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人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本科生

参考文献:

[1]刘国慧,郑衍亮,徐霞.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5):450-2.

[2]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

[3]秦立芳,李济功,吴血林,王军荣.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对口腔常见疾病发病率的影响[J].口腔医学,2013,33(8):546-7.

[4]RowanSD,DiBurroM,WestbrookS,etal.PrevalenceofHPVassociatedoropharyngealcanceramongsouthTexans[J].TexDentJ,2014,131(5):376-381.

[5]傅兆红.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预对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5,2(2):25-6.

[6]杨宁,胡明,王曦,汪小彤,刘卫红.多龋和无龋者唾液变形链球菌及菌斑指数的检测[J].口腔医学,2013,33(6):392-4.

[7]余太平.早期牙菌斑控制在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防治中的意义[J].四川医学,2013,34(12):1833-4.

[8]邱百灵,常金兰,何涛,贺艳焱,李昕,吉宁,孙丽丽,韩南银.新型亚锡-氟化钠牙膏和交叉刷毛牙刷减轻牙龈炎和清除牙菌斑效果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31(6):821-4.

DiscussionontheEducationandTeachingofOralHealthinUndergraduates

LIYa-dong

(Departmentof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TheFristAffiliatedHospitalofChongqing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China)

关键词老年;口腔;治疗与心态

前言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关于老年人口腔疾病问题越来越收到国内口腔医疗学者的重视。通常老年口腔疾病主要包括:牙周炎、牙髓病、口腔肿瘤等。鉴于多数老年口腔疾病的诱因都是全身其他类慢性疾病,在治疗老年口腔疾病时要同时考虑全身其他生理及心理因素。

1临床资料与方法

对2011年10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口腔疾病治疗的65岁以上老人的病历档案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在之情且自愿的前提下。患者选取男女各150例,综合考虑患者心理状况、治疗效果、病程长短、接受治疗次数、文化程度以及职业习惯等因素对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特定进行分类统计。

2结果分析

据分析,老年人心理状态大致可以非为以下五类。

第一,恐癌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患者口腔颌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变化,根据病历分析大约有8%左右的老年患者由于口腔疼痛耐受度降低,当患上口腔疾病后经常臆想到是癌症。在恐癌的精神压力下,导致患者情绪紧张而乱投医,久医不愈更增加心理负担,怡误正规的有效治疗时机。

第二,观点陈旧自然老化型。据病历分析结果,大约有25%的患者认为“人老掉牙是自然的”,对于牙体病和牙周病不认为是疾病,对牙痛不是病的理论根深蒂固,如无疼痛一般不去就医,轻微疼痛通常服用镇痛药或者消炎片。这类患者大多文化程度较低,错失治疗良机最终成为无牙颌或无功能颌而影响生活质量。

第三,过分谨慎型。65%以上老年患者都具备一定的口腔保健知识,但是在结果分析中发现,13%的患者过分重视口腔保健,口腔检查和治疗频度较高,为维持口腔卫生及延缓口腔衰退,平时生活饮食都过分谨慎。这类患者虽然具备保健知识,但由于过于谨慎,生活质量亦不高,疾病治疗周期较长。

第四,条件受限悲观型。在300例患者中有18%属于该类型。因为老年人年龄及代谢的关系,难免会受到内分泌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类更年期反应:对事物抱悲观情绪,对医生的诊断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部分受到经济情况限制的患者悲观情绪尤为严重,不能积极进行常规检测、配合疾病治疗方案。持这种态度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病程较长。

第五,身心疲惫型。经病例分析,有36%患者在患有口腔疾病的同时还同时患有2中以上慢性疾病。这类患者长期经受病痛折磨,并且伴有行动不便等情况,对治疗丧失信心,表现出不配合治疗情绪。

3治疗及护理讨论

据上述结果,我们对老年口腔疾病治疗特点进行以下讨论:

第一,消除老年人的恐惧。医务人员在面对老年患者时要保持耐心、亲切的服务态度,在综合了解患者各方面因素后,向其详细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消除恐癌疑虑的同时重建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感到医生的诊断可信,消除恐惧心理,减轻症状,提高免疫力,改善病痛,达到治愈目的。

第二,积极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积极向老年患者宣传口腔保健知识能够使其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有利于老年患者自觉进行检查和保健治疗,可以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第四,耐心解释。耐心解释对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老年人,需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解除多疑和悲观情绪。由于内分泌改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异常感觉,如口腔疼痛、异物感、牙无力、舌麻木、舌痛症、时冷、时热、心悸、失眠、郁抑。所以,排除真正病痛后做诱导性治疗,消除患者疑虑和对症治疗。

第五,床边治疗与护理。对于高龄卧床病人可考虑床边治疗,以解除症状和保守治疗为原则,特别是口腔护理至关重要,每天刷牙2次到3次,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必要时行床边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4结论

老年人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原则要求医生必须掌握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准确无误的治疗方案,以征得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配合。耐心的说服解释、科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宣传、高超的医疗技术使老年患者得以充分的信任,解除真正的病痛,鼓励老年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积极主动地配合消除致病因素和隐患,解除精神压力、疑虑及病患,调整心态,使口腔疾患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老年人机体的免疫力,健康的口腔可以预防全身疾患并合理地补充营养,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加强口腔卫生知识宣传,理辫老年人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对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治疗除具备老年口腔医学知识和经验,还要具备心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刘洪臣.老年口腔医学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3,01:7-9.

[2]陈少芬.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应对策[J].广东牙病防治,2003,S1:350-351.

[3]张振波,宋宇哲,陈金锐.常见老年口腔疾病及其防治[J].中外医疗,2010,06:136.

