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能力;中部六省;USI体系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危害后代人和其他城市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前提下,以满足当代人的福利需求为目的,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通过规划等手段引导城市生态复合系统向更加和谐的定向动态过程,体现了城市系统的一种状态或目标。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过程及状况,要进行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

1文献综述

2USI体系及其应用修正

2.1USI体系简介

USI体系不仅要衡量受评估城市的环境可持续性,还要衡量为管理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所需要的服务水平,以及每个城市的资源使用效率。该体系从基本需求、资源效率、环境清洁度、建筑环境和对未来可持续性的承诺五个方面综合衡量中国城市可持续性的表现可持续发展。

2.2修正后的USI体系

修正后的USI体系维度及指标的选取来自民生、经济、环境、资源4方面。其中各部分包含的指标分别为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通胀率变动幅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变化幅度、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变化幅度、人均GDP环比增长率、人均总收入环比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环比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变动。

民生:九年义务教育每十万人入学人数环比增长率、就业率变化幅度、医保覆盖率变变化幅度、用水普及率变化幅度、用燃气普及率变化幅度。

环境:工业废水处理率变化幅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变化幅度、生活垃圾处理率变化幅度。

资源: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变化幅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减少率(吨标准煤/万元)、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人)变化率、电力消费总量(实物量)环比增长率,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增长率。

3基于修正后的USI体系的中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

1)根据修正后的USI指标体系测度2006-2013年中部六省各年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如下:

安徽省:2.45、3.62、-7.40、6.05、4.14、4.89、-6.48、-2.44。

江西省:0.66、3.76、-7.12、12.15、-2.06、3.97、-5.10、-2.052。

湖南省:1.28、2.33、-9.098、8.14、3.04、4.01、-3.55、-0.30。

湖北省:1.43、1.92、-9.14、7.57、3.81、3.9U、-3.84、-1.4,。

河南省:0.1、0.67、-9.56、10.09、3.01、2.15、-3.27、-3.08。

山西省:1.73、1.68、2.91、-1.37、2.63、0.18、-0.23、-3.76。

2)结合本文测度出的中部六省2006-2013年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本文对中部六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分析如下。

安徽省: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利用其与长江经济地带毗邻的优势,加快沿江地区的发展,建立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

江西省:发展环鄱阳湖循环经济试点,为长江中下游生态保护区做出巨大贡献。同时通过沪昆铁路线发展本土特色经济,带动经济发展。

湖北省:发展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教育资源,在武汉这一拥有丰富教育资源城市的带领下加大全省的科教优势。

湖南省:作为传统农业和新兴工业的省份要发展就得做到3个“统筹”(统筹城乡,在农业大省搞好工业化;统筹区域,让全省人民共同富裕)。

山西省:建设安全环保的“新型能源基地”,走洁净、节约、细加工型工业化之路。

河南省: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同时加入中原城市群建设。

4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利用修正的USI体系对中部六省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总体而言,近年来中部6个城市在可持续性方面都没有太大提高,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到在未来中部的城市可持续性呈现增长趋势。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中部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还不成熟,人民的社会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挺高,对环境的保护理念的缺乏。

关键词:城乡联动城乡互动全域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1城乡联动发展

2城乡联动与大连市全域城市化目标的一致性

3城乡联动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大连市的城乡联动发展应该以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及城乡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为宗旨,以全域城市化为具体战略目标,本着以人为本、制度和政策统一(近期内城乡可略有不同)、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的原则,在着力建设主城区、新城区、渤海城区和黄海城区四大城市组团的同时,大力扶持城区周边小城镇的发展,同时通过大力培养现代农村和农业发展亟需的各级各类人才(包括管理人才、科研和技术人才等),加大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来增强农村和农业的自“造血”功能,全面提升农村和农业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具体思路和对策是:

3.2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力度。从城乡联动发展及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角度考虑,今后大连市应实施农村和农业振兴与繁荣战略,一方面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主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另一方面通过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方式建立现代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技术专项研发和扶助基金,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及现代生态农业的推广工作。与此同时,结合大连市下辖村镇的不同气候特征、土壤条件和已有农业基础状况,因地、因时制宜,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型农业(包括集约化的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等),实施“一村一品,多乡一业”工程,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打造并逐步形成大连市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强势产业化“链条”,以及与之配套的集群式农业产业化服务网络,从根本上转变盲目生产、分散经营的“高成本、低效益”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民的实际收入,根本改变农业发展受制于市场和技术、农民收入受制于传统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的状况,以推动城乡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3.3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急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为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人才是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城乡联动发展及农业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必要保证。因此,在城乡联动发展和全域城市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应把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一方面组织大连市现有农业科技人员及农村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并有一定农业技术基础的中青年农民到国内外大专院校、农科院所和具有先进示范性的农村、农场去学习、参观,提高他们对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农村和农业技术及经营管理人才引进力度,对有志于农村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农业技术及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在实施奖励性计划及为其搭建展现其才华的平台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本着就近、从优的原则,在城镇或城区解决其配偶工作安置和子女受教育问题,从根本上解除其后顾之忧。

3.4在保护农村和农民利益的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及先进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大连市的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既离不开本地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的参与,也离不开国内外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农科院所的参与,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加强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的合作,是城乡联动发展及加快大连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尽快做强、做大大连市农业产业的必要环节。

