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的时候,洗个热水澡让手脚暖和、精神放松,别提多舒服了。
可就是这小小一个洗澡,却有不少讲究!
如果你不注意其中细节,洗的就是“要命澡”——
冬季洗澡有禁忌,记住“3后1前”!
1、剧烈运动后
人在剧烈运动时,心率加快,肌肉内血流量增加。刚一停下,身体暂时还无法恢复平静状态。
此时立马洗个热水澡,会让身体受到温度刺激,加速全身皮肤的血管扩张,引起其它重要器官供血量的减少。
当心脏、大脑的供血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就会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和脑缺血症状,表现为心慌、心悸、头晕、耳鸣、恶心等。
特别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者,可能会发生致命意外。
比较推荐的做法是:
剧烈运动后,缓缓地喝上一杯温水,休息个20~30分钟,再去洗澡;
如果受不了身上的臭汗实在等不及想洗,也需要用毛巾擦擦汗水,等心跳呼吸都平静下来再去。
2、饮酒后
一般喝了酒后,有些人喜欢洗洗身上酒气再去睡觉。
但这个时候洗澡,会因血液循环加快,而导致体内葡萄糖被大量消耗,引起体内血糖含量下降。
此外,乙醇还会抑制肝脏的活动,阻碍其往血液释放糖原,升高血糖。
所以,酒后洗澡很容易导致低血糖,使人头晕眼花,浑身无力,甚至晕倒、昏迷。
3、按摩拔罐后
通过按摩拔罐等保健法,可以促进人体体表充血、加快血液循环。
但很多人忽略了这件事——按摩拔罐后不宜洗澡。
人在洗澡时,热水也会刺激皮肤,在两者共同作用下,更加会导致身体重要器官如大脑等相对缺氧,出现虚脱或晕厥等现象。
此外,中医提到人在按摩时气血汇聚于体表,毛孔打开,此时洗澡极易受凉生病。
建议:在按摩后应在温暖的环境中稍作休息1~2小时,拔罐后最好是3小时以后再洗澡。
4、空腹(饭前)洗澡
人在空腹时,血糖本处于较低状态。
在寒冷的季节洗澡,体能消耗也会相应增大,不但容易疲劳、四肢乏力,还会使血糖进一步降低。如果是情况严重时,还可发生低血糖休克。
建议:空腹时最好不要洗澡。
而对于糖尿病这类特殊人群,因为打了胰岛素后血糖容易很快降低,且洗澡加速胰岛素吸收,也建议隔上0.5~1小时后再洗澡。
接下来给大家几个洗澡的小建议——
5个小讲究,帮你洗个安全澡
冬季因为天气较冷,室内外温差较大,洗澡时最好注意下面几点,帮你洗个健康安全澡——
1、室内一定要通风
这个需要重点拿出来说一说,保持浴室通风这件事说了很多次,但几乎每年都有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发生。
其实,保持通风除了提防一氧化碳中毒,也是为了防止室内缺氧。
浴室潮湿闷热的空气会导致低气压,人在里面久了容易呼吸困难,发生两眼发黑、晕厥等情况。
建议:洗澡时一定要保持通风,有排气扇开排气扇,没有就一定要让门窗留个缝。
2、洗澡前后喝点水
洗澡闷热的环境,很容易让人出汗,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导致虚脱。
建议:可以在洗澡前后喝点温开水,喝的时候不要着急,小口慢饮。
3、洗澡水温不是越高越好
水温过高,会过多带走皮肤表面的油脂,使得本来在冬季就容易干燥的皮肤更加干燥,甚至刺痒、皲裂。
此外,过热的水让体表血流加快,重要器官血流减少,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容易造成心脏缺血等意外。
建议:冬天洗澡的时候不要太追求水烫,温度最好略高于体温,但不要超过45℃左右(用手试一下,感觉略有点烫为宜)。
4、老人洗澡加个凳
中老年人年纪大,冬天在寒冷环境洗澡,消耗体能较大,很可能体力不支站不住。
建议:最好在浴室放个凳子,让老人坐着洗澡,避免其发生晕倒、摔跤等意外。
5、洗完抹点护肤品
冬季皮肤容易干燥,对于干性皮肤等皮脂分泌较少的人来说,很容易在冬季发生皮肤干裂、瘙痒等症状。
特别年纪大的人,皮肤保水能力更差,更加需要注意涂抹护肤品。
建议:刚洗完澡的时候,皮肤里的水分蒸发得特别厉害。可以在洗完澡的5分钟内,将适量护肤品涂抹全身,让更多水分留在皮肤里。
最后再说说洗澡常遇到的3个小问题——
3个洗澡小疑问,一次说明白!
1、用沐浴露好还是肥皂好?
到底用啥,可以按照你皮肤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肥皂的清洁力强于沐浴露,只要用完不觉得皮肤干燥、有紧绷感就好。
2、洗澡的最佳顺序是什么?
其实如果是年轻人,用什么洗澡顺序可能影响都不是很大。
如果非要讲究,推荐“洗脸-洗澡-洗头”的顺序。洗脸保证脸部清洁干净,让面部毛孔舒张不至于吸灰;先洗澡后洗头,可以避免头部洗后着凉。
3、几天洗一次好?
如果习惯了天天洗,那么可能冲一冲澡就好;如果天气干燥很少出汗,两三次一次澡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