当今社会人们的寿命在延长,生育率在下降,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也是当今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国人口老年化状况及带来的问题

我国自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第一批独生子女已成家立业,“四二一”模式将成为普遍现象,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也呈现上升的趋势。由于老年人口增多,社会生产力降低,加之老年人更易遭受疾病的困扰,具有慢性病患病率高,多种疾病并存的特点,这都将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这一切都突显老年人健康照顾的问题。

社区老年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三高症”是现代社会高发疾病之一,为遏制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危害,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将重点放在健康教育上,从控制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通过健康教育使得荷兰、美国等国慢性病发病率下降30%~50%,澳大利亚跻身世界上国民健康水平最高的国家行列之中。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与健全健康促进体系是医学模式改变后的最佳选择,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事业。

世界卫生组织曾了一个健康的公式:健康=15%遗传+10%社会因素+8%医疗+7%气候因素+60%生活方式。可见,决定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社区卫生工作者是维护和促进社区健康的主力军,通过开展社区宣教,改变老年人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老年人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急剧上升的医疗费用[1]。预防疾病、维持健康是21世纪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

健康教育的目标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就是以社区老年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标,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达到以下目的:一学,学会一套自我护理和日常保健的方法;二改,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三减,减少用药量、住院费、医疗费;四降,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降体重,即降低慢性病风险因素。

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实施内容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向老年人介绍其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知识。如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遵循食物易咀嚼、易消化吸收、防止便秘、补充必需营养素四个原则。不嗜烟酒,作息规律,衣着舒适,保持口腔皮肤清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指导老年人参加符合其生理特点的体育锻炼项目,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普及老年病的防治知识:让老年人了解多发病的致病因素,获得疾病早期发现的知识及识别方法,掌握简单的急救技能。如心肌梗死早期可出现的心前区疼痛或放射痛,若有即往史者此时要立即服用硝酸甘油等强心类药物,并平卧休息,症状不缓解者需要紧急就诊。通过指导,使老年人不会因轻微不适而恐惧,也不会对大病的先兆视而不见。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掌握家庭常备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药物的贮存方法和防止误用的措施;误用药物和用药过量时的应急解救措施;服食补药和药膳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如何识别过期、变质药物等,并要纠正老年人用药过量和克服药物成瘾等问题。

维护与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年人正确认识离、退休问题,树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新观念,丰富精神生活;指导他们学习一些老年心理学的知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指导老年人安排好家庭生活,处理好“代沟”问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良好的心理养生技巧。

开展家庭健康教育: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或长期患病而导致反应能力、记忆力等机能下降,所以还要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掌握常用药物的使用及保管、常见老年病的防治和简单的急救常识,学习测量血压、体温的方法,学习对老人进行心理调适的技巧,掌握卧床老人的护理方法等。

老年健康教育的实施

要有重点地进行健康教育:要针对社区老年人所患疾病种类、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等进行评估,优先进行社区居民最迫切需要的,并且教育效果最为明显的问题。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护理

1临床症状

1.1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

老年抑郁症除具有抑郁症的“三低”(即情绪低落、思维活动缓慢、行为动作减少)症状外,还表现为症状的非典型性,即情绪异常和躯体主诉呈混合状态。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抑郁心境,缺乏愉,体验不到快乐,无原因的持续疲劳感,约80%患者有睡眠障碍,约70%存在食欲减退,说话、思维和运动迟缓,大多主诉躯体不适疼痛等,并有自我评价低(约75%的患者常变态地夸大自己的缺点,自卑,自责、有内疚感),自杀观念及行为。

1.2老年抑郁症的发生率

据调查显示:全世界有85%的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如抑郁、焦虑、老年痴呆症等。就抑郁而言,全世界有3%的老年人患有严重抑郁症,10%~15%则患有轻度抑郁症。而我国北京市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4%,上海则高达20.8%。根据我国民政部统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已达1.34亿,已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0%,并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比例的25%。而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年发率达1.28%。

老年人抑郁症状受到来自身体、心理、经济、家庭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导致老年人抑郁的因素(1)衰老(生理功能减退);(2)疾病(健康的丧失);(3)社会地位的改变(人生目标的丧失);(4)家庭状况的影响(家庭地位、经济地位的丧失);(5)丧偶;(6)死亡的临近(生命的丧失);(7)营养缺乏(如VitC缺乏抑郁、意识障碍;VitB12缺乏神经、精神症状)。

3护理对策

3.1生理方面

3.1.1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低自尊、无用,无价值感时抑郁患者的主要特征,患者可能出现自杀、自伤行为,因此,家人必须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

3.1.2监督继续药物治疗家人必须监督患者服药,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并加强观察,有不良反应或病情反复,应立即送医院就诊。

3.1.3维持适当的营养、排泄、睡眠、休息活动与个人生活上的照顾。食欲不振、便秘是抑郁患者常出现的肠胃系统方面的问题。应选择患者平常较喜欢的食物且富含纤维;可陪伴患者用餐或少量多餐等都是一些可采取的护理措施。若患者因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吃饭时,可让患者从事一些为别人做事的活动,如此可以协助患者接受食物。若患者坚持不吃,或体重持续减轻,则必须采取进一步的护理措施,如喂食、鼻饲、静脉输液等,以维持适当的水分及营养。若水分、活动仍无法解决便秘的问题,则需给予缓泄剂或灌肠以解除患者排便的痛苦。

3.2预防自杀

3.2.1环境管理预防意外将患者安置在监护病房,注意室内环境的布置,应安静、舒适、阳光充足、颜色调和,利于提高病人的情绪。靠近护理站,便于观察护理。避免刺激与干扰,排除一切危险物品,以防患者利用作为自杀工具。切不可将病人安置于单人间,急性期由专人看护。