3.5全面统筹和整合城乡资源,促进城乡资源的优势互补与优化配置。从资源的优势来看,城市的优势在于资金、技术、人才和文化观念,农村的优势则是原材料(农副产品)、土地和相对充裕的人力。在城乡联动发展过程中,如何将城市与乡村的优势资源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起来,是能否取得预期效益、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此,就需要市、区(市、县)两级政府发挥好领导、协调和督导作用,同时加大对涉农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力度,并尽快建立农村劳动力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培训与援助体系,通过订单式专门培训,来解决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安置问题,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失地、失业问题的发生。

3.6破除城乡居民固有的身份壁垒,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身份壁垒和社会福利壁垒系横亘在城乡居民之间的两道屏障,也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现实体现。破除城乡身份壁垒的关键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户籍差异,实现城乡户籍的“一元化”。目前,全国乃至辽宁和大连市正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消除城乡社会福利壁垒的关键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在研究不同时期土地所具有的保障功能和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起城乡社会保障对接转换的“桥梁”。同时,通过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水平,加强城市与农村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的交流,逐渐消除城乡间的教育质量差距、文化差距、医疗卫生条件差距等,推动城乡社会协同发展、文化共同繁荣和城乡居民幸福乐业。

参考文献:

[1].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J].中国农村经济,2004(7).

[2].城乡协调发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232.

[3]魏成龙,吴建涛.我国农村资金向城市的“倒流”[J].经济学动态,2005(12).

[4]赵磊.“三农问题”的症结何在[J].金光农业网,2005-1-19.

关键词:轨道交通;商业空间;演变趋势

Abstract:Fromthenecessityofrailtransitconstruction,thearticlepointsoutthatthroughaffectingbusinesslocationfactor,railtransitcanguidethetransformationofurbancommercialspacestructure.AnditarguesthatChangshacommercialspacewillappearthetrends:multicenter,network.Finallyfromthe"governmentguidance,enterprisecooperation"pointofview,thearticleraisedtheproposaloftherailtrafficconstruction.

Keywords:railtransport;commercialspacestructure;theevolutiontrends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中心区域与周边组团缺少安全、便捷、大容量的交通通道,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的分离形成的城市钟摆式交通是造成城市人口密集、交通过于拥挤的主要原因,也造就了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单中心“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1]。城市商业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其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而一旦交通条件发生改变,制约因素消除,城市结构将会发生大幅度的变革。轨道交通凭借其大运量、高速度、全天候等方面的特点,能够克服常规公共交通无法引导城市空间持续发展的交通瓶颈,在城市结构变迁中正发挥着重要的诱导和促进作用[2]。从目前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展轨道交通是促进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轨道交通对商业区位因素影响分析[3]

2.1消费者心理因素

2.2需求因素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居民对于商品的需求和消费能力是大型商业是否进驻该地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轨道交通的建设,必然会引起沿线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从而改变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随之而来的是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改变零售商业区位。

2.3竞争因素

轨道交通的建设,大大增加了轨道交通沿线地域的可达性。尤其是重要枢纽站点和交通线路交叉的区位,往往成为各路商家争夺的焦点。沿线地价的攀升以及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商家准入门槛不断抬高。一种情况是极具实力的商业企业在竞争中凭借价格优势生存下来,实力不足的企业被排挤出该区域;另一种情况则会出现诸多零售商业企业联合的局面以适应竞争,大大增强其集聚和扩散效益。这两种情况都使商业区位位置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新调整。

3轨道交通对商业空间结构影响分析

综合以上文献,笔者认为轨道交通的建设必然会带来新兴商业区的出现、传统商业中心功能强化、枢纽站点附近的商业区等级提升、郊区商业蓬勃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3.1传统商业中心得到强化,新兴商业副中心出现

目前国内传统商业中心业态形式基本以点状商城和条状商业街为主,由于高强度的开发,大量人流汇集,使常规公交已无法满足其大运量的需求。同时,私家汽车等出行方式的盛行,在带去人流的同时,也带去了更多的车流,造成市中心区道路拥挤,反而削弱了市中心的吸引力。而轨道交通的快速、准时,能将居住在城市周围地区的人们方便快捷地送达市中心区,进行迅速的集散活动,有利于促进中心区商业与公共活动的顺利展开,从而使原有商圈的能级提高,传统商业中心功能得以强化。与此同时,面对轨道交通也可能带来的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许多城市业已依托轨道交通线网枢纽,建构起新的城市商业副中心。商业布局开始由点状朝块状集聚发展,并逐步向多中心、多轴线、网络化的零售空间布局转变。

3.2商业中心呈轴向发展态势,枢纽站点附近商业圈能级提升

轨道交通建设带来沿线土地开发,必然会产生廊道和辐射效应,零售商业网点沿着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分配和布局,使若干个商业网点通过轨道交通线网连结在一起,构成城市商业空间扩展的发展轴[2](见图1)。在几条轨道交通线网的交汇点或者是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地带,由于本身已初具规模,加上轨道交通站点巨大的集聚作用,本身能级迅速提升,则会产生以节点为据点辐射分布,并带动周边零售商业发展的枢纽型零售商业模式。

3.3商业郊区化趋势明显

中国的商业郊区化一般是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轨道交通的建设以及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必然会诱发继小汽车引导的郊区化之后的下一波郊区化热潮。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完善,城市人口愿意移居到工作地点之外的环境更好的居住区,也因此带来郊区零售商业的快速发展。零售商业服务部门向外迁移,同时由于郊区地价较为低廉,占地面积相对较大的超级市场、购物中心、巨型市场等商业业态形式必将纷纷出现。

4轨道交通引导下的长沙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4.1多中心商业空间结构模式出现,商业经营模式呈现多样化

