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参加分类考试的考生为已完成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并取得考生号的考生。
报名参加对口招生的考生为已完成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并取得考生号的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技工学校,下同)三年制及三年制以上学制的应历届毕业生(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或学历,不含普通高中举办的综合班),包括具有中职学历的农民工、退役士兵、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失业人员等。
二、报名办法
对口招生和分类考试“报名”和“志愿填报”分阶段进行,即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网上报名后,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文化素质测试。省考试院统一公布考生成绩、合格分数线以及成绩分档表后,考生根据自身实际填报院校与专业志愿。
报名参加对口招生和分类考试的考生,原则上不参加2024年1月19-21日举行的新高考适应性演练。
三、志愿填报
报考分类考试的考生,可选择报考不超过3所高职院校。
报考对口招生的考生,可选择报考1所本科高校,填报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1个专业志愿。同时,还可填报分类考试志愿,选择报考不超过3所高职院校。
四、考试
分类考试与对口招生均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
(一)考试科目
1.文化素质测试
报考分类考试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力及以上的社会人员采取“文化素质测试+职业适应性测试”的考试评价方式;中职学校、中等技工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采取“文化素质测试+职业技能考试”的考试评价方式。全省统一组织文化素质测试,成绩达线考生方可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职业技能考评(包括职业适应性测试和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招生院校可以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合格)认定普通高中毕业考生文化素质合格,具体办法应在招生章程中明确。符合报名条件的退役军人免于文化素质考试,直接参加职业技能考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资格审核未通过的可参加统一组织的文化素质测试。
报考对口招生的考生均须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文化素质测试。
2.院校考试(测试)
分类考试考生文化素质测试合格者,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力及以上的社会人员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中职学校、中等技工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主要考核考生未来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所必备的基本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包括专业能力测试和技术技能测试,专业能力测试以教育部发布的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中核心专业知识为基本依据,采用笔试考试,重点考察综合专业能力;技术技能测试以教育部发布的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中核心技术技能为基本依据,以操作考试为主,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
对口招生考生文化素质测试合格者,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职业技能考试(满分450分)包括专业理论考试(满分200分)和技能测试(满分250分)。技能测试得分150分及以上为技能测试合格,150分以下为不合格。艺术、体育、学前教育类等专业的专业理论考试与技能测试可合并实施。
(三)考点及考场
文化素质测试由省考试院以考区为单位随机编排考场和座位,生成准考证号。各市、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若干考点,考点须安排在当地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
招生院校组织的考试(测试)考点须设在其办学注册地址校园内,不得在校园之外组织现场考试。院校考试(测试)采取线下考试(测试)的形式。具体考试(测试)方式、地点等要求,由各招生院校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四)违规违纪处理
五、划线和成绩公布
根据招生计划、考生数和考试成绩等因素,划定文化素质测试合格分数线。
院校组织的考试、测试的合格分数线由各校自行确定。
文化素质测试评卷工作结束后,省考试院统一公布考生成绩、合格分数线以及成绩分档表。院校组织的考试(测试)成绩由院校提供考生查询。
六、录取
(一)预录取
(二)录取确认
参加对口招生并被预录取的考生,无须确认,直接录取本科院校。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录取或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得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七、专项计划及鼓励政策
(一)分类考试
高职(专科)院校招收革命老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专项计划、退役士兵单独招生及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录取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皖教秘高〔2023〕161号)执行。
(二)对口招生
鼓励政策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4年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考试和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教职成〔2023〕9号)等文件的规定执行。
八、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政策
★Q&A:
1.已经完成了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还需要再参加分类考试和对口招生报名吗?
2.具备文化素质测试免试资格(如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等),是否还要参加12月18日开始的报名?
答:必须参加报名,否则后期无法填报志愿。
3.分类考试和对口招生报名时,是否需要确定院校和专业志愿?
4.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递补录取是什么意思?
答:为增加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024年将试行递补录取制度。招生院校在确定预录取名单的同时,根据院校实际情况,可以再额外按规则确定递补预录取考生名单。考生预录取确认结束后,若招生院校未完成计划,则在报考院校的递补预录取名单中的考生,可以通过递补录取的方式被所报考院校录取。
5.分类考试中若被某院校预录取了,还能参加其它学校的递补录取吗?
答:不能。若已被某院校预录取,即使在录取确认环节不确认该校,也无法参加其它学校的递补录取。
6.是不是所有的院校或专业都会递补录取?
答:不是的,只有招生计划没有完成的院校或专业才会进行递补录取。
7.如果录取确认了,但是不太满意学校或专业,还能参加6月份的高考吗?
答:不行。
8.如果报名以后想放弃,怎么办?
答:可以本人持身份证和书面申请,在报名结束前到报名地招生考试机构办理放弃手续。
9.如果参加了报名,还想参加2024年1月19-21日举行的适应性演练,怎么办?
答:可以本人持身份证和书面申请,12月22日前到报名地招生考试机构(或报名地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办理。
10.普通高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外语都合格了,是不是可以不参加文化素质测试?
答:具体要根据意向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规定确定是否可以不参加文化素质测试。参加文化素质测试,院校和专业选择范围更广。