振IT产业。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诞生了张江蚂蚁创客空间,目前已经有研发机器人等在内的数十家企业进驻。这家创客空间是38岁的张相廷与朋友合作创办的。他们为其他初创企业提供办公场地,也提供经营建议。此外还协助他们通过出售部分股份获得融资,为初创企业的发展提供后援。目前,由政府和民间运营的这类设施在上海合计已达约3000个。
资料图片:中国建设银行在上海九江路开出国内首家无人银行。2018年4月12日,一位市民在无人银行入口处向迎宾机器人说明需要办理的业务种类。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2018-08-1700:15:01)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零售业迎“无人化”浪潮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参考消息网2月25日报道外媒称,无人超市、无人书店、无人面馆……中国零售业正迎来无人化的浪潮。过去一年里,无人值守技术在众多领域开展应用,为零售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带来新空间。
报道称,除广州外,中国多个城市都已出现无人书店或自助消费型书店,线上商家也在积极布局这一新领域。上月在北京举办的2018天猫图书峰会上,天猫图书负责人张炜表示,今年天猫将与传统书店展开新零售合作,打造智慧书店,让线上线下场景贯通,构建无感支付书店及24小时无人书店。
报道表示,无人值守营业模式是否会被越来越多书店采用进而成为新的创业风口正在接受市场的考验,而无人便利店、无人超市则在更早前蹿红,多家公司积极介入这一领域。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中国无人零售商店专题研究报告》,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预计达389.4亿元,2020年增长率预计达281%,至2022年市场交易额将超过1.8万亿元。
是风口还是阵风?EasyGo未来便利店联合创始人王牧牧称,一家无人便利店的投资额在10万元左右,以他们目前的营业状况来看,单店每天的营业额在2000元左右,即一个月有6万元收入,毛利率在35%左右,除掉分成等因素,估计单店可在八个月至一年内回本。
另有分析认为,无人零售店铺通常面积较小,商品种类有限,消费者很可能因为在一家店买不齐想要的商品而放弃前往。此外,在电商、外卖平台蓬勃发展的当下,送货上门已是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还有多少人愿意下楼到无人便利店购物也是一个问号。
图为广州上月正式营业的无人书店“凡向未来书店”。(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2018-02-2500:20:01)
【延伸阅读】日媒称中国物流开启无人化时代:智能配送成企业立足关键
参考消息网11月30日报道日媒称,在中国快递市场,将货物从最后一个配送网点送到顾客手中的“最后一公里”使用无人机和机器人的动向正在扩大。因为以前依赖人力的配送已经完全跟不上电子商务等的爆发性普及。各快递企业均计划建立不使用人力的配送系统来提高物流效率。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1月29日报道,在今年的双十一活动中,包裹数量预计达到约15亿个。再加上发货后的退货和重新配送等,物流可能会有近1个月难以恢复正常运转。延迟送货带来的纠纷也接连不断,已上升为社会问题。
报道称,正因为存在这种状况,中国各快递企业开始尝试将最后货物送至顾客手中的环节交给机器来完成的措施。
顾客只要在机器人的显示屏上输入自己的手机号后,它就会解锁打开盖子,让顾客从中取走商品。完成送餐后,机器人又会自行乘电梯离开。
运营“饿了么”的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从10月份开始在上海等几个地方启用了这款配送机器人。目前1天能配送20单左右。该公司负责开发的技术总监余立鑫表示,引进配送机器人是为了提高配送的人力成本效率。今后还打算增加投放数量。
报道称,除送餐外,越来越多的电商开始尝试通过人力以外的方式提高效率。
报道表示,京东从2016年6月以后陆续在江苏省和陕西省启动尝试通过无人机配送。在宿迁投放了约40架无人机。包裹会先临时送到物流中心,然后在那里被装上无人机,随后从空中送到十几公里外的农村配送点。虽然目前还是通过人工最后送到顾客手中,但估计将来打算直接由无人机完成送货。
目前,配送业务主要由人力承担,但由于订单数量的增长速度过快,配送人手不足的情况日益明显。快递公司之间的配送员争夺战也越来越激烈,本来应该很便宜的人工费不断上涨。在快递行业,如何充分利用机器人和无人机等人力以外的手段提高效率被认为是长久立足的关键。
资料图片:6月8日,参观者在科博会上参观展出的京东送货无人机。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2017-11-3000:12:00)
【延伸阅读】日本要实现“无人化快递”?日媒:仍面临难题
中新网7月22日电据日媒报道,近日,有“黑猫快递”之称的日本物流企业雅玛多运输(Yamato)和互联网企业DeNA宣布,将于2017年开始在快递配送中使用自动驾驶技术的实验。
据悉,利用自动驾驶技术,不擅长驾驶的女性和老年人也可成为配送员,有助于快递公司增加夜晚和早间的配送量。自动驾驶技术不仅可以缓解驾驶员人手不足的状况,对于消费者来说快递服务将更加快捷。
雅玛多运输将与DeNA共同开发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专用车辆,从2017年3月开始进行为期1年的实验。实验场所将从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的国家战略特区中选择。
自动驾驶汽车配送的快递服务名为“ROBO猫宅急送”。在实验阶段为了保障安全,将配备驾驶人员,仅在部分配送路线进行自动驾驶。未来将力争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
雅玛多还计划进行“代买服务”实验。用户在网上下单后,自动驾驶汽车就会分别前往购物店铺领取预订的货物,并配送至用户家中。
在实验阶段车上将配备人员,但是未来计划利用在无人驾驶的配送车上安装货物柜,由店员将商品放入柜中,送达用户指定地点后,再由用户自己将预订的商品取出。
随着日本电商的普及,雅玛多的快递配送数量在2015年度达到约17亿个,比10年前增加了约50%。但是由于单件货物运费的下滑及人力成本的上升,雅玛多的营业利润水平和10年前相比基本没有变化。雅玛多公司也希望利用自动驾驶技术降低配送成本。
DeNA的方针是将自动驾驶技术培育为仅次于游戏的主力业务。2016年2~3月,DeNA与机器人新创企业ZMP共同在神奈川县藤泽市进行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上路实验。丰田的实验汽车加装了感应器和雷达,进行了接送乘客购物的实验。
DeNA与法国的新创企业EasyMile合作,将于8月份在千叶市推出无人驾驶公交车服务。DeNA社长守安功认为,“如果自动驾驶能够普及,不管是人还是物的运输都将发生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