4.2轨道交通经济带形成,沿线零售业态形式调整优化

基于轨道交通所带来的廊道和辐射效应,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将形成轨道交通经济带。国内将轨道经济带定义为在轨道交通车站及沿线的一定范围内(一般路段为100m,重点路段为500m),通过资源开发而使该地区可达性提高,吸引大量基础设施和商业业态集聚,形成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商贸业繁荣的新型经济现象[8]。随着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以及未来总共10条线路的建设及开通,周边地区可达性的提高,沿线零售业态形式也会与之相应的调整优化。在沿线和车站周围必然会出现百货商场、便利店、专业店、大型综合超市等主力业态齐聚的现象,最终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依托的特色商业带。同时,轨道交通使地下空间得以拓展和利用,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商业街等业态形式的涌入,将使长沙地区呈现立体化的零售空间局面。

5结语

长沙市长期以来仍然没有改变以单中心圈层式向外扩展的发展模式,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说是长沙调整其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一个良好契机。伴随长沙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长沙市零售商业空间也将随之进行重组,传统商业中心实力进一步增强,新兴商业区的陆续崛起,都将推动长沙市商业空间朝多中心、网络化方向发展。然而,轨道交通并非万能,在给沿线商业带来客流的同时,各商圈也应当实现互补、特色化经营才能把握住轨道交通带来的巨大商机。城市政府在做好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工具接驳工作的同时,也应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商业开发规划相结合,合理地进行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开发,才能促进沿线的商业发展与繁荣。总之,只有政府与商家之间形成合力,才能充分利用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共同促进长沙城市空间的合理发展。

[1]潘海啸.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J].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2008:25-34.

[2]边经卫.大城市空间发展与轨道交通[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姚瑶,苏莎莎.轨道交通对城市商业空间和房地产价值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07(9):27-28.

[4]胡敏.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探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7(11):34-39.

[5]李文倩.轨道交通建设对北京市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J].都市快轨交通,2008(12):19-22.

[6]边经卫.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模式选择[J].城市交通,2009(9):40-44.

关键词:滨州;城市功能;功能优化

随着滨州城市的扩展,人口和各经济要素进一步向城市密集区集中,出现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空间的表现形态和规律也呈现一定的复杂性。优化滨州城市空间结构,进而提升城市空间能级,是优化、提升滨州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

一、滨州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品牌建设环节薄弱

城市品牌是21世纪城市建设、规划和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动力,进入21世纪之后,城市品牌化的进程正在加速。城市品牌是城市的一种资源和无形资产。城市品牌,并非简单地指城市的名称,而是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经济技术等要素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同的某种最具典型意义的称谓。而这一称谓是社会公众对城市最具典型意义的形象的概括,如提到“春城”老百姓就知道是昆明,提到“冰城”老百姓会想到哈尔滨,并能够感觉到昆明和哈尔滨的城市形象特色。城市品牌内涵是城市的特有资产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所生产的特殊的识别效应,是城市特有竞争优势的体现[1]。而滨州在打造滨州品牌的过程中,首先是定位不明确,其次是宣传力度不够。据调查,滨州有百分之五十的人不知道城市定位、城市精神。

(二)滨州城市建设面积相对较小,城市交通不通畅

(三)滨州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不是很合理

新区和老区有脱节的感觉。虽然城市骨架得到很大的拓展,城市建设增长空间得到发展,但是,城市的功能结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城乡空间结构距离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一是城市空间布局主要在滨城区和经济开发区,城市还没有一环二环的概念,有向两极发展的趋势;二是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亮点,定位不明确;三是作为纺织名城,纺织工业的选址缺乏超前思维,布局分散,用地局促,集群竞争力不足,纺织工业势能未能转化为城市综合发展势能;四是商业设施布局需要调整,商业中心和副中心需要增加;五是城市可持续生态绿化空间需要调整,老城中心城区的公共绿地较少,城市绿地系统的规模和等级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城市可持续生态绿化的空间面积和城市绿地率越来越小。

(四)城市人口没有达到一定规模

城市人口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城市才能享受到人口红利,城市人口结构不合理将会制约这个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发展战略是当今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各种人口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各自和综合影响,充分认识和运用各种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实现经济高速高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经济的发展对人口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人口的素质提高直接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也可以通过投资的扩大,直接吸引外来人口,为人口发展间接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2]。

一个城市的发展与人口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一个城市才能迅速的发展壮大。城市人口规模过小,会导致劳动力资源不足、消费市场规模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要求;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又会拖累经济发展。只有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匹配,才能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促进城市人口素质提升。滨州人口不足400万,外来人口所占的比例很低,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滨州市要想发展,不仅仅需要招商引资,更重要的是吸引人才,促进城市人口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二、滨州城市功能的调整与提升

随着城市内外部发展空间环境的变化,需要对城市功能和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新的整合。通过放大空间区位优势,提升城市能级,进而提升滨州城市功能。随着滨州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必须具有更宽广的视野,站在更高的角度,逐步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一)进一步明确在黄蓝两区中的地位

(二)打好“蓝色”牌,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试验区

滨州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黄河入海口。应充分发挥这一独特的优势,以此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更加宽广的经济合作领域。近期,港口码头的建设,加快推动滨州经济再上一台阶。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两城七区”之一,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山东省政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发展重点是海洋化工业、海上风电产业、中小船舶制造业、物流业。功能定位是济南都市圈出海口、渤海湾南岸海洋化工产业集聚区。

(三)面向全国,甚至世界,招揽人才

根据城市理论,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其人口规模应不少于800万。而现在滨州常住人口不足400万,所以,今后每年滨州还需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滨州不缺少资源,缺乏用人机制。