3.2.2实行监护注意交流技巧对严重严重抑郁患者,或加强定时巡视。无论患者的反应如何,护理人员不应持冷漠态度,要主动热情、关心体贴,主动接触患者。交流时要注意技巧,言语恰当,加深理解患者消除自卑和无能的心理状态,化解内心矛盾。鼓励患者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对疾病的困惑。

3.2.3做好基础护理要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满足身心需求,保证舒适与安全。以防患者因身体虚弱发生合并证,或处于衰竭状态。对拒食患者要劝告喂饮食,或给鼻饲饮食。必要时按医嘱静脉点滴输液,以保证营养入量。

3.2.4善于观察严防意外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言语、动作和行为表现,以及非言语的情感反应,早期发现病情动态先兆。如患者的消极谈论,衣袋里的遗书墨迹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抑郁状态有昼重夜轻的规律,尤应注意在清晨,或工作忙碌的时刻,不给患者可乘之机,要加强护理,严防自杀行为。

3.2.5警惕反常的情感变化洞察患者反常的情感变化,是十分重要的启示。如某抑郁患者,一反常态,情绪突然开朗,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在病室里表现活跃。这种突变可预示患者的企图,用以蒙骗他人的伎俩,实现其自杀的目的。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并交班。这种情况,尤其可能发生在病情缓解时,此时患者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减轻,患者较有能力去实现其自杀计划,因此要掌握关键时刻,加强护理。

3.2.6在病情缓解期,要加强心理护理,促使患者宣泄内心积郁,并指引积极的行为。如问:“你为什么想自杀如何实现自杀的计划你如出现这种想法时,请和我交谈。”如此直接询问,揭开面纱,其目的是想动摇患者的自杀企图,淡化自杀意念,从而引导正确的人生社会行为,化消极为积极。

3.2.7与家属合作保证康复要争取与家属的合作,使他们理解疾病的特征及家庭护理知识。在出院前,应详细讲明注意事项。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危机信号,如有异常要及时就诊或返院,严防意外。

3.3心理方面的护理

3.3.1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人需以和善、真诚、支持、理解的态度,耐心地协助患者,使患者体会到自己是被接受的,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没有用、没有希望。但患者说话时要努力倾听,不催促患者回答,或打断患者谈话。有时也可采用沉默的方式陪伴患者,让患者有安全感,以帮助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

3.3.2家人应重视患者的感受应鼓励患者讲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之感到被尊重,并学习自我表达,提升自我价值感。家人的人情、耐心和循序渐进地护理将会成功地帮助患者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相反,如护士不在意或轻视患者的谈话,则会阻碍患者表达他们的感受。

3.3.3帮助患者提高自尊抑郁症患者经常感无用、自卑,患者的这种感受常由于负性的认知、负性的自我评价、失败的经验、缺乏正性的反馈和被拒绝造成。患者表现难于接受正性的反馈、独立、对自己或他人多指责、害怕失败、不能明白自己的成就和为自己设立不恰当的目标。

3.3.4协助患者作出决定抑郁症患者因精神活动障碍,使得做决定即开始行动有很大困难。患者常是依赖、顺从别人,所以要鼓励患者了解自己的爱和恨,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初始,可以暂时替患者做决定,减轻其负担。以后,应逐渐的让患者学习独立做决定和负担起责任。

3.4开展健康教育

3.4.1健康知识宣教

3.4.2及早干预

及时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抑郁对老年人身心的危害,可以通过及时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和(或)心理干预逆转抑郁症状的严重化。可以长期对社区的退休抑郁老年人进行以集体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个体心理治疗、日常及社会活动安排和家访等干预措施,以减轻其抑郁症情绪,提高生活满意度。

3.4.3医护合作

3.5精神护理

3.5.1接触病人时要给病人以新鲜而带有积极意义的语言刺激。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5.2要体会病人的心境,给以关心与同情,这往往会使病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特别是当病人即将采取自杀行为的关键时刻,医务人员的帮助会起到挽救病人的生命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要不间断的与病人相处,诱导启发病人努力倾诉内心的痛苦,使之感到医务人员能够为他分担痛苦解决问题。

3.5.3病情好转时,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当病人能够完成任务时,就会增加信心,感到自己仍是一个有用的人。但某些抑郁病人常用不停顿的劳动自惩及赎罪,须力劝病人休息,防止过度疲劳或发生虚脱。

4老年抑郁症

通过整体护理使患者解除心理压力,配合治疗和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1]吕探云,杨英华,莫育玲.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要.中华护理杂志,2001,8(36):566.

[2]辜胜阻,郭晋武,李琼,等.老年人抑郁状况的调查及比较研究.老年学杂志,1989,9(6):223.

[3]吴文源,俞勤奋,张明圆.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6):256.

[4]陈来生,潘建雄,俞云,等.上海农村地区老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老年学杂志,1994,14(5):270.

