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城市的底色,托举高质量建设大城市恢宏画卷;文明,是城市的精神,渲染美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大美南阳的每一位市民、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浸润在浓郁的文明氛围之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南阳市民文明行为二十条》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而“文明养犬”这一呼吁多年、困扰城市管理多年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文明理念派生文明养犬新时尚,“爱它就给它一个美好的家”,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
文明养犬全城总动员
6月9日,市“创文”工作指挥部、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通告,规范养犬行为,保障市民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卫生,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通告要求,养犬人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维护社会公德,做到依法养犬、文明养犬,不得干扰他人正常工作、生活,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除工作犬、导盲犬、助残犬等特殊用途的犬只外,物业管理区域内禁止饲养烈性犬、大型犬以及其他体高超过55厘米的犬只。养犬人应当对犬只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注射狂犬疫苗、办理免疫证明。饲养犬只应当圈养或者拴养,不得散养。携犬出户应当束犬链牵引,主动避让老人、孕妇、残疾人、儿童及行人、车辆,不得妨害他人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犬只在公共场所排泄的粪便,携犬人应当立即清除,不得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市貌。养犬人未经许可不得占用城市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违规经营犬只。携犬出户时,不得进入超市、商场(店)、金融经营场所、宾馆、公园、公共广场、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携带犬只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坐客运出租车须征得驾驶员同意。对于流浪犬只,由属地街道办事处进行统一收容,鼓励有关社会团体收容、领养流浪犬只,鼓励爱心人士参与养犬管理志愿者队伍。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劝阻不文明养犬行为,对于携犬影响他人人身安全的,可向公安机关或城市综合执法部门投诉举报。
通告发出后,市城管局快速行动,组织中心城区四区城管执法部门,在游园、广场、台地等公共场所开展不文明养犬行为专项治理行动。
一系列规范养犬行为的措施相继出台实施,赢得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让更多人认识到依法养犬、文明养犬的重要性,迅速形成文明养犬新时尚。
文明养犬既是尊重他人也是保护爱犬
自中心城区全面开展不文明养犬行为专项治理行动以来,依法养犬、文明养犬理念渐入人心。记者在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看到,绝大多数市民给爱犬套上了束犬绳;爱犬排泄粪便后,主人赶紧拿出纸巾予以清理……
牵着爱犬散步的杨先生说:“我家养的这只法国斗牛犬已经3岁多了,全家人都和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经常带它出来遛弯,这也让我锻炼了身体。”杨先生说,文明养犬,关键在于不仅主人要讲文明,还要引导狗狗养成文明好习惯,比如,定期给狗狗洗澡、打预防针,以免传播疾病;让狗狗听从指挥,不惊吓别人,“文明养犬,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爱犬的保护。”
一位女士正牵着爱犬散步,爱犬突然排泄便便,该女士赶紧从包里取出卫生纸,把爱犬的便便包起来,而后扔进垃圾桶里。接受采访时,该女士说:“对于真正爱狗的人来说,既然养了它,就要承担起这份甜蜜的责任。”
对于“携犬出户应当束犬链牵引,主动避让老人、孕妇、残疾人、儿童及行人、车辆,不得妨害他人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这项规定,广大市民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大家认为,带狗狗出门遛弯时,给狗狗戴上束犬绳非常有必要。
宠物医生罗女士告诉记者:“狗狗就像小孩子一样,到户外以后,不仅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心,而且容易因为突发情况而受到惊吓,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狗狗情绪失控,要么乱跑,要么作出攻击行为。因此,带狗狗出门时,一定要给它戴上束犬绳,以免发生意外。这不仅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狗狗负责。很多狗狗就是因为没有戴束犬绳而跑丢的,有的成了可怜的‘小流浪’,有的甚至遭遇交通事故,因而致残或丧生。”
家里养有一只金毛犬的市民王先生说:“现在,我带着狗狗出门遛弯的时候,基本看不到没有戴束犬绳的狗狗了。这就是‘创文’给我们的城市带来的变化。别小看这样的细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文明养犬爱它就要给它一个美好的家
随着依法养犬、文明养犬理念渐入人心,成为文明新时尚,很多小区也行动起来,为文明养犬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该小区业主李女士说:“我们小区里设置了宠物厕所、宠物粪便垃圾袋取用盒,非常贴心,大家非常欢迎。现在,带狗狗到小区里遛弯,一看狗狗想拉便便,赶紧就近把它牵到宠物厕所里;有时候,狗狗实在忍不住就地‘解决’了,因为有了宠物粪便垃圾袋取用盒,大家清理起来也很方便。有了这些设施以后,我们小区的卫生又上了一个台阶。”
该小区业主张女士说:“以前,大家带狗狗在小区里遛弯时,都不习惯给狗狗戴束犬绳,现在,小区里的狗狗一出门,都戴上了束犬绳。这样一来,哪怕是跟那些个头很大的狗狗擦肩而过,大家也很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