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马云的推动下,无人售货概念正在大行其道,大有横扫一切有人售货商业模式之势。事实上,早在二十年前无人售货机就已在各大公众场所如地铁、景点、学校、街区等区域投放,只不过当时移动支付和智能手机利用率还不高,因此一直处于不愠不火的状态,做不大。无人售货机以贩卖饮料为主,在超市、便利店、小卖部遍布及现金支付为主的当下,并未抓住用户痛点。
但是作为新生事物的“无人超市”还是存在诸多缺陷。比如,商品种类偏少,价格也没有优势可言。而令人诟病最多的,还是他的支付流程:首先,顾客需要下载超市App,接着,在产品上找到专属标签,来到出口处的电子识别区域,接着扫描二维码。最后,屏幕上会显示出所购买商品的名称,并计算出总价。这种结算方式显然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在无现金社会中游刃有余的年轻人来说增加了便利,而对扫码支付无能为力的长辈却是举步维艰。显示,本来都是能够平等购物的群体,却因高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分歧。在某种程度上,无人超市并没有抓住所有人痛点,没有对所有的群体体现人文关怀。如果未来要大范围铺设无人超市,不知道会不会像无人售货机一样停滞。
对于无人超市存在的问题,无人值守货架可以完全规避。一、办公室白领完全可驾驭下载APP、扫码支付的功能;二、设在办公室内,随吃随买,不用再跑到楼下;三、即便价格比市面上稍高,也能接受;四、受众小,货架供应商完全可以征集客户建议,及时补货或上新品;五、办公室内多设监控且员工素质高,不用担心货架受损或购物不付款的情况。
总之,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新科技,都应站在用户角度,真正抓住用户痛点,才能实现双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