其实,牙齿对人的意义远不止于吃东西。它还是全身健康的重要一环,稍不注意,牙病甚至可以诱发心脏病、动脉硬化、脑中风、肺炎、风湿病、肾病等健康问题。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注意牙齿的小问题,将来就可能引发健康的大问题……

最新口腔流行病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病患病率高达97.6%,几乎人人都有牙病。主要集中在龋齿和牙周炎等口腔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口腔疾病已被列为继癌症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

与居高不下的牙病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60%以上的人从未看过牙医,仅有不到2%的居民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的习惯。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消耗牙膏52亿支。国内平均每人每年使用牙膏4支,相比国外每人每年使用8支牙膏,用量只有后者一半。

小牙病可能引发大问题

人们常说“牙疼不是病”,这话大错特错。实际上,牙疼不但可能预示着牙病,它的危害还早已远远超出了牙齿本身。牙病如果不加重视,还会影响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是许多疾病的重要诱因。

牙齿竟是细菌的“蓄水池”

成年人中90%会受到牙周病的侵袭,而牙龈是细菌最容易“腐蚀”的对象。牙龈在遭到“腐蚀”时,首先表现出来的症状是牙龈出血,随着“腐蚀”面积的扩大及深入,牙齿就会出现酸痛无力、松动摇晃直至脱落。

如果牙齿松动,就好比是一个摇晃的“木塞”,它会在牙床骨头上动来动去,从而漏“血”、漏“水”及漏“气”(牙龈出血、化脓、口臭等),细菌也就在这些缝隙中滋生繁衍。随着摇晃程度的增加,牙上的“洞口”也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拔掉或脱落,留下一个深深的“肉坑”。

牙科专家指出,牙周病患者的口腔犹如一个细菌的蓄水池,尤其是牙床下,更是装满数以万计的细菌。这些细菌不仅都在口腔内活动,而且会跟血液循环,进入身体其他部位诸如心脏或子宫,使这些部位受感染而发炎。

牙病的“副产品”:冠心病、中风、肺炎……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牙周病的菌斑、结石造成牙槽骨萎缩、牙齿松动脱落、牙周组织化脓和口臭等,不仅影响进食、美观和社交,而且引起牙周病的细菌感染还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患有严重牙周炎的人相当于在口腔内有一个20厘米长的慢性伤口,一些细菌毒素通过病变部位的牙周组织进入血液,会促使人体产生一种胶状纤维蛋白,它能使血液凝固,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脏病和中风。

有报告说,患牙周炎者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为牙周正常者的1.5倍。发生中风的几率,是牙周正常者的2.1倍。其机理可能是导致牙周病的细菌,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破坏了脑血管的内壁,或是经由某种未知的途径引起血管栓塞的脑中风。

老年人的肺炎与各种牙病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口腔内的大量细菌可能被吸入肺部,导致肺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口腔卫生差者罹患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几率明显高于口腔卫生良好者。因此,口腔清洁对老年人预防肺炎,是一个不容忽视又不难做到的防病措施。

牙周炎与糖尿病狼狈为奸

糖尿病与牙周炎的关系较密切。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治疗者牙周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水平控制不佳者,其牙周炎的症状和程度均较重,表现为眼缘红肿呈肉芽状增生,易出血,常伴有牙龈反复肿胀、溢脓,牙槽骨破坏迅速,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同时,对于牙周治疗的反应也欠佳。而严重的牙周炎患者容易升高血糖水平,加重由于高血糖造成的炎症,增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性。对此,首先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然后再对牙周进行治疗。

据现代医学研究,人的齿龄可与年龄相等,也就是说牙齿的寿命可以和人的寿命一样长。世界卫生组织现正倡导“8020”运动,即希望人到80岁时,仍然保留20颗牙齿。那么怎样才能保持牙齿的健康,让它伴随你的一生呢首先,就是要正确选择护齿用品。

护牙利器之一:牙刷

牙刷的种类及功能

1.普通牙刷刷头的形状一般为方形和钻石型。方形刷头能有效清洁牙齿的每一个表面。钻石形刷头的末端较方形设计为尖,较容易深入口腔内清洁。

3.单头牙刷单头牙刷的刷头相对细小,能有效清洁智齿和排列不整齐的牙齿,有多种刷头形状以供选择,不同形状的刷头,其清洁功效都一样。单头牙刷的特点在于能够清洁普通牙刷难刷到的地方。例如对上下颌骨四端的智齿,可把刷头尽量放入整排牙齿的最后面,紧贴智齿的牙龈边缘,轻轻地移动,清洁每个牙面。对排列不整齐的牙齿,可把刷头放于普通牙刷刷毛难以刷到的位置,轻轻地移动。

4.电动牙刷电动牙刷比较适合手功能有障碍的人,因为他们无法用牙刷对牙齿施力;对于普通人,不特别推荐使用电动牙刷。

5.牙缝刷主要是清洁较宽牙缝的牙齿邻面,如患有牙周病而引致牙龈萎缩。使用牙缝刷时,只需把它摄入牙缝中,前后移动,清洁牙齿邻面。

选择牙刷的三要点

1.牙刷头的大小。刷头不要太大,一般长度应为2~3厘米,宽度为0.5~1厘米,牙刷头应圆钝。

2.刷毛的硬度。一般可分为软性、中性、硬性3种,平时使用中性硬度的牙刷比较适合。买牙刷时,可用手指压一下刷毛,如手指有刺痛感则表示太硬,不宜选用。

3.刷头与刷柄的角度。市售牙刷有直线型和角度型两种。直线型在使用时比较有力,有角度的牙刷对后牙清洁效果较好。

护牙利器之二:牙膏

牙膏的使用并非挤一下那么简单,它也是有学问和奥妙的。

1.牙膏最好用小管

(2)不要老用一款牙膏,最好换着用。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口腔特点和需要来选择,应该尽量换着使用不同的牙膏,这样,就能发挥不同牙膏多方面的功效,从而维护口腔健康。

(3)一家人最好用不同的牙膏,不要合用一管牙膏。因为每个人的口腔都是一个有多种细菌存在的环境,平时我们再认真刷牙,也只是减少牙齿表面存留的细菌,不可能完全杜绝,尤其是在牙刷毛的间隙中会有细菌附着。如果一家人合用一管牙膏,所有人口腔中的细菌都会在管口聚集,随后又被别人的牙刷带走。