(四)进一步通过调整城市功能布局,不断提升和优化滨州城市功能

滨州中期规划中包括以生态隔离带(圈)相隔离的组团式的滨州城区中心商务区,辐射状分区的商务区与物流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区与生态农业区、生态工业区、居住区与休闲区不断涌现,经济开发区和邹平成为本市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一部分。邹平、无棣、博兴、惠民将建设成为生态城市次中心。生态市形态中期目标——形成“山、水、田、城、海”生态格局,共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6个,各县均有1—2个乡镇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产业布局调整——“四区两城一廊”[3]。

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能提升和优化城市功能。按照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原则,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包括重要产业的布局、居民居住地的布局、公共活动场所的布局以及基础设施的布局。按照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整合城市空间结构,突破一些制度性的障碍,创新地发展和完善城市功能。

(五)滨州市经济开发区高点定位完善城市功能

滨州市经济开发区坚持运用创新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市场的法则,积极探索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按照搭建主框架、连接分段路、承载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指导思想,秉承先内后外、先主后次、为项目配套服务、贯通连接、现代、大气的原则,以民为本,突出抓好旧村改造、四路两桥建设、四条城市主干路绿化、八条路段亮化、七条路段管网配套五大工程,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位,快转方式、大调结构,整合资源、市场运作,以科学管理塑造城市品牌,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在中国连锁业经过十几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思考一下它在发展模式、业态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上的发展状况对未来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思考更多的是反思式的思考,如果反思得深刻彻底,可能我们的进步会更大一点,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会走得更长远一些。通过对2007年零售连锁业发展现象的观察,我认为在2008年,中国的零售连锁业将呈现以下十个发展趋势:

二、大型超市呈现四个方向的业态走势

目前大型综合超市在中国的主力业态地位仍能确立,但必须进行调整和转型。这种转型可能体现为四个方向:

第一,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化的方向,即从欧美式的大型超市Hypermarket向日本式的大型综合超市GMS转型。大型综合超市里的百货是弱品牌百货或者称平价性折扣百货,为了适应品牌化消费趋势的提升,大型综合超市的百货商品品牌档次是必需的。

第二,大型综合超市小型化的方向。由于大型综合超市的选址越发困难,商业规划管理限制大型综合超市进入社区,以及大型综合超市公司为完成城市的店铺网络的密集型布局,大超市的小型化可能是一个发展方向,小型化的综合超市的营业面积一般会在3000―5000平方米之间,更类似于中超。小型化的大型综合超市会更接近社区和目标顾客,因此在商品结构上要强化生鲜食品和快速消费品。

第三,购物中心组织者的方向。大型综合超市是在食品和一般生活用品上的一次性购足的商店,但它不可能满足进一步的差异和个性化细分的消费者需求,因此利用中国城市商业地产特有的条件将大型综合超市发展成为购物中心中的主力店,并进而成为购物中心组织者,这是中国大型综合超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四,从低价定位向品质和服务提升转型的方向。大型综合超市在中国迅速发展是以大众消费品的低价销售策略为竞争利器的,当消费者的消费能级开始提升的时候,当更低价的品类专卖店连锁店开始对大型综合超市产生强竞争的时候,大型综合超市在中国的发展就必须从单一的“低价”取向转向品质和服务的提升。

三、生鲜型食品超市转型的市场空间与机会

从中国连锁超市发展的现状来说,超级市场的发展正开始从300-500平方米的食杂型超市向1000-2000平方米的生鲜超市转型。

四、便利店发展的真正出路在加盟连锁

中国便利店的发展几乎是与超级市场同时起步的,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区域的普及程度、规模发展数,以及盈利水平等方面都没能实现量与质的突破。

中国是一个小商店的王国,便利店的发展起码会有上百万家的市场空间,由于整体市场容量大,地区差异大,因此便利店的业态模式一定不会是单一的亚洲城市型模式,在中西部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借鉴欧洲的便利店发展模式是非常有益的。也就是说,中国各地区的便利店发展模式可能要探索现今便利店专门型的形态向综合各种零售业态的便利方向发展,如结合互联网技术将便利店、快餐店、面包房等业态的功能结合起来发展。联华快客便利在大连的发展探索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在一个旅游性城市中开设厅房式“季节性”便利店,根据各店的地区特点增加其他业态店的功能,如“熟食店”、“水吧”、“水果店”、“体育用品店”等,用增加功能的方法来增加集客的能力和盈利的能力;用为加盟店进行融资担保、用押金和租金的方式来减轻加盟店主的投资压力来发展加盟店等。可以说探索中国便利店的发展道路要比其他的零售业态都要长得多,成功孕育在长久坚持性的韧力之中。

五、家电连锁业突破三四线市场的发展瓶颈

家电连锁店仍然是大型连锁店中发展最快的业态,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六、百货店从名牌招商向品类招商、品牌管理转型

现代的百货店在中国的零售市场里经过了十多年的超级市场大众化消费流通革命的洗礼之后,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期,百货商店的连锁经营也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百货店的经营仍然延续着过去的招商制,而与过去不同的是,随着消费能级的提升和品牌化消费浪潮的涌起,出现了品牌商尤其是奢侈品品牌选择百货店的状况,这就严重阻碍了百货店连锁经营的发展。百货店的连锁经营有必要从名牌招商向按品类招商实行品牌管理的发展。从目前百货店的招商现状来看,缺乏品类的规划性和品牌的层次性,通过品类招商的转型提高百货店品类商品的规划能力进而提高自主经营的能力,通过对品类中的品牌商品管理提高百货店对品牌的驾驭能力,也为今后的自有品牌开发积累经验。百货商店的这种转型也是为品牌商品的独立化设店和连锁经营发展趋势的一种博弈性竞争的准备。

