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后,有些人身上会出现奇怪的味道,惹来不少异样目光,自己却未必闻得到。
这种味道,就是我们俗称的“老人味”。
老人味从何而来?
这些因素是“罪魁祸首”
很多人会觉得老人身上的特殊气味,是由于不洗澡、不注重卫生而导致的,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国外一项研究发现,老人味与一种叫壬烯醛的化学物质有关,在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才能检测到。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衰老,2-壬烯醛分泌量会加大,并在日常代谢中通过汗腺散发。
由于壬烯醛不溶于水,所以洗澡只能洗去很少部分,大部分仍然留在皮肤表面,散发出特殊的异味。
且当老人长期处于室内密闭环境,也很容易让这种气味堆积,并在室内弥散开。
此外,由于老年群体皮脂腺减少,皮肤干燥易产生皮屑,被微生物分解后,也易产生气味。
因此,老人味可以说是身体衰老的一种表现。
这些特殊的“老人味”
是疾病在发出预警
当血糖出现异常,却未加干预时,体内脂肪与蛋白质会加速分解,产生酮体,进而扩散到血液中,散发出一种烂苹果味道。
因此,当身边老人突然消瘦,且身上出现烂苹果气味时,最好引起重视,检查一下血糖情况。
2
当患有慢性肾病或肾衰竭时,人体内含氮物质难以正常随着尿液排出,而往往以呼吸或汗液形式排出。
进而使得这类人群身上出现一种类似咸鱼腐尸般的气味。
不过,并不是所有肾病都会出现这种味道,口腔、消化系统出现问题,也可能产生类似气味,因此闻到这类异味,最好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晚期胃癌或幽门梗阻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类似臭鸭蛋味道的口臭。
由于口腔中的牙垢和牙菌斑中寄生着幽门螺杆菌,与其他细菌一起产生尿素酶,分解口腔中的尿素,进而形成带有氨臭味的物质。
胃与口腔相连,即使食物健康新鲜,一旦经过被细菌污染的口腔,也可能受到幽门螺杆菌的“二次污染”。
这些细菌随着食物进入胃部,可能破坏胃黏膜,导致胃病发生,长此以往,可能引发癌症。
4
部分患有肺水肿或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可能散发痰臭味,在吸烟酗酒的老年人身上往往更为明显。
身上有老人味
为什么自己却闻不到?
每个人对于某种气味,都会存在一种“气味阈值”,即这个气味能被人闻到的最低浓度。
“气味阈值”越低,说明嗅觉越灵敏,然而老年人的“气味阈值”却通常比年轻人高出2-15倍。
也就是说,随着年龄增加,我们的嗅觉能力会逐渐减弱,对气味的识别也越来越不灵敏。
尤其是部分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的老人,嗅觉减弱的情况会更严重。
在某种特定气味的环境中待久了,人体的嗅觉会变得“麻木”,逐渐适应这种味道,即:嗅觉适应。
当老人长期处于2-壬烯醛浓度高的环境下,自然容易适应这种气味,也就察觉不到自己身上的味道。
上了年纪一定会有老人味?
做好5点,远离不悦异味
做法:取乌梅15克,银耳10克,煎煮15分钟后取汁饮用,每天喝一次。
乌梅养阴生津、清喉利咽、助消化,而银耳能益精补气,适合体虚有味、肺燥咳嗽的人饮用,但血糖高的人群需慎用。
做法:取滑石粉30克、冰片6克、白矾6克研磨成细粉,沐浴后涂抹在腋窝、大腿根部、颌下等容易出味道的地方。
多用于人体脾胃亏虚导致痰湿生热的情况,适合口干苦酸臭、舌苔厚腻、胸脘痞闷的人群。
能起到吸汗、去味、散热、干燥、止痒、清洁的作用,但需注意孕妇不宜使用。
人体的多数异味来自口腔、耳后、颈部皮脂汗腺分泌旺盛的区域,把这些区域的清洁做到位,能消除很大部分异味。
在日常生活中,可多进行下列清洁工作:
①勤洗澡,尤其注意耳后、脖子等易忽视区域;
②勤擦身体乳,让皮肤保持湿润,减少皮屑和干燥瘙痒;
③认真刷牙漱口,如果佩戴假牙,应定期做好清洁护理工作;
④衣柜里可摆些祛味物品,如活性炭、清新剂等,去除衣物异味;
摄入肉类过多,可能使得身体脂肪氧化加大,进而加重异味。
日常饮食,最好做到清淡、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营养。
此外,多饮水,加速新陈代谢,也有助于体内堆积毒素的排出,降低异味产生的概率。
注意
高盐类食物容易使得代谢紊乱,而高糖类食物可能减缓身体新陈代谢,且过多糖分堆积也容易产生异味,日常应控制这类食物的摄入量。
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老年群体应进行适当的锻炼,有助减少各种慢性病发生风险,更好地保障肝脏、肾脏功能,减少因器官功能损伤而导致的体味。
建议老人每周完成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如快步走、跳舞等;或每周晚上75分钟左右的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如跑步、爬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