2.牙膏泡少不见得不好

很多人以为牙膏的泡沫越多,质量就越好,其实不尽然。牙膏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芳香剂和洗涤剂。其中,决定去污能力的物质是摩擦剂,它依靠机械摩擦力将牙垢刷除。芳香剂除能使牙膏产生芳香气味外,还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洗涤剂能产生泡沫,这些泡沫可使刷除下来的牙垢产生悬浮,不致再与牙齿相粘附,最后随漱口水吐出口腔。但是,如果洗涤剂的量过多,反而会降低摩擦剂的作用,影响洁齿的效能。另外,洗涤剂的原料主要是皂片或合成洗涤剂。采用皂片作为洗涤剂的,其所含的碱性物质会刺激口腔黏膜,长期使用这种牙膏,容易引起口腔炎症;合成洗涤剂在口腔中如不能除尽,其残留物被摄入人体内,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一定危害。

因此,泡沫的多少并不能代表牙膏质量的高低,主要决定因素在于牙膏中摩擦剂的质量。摩擦剂以细腻、光润、洁白为上乘之品。

3.牙膏用量不是越多越好

牙膏的用量要把握一个度,不能过多,因为牙膏中含有一定量的摩擦剂。摩擦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牙齿上的菌斑和一些外源性的色素,如果每次都用量很大,长年累月,对牙齿硬组织的磨损作用也较大,尤其是会磨损牙颈部的牙体组织而导致牙本质过敏。

正确的牙膏用量是每次只用约黄豆粒大小即可,平铺开来,在牙刷上形成薄薄的一层,就足够了。

4.消炎牙膏不能代替药品

消炎牙膏是在普通牙膏的基础上加入某些抗菌药物以消炎抗菌、抑制牙结石和菌斑的形成,起到改善口腔环境,预防和辅助治疗牙龈出血、牙周病的作用。

但消炎牙膏特别是抑菌性强的牙膏不能长期使用,否则会使口腔中的细菌产生抗药性,另一个不良反应是可能会导致口腔内正常菌群失调。因此,专家建议使用消炎牙膏不要固定只使用1种,应该1~2个月更换一次其他类型的药物牙膏。需要提醒的是,药物牙膏不能替代药品,如果牙齿出现炎症,还是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护牙利器之三:牙线

医学界专家研究发现,牙线比牙刷更能预防牙科疾病。正常的刷牙只能去除约70%的牙面菌斑。每1颗牙齿都有5个面,通常刷牙只能将其中的3个面彻底清洁,但牙齿间的污垢则难以清除干净。也就是说,藏在牙缝凹隙的病菌及牙齿邻面间隙的牙菌斑、牙垢,刷牙是刷不到的。而事实上,这些部位偏偏正是细菌累积和牙齿疾病发生的地方。

医学实验证明,只有牙线能胜任并充当这一领域的“清道夫”工作,它能方便地到达刷牙、漱口及剔牙都难以到达的狭窄牙缝,有效去除牙缝间的食物残渣、牙菌斑及软牙垢,彻底清洁您的牙齿,而且可以不损伤牙龈,安全可靠。

有人担心牙线在牙缝里进出,会导致牙齿的松动。其实这种顾虑是多余的。首先,正常牙齿间的缝隙足以使纤细的牙线通过。另外,牙线的使用还可以通过按摩刺激牙齿周围的牙龈,增加牙龈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预防或减少牙病的作用。

使用牙线一般在饭后,使用的方法很简单:先取一段长约15~20厘米线段,两端套在左右手的中指上绷紧,然后用食指或拇指顶出一段,将线轻轻从牙齿咀嚼面通过两牙间的接触点,使牙线紧贴牙齿颈部,在牙龋邻面做上下移动。每个牙上下刮4~6次。

伤害牙齿的6个坏习惯

要想拥有健康美丽的牙齿,良好的口腔保健不是唯一途径,饮食习惯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下饮食习惯对于牙齿保养都是不利的。

1

吃刺激性食物

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如过热过冷的食物会使牙齿承受突然的温度变化,不利于牙神经的健康;有牙隐裂的患者更加不利,可能引起疼痛不适,并加重病情;有充填物的牙齿,温度的突然变化可能会使牙体组织和充填材料之间产生微渗漏,长期会使充填失败。如果是过热、过冷交替、连续地进行,那么损害将更加严重。

2

偏食

偏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较差,口腔的局部抵抗力下降,加上疾病的烦扰、精神不振、压力较大等,也容易忽略口腔的正常保健,易患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一些口腔黏膜病。

如果做到平衡饮食,适当减少脂肪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不仅可以提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的摄入量,还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癌。这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对维持牙龈、牙周组织与口腔黏膜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3

肆意吃零食

零食,一般多是一些碳水化合物,如糖果、甜饮料、面包、糕点等,其营养价值一般较低,不但妨碍人们进食正餐的食欲,还会增加龋齿的发生。而肆意吃零食,会明显增加进食的次数和频率,犯了保护牙齿的大忌。为了身体和牙齿健康,一般不要吃零食或少吃零食。

4

吃黏性大的食物

此类食物以某些糖类为典型代表,如太妃糖。要注意,吃此类食物是使大量细菌进入到口腔难以清洗的位置或使牙齿破裂的最常见途径之一。此外,不要经常咀嚼含蔗糖的口香糖。否则会使牙齿每天都浸泡在蔗糖里,很容易导致龋齿。不过,咀嚼无糖口香糖(如木糖醇口香糖)可增加唾液的产生,有助于冲洗掉口腔里的食物。