七、经营方式从招商经营向自主经营转型

八、管理方式从粗放管理向品类管理、人性化管理转型

连锁企业的管理是多店铺、多业态、跨区域的管理,管理的难度大技术要求复杂,并且在运用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之后,使零售业进入了全新的数据化和信息化的业务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实施管理模式的转型。我们经过对中国一些典型的连锁企业的调查认为,中国的连锁企业必须将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型,这一转型必须要有明确的技术指向――这就是品类管理。为什么要向品类管理转型呢?因为品类管理的出发点是建立在基于消费者需求之上商品和服务的快速反馈系统,这一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连锁企业商品采购部门、配送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改变来适合消费者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品类管理要求连锁企业的改变不是一个单一的商品采购部门或营运部门,而是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系统,各管理部门在同一个数据平台上交流信息,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来改善企业的管理。

九、连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进入资本运作和品牌运作阶段

通过对十年来连锁业销售规模排名研究发现,在超市、家电、百货这些业态中排名前列的企业都是通过上市、购并等资本运作手段迅速地实现了规模扩张,如国美、苏宁、华润万家、大商、王府井等。而早期在连锁业排名前列的上海超市企业排名在逐步下降已失去了领先的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资本运作上的作为不大。目前在中国连锁业中的资本运作体现出两个特点,第一,大企业在实行更大的手笔运作;第二,区域性强势企业在积极地引进战略投资或争取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连锁企业的资本运作客观上是存在着风险的,大企业的资本扩张要更注意购并对象的选择、购并后整合的方式、原有管理团队使用等问题。对区域性强势企业来说引进战略投资或选择上市要注意的问题是,上市是一把双刃剑,在募集到资金后必须对股东有回报,只想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来扩大规模而没有准备在整个经营管理体系上提升来接受市场的检验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另外,上市公司有一系列规范的要求,特别是财务体系上的规范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

关键词:休闲产业度假产业市场特征市场培育

一、休闲度假的特点

与一般的外出旅游不同,休闲度假具有自己的特点:

1.修身养性

让身心放松是度假旅游的基本要求。休闲就是要在一种“无所事事”的境界中达到积极的休息。因此,在紧张工作后到心仪的度假地度假,或游泳、或阅读、或徜徉于海滨、或踯躅于森林草原、或置身于温煦的日光下,使身心完全放松。这种放松,完全有别于日常的工作节奏,是一个身心的调整。

TourismScience旅游科学我国休闲旅游业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2.目的地重复

3.消费能级高

5.要求交通便捷

6.自助、半自助方式和以亲友为单位出游方式居多

和观光旅游的组团出行不同,休闲度假游更偏好于自助式旅游或半自助式旅游(仅通过旅行社安排机票、酒店)。在出游单位上,家庭朋友出游的比例明显增高。散客与家庭式的旅游在国际上是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目前在中国也逐步成为一个重要方式,这就对现有旅游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层次丰富

度假游客群体的产生是在观光客群体中逐渐成熟转变的,度假游客旅游消费的进一步成熟会产生更高的文化需求,这是因为游客的体验已经不仅是到森林度假区呼吸新鲜空气,或者去温泉度假区洗温泉浴,而是更加追求度假地的文化氛围和内涵。因此,如果度假地经营能够在文化层次上满足游客的多方要求,度假地的度假文化就会逐步成熟,就会成为巩固度假客对目的地忠诚度的驱动力。

二、我国休闲业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作为一种产业形态,休闲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增长点[7,9-11]。国内目前已有多个城市确定了以发展休闲经济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如成都、杭州等著名旅游城市将未来发展定位为“休闲之都”,甚至提出“休闲也是生产力”的论断。目前我国休闲产业有如下的一些特征:

1.发展势头迅猛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第一大国。中国人通过消费享受休闲的时代正在到来,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尽管中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在旅游消费构成上,休闲度假占整个旅游的比重仅为20%左右,远低于旅游发达国家50%左右的比重,尚未进入真正的“休闲时代”,但休闲经济已具备了相当规模,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背景下,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会呈现更快的趋势。

〔关键词〕山西省,城镇化,城镇化质量,熵值法

一、山西省市域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从经济绩效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居民生活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空间集约指标、统筹城乡指标七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居民生活、生态文明、基础设施、空间结构、城乡统筹等方面的复合效应。

(一)指标构成。为便于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比较,评价体系弱化总量指标,多采用人均指标。考虑指标选择的系统性及可获得性,笔者选取了28个具体指标,这28个指标数据均来自201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10年山西统计年鉴,而且笔者对其中的部分数据进行了整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建立原始指标数据矩阵:有m个城市,n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ij为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的指标值。

(2)数据标准化处理:正向指标采用极大值标准化x'=x/x;逆向指标采用极小值标准化x'=xmin/x。

(3)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k,其中,k=1/lnm,pij=。

(4)评价指标j的权重值为:wj=(1-ej)/,

则第i个城市城镇化质量评价值为:UIi:UIi=。

二、山西省市域城镇化质量实证分析

本文以山西省内的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各城市的城镇化质量,以期找出各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的不足与差距,进而提升全省的城镇化质量。