5

餐后不漱口

餐后不漱口,许多食物残渣会存留在牙缝里、舌上下、颊间隙等处,便会成为口腔中细菌的美味佳肴,有的细菌利用其发酵、产酸,使牙齿硬组织脱钙,继续发展形成龋洞;有的细菌则利用其产生一些对牙周组织有害的毒性物质,进而导致炎症产生,出现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口臭、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等不良后果。

所以,建议有条件者在餐后刷牙,如果没有刷牙条件,一定要漱口,选用清水即可。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好的预防手段。

6

偏侧咀嚼

因此,要及时纠正偏侧咀嚼的不良习惯,培养有意识地两侧同时咀嚼或者两侧交替进行咀嚼的良好习惯。

中年才来护牙,晚了吗

许多人到了中年都会常感牙齿酸痛、松动、咀嚼无力、物体嵌塞、齿龈发炎等,此时再谈护齿,虽然是亡羊补牢,但犹未为晚。千万不要让“老掉牙”这种自然规律捆住思维而不去理睬,此时只要你开始特别注意牙齿的保健,也可大大延缓落齿的年限。

不适合用牙线的人

牙缝过大者,严重的牙周炎患者,有深牙周袋的牙齿或暴露的牙根的人等。牙缝过大,用牙线效果不佳;而暴露的牙根侧面往往存在着或深或浅、或大或小的凹陷,使用牙线清洁时,拉直的牙线根本不可能进入到这些凹陷的最深部位,往往遗漏,而凹陷部位也容易存留菌斑、食物残渣。

甜食为什么会“坏牙”

人人都知道糖吃多了会坏牙,但不一定知道为什么糖吃多了会坏牙。

口腔里有些细菌可以利用蔗糖合成一些多糖,黏稠、液状的多糖可以参与形成牙菌斑,牙菌斑里细菌又可使蔗糖发酵分解、产酸,使牙齿脱钙、软化,牙齿受到破坏,发生龋齿。一般奶糖、巧克力、糕点、饼干等甜食都含有大量的糖,而且这些食品又容易粘在牙齿的沟窝、缝隙里,利于细菌大量繁殖。所以糖是牙齿龋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勤清洗:

假牙也要“真心”对待

说到保护牙齿,很多老年人会认为,自己真牙都掉光了,全是假牙,就不用管它了。其实,假牙同样是需要护理的。否则不但咀嚼功能受影响,同样会因为细菌的滋生损害全身健康。

清洗假牙的方法有机械法和化学法两大类。机械法包括用牙刷、牙膏及牙粉洗刷,或者超声波洗涤等。化学法包括各种商品的洗涤液、消毒剂和酶制品等。

活动假牙可自行取下进行清洁,最好每次进食后都拿下清洗。注意不要戴着假牙睡觉,晚上睡前应摘下假牙再刷牙,并将假牙刷洗干净,泡在冷水中。注意不能用热水浸泡,也不能用酒精擦洗,用热水浸泡可使假牙变形,用酒精擦洗可使假牙产生裂纹。

注意取牙、上牙和刷牙时,不可用力太猛,以免造成假牙卡环的折断、变形。而且洗刷假牙不能用坚硬毛刷,避免损伤表面结构。

医学院校非口腔专业医学生的口腔科学教学质量总是不理想,本文通过总结本教研室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何提高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对口腔科学的重视程度及学习兴趣的方法,并对教学重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加强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口腔科学的教学质量提供一定教学思路。

关键词:口腔科学;非口腔专业医学生;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口腔科学是医学院校为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临床医学和医学技术学教学中的一个有机成分。但该课程的课时数很少,仅24学时,这就要求非口腔专业医学生要在短短的20多个学时内掌握口腔专业学生2年内学习的专业知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授课教师只能将教学内容一再浓缩,很多内容都是“浅尝辄止”,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不连贯。此外,大部分学生认为口腔专业的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岗位用不上,从思想上轻视这门课程,学习不主动,目的只是为了混学分,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看其他课程教材。这些原因均导致口腔科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如何加强非口腔专业医学生的口腔科学教育,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程度掌握重点知识,缓解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的不匹配,提高教学质量,为医疗行业培养更多的全科人才,值得口腔科学授课教师深思。我们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对教学设计进行如下总结。

1提高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对口腔科学的重视程度

在课程伊始,教师应从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确以下几点关系。首先,口腔是全身器官的一部分,全身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口腔,在口腔出现各种表征,口腔疾病也可以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对全身造成明显的影响[1]。例如白血病患者可表现出类似牙龈炎的症状,牙龈增生出血;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征包括白色念珠菌感染、白斑、牙龈炎等;而糖尿病患者则表现为牙周炎、黏膜干燥等症状;牙周炎患者如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则可能造成远隔脏器病损,如关节炎,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有一定关联,还可能增加缺血性中风的风险[2,3]。如果不掌握全身系统性疾病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极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其次,中国很多地区的卫生条件还相当落后,人们缺乏口腔保健意识,有些边远山村的人民甚至认为牙齿问题不算疾病,有病不医,导致牙体缺损或较早脱落而影响生活质量[4]。因此,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医学生应肩负起宣传口腔健康的重任,指导人们进行口腔预防保健。

2提高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对口腔科学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向非口腔专业医学生介绍较熟悉的领域,多联系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临床医学系学生,可以重点突出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对医技系的学生,多联系影像和检验的知识,口腔检查和治疗均离不开影像检查,强调拍片对口腔医生开展诊疗活动的重要性,无论拔牙还是根管治疗,都需要为患者拍摄X线牙片;正畸和颌面外科治疗前都需要为患者做血液检查。以此引起学生的自豪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拓宽医学知识面。

3对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教学重点应与口腔专业的学生有所区分,根据学习目标重点介绍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症状及处理方法。比如,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和标志不需要重点讲解,应重点介绍面部形态标志与颜面部审美的关系,通过自我观察及互相观察激发学习兴趣。又如,牙周疾病的重点可以强调导致牙周病的不良习惯等病因,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再如,可重点讲解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急救处理知识,如颌面部伤员担架运送时的,颌面部出血时有效的止血方法,牙脱位后再植前的保存方法等等,便于学生在遇到相同情况时清楚应作何种急救措施。现代大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生活不规律,多数学生可能会存在颞下颌关节不适,可以重点介绍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病因和治疗原则,学生会对此内容更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此外,应该适当增加口腔卫生保健一章的教学内容,讲解如何选择漱口水、牙膏和牙刷,怎样漱口,刷牙的正确方法等卫生保健知识,利于医学生今后随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通过教学侧重点来引导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学习口腔专业的基本知识。

4教学方法对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学习口腔科学的影响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较传统板书式教学方法更新颖直观[5]。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抽象,口腔疾病专业性强,凭空讲述口腔专业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将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转化成图、声、像三维材料展示,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口腔专业知识。在介绍一些临床操作时,视频及Flas的加入使语言难以表述的内容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述什么是根管治疗,以往学生只能依靠教师对课本文字的解释,难以理解,而采用动画示教,根管治疗的步骤一目了然,生动鲜明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如介绍口腔卫生保健,单纯讲述什么是牙膏、牙刷,如何刷牙平淡无奇,通过动画演示,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牙刷与牙齿的位置关系及旋转动作,轻松掌握刷牙的动作要领。再如介绍漱口方法之前,我们尝试利用影视剧作品中漱口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入漱口的观念,学生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在传统被动式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互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例如讲述恒牙的名称以及牙位记录法,教师在示教之后任意选择某几颗牙齿,请数名学生回答该牙齿在口内的具体牙位,或者在黑板上写出该牙的牙位记录式,举行一个随堂竞赛,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确。教师还可以采用病例引导的形式,先以图片向学生展示某一种疾病的典型特征,再通过引导形式使学生总结出引起该病的病因及预防方法,加深记忆。

5利用教具进行教学: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文字描述晦涩,单纯依靠图

片示教,平面形象不利于学生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可以购买示教模型交给学生近距离观察,理解并记忆口腔颌面部神经、肌肉、血管的解剖结构。牙齿分类繁杂,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离体牙加深对不同种类牙齿的理解和记忆。

注重实践能力教学: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单纯依靠理论教学,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无法深入掌握基础知识[6]。可以通过设计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融会贯通,加深理解和记忆。但是对于非口腔专业的医学生而言,不应像要求口腔专业学生那样注重临床操作,而应着眼于对口腔疾病的诊断和得出治疗方案。因此在安排实验课程时,可以模拟临床中接诊病人的程序,引导学生对给出的病例进行详细的病历信息采集和规范的口腔检查,通过分组讨论,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并列出正规的治疗计划。

综上所述,以上教学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我们采取这些教学方式对非口腔专业医学生进行口腔科学教育,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全面更适合各专业的教学形式,保证非口腔医学专业口腔科学的教学质量。

[1]张志愿,俞光岩.口腔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3.

[2]郑真真,周云.中国老年人的健康行为与口腔健康.人口研究.2014,38(2):83-91.

[3]Joshipura,KaumudiJ,Hsin-ChiaHung,etal.PeriodontalDisease,ToothLoseandIncidenceofIschemicStroke.Stroke.2003,34:47-52.

[4]John,MikeT,ThomasD,etal.DemographicFactors,DentureStatusandOral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CommunityDentistryandOralEpidemiology.2004,32:125-132.