(一)总体得分。计算结果显示,山西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存在一定差距,最高的是省会城市太原,得分0.699,其次分别为晋中0.641、阳泉0.551、晋城0.510、长治0.470、临汾0.468、朔州0.431、运城0.399、吕梁0.382、大同0.375、忻州0.227,最高分值与最低分值相差三倍多。从总体得分可以看出,太原市作为全省的特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其综合得分最高,晋中市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得分与太原相近,两市在同城化进程中城镇化发展质量具备融合提高的现实可能。阳泉市作为能源矿业城市,在接受太原都市圈的辐射中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居于上游,其城镇化质量得分位居全省第3位。太原都市圈中的忻州和吕梁得分最低,两市分别居于全省第9位和第11位。晋东南城镇群中的晋城、长治得分较高,两市质量得分居于第4位、第5位。晋北城镇群和晋南城镇群得分相似,晋北的核心城市朔州和大同位居第7位、第10位;晋南的核心城市临汾、运城位居第6位、第8位。

(二)分项评价。从分项得分来看,太原市在居民生活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空间集约指标三个方面具有明显得分优势,分别是这三项指标最低的忻州的3.2倍、3.6倍、9.6倍。这体现了太原市作为省内中心城市,在城镇化的经济基础、社会事业、居民生活、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以及空间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成绩,并且在经济密度、集聚人口、用地质量方面优于其他城市。同时,也表明忻州在上述指标上与太原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太原都市圈的一体化进程和全省城镇化质量的同步提高。晋中市在社会发展指标上得分最高,甚至高于省会太原,表明该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卫生、通讯等社会事业同步推进。朔州市在经济绩效指标上的得分最高,体现了该市在经济发展转型中兼顾了发展速度,取得了较好成绩。长治和晋城的生态环境指标得分最高,表明两市立足当地自然生态实际,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耦合程度较高。此外,晋城市统筹城乡指标的得分最高,说明该市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能够工业带动农业,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各城市分项得分如表2所示。

(四)人口城镇化率与城镇化质量对比。从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协调程度看,山西省各市在快速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质量稳步提高,保持了较好的匹配关系。在人口城镇化水平上,城镇化率最高的太原市为82.2%,其质量总得分也是最高;人口城镇化率最低的运城和吕梁是36.6%,二者质量得分在11个地市中分别位居第8位、第9位。将各城市人口城镇化率与城镇化质量得分分别无量纲化处理后,绘制散点图描述各自的相对水平,并以标准化数据的平均值为正交坐标轴,如图1所示。

三、提升山西省市域城镇化质量的对策建议

(二)优化城镇化质量空间结构。按照山西省提出的形成“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化空间布局,“一核”内部城镇化质量较高,但“一圈”内部空间差异明显,中心城市太原、晋中与的忻州、吕梁城镇化质量差距悬殊,空间结构呈现典型的“中心-”格局,制约了都市圈空间组织效益的提升。因此,需要在构建太原都市圈进程中更多地扶持的中等城市,加快空间结构的调整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的空间格局。三大城镇群中的晋东南城镇群得分较高,而另外两大区域得分较低,并且三大城镇群内部的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未形成梯度,城镇群内的中心城市还需完善功能、提升层次来增强对周边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城镇化质量提升。从上述评价结果的分项指标内部差距来看,各城市间社会发展指标差距最大,表明各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事业进展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因此,“十二五”时期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补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短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社会管理创新,以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保障城镇化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带动城镇化质量提高。山西省城镇体系中首位城市太原得分最高,晋中市得分与太原相近,表明两市在同城化进程中城镇化发展质量同步提高,但也显露出省会太原在大太原都市圈中优势并不明显,应当在城市经济结构、环境竞争力、城市功能上担负起区域经济的组织核心职能。山西省应支持太原率先发展,把太原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大都市,增强城镇化增长极的龙头带动力,进而提升大太原都市圈与全省的城镇化质量。

〔1〕陆大道,等.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郭显光.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2).

〔3〕王忠诚.城市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特区经济,2008,(6).

〔4〕王家庭,唐袁.我国城市化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12).

〔5〕常阿平.我国城市化质量现状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3):下.

〔6〕赵雪雁.西北地区城市化质量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5).

〔7〕郑亚平,聂锐.从城市化质量认识省域经济发展差距〔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一、高度统一思想,增强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是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现在全区上下对发展楼宇经济已经达成广泛的思想共识,积累了新的经验,创造了新的亮点,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当然,发展楼宇经济,是一个需要付诸行动、见诸实践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创新思路和举措的过程。加快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有利于实现中心城区对周边地区经济要素的集聚和辐射,并且在产业规划、载体建设、项目实施、政策服务上形成新的发展经验,这对发展楼宇经济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而形成的服务业集聚区,客观上可以为楼宇经济发展构筑起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因此,服务业集聚区并不等同于楼宇,也不是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替代楼宇经济发展,两者的关系既不能对立,更不能割裂来看。所以,我们说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是从区域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发展要求出发,培育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壮大城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在楼宇经济发展中的生动实践,是楼宇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思路深化,是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之,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我区“十一五”时期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落脚点、聚焦处和突破口,意义重大,事关江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区各街道、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大意义,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定上来,牢牢抓住当前难得的重大发展战略机遇,遵循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克服不利因素,坚定信心,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全力以赴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二、突出发展重点,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培育和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区位优势,完善空间布局,凸显功能特色,打造主导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集聚,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大突破,使我区真正成为体现××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区域和体现国际化港口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示范区域。当前,在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中,要突出做好三项重点工作: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区各职能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市、全区的高度,统筹五个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科学确定主体功能,依托各自区位优势,培育各自优势产业。

三、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有序推进

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既是江东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项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各街道、部门一定要增强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合心、合力、合拍,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理顺组织领导机制。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切实保证和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关键。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市区两级政府职能部门、区部门和街道关系,面临着拆迁、规划等诸多困难,工作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很多,因此,必须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对现有服务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加以适当整合,在前阶段实践的基础上理清关系,明确职责,统筹有力,推进有序。要充分发挥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切实做好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大决策、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要加强部门和街道的组织协调,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聚心聚力地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具体来说,部门要更多地承担面上的综合协调职能,负责集聚区的规划编制、项目论证、重大项目的协调、主要问题和矛盾的协调以及年度计划实施、评价监督和考核;街道要更多地承担前期工作,落实服务管理职能,负责集聚区区块内前期工作推进、项目建设服务。各街道、部门要把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抓紧落实促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专门机构和工作力量,保证各项工作部署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政策协调机制。政策扶持是政府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必要举措。讲到底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要在坚持市场化导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引导和服务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必要的政策扶持等形式,促进各种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积极吸引民资、外资参与集聚区建设和功能培育,提升项目运作的质量和水平。要整合政策体系,重点是衔接好近年来经济发展中出台的发展服务业、楼宇经济、对外招商、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建立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要紧紧围绕产业功能,统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其他区块、其他业态发展,做到既要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推进重点,不断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和创新服务措施,以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又不忽视一般区块的培育引导,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协调联动。

主席在庆祝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主席的讲话为我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江苏沿海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处于江海交汇点、长三角核心圈、苏中接轨上海桥头堡的如皋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决心抢抓全省沿海发展战略机遇,不断放大沿海沿江开发等多重叠加优势,坚定不移地走开放驱动、转型升级、强极带动以及三化互动之路,增创科学发展的全新优势。

一、坚定不移地走开放驱动之路,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不断放大如皋港国家一类口岸、国家级造船基地等优势富集效应,坚持增量型、吸纳式发展。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继续保持利用外资全省第一方阵、外经全省三强、外贸全省十强的地位。坚持规划招商,积极策应全省沿海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制定完善港口型经济、都市型经济以及镇域经济等功能区产业布局。坚持产业招商,围绕船舶海工平台、石化及精细化工、电力电器电子、软件及服务外包等产业,精心包装招商项目,推行精准化招商。坚持载体招商。加强园区基础功能配套建设,推进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促进各类园区转型升级。

关键词:人才队伍素质三位一体三层联动

一、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本,是企业经营的第一资源,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企业衡量人才队伍素质的主要指标为人才当量密度、高级技能人才比例、技师占技能人员比例等,决定以上指标的因素主要是员工的学历、职称、技能等级。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担负着平顶山市两市四县四区的供电任务,供电任务繁重。随着企业的发展,人才队伍现状与需求的差距日渐加大,企业员工队伍能级结构失衡,尤其是所管县供电企业高层次专业技能人员十分紧缺,生产一线技能人才偏少,制约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二、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实践

1.创新机制体制,构建人才发展的“绿色环境”。第一,设立人才管理支撑机构。通过专项调研,公司认为,当前新的“三集五大”体系下,人才工作需要一个有力的支撑平台。于是,公司成立了“技术院”,作为人才管理虚拟机构,负责分解专家任务,组织专家活动,对公司优秀专家人才、技师、技术带头人等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第二,完善人才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了《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专家人才遴选考核实施细则》、《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技术带头人管理办法》等,完善平顶山供电公司人才工作机制,畅通人才发展通道,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第三,建立公司人才管理的工作体系。公司成立人才工作的领导机构,确立了公司培训中心和技术院作为人才管理的支撑机构,形成了一个从决策到落实分工明确的工作体系。

三、企业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实效

1.人才当量密度提升。公司(含县供电企业)人才当量密度相对2012年提升了10.3%;所管县供电企业人才当量密度相对2012年提升了15.7%。

2.高技能人才比例提升。公司(含县供电企业)高技能人才比例相对2012年提升了21.3%;所管县供电企业高技能人才比例相对2012年提升了43.1%。

3.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人员比例。公司(含县供电企业)技师(高级技师)相对2012年提升了0.7%;所管县供电企业相对2012年提升了25.9%。