THE END
1.牙膏有泡沫的好还是没泡沫的好?有问必答病情分析:牙膏的泡沫不是越多越好,反而可能损伤牙周组织,有害口腔卫生健康。指导意见:牙膏中常用的、...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52968183.htm
2.牙膏泡沫的多与少刷牙时总会出现很多的泡泡,这不免让人好奇,这些泡泡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是不是刷的满口白沫,越多越好呢?那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发泡剂是什么? 牙膏中的发泡剂其实就是表面活性剂,理论派会这样跟你解释:【表面活性剂】由两种截然不同的粒子形成的分子,一种粒子具有极强的亲油性,另一种则具有极强的亲...https://www.yihu.com/jb/gm/134346.html
1.深入了解牙膏成分,选择优质牙膏的关键元素解析1、摩擦剂:约占牙膏总量的50%,主要作用是增强牙膏的清洁能力,帮助去除牙齿表面的污渍和牙垢,常见的摩擦剂有碳酸钙、磷酸氢钙等。 2、清洁剂:有助于牙膏中的其他成分发挥功效,提高牙膏的清洁效果,常见的清洁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泡沫剂等。 3、抗菌剂:抑制口腔细菌生长,有助于预防龋齿和口腔炎症,常见的抗菌剂有氟化...https://cdyabz.com/post/3079.html
2.深入了解牙膏成分,选择优质牙膏的关键元素解析电梯维修3、试用与更换:在购买牙膏时,可以先试用一下,观察其口感、泡沫丰富程度等,为了保持口腔对微生物环境的适应性,建议定期更换不同品牌的牙膏。 选购牙膏时,我们应关注其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根据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年龄及特殊需求进行选择,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牙膏,才能更好地保护口腔健康,希望本文能为您在选购牙膏时提供...https://gzhsdt.cn/post/7169.html
3.8款口碑最好儿童牙膏大比拼!其实氟是对人体很有帮助的一种元素,它的作用是帮助人体减少龋齿病的发生。但是氟如果不小心吞入体内,却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你的小家伙会不会把牙膏吐出来,如果能吐出来选择儿童含氟牙膏是最好的。 2泡沫多还是泡沫少? 很多麻麻不太明白泡沫多和泡沫少到底对刷牙有什么影响,其实泡沫多能深入...https://m.meijianpin.com/zhishi/138524.html
4.刷牙洗头洗澡泡泡不一定越多越好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有很多,各品牌牙膏里的表面活性剂种类不一定都一样,有些表面活性剂产生的泡沫多,有些产生的泡沫少,但不是产生泡沫多的那种表面活性剂清洁能力就强,也不能说产生泡泡多的牙膏就更好,更能把牙齿刷干净。所以,像安利这种产生泡泡少的牙膏,清洁能力也未必差。https://www.xywy.com/fk/d6b2756457.html
5.降选牙膏不看价格贵不贵,关键看这几个字!这些细节不注意...对此,专家表示,刷牙后吐掉了大部分的牙膏,也就吐掉了大部分的氟,吞咽到体内的氟只是很少部分,并不足以对人体产生伤害。 不过,对于儿童,特别是6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吞咽反射比较差,容易在刷牙时吞入牙膏,因此刷牙时最好有成人督促吐出泡沫,并要减少用量——4岁以下的儿童约用米粒大小的牙膏,4-6岁约用黄豆大小的...https://www.shantou.gov.cn/stswsj/gkmlpt/content/1/1788/mpost_1788252.html
6.这么多年的刷牙方法都错了而8018是一款医用级标准的牙膏,不添加起泡剂,通过生物活性成分的特性以及牙膏本身含有的二氧化硅可通过摩擦起泡,再加上甘油调和,所以刷牙时泡沫少而且细腻的状态。牙膏泡沫多与少并不会影响刷牙的效果! 4.8018不仅仅清洁口腔,当有口腔溃疡时,取米粒大小涂在有溃疡处。大概三次就能起到很好的舒缓修复效果。也可以用脱脂...https://www.jianshu.com/p/39477934fb68?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seo_notes
7.每天刷牙的时候明明挤了好多牙膏的可刷两下就没泡沫了问:请问每天刷牙的时候明明挤了好多牙膏的可刷两下就没泡沫了!(男,24岁) 答:其实牙膏的主要作用是摩擦作用,泡沫多少和清洁没有太大的关系,你可以每次多挤一点,牙齿黄可能是有牙结石,刷牙没刷好,还有中国人的牙齿本来就偏黄,不是那种白色,我用的牙膏都还好呀,去医https://m.chunyuyisheng.com/qa/LqMzcOJySbv-HZvGzdsfmA/
8.牙膏泡沫越多越好吗降观察传统看法都认为泡沫越多越洗得干净,但牙科专家提醒,这是使用牙膏的一个认识误区,另外牙膏使用量一定要控制,否则会伤害身体,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牙科主任姚军说,牙膏产生的泡沫其实就。https://www.vodjk.com/jkgc/140513/82239.shtml
9.猜生活用品谜语16、小小花布四方方,整整齐齐好端庄,讲究卫生天天洗,干干净净带身上。(猜一日用品) 答案:手帕 17、圆筒装着白糊糊,每天早晨挤一股,三十二个好兄弟,都说用它好处多。(猜一日用品) 答案:牙膏 18、一根小棍五寸长,一头有毛一头光, 出来就爱讲卫生,天天嘴里走两趟。(猜一日用品) ...https://www.fwsir.com/ziliao/html/ziliao_20240306154949_3764160.html
10.牙膏监管新规施行!你家牙膏如果有这几个字,建议及时换掉!为了口腔健康,建议三个月左右换一次牙膏。这样既可以防止耐药性、抗药性的产生,又能够避免某些成分过多地摄入体内。③ 2. 牙膏泡沫并非越多越好 很多人错误认为牙膏应该泡沫越多越好,刷得干净。其实牙膏的泡沫并不是越多越好,牙膏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清洁能力与摩擦力大小有关,而与泡沫多少无关。泡沫多少并不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583166
11.6~12岁儿童用什么牙膏好介绍,含氟or不含氟看了就造除此之外,对于小孩子来讲,低泡沫甚至是没有泡沫的牙膏会更友好一些,这样可以避免泡沫过多而带来的恶心、干呕等不适感,不过家长要注意保证好孩子有足够的刷牙时长,建议至少刷够两分钟。 儿童牙膏哪个牌子好 想让孩子保持牙齿健康,一款适宜的牙膏非常有必要,那么儿童牙膏到底选哪个牌子好呢,为了能帮助到大家,本文将介...https://www.icheruby.net/news/41416.html
12.刷牙时,泡沫越多越干净?二、牙膏蘸水后再刷牙更好? 不建议蘸水! 普通牙膏的成分包括摩擦剂、胶黏剂、洁净剂、防腐剂、芳香剂、湿润剂和水,最重要的是摩擦剂,而厂商在生产牙膏时一般按比例添加摩擦剂。 蘸水无非是为了口感好一点,泡沫多一些。但若选择蘸水,蘸水量如何把握?蘸一下还是几下,蘸5秒还是10秒,蘸水后摩擦剂稀释了怎么办...https://www.zzyedu.cn/ygh/81/18/c952a33048/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