THE END
1.无人零售成趋势,无人售货机或成未来五年最赚钱工具把盒子留在原处,否则无家可归的人就可以睡在超市里等待。对消费者素质的考验实在是太高了。无人售货机就不会面临这个问题,因为无人售货机是先付款,再取货。这种方式既不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又为商家提供了保障。 3.无技术壁垒,无额外费用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如何评价马云的无人超市”。点赞最多的...https://m.bjhwtx.com/h-nd-298761.html
2.智汇盟平台记住,建立一个时间表,让身边的人,乃至与你打交道的人,都知道何时能找到你,何时才是你处理这些问题的时机,跟身份职位无关,而是跟你管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的水平有关。 5、一心多用 你是不是觉得一边与下属沟通,一边处理邮件是一件非常高效的事情?你是不是觉得一边吃早餐,一边看新闻是一种两不误的表现...https://www.meipian.cn/1l1weolc
3.无人超市亮相武汉一年多,多数有点冷,有的白天几乎“无人”无人超市购物方便吗? 按照流程提示,记者扫码关注“中百e百购”公众号,注册后扫码开门,很快,语音提示“欢迎光临,门已开”。店内,每件商品上都贴有一个电子货签,记者选好一包薯片放在智能结算台上,显示器自动识别出商品和价格,按指示扫码支付成功后,记者拎着商品站在出门识别区,约3秒钟,语音提示门已打开,整个购...http://m.cnhubei.com/content/2019-04/18/content_10604711.html
4.无人超市共享经济发展前景如何?看专家咋说无人超市共享经济发展前景如何?看专家咋说_北京时间 论坛现场,陆雄文教授同与会嘉宾河南省金融办党委书记、主任孙新雷、河南神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建友、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会计师朱军红等一起举行圆桌论坛,就国家战略下的中原区域经济形势与机遇进行分析和讨论。 https://item.btime.com/04l0qdol3k53b0tqop2omt1l2qf
5.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200问,庐山市人民政府,法定主动...?答:重点帮扶村主要有“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切实强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等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什么? https://www.lushan.gov.cn/bmxzxxgk/xiangzheng/nkz/xxgk_196172/fdzdgknr_196175/tpgj_196189/202212/t20221228_5895031.html
6.超市实习报告(精选11篇)(2)相关知识上的收获我由一个不熟悉超市物流,仓储,营销,管理等等,到对这些相关知识的了解熟悉。以及与自己相关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加强,如数据库,管理学,物流学,计算机,财务会计,营销渠道管理等等。很多工作都是一项需要挑战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在工作中,我认识到了自身知识不足和优势,这促使我改进和加强。 https://www.ruiwen.com/shixibaogao/1716405.html
7.中金国货崛起系列研究:共赢国货崛起的新消费时代对比日本早年的经济发展过程,日本人均GDP在1980-1981年首次突破10,000美元大关。这一阶段是日本经济增速逐渐放缓、消费持续升级、本土新兴消费龙头诞生和崛起的时期,例如1980年创立的无印良品和1984年开出第一家门店的优衣库。这一时代的年轻人出生于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受到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消费价值观的影响也较大。 https://finance.sina.cn/2021-10-25/detail-iktzscyy1588235.d.html
8.疫情下的中国广告业公司成立了疫情管控小组统一负责应对和管控,截至目前,蓝色光标共有 70 余位同事滞留湖北,但蓝色光标全员包括家人无一例感染或者疑似。大家都安好,这就是最好的消息,防范疫情,确保每一个蓝标人的健康安全绝对是我们当前第一位的任务。 2月 10 日开始,总监级以上员工开始正常办公,其他员工仍然延续在家办公方式。蓝色光标...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58159.html
9.原州四中“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固原市第四中学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平均划分,根据班额大小,一般4—6人为一组,由优、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并且组员与组员之间根据学习能力和基础两两结成学习对子。小组内由小组长管理,这是高效课堂的基本学习组织。 初步阶段具体操作:(1)预习阶段: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掌握当堂基本知识。组员之间要合作和互...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685605
10.大学生实践报告(精选20篇)命运之神不会对每个人不公,它总会眷顾没一个幸运儿。这个美丽的假期,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梦寐以求的梦想,以学校的名义,向妈妈征求同意,妈妈只好无奈默许。 我兴奋的一夜都没有睡着。 第二天,我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美佳超市的管理处,经过一番协定后,领班同意,并让我负责糖果称重。这是我第一次尝试这份神圣的工...https://www.unjs.com/fanwenku/283888.html
11.医院年终总结护理办事在构建医院办事文化中具有紧张位置,提供有特色的个性化护理办事是塑造优秀护理办事品质的主要内容,护理办事不仅是生活上的照顾和生理上的满足,更是心理和个性的满足,所以提供有特色化的护理、个性化的办事是整体护理的深化,在整体护理中强调两个为本即以人为本,以办事为本;三个一切,即一切为病人,为一切病人,...https://www.cnfla.com/nianzhongzongjie/2680254.html
12.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精选19篇)创业,不是一个什么伟大的事。也许成功的创业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伟大。其实,谋好一份职业并能胜任,也是一样伟大的事。同样,创业也不是什么卑微的事,哪怕找不到工作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得自己创业,也很正常正常。创业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算是创业失败了,你的经历一定很有含金量的。 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hidao/ruhechuangye/598638.html
13.无人便利店开业半个多月技术更完善下月试水改造传统小超市报业文苑小区的便利店即将改造成无人超市 记者郭尧 摄 半个多月前,泉城广场开出了济南首家无人便利店,体验性、技术性“全国第一”。下一步,技术提供方——山东盈谷网络科技股份公司将尝试改造传统小超市使其无人化。 事实上,济南无人便利店技术已引起威海市注意。刚从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任上调任威海市委副书记...https://www.dzwww.com/shandong/sdnews/201709/t20170928_16480565.htm
14.无人便利店系统代理发展前景分析忽如一夜春风来,无人便利店技术合作找许:159.9822.8310 微电).无人超市系统开发,无人便利店系统代理。无人便利店遍地开,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但真正体验过无人便利店的小伙伴却并不多。无人便利店是建立在商家对消费者信任的前提下推出的一种科技感十足的便利店。消费者通过扫码或者终端进行消费,方便快捷。https://blog.csdn.net/weixin_33725272/article/details/94011827
15.关于个人年终总结精选15篇台前的光彩照人,会议中无声息的会场服务,活动幕后的组织工作人员,公司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我繁忙的身影。 (5)思想深处的触动。 20xx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年份,和以往一样忙忙碌碌,琐事缠身;20xx年对我个人来说,又是一个特别、有生之年记忆深刻的一年。经过公司党支部的培养、教育和考查,在党支部...https://www.jy135.com/nianzhongzongjie/1165767.html
16.普通员工个人年度工作总结(通用28篇)这个过程,除了技术,便是处事为人的潜力,不是狡诈,是尊重聆听,真心换真心的过程。我们的群众和谐融洽,我们的工作氛围简单,大家都毫不吝啬的交流传授经验,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强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便越来越好。 今年,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丰收之年,无论是在行为、思维上都切身感受到了提升和进步,更加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优...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1850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